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在家學佛牢記這四句話

一、將信仰落實於生活

石家莊有一位女居士, 是一個知識份子, 人非常熱情, 也很懂道理。 但就是很執著, 要把寺院的生活搬到她的家裡去。

她的丈夫是一位機關工作人員, 人也非常好, 他很耐心地勸說妻子, 她都不聽, 最後他就到柏林寺找我談話, 說他妻子信佛後, 怎麼成了這個樣子?家庭責任、義務不盡了, 丈夫孩子不管了, 有時候班都不好好上了, 書也不好好教了, 到處跑寺院, 她這樣做對他影響很大。

他說得非常懇切, 請我一定要好好教育他的妻子。 我對他說, 這是我們引導上有問題, 希望他諒解, 並請他回去後叫他妻子到柏林寺來一趟。 這位女居士來後, 我告訴她, 居士就應該守居士的戒, 居士不能完全過出家人的生活, 當然出家人也不能完全過居士的生活, 這是一樣的道理。 我說, 你有這麼好的家庭, 這麼好的丈夫, 不能弄得妻離子散。 經過幾次做工作,

她轉變得很快。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問題?這在於我們有些法師引導上不能對機, 聽的人又不善於活用而走偏了。 比如有的法師說信佛就必須馬上吃素、不能吃肉了, 或者你信佛之後要馬上受五戒, 受了五戒以後再受菩薩戒, 不是根據個人信仰的不斷提升並在取得家人認同的前提下逐步提升信仰的層次, 而是一種生搬硬套、強人所難, 這樣就容易出偏差。

二、將修行落實於當下

我們的思想往往不是想過去就是想未來, 今天的事很少想, 當下的事想得更少, 總是在追悔昨天或幻想明天, 這就是脫離實際。 要知道, 一切事情, 不管未來的路有多長, 當下是基礎, 今天是基礎。 明天你賺一百萬, 是從今天賺一份錢開始的, 如果今天這一份錢你不賺, 明天的一百萬你別想得到。 你說明天我要走多少多少裡路, 今天我寸步不移, 行嗎?所以說, 抓住當下就是抓住機遇, 不曉得抓往當下的人, 永遠都抓不住機遇!修行也是這樣。

三、將佛法融化於世間

將佛法融化于世間,

作為在家學佛的人來說, 首先是要建立一個佛化的家庭。 這裡大家別誤會了, 建立佛化的家庭, 並不是說家裡供滿了菩薩就是佛化家庭, 而是在家庭裡充滿了佛教的精神, 有禮讓, 有關懷, 有愛心, 這才是佛化家庭的內涵。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對他人有愛心, 對他人有感恩的心, 對他人有關懷的心, 而這種關懷也好, 愛心也好, 感恩也好, 都沒有任何目的, 是本當如此的, 這就是佛法的精神。 如果每個人都這樣去做, 家庭一定不會有矛盾, 一定是個團結、和睦、幸福、佛化的家庭。

你別看有些人不信佛, 家庭生活卻非常融洽, 那也是在體現一種善的精神, 善法在他的家庭生活中體現出來了。 一個佛化的家庭, 一定是個非常清淨的家庭,

一定是妻子守妻子的責任和義務, 丈夫守丈夫的責任和義務, 父母、子女各盡其責、各得其所, 那必然是一個和睦的家庭。

四、將個人融化於大眾

將個人融化於大眾, 就是要時時刻刻知道一個人來到這個世間, 沒有一分一秒、一呼一吸的時間離開了大眾、離開了社會。 我們仔細想想,我們每個人都只能盡那麼一點點責任,那麼其它種種責任靠誰去盡呢?

比如說,我們的車一出門就有一條路,走到哪裡都有路,誰給我們創造的呢?是大眾!什麼事情都由我們自己去做,行不行呢?不行!社會是整體的、互相依賴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滴水難成河,獨木難成林,這是個簡單的道理。

那麼,將個人融化於大眾的精神是什麼?就是時時刻刻對大眾懷有感恩之心、報恩之心。認識的人,不認識的人,都對我有恩,我都要對他們感恩。

我們仔細想想,我們每個人都只能盡那麼一點點責任,那麼其它種種責任靠誰去盡呢?

比如說,我們的車一出門就有一條路,走到哪裡都有路,誰給我們創造的呢?是大眾!什麼事情都由我們自己去做,行不行呢?不行!社會是整體的、互相依賴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滴水難成河,獨木難成林,這是個簡單的道理。

那麼,將個人融化於大眾的精神是什麼?就是時時刻刻對大眾懷有感恩之心、報恩之心。認識的人,不認識的人,都對我有恩,我都要對他們感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