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王洪岩:我的母校“雪楓中學”

母校是鎮平雪楓中學, 歲數大一點的人都叫她六高。

雪楓中學是以彭雪楓將軍名字命名的, 幾十年來幾經更名, 其中一段時間叫鎮平六高。

我上學的時候早已改回了雪楓中學的名稱, 那時感覺雪楓中學是她的大名, 六高如同她的小名, 叫著、聽著都很親切。

1994年秋季, 我從鄉鎮的初中畢業後來到縣城裡的雪楓中學讀書, 不但從初中升入高中, 也從農村來到城裡, 周圍的一切感覺都很新鮮。

那個年代, 一高是縣裡最好的高中, 全縣初中畢業的所謂“尖子生”大都去了一高, 能考上一高也是眾多學生和家長莫大的榮耀。 至少在那個階段, 上一高的孩子心裡比上六高的孩子有一定的優越感。 其實, 這只是人生經歷中一個短暫的階段而已, 一高也好, 六高也好, 都是這一代人青春夢想開始的地方。 年少的我們在雪楓中學開始了一生中精彩難忘的三年高中時光。

那時的雪楓中學位於縣城裡的繁華路段, 大門是以前的城隍廟建築, 看著古樸肅靜, 頗有幾分書香氣。 朱紅的大門上面懸掛著一塊黑底的匾額, 上面寫著“雪楓中學”四個金色大字。 穿過大門是一個兩層樓的仿古建築, 老師們都叫它戲樓, 一層是三個通往院子裡的門洞, 二層是長長的一大間房, 裡面放著一尊白色的雪楓將軍半身塑像, 平日裡門是鎖著的, 後來因教室緊張被當做特長生的琴房用過。 穿過戲樓, 迎面是一座高高的大殿, 因年久失修, 大殿顯得很破落, 瓦片和磚縫裡還長著些雜草。 殿門基本上沒打開過, 也不知道裡面放的什麼, 隔著門縫看時, 漆黑一片什麼也看不到。 後來聽歷史老師說這個建築是省級文物保護的,

不過在大殿木質門窗上雕刻的精美圖案裡還能感受到它曾經的輝煌和榮耀。 一位學美術的同學曾現場給我講解這些木刻圖案的構造與美, 雖然聽不太懂, 卻深以為然。

大殿兩側是兩條通往後面教學區的小路, 路邊長著幾棵有些樹齡的柏樹, 增加了大殿的肅穆。 穿過小路走到後面, 才真正看到學校的樣子。 大殿正後方, 是一棟三層的教學樓, 我們高一年級就這在棟樓內學習。 教學樓東邊是辦公樓和實驗樓一體的一棟建築, 總是感覺裡面光線陰暗, 氣氛嚴肅, 上學三年沒怎麼敢進去過。 原以為裡面是學校領導的辦公區域和做物理化學實驗的地方, 後來才知道裡面竟然有兩個高三複讀班。

陰暗的光線, 複讀的壓力, 沉重的氣氛, 讓人感覺很壓抑, 總覺得這兩個班級隔絕于陽光的校園之外。

三層教學樓後面是兩棟建築連在一起的一排教學樓, 東西長約百米, 東邊建築是三層, 西邊建築是四層, 雖緊緊相連, 但看上去明顯是兩棟建築, 無論風格和顏色都不一樣, 中間也沒有相連的通道。 整個學校也就這三棟教學樓, 一到下課間時間, 前面教學樓裡的學生隔著窗戶看後面教學樓上趴在圍欄上的師兄師姐, 而趴在圍欄上的師兄師姐們則看著校園裡和操場上的學生。 在這樣周而復始的相望裡, 學校送走了一屆又一屆的學生, 曾幾何時, 我們在教室裡看張望高年級的學生, 又曾幾何時我們趴在欄杆上被低年級學生張望,

最終, 一切都成為記憶中來來回回的風景。

教學樓西邊是一個東西狹長的操場, 操場上除了幾個籃球架子和水泥板做的乒乓球台外沒有什麼運動設施。 操場四周是用煤渣鋪成的跑道, 中間是還算平整的土面, 我們的課外運動和體育課都在這裡進行。 一到下雨時, 操場上便成了一個連著一個的積水窪, 乍一看像一片沼澤地。 操場南面是老師們的生活區, 西邊是幾個承包出去的學生食堂, 西北角是一片非常老舊的老式家屬院, 雖然擁擠破舊, 卻也帶著小院, 院內還種著些辣椒青菜, 頗有些生機。

在一長排教學樓的後面, 也就是校園的最北側, 是一棟宿舍樓, 這是家在縣城之外學生們的窩, 也是校園裡相對可以自由和散漫的地方。 晚自習下課後,城裡面住的學生匆忙騎車子回家。而在宿舍住的學生則慢悠悠地回到宿舍,踢拉著拖鞋,放開了聲音南腔北調的吼著、蹦著。對於青春期的孩子,這也許是最不可理喻也最正常不過的發洩。

三年高中生活就是在這樣一個狹小的校園裡度過,一群可敬可愛的老師和性格各異的我們共同經歷見證了一段大美的青春好時光。

當然,校園裡面的學習生活並不是三年高中時光的全部。在改革開放初期的90年代,校門口的花花世界對一群懵懂的少年有很強的誘惑和吸引。從高一開始,街上的電子遊戲廳、檯球室、錄影廳裡已經有同學們的身影出現,無論是課間或是吃飯時候,總能聽見有人在討論《三國志》、《街頭霸王》,有人在炫耀自己一杆清盤的輝煌紀錄,還有人約著晚上的通宵錄影。如果說電子遊戲開啟了這一代人的電子啟蒙時代,那麼錄影廳裡的各色港片絕對開啟了他們視覺審美和青春期的新時代。

除了這些玩的項目,還有一個地方總能吸引同學們的腳步,那就是租書的書屋。學校門口有一家博愛書屋,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光顧過,具體的租書價格記不清了,但在這裡卻讓大家打開了一個武俠和愛情的光輝時代。書屋裡沒有一本與學習有關的書,一邊櫥窗內是清一色的武俠,從金庸、古龍、梁羽生到黃易、臥龍生,從《神雕俠侶》、《倚天屠龍記》到《陸小鳳》、《楚留香》、《大唐雙龍傳》,刀光劍影的江湖中滿足著男生們嚮往的大俠夢。另一邊是清一色的瓊瑤系列,一群情竇初開的少女讀的是梨花帶雨,憧憬無比。總之,在那個年代,金庸瓊瑤們能輕而易舉地佔領一代少男少女的心,成為這代人心裡永不褪色的青春記憶。

三年時光很快在校園內的緊張忙碌和校門口的熙熙攘攘中逝去,終於到了告別的時刻。1997年,香港回歸後的幾天,我們參加了高考。三天考試結束後,徹底結束應屆的三年高中生涯。那時候的我們更多是“年少不識愁滋味”,沒有多少離別的愁緒和傷感,大家紛紛收拾好自己的行李後各奔前程,一切倒顯得平靜、平淡。

只是在轉身離開校園的時候,我又回頭看了看熟悉的教學樓,土灰色的操場,古樸的大殿,空空的戲樓,朱紅色的大門,還有那個陪著我們三年的看門大爺……那一幕一直定格在腦海中,那也是對母校最真最純的記憶。

懷念母校雪楓中學,懷念母校六高。

2017.9.25

懷念母校

□王洪岩

今天,下起了雨

我在遠方又想起了你

你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

都深深長在我的記憶裡

猶如身上的一枚胎記

那一季秋天

我們相遇

雨水中沒留下任何痕跡

你莊嚴的像個老者

我卑微的像風中的小草

望瞭望你頭上的瓦片

伸手推開你朱紅的大門

從此,我們相識

分別的時刻

我再次看了你容顏

滄桑依舊。時間換成了夏天

我依舊卑微,只是醉紅了臉

那個七月離去

我開始走遍一個個喧囂的城市

除了廣袤的星空和苦澀的海水

我不曾記住什麼

在被風雨滌蕩過心靈之後

腦海中依然是你的影子

記憶像一杯老酒

越沉澱越醇厚

歲月像一首詩歌

越久遠越感懷

而對於你

我要在我的酒杯裡裝滿詩和你

我將帶著對你的記憶,驕傲的度過一生

9.25

【王洪岩】:安字營鎮人,現就職於鄭州市公安局政治部,鎮平百事通特約作者 .

老家鎮平運營人員:宋明俊

晚自習下課後,城裡面住的學生匆忙騎車子回家。而在宿舍住的學生則慢悠悠地回到宿舍,踢拉著拖鞋,放開了聲音南腔北調的吼著、蹦著。對於青春期的孩子,這也許是最不可理喻也最正常不過的發洩。

三年高中生活就是在這樣一個狹小的校園裡度過,一群可敬可愛的老師和性格各異的我們共同經歷見證了一段大美的青春好時光。

當然,校園裡面的學習生活並不是三年高中時光的全部。在改革開放初期的90年代,校門口的花花世界對一群懵懂的少年有很強的誘惑和吸引。從高一開始,街上的電子遊戲廳、檯球室、錄影廳裡已經有同學們的身影出現,無論是課間或是吃飯時候,總能聽見有人在討論《三國志》、《街頭霸王》,有人在炫耀自己一杆清盤的輝煌紀錄,還有人約著晚上的通宵錄影。如果說電子遊戲開啟了這一代人的電子啟蒙時代,那麼錄影廳裡的各色港片絕對開啟了他們視覺審美和青春期的新時代。

除了這些玩的項目,還有一個地方總能吸引同學們的腳步,那就是租書的書屋。學校門口有一家博愛書屋,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光顧過,具體的租書價格記不清了,但在這裡卻讓大家打開了一個武俠和愛情的光輝時代。書屋裡沒有一本與學習有關的書,一邊櫥窗內是清一色的武俠,從金庸、古龍、梁羽生到黃易、臥龍生,從《神雕俠侶》、《倚天屠龍記》到《陸小鳳》、《楚留香》、《大唐雙龍傳》,刀光劍影的江湖中滿足著男生們嚮往的大俠夢。另一邊是清一色的瓊瑤系列,一群情竇初開的少女讀的是梨花帶雨,憧憬無比。總之,在那個年代,金庸瓊瑤們能輕而易舉地佔領一代少男少女的心,成為這代人心裡永不褪色的青春記憶。

三年時光很快在校園內的緊張忙碌和校門口的熙熙攘攘中逝去,終於到了告別的時刻。1997年,香港回歸後的幾天,我們參加了高考。三天考試結束後,徹底結束應屆的三年高中生涯。那時候的我們更多是“年少不識愁滋味”,沒有多少離別的愁緒和傷感,大家紛紛收拾好自己的行李後各奔前程,一切倒顯得平靜、平淡。

只是在轉身離開校園的時候,我又回頭看了看熟悉的教學樓,土灰色的操場,古樸的大殿,空空的戲樓,朱紅色的大門,還有那個陪著我們三年的看門大爺……那一幕一直定格在腦海中,那也是對母校最真最純的記憶。

懷念母校雪楓中學,懷念母校六高。

2017.9.25

懷念母校

□王洪岩

今天,下起了雨

我在遠方又想起了你

你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

都深深長在我的記憶裡

猶如身上的一枚胎記

那一季秋天

我們相遇

雨水中沒留下任何痕跡

你莊嚴的像個老者

我卑微的像風中的小草

望瞭望你頭上的瓦片

伸手推開你朱紅的大門

從此,我們相識

分別的時刻

我再次看了你容顏

滄桑依舊。時間換成了夏天

我依舊卑微,只是醉紅了臉

那個七月離去

我開始走遍一個個喧囂的城市

除了廣袤的星空和苦澀的海水

我不曾記住什麼

在被風雨滌蕩過心靈之後

腦海中依然是你的影子

記憶像一杯老酒

越沉澱越醇厚

歲月像一首詩歌

越久遠越感懷

而對於你

我要在我的酒杯裡裝滿詩和你

我將帶著對你的記憶,驕傲的度過一生

9.25

【王洪岩】:安字營鎮人,現就職於鄭州市公安局政治部,鎮平百事通特約作者 .

老家鎮平運營人員:宋明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