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大豆的化學除草技術

大豆為中耕作物, 一般都是在油菜收割後採用點播栽培的模式。 從出苗到封壟前, 豆苗對地面的覆蓋率很小, 有利於雜草的發生與危害。 由於許多農戶不知道大豆的化學除草劑怎麼搞?概念模糊, 藥劑混亂不清, 造成大豆草荒普遍嚴重。 如何搞好大豆的化學除草?有三種方法:(任選一種)

1.播前土壤處理

在大豆播種前2---3天, 每畝用48%氟樂靈乳油100毫升加80%茅毒可濕性粉劑120克兌水40千克均勻噴霧, 並及時混土5—7釐米深度。

2.播後苗前封閉處理

時間要求短而嚴, 必須搶在豆苗拱土之前噴藥。 每畝用50%乙草胺乳油200毫升兌水30千克均勻噴霧。

由於乙草胺對已出土的雜草無效, 因此用藥宜早。 也可選用10%氯嘧磺隆可濕性粉劑10—12克兌水50千克均勻噴於地表。

3.出苗後莖葉處理

在前面二個時間段沒有用藥或防效不佳時, 就要採取出苗後莖葉處理的方法來補殺。 在大豆1—3片複葉, 雜草2—5葉期用藥。 每畝用10%喹禾靈乳油100毫升或者用12.5%蓋草能乳油50—70毫升兌水40千克均勻噴霧。 如果大豆土裡闊葉雜草多要同時防治時, 還須加用每畝25%虎威水劑50—60毫升或者44%克莠靈水劑80—100毫升。 注意一點:隨著雜草葉齡的增大, 應適當加大用藥量。 施藥後三小時降雨不影響藥效。

以上內容僅供大家參考瞭解, 更多最新三農資訊、農藥使用技術、農業技術支援歡迎至中國最大的農藥資訊網查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