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星雲大師點智慧:親愛的父母

“所謂孝, 是對親人一種至真感情的流露……”

星雲大師說:分享故事:春秋時期魯國人子路, 是孔子的得意弟子, 性格直率勇敢, 十分孝順。 他早年家中貧窮, 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 卻從百里之外背著米回家侍奉雙親。 父母死後, 他做了大官, 奉命到楚國去, 隨從的車馬有百乘之眾, 所積的糧食有萬鐘之多。 當他坐在壘疊的錦褥上, 吃著豐盛的筵席, 常常懷念雙親, 感歎道:“即使我想吃野菜, 為父母親去背米, 可時間已經不能再回到過去了!”孔子讚揚子路:“你侍奉父母, 可以說是生時盡力, 死後思念啊!”

“所謂孝, 是對親人一種至真感情的流露……”

父母恩重難報

一般人以為只要對自己的父母克盡奉養, 就是孝順了。 事實上, 奉養父母只是孝順最基本的一環, 所謂“孝”, 是愛心的表現, 是對親人一種至真感情的流露。

孝是人我之間應有的一份責任, 孝是人倫之際的一種密切關係, 在迷惘失措的時空裡, 孝維持了長幼有序, 父母子女世代相承的美德, 孝是對生命的摯誠感謝, 更是無悔無怨的回饋報恩。

佛教中的《父母恩重難報經》, 記載母親懷胎生產的艱難、危險以及養育兒女的艱辛, 因此說:“假使有人, 左肩擔父, 右肩擔母, 研皮至骨, 穿骨至髓, 遶須彌山, 經百千劫, 血流沒踝, 猶不能報父母深恩。 ”足見孝道的厚重。

三種層次

孝可分為三種層次:一般的甘旨奉養父母,

使父母免于饑寒, 只是小孝;功成名就光宗耀祖, 使父母光彩愉悅, 是為中孝;引導父母趨向正信, 遠離煩惱惡道、了生脫死, 才是上上大孝。

克盡孝道, 三點參考:

一、孝必須是長期的, 而不是一時的:孩子源源不絕的奉養無缺, 而不是憑一時情緒的喜惡, 偶而給予飲食供養。 父母以畢生歲月為我們獻出一切, 最起碼我們也應該同等付出回報。

二、孝必須是實質的, 而不是表面的:實際上解決父母的需要, 使衣食住行沒有匱乏, 生老病有所倚靠, 百年喪葬沒有後慮。 給予父母心理上的慰借, 精神上的和樂, 而不是沽名釣譽, 表面功夫, 做給世人觀看的樣版故事。

三、孝順必須能全面的, 而不是局部的:孝順應該從自己的親人做起,

漸而擴充至社會大眾, 乃至一切眾生。 孝順生身父母固然是孝, 持戒不犯他人, 以法制止身心行為, 更是對有情眾生的孝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