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生活在龍口,他的歷史你知道嗎

龍口村位於興業縣西部, 石大二級路右側, 東距葵陽鎮約6公里, 距縣城約12公里, 西離城隍鎮10公里。 本村四面環山, 東有泰山、獨立山、兩頭塘山, 磨槍山、鐵錦山;西有石階山、獅子山和磷礦山;南面有大嶺、金瓜嶺、麻盤嶺、雲霧嶺、皇官嶺、沙車嶺等;北面屬六萬大山龍潭林場之山嶺, 東西山脈綿延十幾公里, 嶺腳下是一片的谷地平原, 地勢平坦, 田地開闊, 東西看不到盡頭的水田;土層深厚, 土壤肥沃, 光、熱、水資源豐富。 還有大水水庫引至東面灌溉農田, 西側的水田最肥襖, 水源也最充足。 村子就建在這樣群山環繞的山川盤地中,

老村依南山嶺而建, 朝北。 解放初, 本村的山嶺、山林、田地和旱坡地是周圍村莊中最多的, 人口也有一千多人。 土地改革時期, 還撥出部分的山嶺和田地給外村, 如西面撥沙車和龐垌水田等部分山嶺、田地給城隍鎮的藤村、廣水、六麻村;東面撥麻槍山、鐵錦山等部分山嶺、田地給立石村。 雖然這樣, 土改後我們村人均還有水田3畝多。

本村現在葵陽鎮也是人口較多的村莊, 現有人口五千多人。 據老人說, 古時人口也多, 房子曾建到、大水水庫一帶,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建房曾在麻盤嶺發現有舊的房子地基, 說是發過一場瘟疫, 才人口銳減, 也許是傳說而已。 本村祖居村民現有十五個姓氏, 除了莫姓外, 還有李、吳、陳、何、黃、龐、梁、鐘、黎、譚、闕、賓、盧、蘇(隨母來)等姓。

歷史上還曾有陶姓(原住大水)、甘姓(解放前甘姓有人原住龐屋下)、薑姓(解放前薑姓還有人居住, 薑家為本村至八九十年代最古老的雕花雕牙的青磚大屋, 上下兩座, 獨一無二, 村人稱之為薑屋, 傳說姜姓人為造村之人家。 )和廖姓(不知何年代外遷至城隍鎮榮華村)。 歷史上曾有部分莫姓裔孫外出謀生, 後定居外地, 分佈在興業縣的葵陽鎮西鬥村、下泉村;城隍鎮, 龍安鎮楊前村花園山、蒲塘鎮, 玉州區城北鄉的排榜村, 鳳村, 北流市的大裡大塘村等地。

龍口村建村時間估計為元末明初洪武年間, 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 有歷史痕跡的建築有薑屋一座(現只存上座)、佛堂一座(為上下兩座式)、水井一口(佛堂井,

深20多米)、莫氏宗祠(上座已於七十年代為建新校舍用青磚而拆毀, 八十年代重建。 現只村下座)一座, 和後來重新修建的社頭廟屋三四座, 還有廖姓社頭廟屋(近年有廖姓後人回來拜祭、燒紙)。

解放前本村人讀書, 先是在佛堂, 後來搬到莫氏宗祠讀初小, 高小就要到龍潭讀了。 也有到城隍、興業和博白讀初中的。 五十年代起老校舍。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 都曾在宗祠裡讀過一二年級。 七十年代初, 村集體有磷礦山、磷礦廠和茂盛的山林。 村大隊、群眾、師生掀起建校高潮, 先建起一幢泥磚木梁結構的磚瓦兩層四間新校舍。 七十年代後期和八十年代初又建起青磚水泥樓板的磚混瓦結構兩層教室共八間, 與泥磚樓形成半回形。

在彭承祚校長帶領師生打泥磚、割林草、燒石灰、運石頭大修建田徑運動場、灰沙籃球場、排球場、單杆、爬杆等體育設施, 建泥磚房教師宿舍, 挖有直徑2米多寬水井一口, 學校農田三處, 還有教師食堂、花圃等。 這是龍口小學教學設施和教學品質最輝煌的時期了。 彭承祚校長在龍口小學可能有十來年, 貢獻無疑很大, 農活、建房、教學樣樣在行, 貼近群眾, 親近師生, 群眾戲稱他為“臭泥農民校長”。 學校養過豬和牛, 牛用於耕田, 種過水稻、黃麻等。 在1975年辦過一屆兩個高中班。 1978年恢復高考時, 吳維民考上廣西醫學院, 吳維伯考上上海交通大學。 這是從龍口小學附屬高中出來的兩位大學生, 一度成為龍口村的驕傲。 1979年葵陽鄉開始成立鄉初中,
招的新生就到那鄉讀了, 各村小學的附屬初中也就停止招生, 只教完我們這些在家的學生。 至1981年龍口小學共辦過19個初中班(一般每年級兩班), 最後一屆原有兩班即18、19班, 讀到初三後由於人數較少而合成一個班, 叫作合班, 又叫20班, 當時約有30來人。 畢業時有1人考上玉林縣師範學校, 12人考上石南高中和大平山高中。 1982年還有部分同學複讀一年初中。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