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空閒之餘參加公益活動 新昌一社區居民的幸福感倍增

9月22日晚上, 新昌縣南明街道鼓山社區居民何惠英吃罷晚飯後, 決定出門去附近的江濱公園逛逛。 在社區裡, 何阿姨碰到了同樣也是飯後出門散步的鄰居,

大家說說笑笑, 一路朝著江濱公園逛過去。

“我們都有飯後散步的習慣, 有時候會去江濱公園, 有時候會去大佛寺走走。 ”何阿姨告訴記者。

就在何阿姨出門後, 社區居民胡可光也出了門, 和其他隊員一起, 開始了當晚的夜間巡邏。 何阿姨說, 有了巡邏隊後, 他們出門散步就沒有後顧之憂了。

何阿姨看中的是安全感。 另外一位居民高麗雅感受最深的是, 最近5年來, 社區的環境越來越好了。

環境變好了, 安全感有了, 鼓山社區居民的幸福感便慢慢沉澱下來。

大改造 讓社區環境“脫胎換骨”

鼓山社區所在的鼓山新村, 是建於上世紀80年代的老小區, 沿新昌江南岸分佈, 社區共有3000多戶居民。

幾乎和所有的老舊社區一樣,

鼓山新村基礎設施一直遭居民詬病。 “社區雨汙不分離, 時間一長, 管道堵塞、老化越來越嚴重, 一遇雨天就積水。 ”鼓山社區黨委書記張紀東表示, 鼓山新村還存在綠化帶破壞嚴重、道路狹窄、停車難等問題。

“我記得以前一進樓道就能聞到一股臭味, 老鼠、蟑螂也特別多。 ”高麗雅說, 以前每個樓道裡都有一個垃圾通道, 所有垃圾都是沿通道往下扔, 時間一久, 臭味就會彌漫開來。

就在居民對各種環境問題反響強烈時, 鼓山新村迎來了“脫胎換骨”之變。 造就這種巨變的正是曾被列入新昌縣十大民生實事工程的舊社區改造。 這是一次涉及雨汙分離、綠化帶的整體規劃種植, 道路拓寬, 電網、有線電視、通信線路入地, 垃圾袋裝化定點收集,

石板凳的設置等工作的大改造。

讓張紀東欣喜的是環境之變促成了居民習慣之變。 如今的鼓山新村, 樓道裡亂堆亂放不見了, 毀綠種菜的情況沒有了, 連停在社區的車子都變齊整了。

但就在社區發生巨變之後, 住在社區最東北角的居民依然還有一個“老大難”問題沒有解決。 原來, 這裡有一家夜宵城——城西大院, 一到晚上, 嘈雜聲和油煙味讓附近的居民不敢開窗。 反映多次, 協調多次, 但這個問題一直沒有解決。

時間到了2015年, 新昌提出要創建國家衛生縣城。 鼓山新村居民對此尤為關注, 因為在這一目標之下, 城西大院搬遷成為可能。 去年, 經多方協調, 城西大院終於搬遷。

巡邏隊 讓居民更有安全感

按照現在的理論,

附近分佈著醫院、商場、學校, 江濱公園, 鼓山新村應該是個適合居住的地方。

但五六年前, 60歲的何惠英卻鮮有幸福感。 為什麼?何阿姨說, 因為社區的安全感比較差。

鼓山新村是個開放式老小區, 加上周邊有學校、醫院, 來往人員複雜, 社區居民很容易成為盜竊對象。

“我們家還算好的, 只被偷過一次, 損失了600元。 ”何惠英說, 以前, 他們外出散步或者走親戚, 心裡總是提心吊膽的, 就害怕有人偷偷摸進家裡。

胡可光和他的老朋友們是第一批站出來, 組成義務巡邏隊的社區居民。

胡可光, 今年70歲了, 退休前是一名公安民警, 家裡曾被偷了兩次。 關於社區居民的被盜問題, 胡可光曾做過分析:“小偷一般在晚飯後居民外出散步或者後半夜大家睡得正熟的時候來。

”胡可光告訴記者, 為此, 他們選擇在居民們晚飯後外出的這兩三個小時裡進行巡邏, 之後, 新昌公安的巡邏力量將開始巡防。

巡邏隊在2009年成立, 最初的時候只有4個居民, 都是退了休的老黨員, 慢慢地, 有其他退休人員加入進來。

巡邏隊員邁開腳步後, 社區的盜竊案開始逐年下降, 何阿姨的安全感回來了, 有時候她自己也會主動加入巡邏隊, 跟著隊員們一起上街巡邏。 胡可光介紹, 最近幾年, 社區裡加入巡邏隊的中年人、年輕人多起來。

“現在我們已經有100多名隊員, 巡邏也分成白天、晚上兩組。 年輕人白天要上班, 他們就提出晚上由他們來巡邏。 ”胡可光告訴記者, 因為考慮到白天時社區居民都去上班或者外出了, 他們增加了白天巡邏組。

志願者 讓社區獲得“國字型大小”

“讓我感受最深的是,最近幾年來,社區裡參與志願活動的居民越來越多,社區外的市民也開始主動加入。”在社區工作了8年的張紀東說。

張紀東回憶,2013年時,他計畫在社區成立鼓山義工隊,但在招募志願者時,當時社區居民的參與熱情不太高。但之後,隨著志願活動的開展,有越來越多的社區居民自願加入到志願者隊伍中來。

為了提供更專業的服務,2016年,鼓山社區還發佈了招募資訊,希望律師、心理諮詢師、醫護人員、教師、婚姻家庭諮詢師、社會工作師等專業人士加入。“招募令”一出,新昌全縣的熱心人士聞風而來。

“我們接觸了社區裡一些失獨老人和困難老人,希望能提供幫助。”新昌縣人民醫院護士長蔡幼紅,也是一位心理諮詢師,目前是鼓山社區“康乃馨小組”組長,但她並不是社區居民。

如今,鼓山社區有300多名志願者,分為平安義工、環保義工、愛心義工、文明義工、文化義工、專業義工等六大類十餘個崗位,承擔了日常的關愛困難群體、社區安全巡邏、公共區域清潔等義工服務,每年的志願服務活動在450次左右。

為了方便管理,鼓山社區實施了《義工管理辦法》和積分制管理制度,制定了詳細的年度計畫,定期召開工作例會。就在去年,鼓山社區獲得了“全國最美志願服務社區”稱號。

“我們為鼓山社區未來的發展制定了先鋒鼓山、平安鼓山、美麗鼓山、文化鼓山和公益鼓山這5個目標。”張紀東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要讓群眾有獲得感和幸福感,這5個指標缺一不可。

(原標題《環境變好了,安全感有了 有空的時候參加公益活動……5年來,新昌縣鼓山社區居民的幸福感慢慢沉澱下來》。原作者俞穎穎。編輯金漢青。)

他們增加了白天巡邏組。

志願者 讓社區獲得“國字型大小”

“讓我感受最深的是,最近幾年來,社區裡參與志願活動的居民越來越多,社區外的市民也開始主動加入。”在社區工作了8年的張紀東說。

張紀東回憶,2013年時,他計畫在社區成立鼓山義工隊,但在招募志願者時,當時社區居民的參與熱情不太高。但之後,隨著志願活動的開展,有越來越多的社區居民自願加入到志願者隊伍中來。

為了提供更專業的服務,2016年,鼓山社區還發佈了招募資訊,希望律師、心理諮詢師、醫護人員、教師、婚姻家庭諮詢師、社會工作師等專業人士加入。“招募令”一出,新昌全縣的熱心人士聞風而來。

“我們接觸了社區裡一些失獨老人和困難老人,希望能提供幫助。”新昌縣人民醫院護士長蔡幼紅,也是一位心理諮詢師,目前是鼓山社區“康乃馨小組”組長,但她並不是社區居民。

如今,鼓山社區有300多名志願者,分為平安義工、環保義工、愛心義工、文明義工、文化義工、專業義工等六大類十餘個崗位,承擔了日常的關愛困難群體、社區安全巡邏、公共區域清潔等義工服務,每年的志願服務活動在450次左右。

為了方便管理,鼓山社區實施了《義工管理辦法》和積分制管理制度,制定了詳細的年度計畫,定期召開工作例會。就在去年,鼓山社區獲得了“全國最美志願服務社區”稱號。

“我們為鼓山社區未來的發展制定了先鋒鼓山、平安鼓山、美麗鼓山、文化鼓山和公益鼓山這5個目標。”張紀東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要讓群眾有獲得感和幸福感,這5個指標缺一不可。

(原標題《環境變好了,安全感有了 有空的時候參加公益活動……5年來,新昌縣鼓山社區居民的幸福感慢慢沉澱下來》。原作者俞穎穎。編輯金漢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