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重大信號!王一新談山西科技獎評選:要打開大門,不能小圈子裡玩

整理:山西資本圈

又到了山西省科學技術獎“放榜”的日子。

作為全省科技界的最高獎項, 一年一度的山西省科學技術獎評選,

為推動山西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然而, 隨著社會各界創新創造的熱情不斷高漲, 針對科技獎評獎辦法的議論頗多, 每年“兩會”總有代表、委員建言, 希望有關部門改革科技獎勵評審辦法, 讓獎勵更公平更有效, 真正發揮導向作用和激勵作用。

改革科技獎勵制度, 中央層面早有動作。 今年5月31日,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深化科技獎勵制度改革的方案》明確提出, 要改革完善科技獎勵制度, 建立公開公平公正的評獎機制, 構建既符合科技發展規律又適應我國國情的中國特色科技獎勵體系, 充分調動全社會支持科技創新的積極性。 以此為契機, 山西省科技廳一直圍繞如何改革進行調研、準備, 意圖全面提高獎勵品質,

激發社會創新創造潛能。

日前召開的山西省科學技術獎評審會議釋放重大信號, 山西有可能大幅度改革科學技術獎評審辦法, 從獎項設定、評審流程、糾錯機制等諸多方面“動刀”, 力圖徹底革新以往廣受詬病的評審制度。 副省長王一新在會上提出六條意見, 外界普遍認為是山西科技獎勵制度改革的“量尺”。

觀察人士認為, 從全民金點子大賽到雙創沙龍, 從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分配政策到改革科技獎勵制度, 山西持續加力創新驅動戰略, 將激發全省轉型綜改的磅礴動力。

獎項設定要面向戰略性新興產業

“轉型”“發展”是當前山西的關鍵字。 王一新說, 山西省科學技術獎的評選, 在覆蓋範圍、獎項設定方面要更加全面,

更能體現轉型要求、服務轉型大局。 要優化獎項結構, 把更多的獎項放在戰略性新興產業上。

以往的科學技術獎名單一公佈, 煤鋼鋁電項目輪番刷屏, 一些“軟”項目零星點綴其中。 所謂“優化”, 就是要就是要徹底擺脫科技獎勵的“煤炭思維”, 不能老讓煤炭項目拿獎了。 “即使是煤炭的獎項, 也應該是圍繞著能源革命, 比如煤炭清潔利用方面的重大科技創新。 ”王一新說。

要“打開大門”, 不能“小圈子裡玩”

關注科學技術獎的人還會發現一個怪現象, 那就是“三多三少”:大項目多, 小項目少;“公家”的多, 民營的少;本土的多, 外來的少。 不知不覺形成了“潛規則”:本土國有單位的大專案包攬大多數獎項, 中央和外地駐晉單位很少獲獎,

民營企業幾乎“靠邊站”, 一些小發明小創造“上不了檯面”。

王一新提出, 科學技術獎的申報工作, 要提前做好廣泛的宣傳。 要把申報條件和程式用“最通俗的語言”廣而告之, “讓跟科技發明、創新創造有關係的人都知道”, 不能只是小範圍公佈、“小圈子裡玩”。 要動員各方面力量, 讓各行各業的人都能申報, 要覆蓋到“產學研社”。 王一新說, 社會上也有很多有價值的創新創造, 不是只盯著“產學研”。 另外還要注意處理好“大”和“小”的關係、“國有”和“民營”的關係、“本土的單位”和“中央、外地在山西的單位”的關係, 拿獎的不能總是“圈子裡的人”。 “只要是在山西15.67萬平方公里土地上生產、生活的人, 他們得獎都是山西人得獎, 一定要有這樣廣闊的胸懷, ”王一新說,

“這個大門必須打開。 ”

評選方式要從實踐出發, 不能只是“看上去很嚴謹”

科學技術獎的評選, 有一整套評審程式:形式審查、形式審查結果公示、學科(專業)組評審、評審委員會評審、“小同行”評審、現場考察、省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審定、擬授獎專案公示、異議處理……

即便如此, 評選過程仍是“看上去很嚴謹”。 王一新認為, 以往的評選流程主觀評判太多, 評選結果容易受到專家評委眼界、視野、知識、學派等諸多因素的約束和限制。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以後的評選, 應當盡可能減少主觀判斷, 增加客觀實際效果的分值, 特別注重科技成果的使用價值和用戶的滿意度, 要“讓未來的評選更有價值”。

獎項設置方面, 還要寧缺毋濫, 確保獎項的權威性和嚴肅性,特別是一等獎,“有三個就是三個,有五個就是五個,沒有就是沒有。”

探索設立“黑科技獎” 建立糾錯機制

這次評審會還建議設立“黑科技獎”。“黑科技”是指缺乏目前科學根據並且違反自然原理的科學技術或者產品,通俗地講,就是讓人“不明覺厲”的新硬體、新軟體、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等。

王一新說,歷史上一些顛覆性的重大科技創新,往往都是開始不受認可,後來才慢慢成長起來。增設 “黑科技獎”,可以鼓勵重大創新,對那些看不清、認識不明、現在無法下結論的創新創造,應當給一點引導鼓勵,塑造山西創新的新形象。

評獎出現失誤怎麼辦?比如評審判斷錯誤,比如獎項公佈後發現其中有抄襲的,再比如獲獎專案經不起實踐檢驗……

王一新提出要建立鑒別、糾錯機制。對獲獎專案,要“回頭看”,盜版抄襲者、跟實踐完全脫節者,該撤銷就撤銷,確保科學技術獎的公平性和嚴肅性。

會上提出的六方面改革意見,與會專家均表示認可。呂梁學院院長熊繼軍認為,會上提出從內容、行業、地域各方面打開評獎大門,切中了鼓勵科技創新的“命脈”,有關部門立說立行啟動改革,體現了務實作風,對於促進創新型企業成長、全方位提升山西創新形象起到推動作用。省發改委副主任劉峰說,這些意見對當前我省科技獎評選存在的問題看得准、點得透、一針見血,面向轉型、面向企業、面向全省範圍,破除“小圈子評獎”,不分所有制鼓勵創新,這些措施非常有針對性。省科技廳廳長謝紅表示,將按照會上的改革意見加快修訂科技獎勵辦法,以開放的思維、創新的舉措保證評選品質,確保2017年度科學技術獎的評選按照新的規則進行,讓科技獎的評選引領我省創新驅動轉型升級,讓更多的創新創造蓬勃發展。

可以預見,這些改革意見如果早日落地,山西科學技術獎的評選將真正成為推動山西創新發展的重要引擎。

(本文為供稿內容,供參考)

確保獎項的權威性和嚴肅性,特別是一等獎,“有三個就是三個,有五個就是五個,沒有就是沒有。”

探索設立“黑科技獎” 建立糾錯機制

這次評審會還建議設立“黑科技獎”。“黑科技”是指缺乏目前科學根據並且違反自然原理的科學技術或者產品,通俗地講,就是讓人“不明覺厲”的新硬體、新軟體、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等。

王一新說,歷史上一些顛覆性的重大科技創新,往往都是開始不受認可,後來才慢慢成長起來。增設 “黑科技獎”,可以鼓勵重大創新,對那些看不清、認識不明、現在無法下結論的創新創造,應當給一點引導鼓勵,塑造山西創新的新形象。

評獎出現失誤怎麼辦?比如評審判斷錯誤,比如獎項公佈後發現其中有抄襲的,再比如獲獎專案經不起實踐檢驗……

王一新提出要建立鑒別、糾錯機制。對獲獎專案,要“回頭看”,盜版抄襲者、跟實踐完全脫節者,該撤銷就撤銷,確保科學技術獎的公平性和嚴肅性。

會上提出的六方面改革意見,與會專家均表示認可。呂梁學院院長熊繼軍認為,會上提出從內容、行業、地域各方面打開評獎大門,切中了鼓勵科技創新的“命脈”,有關部門立說立行啟動改革,體現了務實作風,對於促進創新型企業成長、全方位提升山西創新形象起到推動作用。省發改委副主任劉峰說,這些意見對當前我省科技獎評選存在的問題看得准、點得透、一針見血,面向轉型、面向企業、面向全省範圍,破除“小圈子評獎”,不分所有制鼓勵創新,這些措施非常有針對性。省科技廳廳長謝紅表示,將按照會上的改革意見加快修訂科技獎勵辦法,以開放的思維、創新的舉措保證評選品質,確保2017年度科學技術獎的評選按照新的規則進行,讓科技獎的評選引領我省創新驅動轉型升級,讓更多的創新創造蓬勃發展。

可以預見,這些改革意見如果早日落地,山西科學技術獎的評選將真正成為推動山西創新發展的重要引擎。

(本文為供稿內容,供參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