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家門口的景點千萬別錯過:游芹川古村

家門口的景點千萬別錯過:游芹川古村

有位名人說:"秋天, 無論在什麼地方的秋天, 總是美好的……"。 是的, 秋天是美麗的, 而千島湖的秋色尤為清靜, 豐富, 獨特, 令人嚮往。

千島湖芹川古村就是這樣一個美麗的村莊。

芹川村自然界變幻賜予了美麗色彩, 一葉知秋, 層林盡染, 它衝擊著人們的視覺。

芹川以它的多元素和原汁原味之美, 催促著我在悠閒度假的同時, 拿起相機去拍攝去記錄。

芹川村邊, 稻田已經進入收穫時期, 稻田裡一片金燦燦, 正是欣賞秋收美景、享受秋收喜悅的最佳時機。

一大片番薯地。

秋天, 秋高氣爽的時候, 就到了收穫番薯的季節。 收回的番薯放幾天之後, 被乾爽的秋風一吹就收漿了, 這時候吃起來才津甜可口。

芹川村不收門票, 很少有旅遊公司帶團到這裡來, 很安靜, 只在進入芹川村裡時, 遇上幾個遊客。

入村首先看見的架於河上的一座四角翹的廊橋, 外牆斑駁壁上寫有"農業學大寨"。 橋兩頭各有兩扇門, 可左進右出, 以作交通, 河上由石拱撐托。 這座橋村裡人叫進澆橋。

頂部中間圓木突出, 飛簷翹角, 氣勢雄偉, 亭內梁上有橫匾, 字"德業流芳", 牆壁上寫有南宋大詩人陸放翁詩句"山重水複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我想一定是後人特意寫上這句詩詞, 也彰顯了芹川村這古樸的美麗景色。

村腳下,引人矚目的三棵大樟樹,古木參天,兩棵樹根"喜接連理",百年古樹彰顯芹川的悠久歷史。

村口的古樟樹,據說有七八百年的歷史了,它見證了古村的年年歲歲。

大樟樹張開巨臂向四方延伸,最大的那棵已有800多年樹齡了。

我容易嗎?我已經700多歲了,狀況大不如從前!

看!這幾年多虧掛了吊針,我才有了精神,如今又將枯木逢春,重新煥發青春……

芹川村,村口的香樟樹有800多年的樹齡,與750年的村子相比,是先有樹、後有村,當我們從香樟樹下走過,自有一陣淡淡的雅香入鼻。

芹川原有芹川八景:銀峰聳秀、芹澗澄清、象山吐翠、獅石停雲、玉屏獻翠、金印騰輝、餐霞滴漏、沙護鳴鐘等。

芹川村有著750餘年的歷史,被一條寬窄不一的山澗分成兩半,從山頂俯視,整個村莊沿小河形成一個"王"字。

民房擇水而造,沿著一條曲曲的山澗向山腳沿伸。村中古舊的徽派建築,在告訴遊客這個村落的年輪。

芹川古鎮裡面有很多家煉油作坊,剛下車,就聞到了陣陣飄香,詢問後才知道這是煉油的味道。

也有做芝麻酥的作坊,香、酥、甜,口味極佳。

芹川古村,小橋流水人家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安靜純樸,沒有被商業化,一切都是那麼的安靜。

進村,一條小溪,橫臥在村子中央,宛如衣帶自上游飄至村口,全村有30多座橋,半數以上是柏木搭成的獨木橋,約有10公分寬。走在橋上,柏木會時常發出"吱呀吱呀"的聲音,溪的兩岸屋舍儼然,環溪而建,如陶淵明筆下桃花源。

雖然沒有新葉村保存的那麼完好。

但是作為千島湖另外一種風情,還是值得來此的。

芹川村是個典型的徽派古村落,整個村莊以小橋流水古民居為主要特色,尤其是部分建築的雕樑畫棟,乃古民居建築之精品。

一條小溪穿村而過,溪上有很多小橋橫跨,兩岸屋舍儼然,依山傍水,白牆青瓦。

粉牆黛瓦馬頭牆,典型的徽派民居。

村裡有200年前的老屋,鏤空的木窗櫺,精美的木雕,配以紅紅的燈籠,金燦燦的老玉米,盡顯古風古韻。

芹水溪寬約六米,從村正中由北向南呈"S"型蜿蜒流過,溪水清澈,長流不息,是村民生產、生活的主要水源。

一條小河從村中穿過,數不盡的柏木、石板小橋連接小溪左右的住戶,明清徽派古民居遍佈整個村落。

芹川一角,美好、恬靜。

餘輝溫柔的散落一地,你明眸中繾綣著柔柔的深情。這份心靈的相通和默契,是靈犀中最溫馨的依戀。

就像那城裡的老牆門,留下了多少回憶。

春去秋來,四季更替,花開花落,都有定數。

"快活居客棧",住宿吃飯80一天,不貴,就是有點破舊,不過是古村落,要的就是這個味道。

村裡百年、千年的古樹旁和高大的古建築裡,沉澱著許多歷史遺韻 和粉牆黛瓦徽派風格。

村裡的農家,飄出柴火飯菜香與嫋嫋白煙,遠看很像一桌正騰著熱氣農家午餐。

家家戶戶門前溪水清清,遊魚歷歷,鴨鵝浮水,大媽姑娘擣衣洗菜;對岸明清古居幢幢,如畫如歌,讓人穿越時空無限遐思。

遠眺,綠山黛峰,玉屏錦繡;入夜,枕著潺潺水聲入睡,愜意而香甜。

如果沒有遊人到這裡,一定是很安靜一個村落。

古老的民居,已經人去樓空,這裡曾發生過怎樣的故事?

馬頭牆,又稱風火牆、封火牆、放火牆等等,特指高於兩山牆屋面的牆垣,也就是山牆的牆頂部分,因形狀酷似馬頭,故稱"馬頭牆"。

有錢人家的馬頭牆高、大,雄偉,很有氣派。

徽派建築集山川風景之靈氣,融風俗文化之精華,結構嚴謹,雕刻精湛。

新造的建築,仿造徽派民居,可無論怎樣也就看著卻不舒服,這裡缺少歷史的沉澱……

歲月留下斑駁痕跡,樹木、綠草帶來生命的活力。

近千年歷史的芹川古村,在粉牆黛瓦中彰顯厚重,在小橋流水間倍添靈性,悠遊其間,恍惚穿越時空。

我們漫步走在秋色濃濃的芹川古村落別有一番風味,自然景觀古樸,整個村落呈現"王"字型。

臨溪而建的民居,家家都有暗渠與溪流相連,作為引排水之用,設計精巧合理。

芹川溪溪水清澈見底,常年不涸,是村民生產、生活的唯一源泉……

原址為本家王氏大地主之私家花園,毀於太平天國末年。

2000年重建,仿古明清建築,風格素雅高貴,古色古香,頗具"鄉紳"氣息。

現辟為鄉村客棧,在江浙滬一帶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客棧內有清水魚塘,錦鯉、烏鯰魚、草魚、包頭魚、石斑魚等……

最經典的是村落中的王氏宗祠,此時的祠堂只有我們的身影,一切感到那麼寂靜。

光裕堂:是芹川村所有王氏居民總的宗祠,是祭奠江左王氏族人始祖的場所。

"文革"時祠堂內的木雕慘遭破壞,成為歷史遺留的遺憾。

每幢房子進較深,房間多,因此給人總體感覺是狹長。

房子大門多為石庫門,以大青石貼面,並建有裝飾門樓,大廳前設臺階,臺階兩側作素面護欄。

另一種格局其首進為跑馬樓式,即四角各一廂房,中間一天井,二層天井簷下作一周護欄,這種格局的民居在芹川只占少數。

進門,如此端莊大方的屏風讓我們感歎不已。

具有徽派風格的木雕傳統民間雕刻工藝,在此竟然這麼美麗。

漂亮的牛腿:建築結構與工藝為一體,也是傳統文化的一種載體。又體現了雕刻技藝完美演繹,在江浙一帶的古建築中保存完好的已經不多見了。

主人在後院沿著緩緩山坡建造了小小花園,又設置了十幾階臺階,巧妙的在後山上開闢建造了後屋,隱秘、實用。

七家學堂:王氏家族非常注重讀書,建于民國初年,是王氏子孫讀書的地方。

也曾經是芹川唯一的村小,如今教育資源融合,現成為芹川村文化禮堂。

這座"棣華相映",又一處徽派建築,接連一排,頗有氣勢。

這角落裡的一處屋子就不能和前面的人家相提並論了,小小的門庭只能擠在大戶人家邊門,還只能委屈在一邊種了一株小樹,開門見屋,兩米多一點小天井……

芹川鴻福藝雕作坊:作坊內許多根雕作品技藝超群,可價格不菲,只看了一眼,囊中羞澀……

在很多人家家裡,可以看到毛爺爺的畫像,歷史痕跡在芹川村還能找到影子。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領略過了烏鎮的繁華,西塘的不緊不慢。

芹川更多的是靜謐、與世隔絕,這裡是商業的絕緣體,沒有嘈雜、叫囂,有的只是村民的笑聲和鳥兒的歌聲....

柏木小橋,聽當地老人說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了,承載了幾代人的經歷,也是到了該退休的時候了。

古村多古樹,秋天是芹川古村最美的季節,銀杏黃如金,楓葉紅勝火。

遺憾早來了一些日子,再過一段時間,真正的秋天來臨,芹川一定是更美麗!

茶館,彼此嘮家常,談山海經的地方。誰能想到它竟能折射出一大社會問題!

這是老舍"茶館"裡用其獨特的視角和手法使整部劇本的語言綻放生命的光彩。

當然這裡僅僅是人們消遣娛樂的場所。

喜歡這裡。

大大的"福",紅色底子,周圍的牆壁斑駁離奇,破舊不堪,翠綠色的攀沿植物頑強的從牆內翻沿出來,顯示出生命的頑強拼搏。

很好的一幅寓意畫面。

秋水與天空相溶,將這清秋暈染成一抹深藍。秋是懷念的季節,藍是思念的顏色。

淳樸的村民,就是沒整明白他穿的襯衣貌似女裝……

"榮華富貴年年順",對聯只剩這句了,可老人家滿足現狀,端著飯碗津津有味的吃著她的幸福。

那大狗眼望著主人的飯碗,期盼著從主人飯碗裡分一調羹。

"麻酥糖老作坊"、"院子土家菜",美女一定是酒足飯飽走出院子,手指"酒"旗:美哉!

坐在這裡, 安靜地坐下。一直都在時光的枝頭,將自己成了一道獨立的風景。攜一抹暖香,輕輕走過流年,默默感受時光的靜美,流年的斑斕。

這五朵金花坐在古橋欄杆上開心的大聲呼喚:"我們來啦!"

長庚絢彩:美女低頭思疑,你在,我在,歲月在,便是安心安暖!

有些故事已結束,有些故事則剛剛開始……

這位美女完全不同,站在綠意盎然的圍牆邊,心裡默默的思語:"是的,秋就是帶著這樣入骨的相思,走進我的眼眸,踏入我的心湖,泛起絲絲漣漪。"

姑娘拿著遮陽傘,蹦跳著,歡快的步伐……

她---抬頭仰望:這份恰到好處到遇見,冥冥之中註定,有著妙不可言的心靈默契。

"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

那一堵牆、那大石門、那扇窗,那一抹紅、那一絲微笑……

都給我們帶來了無限的遐想,愛美的你也會有的。

背簍 、籮筐、南瓜、玉米、還有那條魚……

主人不知何處去?南瓜已經切開,魚已經破膛,玉米也已經洗好了,就等遠方的客人。

村婦在洗南瓜花,她告訴很認真的我們:南瓜花是一種很有營養的食品。

說的我們走進這家農家,一盆南瓜花價格不菲,28元。也就是裹了有調料的麵粉漿,大油鍋一炸起鍋裝盤。

其實就像吃巧果,根本吃不出南瓜花是什麼味?

曬秋的日子很快就來到了,村姑忙著洗曬竹編,辛勞之後,迎接寒冬。

壘在圍牆上的老玉米告訴我們:秋天來了,冬季也就不遠了。

那竹編裡的紅辣椒和瓦上落葉是一種秋的味道。

秋,安靜地走來,葉落,歸塵,歲月極美,在於它必然的流逝。

稻穀熟了,閏年大豐收,這是農民們日夜期盼的。

大曬場上曬秋:玉米、芝麻。

蒜頭,好像不應該是這個季節的東西,難道蒜頭也穿越了嘛?

一簇一簇玉米,列隊組合,就像看 守主人家的衛兵。

黃豆和穀子也上場了。

潺潺流水,常年不斷流向千島湖,這流水裡最多的是石斑魚。

村民公約:嚴禁在溪水間捕捉石斑魚,溪水中確實那些石斑魚自由自在的生活著。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白天鵝啊白天鵝,脖頸彎彎,向天歡叫,潔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綠水面;紅紅的腳掌,撥動著清清水波。

一座小橋,一條老狗,橫在中央,不敢跨越,繞道行走。

吃飽了,叫累了,該休息了。長頸鑽入翅膀裡,可警惕的眼睛不閉……

母雞有著公雞護駕,那"咯咯"的叫聲顯得很有底氣。

這才是真正的本雞。

它落單了,只能自己找食吃。

老母雞也老了,竟在家門口的木條上打起了盹,就像老去的樹木,沒了精神。

青山、綠水,大樹、水鴨,完美組合,和諧共處。

大王狗死死的盯著我,我不動,它也不動,看的我心裡發虛……

還是這只可愛的小咪貓,獨自躺在門檻上曬太陽,我走近了,它也不理我。

是呀!因為我不會傷害它。

結束千島湖芹川古村之旅,縷縷秋風,許些寒意。

淺秋款款而來,漫步季節的門楣,秋以寧靜致遠的姿態鋪滿大地山川。

讓我們準備好行裝,迎接美好的秋天。

圖文:毛毛

認真做人,認真做事,認真寫文章。

村腳下,引人矚目的三棵大樟樹,古木參天,兩棵樹根"喜接連理",百年古樹彰顯芹川的悠久歷史。

村口的古樟樹,據說有七八百年的歷史了,它見證了古村的年年歲歲。

大樟樹張開巨臂向四方延伸,最大的那棵已有800多年樹齡了。

我容易嗎?我已經700多歲了,狀況大不如從前!

看!這幾年多虧掛了吊針,我才有了精神,如今又將枯木逢春,重新煥發青春……

芹川村,村口的香樟樹有800多年的樹齡,與750年的村子相比,是先有樹、後有村,當我們從香樟樹下走過,自有一陣淡淡的雅香入鼻。

芹川原有芹川八景:銀峰聳秀、芹澗澄清、象山吐翠、獅石停雲、玉屏獻翠、金印騰輝、餐霞滴漏、沙護鳴鐘等。

芹川村有著750餘年的歷史,被一條寬窄不一的山澗分成兩半,從山頂俯視,整個村莊沿小河形成一個"王"字。

民房擇水而造,沿著一條曲曲的山澗向山腳沿伸。村中古舊的徽派建築,在告訴遊客這個村落的年輪。

芹川古鎮裡面有很多家煉油作坊,剛下車,就聞到了陣陣飄香,詢問後才知道這是煉油的味道。

也有做芝麻酥的作坊,香、酥、甜,口味極佳。

芹川古村,小橋流水人家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安靜純樸,沒有被商業化,一切都是那麼的安靜。

進村,一條小溪,橫臥在村子中央,宛如衣帶自上游飄至村口,全村有30多座橋,半數以上是柏木搭成的獨木橋,約有10公分寬。走在橋上,柏木會時常發出"吱呀吱呀"的聲音,溪的兩岸屋舍儼然,環溪而建,如陶淵明筆下桃花源。

雖然沒有新葉村保存的那麼完好。

但是作為千島湖另外一種風情,還是值得來此的。

芹川村是個典型的徽派古村落,整個村莊以小橋流水古民居為主要特色,尤其是部分建築的雕樑畫棟,乃古民居建築之精品。

一條小溪穿村而過,溪上有很多小橋橫跨,兩岸屋舍儼然,依山傍水,白牆青瓦。

粉牆黛瓦馬頭牆,典型的徽派民居。

村裡有200年前的老屋,鏤空的木窗櫺,精美的木雕,配以紅紅的燈籠,金燦燦的老玉米,盡顯古風古韻。

芹水溪寬約六米,從村正中由北向南呈"S"型蜿蜒流過,溪水清澈,長流不息,是村民生產、生活的主要水源。

一條小河從村中穿過,數不盡的柏木、石板小橋連接小溪左右的住戶,明清徽派古民居遍佈整個村落。

芹川一角,美好、恬靜。

餘輝溫柔的散落一地,你明眸中繾綣著柔柔的深情。這份心靈的相通和默契,是靈犀中最溫馨的依戀。

就像那城裡的老牆門,留下了多少回憶。

春去秋來,四季更替,花開花落,都有定數。

"快活居客棧",住宿吃飯80一天,不貴,就是有點破舊,不過是古村落,要的就是這個味道。

村裡百年、千年的古樹旁和高大的古建築裡,沉澱著許多歷史遺韻 和粉牆黛瓦徽派風格。

村裡的農家,飄出柴火飯菜香與嫋嫋白煙,遠看很像一桌正騰著熱氣農家午餐。

家家戶戶門前溪水清清,遊魚歷歷,鴨鵝浮水,大媽姑娘擣衣洗菜;對岸明清古居幢幢,如畫如歌,讓人穿越時空無限遐思。

遠眺,綠山黛峰,玉屏錦繡;入夜,枕著潺潺水聲入睡,愜意而香甜。

如果沒有遊人到這裡,一定是很安靜一個村落。

古老的民居,已經人去樓空,這裡曾發生過怎樣的故事?

馬頭牆,又稱風火牆、封火牆、放火牆等等,特指高於兩山牆屋面的牆垣,也就是山牆的牆頂部分,因形狀酷似馬頭,故稱"馬頭牆"。

有錢人家的馬頭牆高、大,雄偉,很有氣派。

徽派建築集山川風景之靈氣,融風俗文化之精華,結構嚴謹,雕刻精湛。

新造的建築,仿造徽派民居,可無論怎樣也就看著卻不舒服,這裡缺少歷史的沉澱……

歲月留下斑駁痕跡,樹木、綠草帶來生命的活力。

近千年歷史的芹川古村,在粉牆黛瓦中彰顯厚重,在小橋流水間倍添靈性,悠遊其間,恍惚穿越時空。

我們漫步走在秋色濃濃的芹川古村落別有一番風味,自然景觀古樸,整個村落呈現"王"字型。

臨溪而建的民居,家家都有暗渠與溪流相連,作為引排水之用,設計精巧合理。

芹川溪溪水清澈見底,常年不涸,是村民生產、生活的唯一源泉……

原址為本家王氏大地主之私家花園,毀於太平天國末年。

2000年重建,仿古明清建築,風格素雅高貴,古色古香,頗具"鄉紳"氣息。

現辟為鄉村客棧,在江浙滬一帶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客棧內有清水魚塘,錦鯉、烏鯰魚、草魚、包頭魚、石斑魚等……

最經典的是村落中的王氏宗祠,此時的祠堂只有我們的身影,一切感到那麼寂靜。

光裕堂:是芹川村所有王氏居民總的宗祠,是祭奠江左王氏族人始祖的場所。

"文革"時祠堂內的木雕慘遭破壞,成為歷史遺留的遺憾。

每幢房子進較深,房間多,因此給人總體感覺是狹長。

房子大門多為石庫門,以大青石貼面,並建有裝飾門樓,大廳前設臺階,臺階兩側作素面護欄。

另一種格局其首進為跑馬樓式,即四角各一廂房,中間一天井,二層天井簷下作一周護欄,這種格局的民居在芹川只占少數。

進門,如此端莊大方的屏風讓我們感歎不已。

具有徽派風格的木雕傳統民間雕刻工藝,在此竟然這麼美麗。

漂亮的牛腿:建築結構與工藝為一體,也是傳統文化的一種載體。又體現了雕刻技藝完美演繹,在江浙一帶的古建築中保存完好的已經不多見了。

主人在後院沿著緩緩山坡建造了小小花園,又設置了十幾階臺階,巧妙的在後山上開闢建造了後屋,隱秘、實用。

七家學堂:王氏家族非常注重讀書,建于民國初年,是王氏子孫讀書的地方。

也曾經是芹川唯一的村小,如今教育資源融合,現成為芹川村文化禮堂。

這座"棣華相映",又一處徽派建築,接連一排,頗有氣勢。

這角落裡的一處屋子就不能和前面的人家相提並論了,小小的門庭只能擠在大戶人家邊門,還只能委屈在一邊種了一株小樹,開門見屋,兩米多一點小天井……

芹川鴻福藝雕作坊:作坊內許多根雕作品技藝超群,可價格不菲,只看了一眼,囊中羞澀……

在很多人家家裡,可以看到毛爺爺的畫像,歷史痕跡在芹川村還能找到影子。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領略過了烏鎮的繁華,西塘的不緊不慢。

芹川更多的是靜謐、與世隔絕,這裡是商業的絕緣體,沒有嘈雜、叫囂,有的只是村民的笑聲和鳥兒的歌聲....

柏木小橋,聽當地老人說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了,承載了幾代人的經歷,也是到了該退休的時候了。

古村多古樹,秋天是芹川古村最美的季節,銀杏黃如金,楓葉紅勝火。

遺憾早來了一些日子,再過一段時間,真正的秋天來臨,芹川一定是更美麗!

茶館,彼此嘮家常,談山海經的地方。誰能想到它竟能折射出一大社會問題!

這是老舍"茶館"裡用其獨特的視角和手法使整部劇本的語言綻放生命的光彩。

當然這裡僅僅是人們消遣娛樂的場所。

喜歡這裡。

大大的"福",紅色底子,周圍的牆壁斑駁離奇,破舊不堪,翠綠色的攀沿植物頑強的從牆內翻沿出來,顯示出生命的頑強拼搏。

很好的一幅寓意畫面。

秋水與天空相溶,將這清秋暈染成一抹深藍。秋是懷念的季節,藍是思念的顏色。

淳樸的村民,就是沒整明白他穿的襯衣貌似女裝……

"榮華富貴年年順",對聯只剩這句了,可老人家滿足現狀,端著飯碗津津有味的吃著她的幸福。

那大狗眼望著主人的飯碗,期盼著從主人飯碗裡分一調羹。

"麻酥糖老作坊"、"院子土家菜",美女一定是酒足飯飽走出院子,手指"酒"旗:美哉!

坐在這裡, 安靜地坐下。一直都在時光的枝頭,將自己成了一道獨立的風景。攜一抹暖香,輕輕走過流年,默默感受時光的靜美,流年的斑斕。

這五朵金花坐在古橋欄杆上開心的大聲呼喚:"我們來啦!"

長庚絢彩:美女低頭思疑,你在,我在,歲月在,便是安心安暖!

有些故事已結束,有些故事則剛剛開始……

這位美女完全不同,站在綠意盎然的圍牆邊,心裡默默的思語:"是的,秋就是帶著這樣入骨的相思,走進我的眼眸,踏入我的心湖,泛起絲絲漣漪。"

姑娘拿著遮陽傘,蹦跳著,歡快的步伐……

她---抬頭仰望:這份恰到好處到遇見,冥冥之中註定,有著妙不可言的心靈默契。

"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

那一堵牆、那大石門、那扇窗,那一抹紅、那一絲微笑……

都給我們帶來了無限的遐想,愛美的你也會有的。

背簍 、籮筐、南瓜、玉米、還有那條魚……

主人不知何處去?南瓜已經切開,魚已經破膛,玉米也已經洗好了,就等遠方的客人。

村婦在洗南瓜花,她告訴很認真的我們:南瓜花是一種很有營養的食品。

說的我們走進這家農家,一盆南瓜花價格不菲,28元。也就是裹了有調料的麵粉漿,大油鍋一炸起鍋裝盤。

其實就像吃巧果,根本吃不出南瓜花是什麼味?

曬秋的日子很快就來到了,村姑忙著洗曬竹編,辛勞之後,迎接寒冬。

壘在圍牆上的老玉米告訴我們:秋天來了,冬季也就不遠了。

那竹編裡的紅辣椒和瓦上落葉是一種秋的味道。

秋,安靜地走來,葉落,歸塵,歲月極美,在於它必然的流逝。

稻穀熟了,閏年大豐收,這是農民們日夜期盼的。

大曬場上曬秋:玉米、芝麻。

蒜頭,好像不應該是這個季節的東西,難道蒜頭也穿越了嘛?

一簇一簇玉米,列隊組合,就像看 守主人家的衛兵。

黃豆和穀子也上場了。

潺潺流水,常年不斷流向千島湖,這流水裡最多的是石斑魚。

村民公約:嚴禁在溪水間捕捉石斑魚,溪水中確實那些石斑魚自由自在的生活著。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白天鵝啊白天鵝,脖頸彎彎,向天歡叫,潔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綠水面;紅紅的腳掌,撥動著清清水波。

一座小橋,一條老狗,橫在中央,不敢跨越,繞道行走。

吃飽了,叫累了,該休息了。長頸鑽入翅膀裡,可警惕的眼睛不閉……

母雞有著公雞護駕,那"咯咯"的叫聲顯得很有底氣。

這才是真正的本雞。

它落單了,只能自己找食吃。

老母雞也老了,竟在家門口的木條上打起了盹,就像老去的樹木,沒了精神。

青山、綠水,大樹、水鴨,完美組合,和諧共處。

大王狗死死的盯著我,我不動,它也不動,看的我心裡發虛……

還是這只可愛的小咪貓,獨自躺在門檻上曬太陽,我走近了,它也不理我。

是呀!因為我不會傷害它。

結束千島湖芹川古村之旅,縷縷秋風,許些寒意。

淺秋款款而來,漫步季節的門楣,秋以寧靜致遠的姿態鋪滿大地山川。

讓我們準備好行裝,迎接美好的秋天。

圖文:毛毛

認真做人,認真做事,認真寫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