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三菱重工的悲催事兒|2個AIDA郵輪訂單幹掉了自家郵輪建造業務

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 這句老話都知道。 但是面對巨額訂單的誘惑, 估計很多人都會拼一把的吧。

2011年, 三菱重工接獲了來自AIDA Cruises的2艘豪華郵輪建造合同, 總價約為1000億日元!事情的開端是這樣美好, 但結局卻是殘酷的。

今年4月份,三菱重工交付了最後一艘豪華郵輪“AIDAperla”號, 相比原計劃提前了一個月左右。 這是三菱重工為德國郵輪公司AIDA Cruises建造的2艘豪華郵輪中的第二艘。 與之前交付的“AIDAprima”號一起, 這2艘豪華郵輪的建造工作累計已經給三菱重工帶來了高達2540億日元的巨額損失。

“AIDAperla”號總長300米、型寬37米、最大吃水深度為8.25米, 總載重量9700載重噸、總註冊噸位124500噸。 這艘郵輪擁有1643間客艙, 可以容納3286名乘客。 船上共有18個甲板(包括16個乘客甲板)、12間餐廳、3間速食店和14間咖啡館及酒吧。

首艘郵輪“AIDAprima”號原本計畫在2015年3月交付, 但是由於設計變更、材料供應進展不順、內部裝飾方法, 火災變更等原因, 交付日期出現數次推遲, 到2016年3月才完成交付。

AIDA原計劃“AIDA Prima”號在2015年10月開始首航, 從橫濱到迪拜。 由於三菱重工延期交付的原因,

AIDA決定, 由此前在西地中海運營的“AIDA Stella”號來取代“AIDAprima”號, 在2015年11月和2016年3月期間, 進行從迪拜開始的航行。 三菱重工為此不得不與AIDA協商了交付延期的賠償問題。

三菱重工豪華郵輪建造損失慘重, 為AIDA建造的2艘125000gt豪華郵輪目前已經給三菱重工帶來2540億日元的損失!後來,

AIDA選擇在德國Meyer Werft和芬蘭Meyer Turku船廠訂造其最新的4艘180000-gt郵輪, 而非再次在三菱重工下單訂船。

由於豪華郵輪業務造成的損失, 三菱重工對造船業務進行重組。 於2015年10月1日開始成立兩家新公司, MHI Shipbuilding and Ocean Engineering和MHI Hull Production。

三菱重工稱, MHI Ship and Ocean Engineering將專注建造LNG船、LPG船和海洋資源勘探船。

此外, MHI Hull Production將專注於為協力廠商買家建造大型船體分段。 三菱重工計畫逐步提高MHI Hull Production的產量,將船體分段出售給三菱重工以外的其他客戶。

由此,三菱重工停止接收豪華郵輪訂單,並決定退出這一市場。

“建造豪華郵輪,從某種角度上看,技術難度上甚至比造航母還大。歐洲百年郵輪產業發展史和日本船廠在該領域內的慘痛教訓表明,我國要實現郵輪本土製造的夢想,唯有通過國際化合作,統籌各方資源、發揮協同優勢,走產融結合、強強聯合之路。

三菱重工計畫逐步提高MHI Hull Production的產量,將船體分段出售給三菱重工以外的其他客戶。

由此,三菱重工停止接收豪華郵輪訂單,並決定退出這一市場。

“建造豪華郵輪,從某種角度上看,技術難度上甚至比造航母還大。歐洲百年郵輪產業發展史和日本船廠在該領域內的慘痛教訓表明,我國要實現郵輪本土製造的夢想,唯有通過國際化合作,統籌各方資源、發揮協同優勢,走產融結合、強強聯合之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