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有5個創意技法,可以創新整幢商業大廈

文/朱小磊發佈於16小時前閱讀1707評論0喜歡3

閱讀1707

標籤:

創意

創意:理解及認知現實存在事物後, 衍生出的新的抽象思維和行為潛能。

而更重要的一步, 如何把這種思維和潛能與現實事物結合起來?

我有五個基本核心技法, 他們分別是模仿創造法、移植參合法、聯想類比法、逆向思維法、組合創造法。

舉例, 我想給女票寫一封情書, 不僅內容要美, 各小細節我都要做精緻。 怎麼創意?

一個創意閃現:文字內容完成後, 讓每一個“資料”都特別有愛意。 包括郵寄時間、紙張大小、內容字數、文字行數……

我們如何實現這個創意?

特別且有愛意的“資料”, 我們能想出哪些數字?

創意一:運用這些“資料”到情書中:

怎麼樣?有沒有覺得“其實很普通”, 並且不夠創新?

你的感覺是對的。 這組數字無論怎麼嵌入情書, 總給人“差點兒火候”的感覺。

原因之一, 創意的思考深度不夠, 創意人基本功不夠扎實。

創意二:我又想了另外一組數字, 將它們運用到情書中, 改變成這樣:

女票收到情書的時候, 也許依然會覺得普通, 沒創意。 你覺得呢?先我為你再分析一下吧!

1741725是北斗七星數, 全世界所有數位組合中僅有幾個北斗七星數, 1741725是其中之一。

1634是四葉玫瑰數, 如果你說發現四葉草的幾率小到十萬分之一, 那發現四葉玫瑰數的幾率是億萬分之一, 因為1634是唯一的四葉玫瑰數。

153、407、370、371是水仙花數, 數億萬組數字中僅有的4組水仙花數。

這樣一來, 有沒有很容易地可以對比出誰是“創意”?, “創意二”比“創意一”更具創意。 根本在於創意人的思考深度。

如何提高創意人的思考深度?創意的“更重要的一步”——如何把創意思維和潛能與現實事物結合起來?

我們探究的解, 是多練練創意的基礎核心技法, 也就是基本功, 然後由深至淺的進行創意。

比如“創意二”, 我就用了結構性移植法, 將數學中的自冪數運用到情書表達中。 要做出“創意二”, 起碼你得先知道結構性移植法是什麼吧?

開鎖, 開門, 開腦洞,

正題開始!我有5個創意技法, 可以創新整幢商業大廈。

創意的5個技法由易到難, 分別是:模仿創造法、移植參合法、聯想類比法、逆向思維法、組合創造法

一、模仿創造法

1.功能性模仿創造, 從己方某種功能要求出發, 模仿類似的已知事物。

40幾年前, 在泰國的某工廠研製出了一款, 內含水、糖、咖啡因、維生素B等成分的“滋補性飲料”, 名紅牛。

那時候紅牛最大的消費群體是卡車司機、工廠工人等藍領, 幫助他們在工作勞累之時仍有清晰的頭腦。 當然這也是紅牛本身的銷售人群定位。 數年, 紅牛一路走俏。 工廠24小時流水線生產, 分廠逐漸覆蓋了東南亞及歐洲。

接著迎來了必來的問題, 低檔產品去檔次化。 紅牛那時候看上去和咖啡是“一類產品,

兩路走”, 它們都含有咖啡因可提神。 但紅牛顯得低檔, 咖啡顯得高檔。

於是紅牛對咖啡進行功能性模仿, 將口感和形象升級, 升級緯度到咖啡與“老紅牛”之間。

2.仿生性模仿創造, 以生物界事物的生存發展原理、形狀、功能為參照物, 進行仿生性模仿。 包括資訊性仿生、原理性仿生、技術性仿生、控制性仿生等。

比如我們中學物理學習的雷達、潛艇、微型熱感測器等。 還有仿生性模仿在品牌名稱方面的運用:

仿生性模仿創造在“人設”→“其他生物”方面的運用:

仿生性模仿創造在“其他生物”→“人設”方面的運用:

3.結構性模仿創造, 對已知事物的結構特點進行模仿, 然後創造出新的事物。

如複式住宅來自於對雙層公車的結構模仿。

管理學中有兩大管理模式, 等級式管理與扁平化管理。而將這兩個經典的管理模式延伸到商業模式中,你會發現隨著結構性模仿創造的進行,起初熱火朝天的門戶類網站慢慢推出舞臺,垂直化平臺開始受到擁戴,如途虎養車網、麥樂購、唯品會、聚美優品、快看漫畫……

扁平化管理模式發展到頂峰,總部往往只設置少數幾個重要部門,其餘部門、組裝生產全部採用外部合作的方式,垂直化的內容平臺也是如此,門戶到垂直再到自媒體。最後待自媒體發展到高潮,沒有內容沉澱、背書的大平臺很難生存。

4.形態性模仿創造,如你想像得那樣,略。

5.原理性模仿創造,用已知事物的運作原理來創造新的運作機制。

(1) 機器是啥?就是一堆組合的零件呀,通過原理性模仿創造,AI ,讓機器有了人類的各種智慧行為。

(2) 奧德威在幾十年前,基於人對自身生命的關注,他發現,美女激發異性荷爾蒙;動物(非恐動物)、嬰兒有一種萌萌的生命之源的感覺,而人類數千萬年來進化出了一種為繁衍種群而存在的特質,這種特質使人們對萌萌的小孩、動物產生情感,(要不然人類就滅絕了)。於是有了廣告學中的3B策略。

(3) “頭腦風暴”,在沒有這組詞語以前,精神病患者的精神錯亂狀態下,無限制的自由聯想和討論、行為。啥都能說,啥事都幹。精神病理學上稱這種行為叫做“頭腦風暴”。

後來經過人類的“無敵慧眼”,發現精神病人的這種狀態模式,完全可以無忌憚的放在會議討論中,其目的在於產生新觀念或激發創新設想。

1953年正式發表,“頭腦風暴”成為一種激發性思維的方法。功勞在於原理性模仿創造。

二、移植參與法

將某一領域的原理、方法、技術、構思移植到另一領域,而形成新事物的方法。它是一種嫁接現象。

1.方法性移植,把某一領域的技術方法、模式有意識地移植到另一領域。

在物理中,有非常多的基礎研究方法被運用到市場行銷研究中。如下6種。

(1)等效替代法,在保證某種效果(特性和關係)相同的前提下,將實際的、陌生的、複雜的問題和過程轉化為等效的、簡單的、易於研究的問題和過程來研究和處理。

(2)建立理想模型法,有意識地忽略研究物件其他方面的特徵或次要的特徵,通過建立模型來揭示原型的形態、特徵、規律和本質。根本目的在於,使人們能集中全力掌握研究物件在某些方面表現出的本質特徵或規律。

(3)控制變數法,把多因素的問題變成多個單因素的問題。每一次只改變其中的某一個因素,而控制其餘幾個因素不變,從而研究被改變的這個因素對事物的影響,分別研究後,再綜合解決。

(4)實驗推理法,在實驗基礎上經過概括、抽象、推理得出規律。這個方法的重點在推理人的智慧上。

(5)轉換法,在保證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將不可見、不易見的現象轉換成可見、易見的現象;將陌生、複雜的問題轉換成熟悉、簡單的問題;將難以測量或測准的資料轉換為能夠測量或測准的資料。“我們化繁為簡好嗎?太難了我受不了。”

(6)類比法等,由一類事物所具有的某種屬性,來推測與其類似的事物也應具有這種屬性。“你能不能比准,看你的水準了。”

2.結構性移植,把某一領域的獨特性結構移植到另一領域。

上文運用在情書中的“浪漫資料”, 北斗七星數、四葉玫瑰數、水仙花數,就是運用了結構性移植,將數學中的自冪數的結構移植到了情書中。

3.功能性移植,把某一領域的X事物的獨特功能,以Y種形式,移植到另一領域。

這產品研發方面,運用“功能性移植”尤為頻繁。將電視機的音響移植到電腦領域;將共用系統移植到普通單車上,創造出“共用單車”;將共用系統移植到普通充電寶上,創造出“共用充電寶”;將線下金融服務功能移植到線上,創造出“互聯網金融”。

在概念表達方面也用得特別多,比如朱小磊這篇文章中的“移植”本身屬於醫學術語,將“移植”的專業詞義放到其他領域中表達,讓表達更精准深動。類似的還有“XX模型”、“XX機器”、“XX嵌入”···

4.原理性移植,把思維原理、科學原理、技術原理、藝術原理移植到某一新領域。

比如心理學、管理學中的理論,被廣泛運用到行銷策劃中。酒水與污水理論、水桶理論、零和遊戲、禁果效應、美女效應、華盛頓合作規律、奧卡姆剃刀定律、出醜效應、暈輪效應。

有關這一段的具體內容,可到我公眾號的第22篇文章中查看,《十大科學理論在行銷中的應用》。

三、聯想類比法

認知已知事物後,聯想到未知事物,並根據已知事物的屬性去推測未知事物也有類似屬性。

1.直接類比法,在兩事物之間直接建立聯繫。如在當年美國與伊拉克開戰前夕,統一潤滑油把握機會,適時打出廣告語“多一些潤滑,少一些摩擦”。

2.結構類比法,根據未知事物,與已知事物在結構上的某些相似,而推斷未知事物也有類似屬性。

如上文中的“創意二”,我們將情書的佈局與自冪數的結構吻合,進而展示出北斗七星數、四葉玫瑰數、水仙花數。

3.因果類比法,根據已知事物的因果關係,同未知事物因果關係的某些相似之處,來探求未知事物。

4.擬人類比法,將物件同人類的活動進行對比,賦予非生命體生命、思維、想像、人格。

Y世代與Z世代的孩子已經長大,他們作為用戶,越來越要求企業CIS設計擬人化、人格化,使之在社會公眾中產生特定的人物形象。

四、逆向思維法

大眾對於創意不感興趣了,“因為我看得多啊”。好呀,那我們反道行之。用逆向思維,改變用戶的固有思維。

沒有好的視角切入,等於浪費資源。而逆向思維一上場,就註定非主流視角。下面有一組鬼才陌陌的TVC,一支完全運用的逆向思維;一支完全運用的正向思維。

陌陌的TVC-逆向思維

陌陌的TVC-正向思維

五、組合創造法

將多種因素以某種方式結合在一起,形成組合優勢。如果要將組合創造法細分,它可以分為原理組合、結構組合、功能組合、材料組合、方法組合。它是一種適應性最強的創意法。

“畫面太大,我hold不住。”

總結

一、模仿創造法:功能性模仿、仿生性模仿、結構性模仿、形態性模仿、原理性模仿。

二、移植參合法:方法性移植、結構性移植、功能性移植、原理性移植。

三、聯想類比法:直接類比法、結構類比法、因果類比法、擬人類比法。

四、逆向思維法。

五、組合創造法。

等級式管理與扁平化管理。而將這兩個經典的管理模式延伸到商業模式中,你會發現隨著結構性模仿創造的進行,起初熱火朝天的門戶類網站慢慢推出舞臺,垂直化平臺開始受到擁戴,如途虎養車網、麥樂購、唯品會、聚美優品、快看漫畫……

扁平化管理模式發展到頂峰,總部往往只設置少數幾個重要部門,其餘部門、組裝生產全部採用外部合作的方式,垂直化的內容平臺也是如此,門戶到垂直再到自媒體。最後待自媒體發展到高潮,沒有內容沉澱、背書的大平臺很難生存。

4.形態性模仿創造,如你想像得那樣,略。

5.原理性模仿創造,用已知事物的運作原理來創造新的運作機制。

(1) 機器是啥?就是一堆組合的零件呀,通過原理性模仿創造,AI ,讓機器有了人類的各種智慧行為。

(2) 奧德威在幾十年前,基於人對自身生命的關注,他發現,美女激發異性荷爾蒙;動物(非恐動物)、嬰兒有一種萌萌的生命之源的感覺,而人類數千萬年來進化出了一種為繁衍種群而存在的特質,這種特質使人們對萌萌的小孩、動物產生情感,(要不然人類就滅絕了)。於是有了廣告學中的3B策略。

(3) “頭腦風暴”,在沒有這組詞語以前,精神病患者的精神錯亂狀態下,無限制的自由聯想和討論、行為。啥都能說,啥事都幹。精神病理學上稱這種行為叫做“頭腦風暴”。

後來經過人類的“無敵慧眼”,發現精神病人的這種狀態模式,完全可以無忌憚的放在會議討論中,其目的在於產生新觀念或激發創新設想。

1953年正式發表,“頭腦風暴”成為一種激發性思維的方法。功勞在於原理性模仿創造。

二、移植參與法

將某一領域的原理、方法、技術、構思移植到另一領域,而形成新事物的方法。它是一種嫁接現象。

1.方法性移植,把某一領域的技術方法、模式有意識地移植到另一領域。

在物理中,有非常多的基礎研究方法被運用到市場行銷研究中。如下6種。

(1)等效替代法,在保證某種效果(特性和關係)相同的前提下,將實際的、陌生的、複雜的問題和過程轉化為等效的、簡單的、易於研究的問題和過程來研究和處理。

(2)建立理想模型法,有意識地忽略研究物件其他方面的特徵或次要的特徵,通過建立模型來揭示原型的形態、特徵、規律和本質。根本目的在於,使人們能集中全力掌握研究物件在某些方面表現出的本質特徵或規律。

(3)控制變數法,把多因素的問題變成多個單因素的問題。每一次只改變其中的某一個因素,而控制其餘幾個因素不變,從而研究被改變的這個因素對事物的影響,分別研究後,再綜合解決。

(4)實驗推理法,在實驗基礎上經過概括、抽象、推理得出規律。這個方法的重點在推理人的智慧上。

(5)轉換法,在保證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將不可見、不易見的現象轉換成可見、易見的現象;將陌生、複雜的問題轉換成熟悉、簡單的問題;將難以測量或測准的資料轉換為能夠測量或測准的資料。“我們化繁為簡好嗎?太難了我受不了。”

(6)類比法等,由一類事物所具有的某種屬性,來推測與其類似的事物也應具有這種屬性。“你能不能比准,看你的水準了。”

2.結構性移植,把某一領域的獨特性結構移植到另一領域。

上文運用在情書中的“浪漫資料”, 北斗七星數、四葉玫瑰數、水仙花數,就是運用了結構性移植,將數學中的自冪數的結構移植到了情書中。

3.功能性移植,把某一領域的X事物的獨特功能,以Y種形式,移植到另一領域。

這產品研發方面,運用“功能性移植”尤為頻繁。將電視機的音響移植到電腦領域;將共用系統移植到普通單車上,創造出“共用單車”;將共用系統移植到普通充電寶上,創造出“共用充電寶”;將線下金融服務功能移植到線上,創造出“互聯網金融”。

在概念表達方面也用得特別多,比如朱小磊這篇文章中的“移植”本身屬於醫學術語,將“移植”的專業詞義放到其他領域中表達,讓表達更精准深動。類似的還有“XX模型”、“XX機器”、“XX嵌入”···

4.原理性移植,把思維原理、科學原理、技術原理、藝術原理移植到某一新領域。

比如心理學、管理學中的理論,被廣泛運用到行銷策劃中。酒水與污水理論、水桶理論、零和遊戲、禁果效應、美女效應、華盛頓合作規律、奧卡姆剃刀定律、出醜效應、暈輪效應。

有關這一段的具體內容,可到我公眾號的第22篇文章中查看,《十大科學理論在行銷中的應用》。

三、聯想類比法

認知已知事物後,聯想到未知事物,並根據已知事物的屬性去推測未知事物也有類似屬性。

1.直接類比法,在兩事物之間直接建立聯繫。如在當年美國與伊拉克開戰前夕,統一潤滑油把握機會,適時打出廣告語“多一些潤滑,少一些摩擦”。

2.結構類比法,根據未知事物,與已知事物在結構上的某些相似,而推斷未知事物也有類似屬性。

如上文中的“創意二”,我們將情書的佈局與自冪數的結構吻合,進而展示出北斗七星數、四葉玫瑰數、水仙花數。

3.因果類比法,根據已知事物的因果關係,同未知事物因果關係的某些相似之處,來探求未知事物。

4.擬人類比法,將物件同人類的活動進行對比,賦予非生命體生命、思維、想像、人格。

Y世代與Z世代的孩子已經長大,他們作為用戶,越來越要求企業CIS設計擬人化、人格化,使之在社會公眾中產生特定的人物形象。

四、逆向思維法

大眾對於創意不感興趣了,“因為我看得多啊”。好呀,那我們反道行之。用逆向思維,改變用戶的固有思維。

沒有好的視角切入,等於浪費資源。而逆向思維一上場,就註定非主流視角。下面有一組鬼才陌陌的TVC,一支完全運用的逆向思維;一支完全運用的正向思維。

陌陌的TVC-逆向思維

陌陌的TVC-正向思維

五、組合創造法

將多種因素以某種方式結合在一起,形成組合優勢。如果要將組合創造法細分,它可以分為原理組合、結構組合、功能組合、材料組合、方法組合。它是一種適應性最強的創意法。

“畫面太大,我hold不住。”

總結

一、模仿創造法:功能性模仿、仿生性模仿、結構性模仿、形態性模仿、原理性模仿。

二、移植參合法:方法性移植、結構性移植、功能性移植、原理性移植。

三、聯想類比法:直接類比法、結構類比法、因果類比法、擬人類比法。

四、逆向思維法。

五、組合創造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