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瘦身減肥靠減重手術?專家告訴您:這些人群才適合做減重手術

廖木興/圖

《柳葉刀》今年刊登的一份調查顯示,中國以近9000萬肥胖人口一舉成為全球肥胖人口最多的國家!對無法通過常規減肥減到正常體重的中重度肥胖人群來說,可能要通過胃腸改造的減重手術減重。

在由中國醫師學會外科醫師分會肥胖與糖尿病外科醫師委員會主辦、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承辦的第四屆中國肥胖和糖尿病外科學術年會上專家表示,減重手術也被發現有改善肥胖型糖尿病人代謝病的作用,這獲得了越來越多國內外專家的共識。 但是,該去哪裡做手術,應謹慎選擇。

■新快報記者 梁瑜 通訊員 張燦城

減重手術對2型號糖尿病等 代謝病有改善作用

中國醫師協會外科醫師分會肥胖與糖尿病外科醫師委員會(CSMBS)主任委員、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州華僑醫院)副院長、廣州國際肥胖與代謝病外科中心主任王存川教授表示,英國著名醫學雜誌《柳葉刀》的調查顯示,中國已經超越美國,成為全球肥胖人口最多的國家!目前中國已經擁有接近9000萬的肥胖人口,其中4320萬個男胖友和4640萬個女胖友,這些肥胖人群中又有430萬個重度肥胖的男性胖友及 760個重度肥胖的女性胖友。

我國肥胖人群有三個特點,一是合併代謝病的多,二是青少年肥胖多,三是腹型肥胖多(脂肪集中在內臟)。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已完成1300多例減重手術,是全國做減重手術最多的醫院。 王存川表示,去年國內完成了6200多例減重手術,估計今年可以達到8000例。 而且,全球對減重手術改善代謝病的認可度在提高,全球50多個國家的醫生達成了共識,認為減重手術對肥胖型2型糖尿病治療效果比傳統藥物更好,除了術後能減輕體重,還能控制代謝病。

術後支援也很重要 應找規範醫療機構

減重手術技術上也在進步,手術更精細化、標準化,術後康復更快,手術品質也在提高,併發症減少,手術效果更好。 “做減重手術應去規範、有一定技術水準和實力的醫院,雖然現在一些小醫院也在做減重手術,但缺乏支持治療,術後營養、微量元素等不注意科學調整,可能造成術後營養不良、掉發、貧血或體重反彈。 ”

王存川表示,國內有接近200家醫院開展過減重手術,但實力有差距。 “目前,以年手術量50例為形成規模的減重中心的標準,全國有40多家,以年手術量達到120例為成熟標準,全國也就10家左右。 ”

減重術後的長期效果,手術和術後護理影響各占一半。

他指出,國際上已有一些指南為術後營養提供指引。 就亞太地區來說,人口、人種很多,飲食習慣差異大,糖尿病的發病率也居高,同樣肥胖程度發生代謝病的比例比西方國家更高。 減重術後胃腸結構改變了,吃得少、吸收少,但要滿足身體的正常能量、營養需要,一要避免過多能量攝入,二要保證足夠的維生素、微量元素等的攝入,若忽視術後營養,幾年後很可能複胖、代謝病復發。

年齡已不是減重手術主要限制

王存川表示,減重手術指征是BMI>35的中重度肥胖患者;另外,BMI在27.5-35之間、有2型糖尿病以及其他代謝性疾病控制不好的患者,也可以通過減重手術來治療。 “以前認為減重手術的年齡限制是16-65歲,但現在認為,某些老人和小孩也可以做減重手術,年齡已不是主要限制。

”王存川稱,他們減重手術的病人,最大的74歲,最小的8歲。

8歲的女孩嘉嘉是“小胖威利綜合征”患者,她因為疾病,怎麼吃都沒有飽腹感,體重140斤,是重度兒童肥胖並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胰島素抵抗、脂肪肝、高血脂、高尿酸等。 因為再胖下去就可能“胖死”,只能做減重手術讓她吃少點、吸收少點。

王存川強調,對於小胖友,手術指征必須把握得比成人更嚴格。 對孩子來說,過度肥胖影響性腺、智力發育,但沒有代謝病的小胖墩不適合做,而且要求BMI指數更高、代謝疾病更嚴重,並嚴重影響生長發育、影響生命。 “一般要先評估孩子的肥胖程度、原因、代謝狀況,嚴重危及生長發育甚至生命且內科藥物治療無效才考慮。 ”王存川說。

也有些肥胖是不宜做減重手術的。王存川介紹,由於某種遺傳基因疾病、內分泌疾病、吃藥導致繼發性肥胖,如甲狀腺功能低下、糖皮質激素長期大量的應用、腫瘤藥物的使用等造成的肥胖,不宜接受手術減重;心肺功能嚴重障礙、手術耐受能力差的,不主張進行手術治療。

”王存川說。

也有些肥胖是不宜做減重手術的。王存川介紹,由於某種遺傳基因疾病、內分泌疾病、吃藥導致繼發性肥胖,如甲狀腺功能低下、糖皮質激素長期大量的應用、腫瘤藥物的使用等造成的肥胖,不宜接受手術減重;心肺功能嚴重障礙、手術耐受能力差的,不主張進行手術治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