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牛氣衝天”女創客

湖南日報記者 肖軍 黃巍

通訊員 米承實 胡春雲 石建國

“去年出欄500多頭, 毛收入700多萬元, 目前存欄大小肉牛200多頭。 ”3月12日, 記者走進辰溪縣湘榮家庭農場有限公司養殖棚, 牛兒正在食槽悠閑地取食。 場長劉小玲介紹說, 這是懷化最大的肉牛養殖場。

“對麵是為牛種植的‘糧食’。 ”步出養殖棚, 劉小玲指著對麵山坡上綠油油的草說。 隨後她抬手一揮豪邁地說:“這附近的7000多畝土地, 我都流轉了, 準備養牛的同時, 發展休閑觀光農業。 ”

今年“三八”婦女節被評為懷化市“最美創業女性”的劉小玲, 話語信心滿滿, 這自信來自她19年的創業經曆。

父親是名銷售員, 她自小跟著父親走南闖北賣陶器、販賣柑橘, 這鑄就了她敏銳的商業眼光。 1998年5月, 未滿20歲的她高中畢業後, 拿著家東拚西湊的6000元錢, 隻身一人到懷化湖天開發區開飯館, 開始了她的“創客”生涯。

2010年3月, 劉小玲把目光轉到了養殖業上。 她投資18萬元從常德購進30頭牛, 在娘家辰溪縣潭灣鎮湘子坡散養, 第一年賺了6萬多元。

欣喜之餘, 劉小玲請教畜牧專家, 考察市場, 發現牛病害少、價格高、市場俏, 決定大規模飼養。 她開始流轉土地, 種草種獼猴桃, 逐步將養殖規模擴大。

創業難, 女人創業更難。 2014年初, 劉小玲準備成立公司進一步擴大規模時, 遭到了家人的一致反對。 她力排眾議, 籌資200萬元, 當年4月成立了辰溪縣湘榮家庭農場有限公司、辰溪縣湘子坡牛業養殖專業合作社。

規模擴大, 技術一時跟不上, 危機隨之而來。 2015年5月, 劉小玲的資金鏈斷裂, 200多頭牛沒有錢買料吃。 牛沒吃的又不能變現, 銀行不肯貸款, 劉小玲一時壓力山大, 四處融資, 天天睡不著覺。 關鍵時刻, 辰溪縣農村商業銀行發放了200萬元貸款, 解了燃眉之急。

吃一塹, 長一智。 這個教訓讓劉小玲深深懂得, 創業、做生意一定要讓資金流動起來。 此後, 她不再搞“一刀切”養殖, 而是大、中、小牛合理搭配, 保證每隔一段時間有牛可賣, 資金循環流動。

現在, 劉小玲的農場常年存欄牛280餘頭, 牛舍麵積達3500平方米, 安置就業12人, 建成懷化市最大的南方草場基地和高標準化的“安格斯”肉牛養殖基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