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臺灣文創周側記:好創意,源于對中華文化的傳承

黃守堃(右)製作的竹制漆藝鳥笛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稻殼環保筷、手工布藝包、竹制漆藝鳥笛……22日, 為期6天的2017臺灣文創周活動分別在福州和武夷山兩地舉行。

連日來, 在福州東泰禾廣場, 50位來自臺灣的文創業者設立環島集市, 帶來數百件文創精品。

竹管兩根、絲線一段, 用絲線將竹管一上一下相互對接, 再拿各色腰果漆融入水中, 然後將其中一根竹管浸泡水中, 不一會兒竹管就染上了漆色, 一個竹制漆藝鳥笛就做好了, 輕輕一吹響亮悅耳。 環島集市上, 來自台中的黃守堃現場製作的漆藝鳥笛深受孩子們喜愛。

“在臺灣, 我從事過文物修復, 發現許多古物需要用到修漆工藝, 但這種傳統工藝正面臨失傳的危險。 因此, 我想到了將漆藝與鳥笛結合, 通過人們對鳥笛的喜愛, 來喚醒大家對漆藝術的關注, 讓中華傳統工藝傳承下去。 ”黃守堃說, 福州脫胎漆器非常有名,

此次來福州, 一方面是想展示自己的作品, 另一方面也希望能與福州同行交流, 一起探討漆工藝的技法與傳承。

同樣關注漆藝的, 還有臺灣退休教師崔克英。 多年來, 崔克英一直熱衷於水墨畫創作。 一次偶然機會她接觸到了漆藝術, 被漆的美好質感所吸引。 於是, 她想到了將水墨畫與漆藝術相結合, 並將這種漆墨技藝應用於創作中。

“水墨畫和漆藝都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 我希望這種帶有中國元素的東西, 能更好地融入生活。 ”此次臺灣文創周, 崔克英帶來了繪著漆墨畫的對章、吊飾、鋼珠筆等文創產品。 她希望通過這種藝術生活化的創作, 讓更多年輕人愛上中華文化。

在環島集市上, 許多具有中華傳統文化元素的文創產品讓人眼前一亮。

比如, 來自台東的文創業者帶來了台東大米, 並在米袋包裝上放了一個錢幣, 寓意五穀豐登、四季發財;文創業者在飾品、箱包、圍巾上, 融入中國風圖案, 讓現代與傳統有機融合。

許多臺灣文創業者表示, 文創首先重在文化,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內涵豐富, 將中華文化融入文創產品, 不僅可以豐富產品的文化內涵, 也可以讓中華文化得以傳承、延續。 他們希望兩岸業者多交流合作, 一起創作出更多具有中華傳統文化的好產品。 (記者 吳洪 文/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