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老倆口兒的第一次自由行

作者:獨木成林2015

時間:2014年8月14日至8月21日

地點:山西太原、介休、臨汾, 陝西西安、臨潼、渭南、寶雞等地。

主要景點:綿山、壺口、華山、法門寺、兵馬俑。

原定和朋友一起開車到山西玩兒一趟, 主要是去黃河壺口瀑布, 但因為各種原因沒有成行, 所以決定我們兩口子坐火車前往, 來一次自由行。 這也是我的第一次乘火車自由行。 說是自由行, 實際也是半自由行, 因為為了省心省力, 到了目的地都是報了一日遊散團, 但實際上這個選擇也不是很明智。

第一天:2014年8月14日, 早晨前往北京西站, 上午坐上9點10分發車的G605高鐵前往山西太原南。

12點12分列車停在太原南站, 我們在計程車站乘坐計程車, 12點40分來到事先訂好的山西華苑賓館。

因為去之前我做了一些工課, 並預定了旅行社的行程, 剛到賓館, 山西友誼國旅就來電話找我簽合同, 辦好了綿山一日遊和壺口、大槐樹、華門及王家大院兩日遊。

人都說不到晉祠, 枉到太原。 中午休息了一會兒後, 我提議下午到地處太原西南郊的晉祠看看。 說走就走, 3點多從賓館動身, 由於路程較遠, 怕坐公交耽誤時間太長, 想打計程車去, 叫了一輛車, 司機說表壞了不敢去, 又叫了一輛, 上車後司機聲稱因為那裡是郊區回來拉不到客, 不能打表要120元, 因為不想跟他廢話就一口價給了他100元。

到了地方我們就往裡走, 總覺得不對勁,

這裡雖然是亭臺樓閣很多, 面積也很大, 但找不到晉祠的感覺, 原來外面的部分是免費的公園, 走到裡面才真正到達晉祠。 晉祠的門票是75元, 打了票進了晉祠, 看了說明得知:晉祠始建於北魏以前, 也就是西元386年以前, 是為了紀念晉國開國諸侯周武王次子唐叔虞而建。

晉祠大門是一個五開間的建築, 進了門首先看到的是一組雕像, 說的是李世發在太原起義前來到晉祠求保佑, 希望可以成功。 往裡走有水鏡臺、經會仙橋、金人台、對越坊、獻殿、鐘鼓樓、魚沼飛梁、聖母殿, 還有水母樓、難老泉等, 祠內有幾十座古建築, 環境幽雅舒適, 風景優美秀麗, 特別是景區有上百年的參天古樹, 其中包括有500年的銀杏, 100年的楊樹和泡桐等。

難老泉、侍女像、聖母像被譽為“晉祠三絕”, 聖母殿、魚沼飛梁、獻殿被文化部鑒定為三大國寶建築。 在晉祠遊覽了一個多小時, 我們坐804路公車直達住處, 只用了一個多小時, 車票只要5塊錢(因為沒準備零錢實際還沒花)。

第二天:8月15日, 今天早晨6點40從賓館出發, 參加友誼國旅的散客綿山一日遊。 經過2個半小時的行程到達綿山景區, 導遊購票後承景區大巴進景區遊覽, 綿山景區是1996年開始由民營企業家三佳集團暨綿山景區董事長閻吉英先生投資20億開發的, 歷經10年建設才對外開放。

綿山, 是太岳山向北延伸的一條支脈, 因奇險秀和春秋介子推攜母隱居被焚於此而著稱, 也源於此, 因此又名介山。

介子推是晉國賢臣, 又名介之推,

後人尊為介子推, 春秋時期, 周朝晉國(今山西)人, 因晉文公當初逃難時“割股奉君”, 晉文公當政後又隱居“不言祿”之壯舉, 深得世人懷念。 死後葬於介休綿山。 晉文公深感對介子推的愧疚, 遂改綿山為介山, 並立廟祭祀, 由此產生了(清明節前一天)“寒食節”, 歷代詩家文人留有大量吟詠緬懷詩篇。

綿山地處汾河之陰, 距介休市區20公里, 最高海拔2566.6米, 山光水色, 文物勝跡, 自然人文集於一體, 道、佛、儒三教並存, 是山西省重點風景名勝區, 2013年10月被評為國家五A級景區。

綿山景區所有景區景點都是在一條峽谷的一側, 景區的道路基本上是左懸崖峭壁上, 山峰如斧劈一樣直上直下、全景區共有14個分景區, 要想全部看完要幾天的時間, 所以導遊選擇了三個景區讓我們遊覽,

即有代表性的:大羅宮、雲峰寺和水濤溝。

景區公車行走在懸崖峭壁上, 不知拐了多少的彎, 路的險況無法描述, 只有親身體會才有感覺。 進入景區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綿山牌樓, 牌樓正面題詞是“古老神奇、大道之山”。 過了牌樓, 第一個景區是龍頭寺, 在這裡我們沒有下車, 直接去了大羅宮。 大羅宮是一座依山而建的仿古建築, 型似布達拉宮, 為天下第一道宮。 大羅宮因歷代戰事, 幾毀幾複, 1942年2月2日侵華日軍又縱火燒毀。 現在的大羅宮為當地大居士民營企業家閻吉英先生等億鉅資在原值上重建而成。 大羅宮高懸於獅子山崖壁之上高3層110米。 一層至七層面闊五間, 以財神殿、救苦天尊殿、三官殿、六十元辰殿、鬥姆殿、九曜星君殿、二十八宿殿、靈霄殿、三清殿、五老君殿為主。 七層以上為眾妙堂、講經壇、混沌殿、諸仙殿、藏經閣。

看完了大羅宮就直接去了最裡面的景區--水濤溝。水濤溝全長10余華里,順勢而上蜿蜒曲折,湍湍流水,瀑布成串,大概拐了三四十個彎,看到大小瀑布近百處,一層層重疊而下。沿水流而上景點眾多,如金魚戲豹、雙龜馱經、封候掛印、巨蟒護生、水牛競渡、虎口脫險、碧溪垂釣、二龍戲水、虎神護藥等。走到最後是具有代表性的五龍瀑布和水簾洞,五龍瀑布落差80余米,水簾洞內可同時容納幾十人。

用了一個多小時轉完了水濤溝,我們向回程走,由於時間還比較充裕,想多看看,離水濤溝最近到就是介公廟,想去看看,一打聽還要爬很高的山,就沒有去。

坐上景區公交到下一個景區棲賢穀,它是一個九曲一線天的峽谷,由於穀長五、六公里,遊玩時間長,也沒有往裡去,只在穀口看看。

坐上公車又到了雲峰寺,這個景區是在計畫當中的,所以一定得去看看。雲峰寺原名抱腹寺,因建在抱腹岩而得名。建於三國時期,屬於佛教文化。其特色是200多間殿宇都建設在高60米,深50米,長180米都抱腹岩內。主要景點有毗盧殿、玉皇閣、空王殿、五龍殿、迪公洞、鸞公洞、五龍松、鐵索嶺、《大唐汾洲抱腹寺碑》等四十餘處。寺內供奉有當地真神介之推、真佛空王佛。空王田志超是漢人第一個成佛的,塑像為包骨真身。

田志超的父親身為進士,他自小聰明好學,一家子住在榆次源渦村,家中有屋又有田,生活樂無邊。

然而樂極生悲,田志超的惡夢就從結婚的大喜之日開始。

因為家境殷實,田志超娶親的架勢擺得很足。村裡一個叫田三虎的賴痞心生歹意,想敲詐點銀子花花。跟知縣倆人尋了個無聊藉口,先是攪婚,後是賴銀二百兩,最終,憑著一句“結夥抗糧拒賦”的誣陷,把好端端一個書香門第折騰了個家破人亡。田志超不得不背井離鄉。逃難的過程中,田志超受觀音菩薩點化來到介休,在華嚴寺削髮為僧,法號惠超。最後經過各種磨難和修練成了佛。

寺內還保存有許多唐、宋、元、明碑刻、雕塑,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很多還願者花2180元在抱腹岩頂壁掛鈴,場面驚心動魄,令人讚歎叫絕。該景區是沿臺階一直往上,看完後可以從雲峰墅苑10樓坐電梯下來。下來後在雲峰寺景區處20塊錢吃了一碗面。

由於中午剛吃完飯,加上水濤溝的10裡路和雲峰寺攀登,有些吃不消了,所以其他景區都沒有去,最後到了龍頭寺景區。

這是進入綿山景區的第一個景區,因唐太宗李世民來綿山朝山謝雨,見雙龍顯靈而改現名,原名塔岩頭。龍頭寺景區現有關帝廟等二十餘處景點。由於李世民來綿山致謝未得以見到空王佛,隨即住山等待,其所帶軍士便在此駐紮下來,形成了現在的龍頭寺旁的唐王兵營,龍頭寺景區前恢復建設了唐王兵營關門,唐王歇息處也建起了聖跡亭以示紀念。這時離導遊規定的發車時間還有一個半小時,我們就到遊客服務中心轉了轉,觀看了綿山文化展覽。

第三天:8月16日,早晨6點半從賓館附近坐上友誼國旅的旅遊大巴,參加壺口瀑布、洪洞大槐樹、臨汾華門和王家大院兩日遊。上午10點半鐘到達洪洞縣大槐樹景區,上過“解手場”,導遊買了門票,我們一行56人在景區導遊帶領下參觀了大槐樹景區。

元朝末年,自然災害頻發,黃河地區水患嚴重,同時統治者的高壓統治,導致紅巾軍起義,戰亂紛爭,民不聊生,人口大量減少。明初洪武年間開始從山西移民墾荒,使農業有所恢復。明惠帝建文元年(1399年)又發生了“靖難之變”戰亂四年,又一次造成河北、山東、河南、皖北淮北等地的荒涼局面,嚴重破壞了社會經濟。明代時,當時將山西境內的許多移民集中到此地,再分批遷往其他省份。晉南人口稠密,而洪洞又是當時晉南最大,人口最多的縣,據記載,明朝時在洪洞城北二華里的賈村西側有一座廣濟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僧眾很多,香客不絕。寺旁有一棵“樹身數圍,蔭遮數畝”的漢槐,車馬大道從樹蔭下通過。明朝政府在廣濟寺設局駐員集中辦理移民,大槐樹下就成了移民集聚之地。

大槐樹景區主要有根雕大門、根字影壁、槐香橋、鸛鳴橋、蓮馨橋、同源渠、遷民壁畫、一代大槐樹遺址、二三代大槐樹、千年槐根、新塑大槐樹、思源潭、獻殿、祭祀廣場、祭祖堂、等景點。

在裡面轉了一個小時,12點我們就出了景區,在景區旁邊的飯店等大家一起用午餐。

吃了午飯1點半鐘我們坐車離開了洪洞縣,前往黃河壺口。隨著車往前開,天越來越陰,不一會兒就下起了雨,但雨不是很大,過一會兒就停了,但天還是陰著。青蘭高速路到壺口收費站就是終點,從壺口收費站到瀑布景區只有20多分鐘的車程。3點40分我們乘坐的大巴車進入壺口瀑布景區停車場,下車後在售票大廳等待導遊辦理購票手續,半個多小時後排隊乘坐景區擺渡車到壺口瀑布,大門離景點不遠,幾分鐘就到了。到了景點以後先花21塊錢購票,進觀瀑洞到下麵體驗“黃河之水天上來”到壯麗景觀。壺口瀑布是黃河上唯一的黃色大瀑布,也是中國于黃果樹瀑布之後的第二大瀑布,號稱“黃河奇觀”。從觀瀑洞回到地面上,看黃河壺口氣勢恢宏,場面壯觀,特別是河水奔騰怒嘯,山鳴谷應,形如巨壺沸騰,真是太震憾了。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很難想像出那種場面。

在此遊覽一個小時就坐車回到停車場,等人都齊了,6點30分離開壺口瀑布景區。

晚上住在了壺口鎮成盛源大酒店,這個酒店實在是太糟糕了,由於4層以下屬於半地下建築,陰面的房間臭味很大,找他們調房又沒有,想到其他酒店看看,也都沒有房了,只好忍一宿。

第四天:8月17日,早晨起來發現外面嘩啦啦的在下雨,早晨7點退房到餐廳吃飯,7點半鐘我們離開壺口前往臨汾,行走20分鐘到達壺口收費站時,被告之前方高速路有交通事故,我們只好在收費站等待。耐心等了1個小時零15分鐘,總算放行了,這時候雨也停了,9點零5分從壺口收費站出發,10點40分到達臨汾華門景區。兩日游還包括王家大院,但門票要自理,而且回到太原還要4、5個小時的車程,而從臨汾坐動車去西安只要兩個小時,所以我們決定從臨汾直接去西安。

在來臨汾的路上我在網上查還有到西安的車票,在華門下車後我立即打車去臨汾西客站買去西安的火車票。臨汾火車站在汾河西,是2014年7月開始試運營的,目前火車站還沒有建設好,整個一層都沒投入使用,車站廣場也在建設當中。到了車站用自動售票機一查,當天到西安的票已經賣完了,查了一下到大荔的票還有,就買了到大荔的,買完了車票回到華門,簡單在裡面逛了一下。

臨汾市是帝堯的故鄉,古老中國的最早文明便起始於堯都。華門就是為紀念帝堯統一華夏、開啟文明之功、展現中華民族歷史源遠而建設的。因此,華門代表和體現的是中國最久遠的歷史文化,堪稱文化上的“天下第一門”。華門有十景:即源遠流長、開門國盛、堯天舜日、東方巨龍、連環九鼎、天下巨聯等,“源遠流長”是以黃河為背景,黃河之水高懸而下,代表著堯舜之後21個歷史朝代,展現著中華5000年文明有歷史進程;“開門國盛”是以三個大門為象徵堯舜禹三位文明始祖;“堯天舜日”在大廳頂部中央巨大的水晶太陽和8個火焰星球構成的九日同輝;“東方巨龍”是華門14米高的門柱上青銅鑄造的無爪無角巨龍;連環九鼎為青銅鑄造,高82.9米,寬2.4米,一尊主鼎八尊副鼎,是根據舜鑄九鼎的傳說而造;天下巨聯是正門裡面門柱上有紫銅製造,上寫“中華淵源五十六族水長山高同根九州地”,“國門盛開二十一朝文滔武略共祖五千年”。12點鐘打車到火車站,準備乘坐14點23分的D621動車前往西安。

14點23分準時坐上了開往西安到動車,上車後又花38元補了到西安的車票。列車到了大荔站,果然座位被新上車的給站了,我們只好站兩站到西安。

16點24分列車停靠在西安北站,出站時遇到西安中旅新世紀國際旅行社的招攬遊客,他說如果走他們的團可以送我們回酒店,在車站買好了21號返程車票後,我們直接到旅行社訂好了三天的遊覽路線,然後退了在網上訂的酒店,讓旅行社給找了在北大街西七路的漢庭連鎖酒店,安頓好以後 到鐘樓附近轉轉,晚上在開元商城7樓美食廣場吃了晚餐,9點多回到酒店休息。

第五天:8月18日,游西安西線(茂陵、乾陵、法門寺)費用每人380元(不含餐)。早晨7點20分由旅行社接,我們是第一個上車的,總共要接上50多人,在城裡轉了一個小時的時間,最後到西安市人民體育場換承到個旅遊線的車上,由於人不齊,又等了半個小時,8點50才出發。

今天我們去的西線,也就是茂陵、乾陵和法門寺。從西安市區出發,一個半小時到達位於西安市西北40公里的興平市城東北南位鄉茂陵村的茂陵。茂陵是西漢武帝劉徹的陵墓。西元前139年—前87年間,歷時53年建成。劉徹的墓高46.5米,頂端東西長39.25米,南北寬40.60米,跟所以漢墓一樣用土堆砌而成。陵周圍陪葬墓還有李夫人、衛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磾等人的墓葬。它是漢代帝王陵墓中規模最大、修造時間最長、陪葬品最豐富的一座,被稱為“中國的金字塔”。茂陵博物館設在了霍去病的墓區,主要是因為霍去病墓區石刻等文物較多。霍去病墓前因列有當時的著名的“馬踏匈奴”和躍馬兩個石刻。墓的兩側還有其它十幾塊石刻,如臥牛、臥象、野豬、石魚、人與熊、伏虎等。

11點離開茂陵。12點20分到達今天第二個景點。也是在乾陵票裡的景點--唐懿德太子墓。懿德太子墓,位於乾縣乾陵東南隅的韓家堡北,是乾陵的陪葬墓。懿德太子李重潤,是唐中宗李顯的長子。因兄妹二人發現武則天的私生活,于大足元年(701)與其妹永泰公主被武則天杖殺。神龍二年(706),中宗復位後,於706年追封為懿德太子,並將其移到此處陪葬乾陵。地下由斜坡墓道、6個過洞、7個天井、四對小龕、前後甬道和方形前後磚室組成。全長100余米。葬具置於後室,為廡殿式石槨,外壁雕飾頭戴鳳冠的女官線刻圖,墓壁滿繪壁畫,保留約40幅。該墓已遭盜掘,並留有盜墓的洞穴。

1點離開懿德太子墓,15分鐘到達乾陵,乾陵是唐高宗李治與女皇帝武則天的合葬墓,該墓以梁山為陵。梁山有三峰,北峰最高,海拔1047.9米,高宗和武則天兩帝的合葬墓就在此峰中。南面兩峰較低,東西對峙,中間為司馬道,故而這兩峰取名叫“乳峰”。

地宮目前還沒有打開過,參觀的主要是墓區地面。從乾陵頭道門踏上石階路,共有500多級臺階,走完臺階即是一條平寬的道路直到“唐高宗陵墓”碑,這條道路便是“司馬道”。兩旁現有華表1對,翼馬、駝鳥各1對,石馬5對,翁仲10對,石碑2道。東為無字碑,西為述聖記碑。有王賓像61尊,石獅1對,周圍還有17座陪葬墓。“唐高宗陵墓”墓碑,是陝西巡府畢源為高宗所立,原碑已毀,現在這塊碑是清乾隆年間重建的。此碑右前側另一塊墓碑,是郭沫若題寫的“唐高宗李治與則天皇帝之墓”12個大字。

在亁陵參觀四十分鐘,2點40分離開乾陵前往扶風縣法門寺。法門寺曾於2006年來過一次,這次進來我有點蒙,一點也想不起來曾經來的的法門寺是什麼樣子,因為那個時候還沒有護建成現在的樣子,當時只是法門寺舍利塔這麼一小塊地方。現在的法門寺景區是2009年擴建的。法門寺擴建前占地約百畝,擴建後占地面積3000畝。

現在是金壁輝煌,高端大氣。接待大廳集餐飲服務、商品銷售於一體。

第一道門是佛光,進了門以後左右有兩排蓮花石雕和動物石雕。第二道門的般若,進去以後有一對門闕,走進去就是佛光大道,大道兩側有菩薩金身雕塑。最裡面是世界最高佛塔、法門寺的主要建築“合十舍利塔”,塔高148米,(相當於50層樓高)。

但最後要看的主要部分還是改造前的法門寺。法門寺始建于東漢末年恒靈年間,距今約有1700多年歷史,有“關中塔廟始祖”之稱。1981年8月,寺內寶塔半邊倒塌,1987年重修寶塔,挖地基時,發現了寶龕,在沉寂了1113年之後,2499件大唐國寶重器,簇擁著佛祖真身指骨舍利重回人間!

關於西安的旅遊接待,看似挺人性化,每位遊客都不用自己跑路去集合,但是這種方式太耽誤時間了,如果大家都守時或者對西安熟悉還好,可能在一個小時之內就能接齊,如果有不守時的,那就要耽誤時間了。

第六天:8月19日,今天報的是東線一日遊。每人交45元車費和導遊費,景點門票自理。主要包括兵馬俑、秦始皇陵地宮、半坡遺址和驪山兵諫亭、鴻門宴項王營等。

早晨7點40分旅行社到酒店門口來接,東線用的都是中小巴,一車只有10幾個人,所以比較早,8點半到達今天第一個景點半坡遺址。半坡位於西安市東郊灞橋區滻河東岸,是黃河流域一處原始社會母系氏族社會村落遺址,是新石器時代仰紹文化。距今6000年左右。是1953年發現的,1954至1957年幾次進行發掘,並於1957年建成博物館。在次參觀50分鐘,導遊規定9點20分在車上集合,但9點40才走。

接著去今天第二個景點----驪山風景區,驪山是秦嶺山脈的一個支脈,因為是西周時驪戎國領地,古稱驪山。自周秦漢唐以來,這裡一直時皇家園林之地。文明遐邇的華清池就在驪山腳下。秦始皇的陵墓也建在山腳下。西周時,周幽王在此演出了一幕“風火戲諸侯,褒姒一笑失天下”的歷史鬧劇。西安事變時,張學良、楊虎城就是在這裡捉住蔣介石,脅迫他聯共抗日。唐玄宗和楊貴妃在這裡上演了一場淒美的愛情故事。10點半鐘承索道到達山上。從上往下遊覽,首先在集合點景區導遊指引我們眺望烽火臺,這個景點主要是故事和歷史傳說,沒有什麼可看的,門票加索道一共75塊錢花的不值。

12點出了驪山前往秦陵地宮(票價40),這是一個人工景點,據說是通過對秦始皇陵的探測進行仿造的,12點半到一個旅遊服務區吃飯。1點40分前往世界八大奇跡館。該館也在驪山腳下,是根據史料復原、微縮大型室內藝術館1995年建成並對外開放。八大奇跡指的是:埃及的金字塔、亞歷山大港燈塔、愛琴海太陽神像、奧林匹亞宙斯神像、阿爾特米斯月神廟、摩索拉斯陵墓、巴比倫空中花園和中國秦始皇兵馬俑地下軍陣。

2點15分從八大奇跡館前往鴻門宴項王營景區。鴻門宴遺址地處臨潼區新豐鎮鴻門堡村,據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記載[i]2000多前年西楚霸王項羽在鴻門宴會漢高祖劉邦。宴會上處處殺機,劉邦時時示弱,廁遁而出後發起楚漢戰爭,以弱勝強,摘得勝利果實,做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布衣皇帝,定國號為“漢”!

項王,就是那個英雄氣短,兒女長的項羽。項王營,顧名思義,就是項王駐軍的地方。項王一生戎馬生涯,終於烏江兵敗自刎,用血寫出一首傳世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項王營,就在著名的鴻門宴遺址的東邊,原先是一村莊,這村子叫做鴻門堡村。

3點多一點從鴻門宴項門營前往兵馬俑。由於兵馬俑我去過兩次,票價又高(150),我沒有進去,在東門阿裡郎餐廳等候

第七天:8月20日,華山一日遊。今天早晨還是早早的吃完飯,等著旅行社電話,但一直等到8點半也沒有等到電話,我只好給第一天接我們的導遊打電話,最後得知是今天的導遊把電話抄錯了(也有可能是忘了把我們落下了)。最後旅行社派人用小車單接我們,9點22分把我們送到太元路,坐上了今天去華山的大巴。由於西潼高速路擴建,從今天開始封路,禁止七座以上客車和貨車通行,只能走一段國道,經過近3個小時的路程,11點45分到達華山景區附近的寶蓮莊園用中餐,吃完飯進入景區。經過發票、等候、核對1點20才坐上景區大巴,半個多小時到達西峰索道站。在索道站又排了有半個小時的隊才坐上索道車。西峰索道是2012年底投入使用的,全長13公里,最大淨空高度近900米。

索道直通西峰,坐在索道車內可以一覽西、南、東三峰的雄姿,往兩側觀看,山峰如斧劈刀削般直入雲霄,往下俯視如萬丈深淵驚心動魄,沿途就像觀看一幅幅水墨畫。出了索道站我們直奔西峰,西峰是華山最秀麗的山峰,因西峰有一巨石型如蓮花,因此又叫蓮花峰。西峰有蓮花洞、翠雲宮、斧劈石等,還有廣為流傳的沉香劈山救母的神話故事。古今文人墨客讚美西峰的也有很多,唐代詩人劉得人就有一首《監試蓮花峰》:

太華萬餘重,岧嶢只此峰。

當秋倚寥泬,入望似芙蓉。

翠拔千尋直,青危一朵穠。

氣分毛女秀,靈有羽人蹤。

倒影便關路,流香激廟松。

塵埃終不及,車馬自幢幢。

在西峰遊覽了半個小時,並在西峰眺望南峰,4點25分坐上大巴車回遊客服務中心,下車後到大巴停車場找,到2號停車場坐寶蓮莊園的擺渡車到寶蓮莊園承坐旅遊拼車於5點25分離開華山,8點多到達西安火車站。

去年7月分曾來過一次華山,但這次跟去年有所不同,主要是去年來的時候趕上下雨,乘纜車、到山頂都是霧濛濛,什麼也看不清,而這次是大晴天,一切風光盡收眼底。

一點感受:在西安玩兒了三天,報了三個一日遊的散團,都是早晨管接,咋一聽還不錯,實際上有點上當,因為早晨太耽誤時間了,東線用小型車還好一點,西線和華山遊就不行了,一般都要到9點左右才能從市區出發。一天都耽誤在等人和路上了,就拿華山一日遊來說,我們12點到景區附近吃飯,吃完飯排隊,等人,3點多才到山上,回程纜車不排隊要20多分鐘,下了纜車坐大巴回遊客服務中心不排隊要30多分鐘,也就是說從山上索道站下山至遊客服務中心至少要一個小時,回到西安市區還要3個小時,這樣算來在山上根本玩不了多長時間,如果以後再來肯定不能報散團。真接坐動車到景區最近的城市。在有就是在西安吃面,都是特大碗,每次我都只吃三分之一左右,實在是太浪費了。

第八天:早晨9點多一點我們從酒店步行到北大街地鐵站,坐上地鐵25分鐘就到了北客站。11點整我們乘坐的G660列車準時開動,5點11分到達北京西客站。

七層以上為眾妙堂、講經壇、混沌殿、諸仙殿、藏經閣。

看完了大羅宮就直接去了最裡面的景區--水濤溝。水濤溝全長10余華里,順勢而上蜿蜒曲折,湍湍流水,瀑布成串,大概拐了三四十個彎,看到大小瀑布近百處,一層層重疊而下。沿水流而上景點眾多,如金魚戲豹、雙龜馱經、封候掛印、巨蟒護生、水牛競渡、虎口脫險、碧溪垂釣、二龍戲水、虎神護藥等。走到最後是具有代表性的五龍瀑布和水簾洞,五龍瀑布落差80余米,水簾洞內可同時容納幾十人。

用了一個多小時轉完了水濤溝,我們向回程走,由於時間還比較充裕,想多看看,離水濤溝最近到就是介公廟,想去看看,一打聽還要爬很高的山,就沒有去。

坐上景區公交到下一個景區棲賢穀,它是一個九曲一線天的峽谷,由於穀長五、六公里,遊玩時間長,也沒有往裡去,只在穀口看看。

坐上公車又到了雲峰寺,這個景區是在計畫當中的,所以一定得去看看。雲峰寺原名抱腹寺,因建在抱腹岩而得名。建於三國時期,屬於佛教文化。其特色是200多間殿宇都建設在高60米,深50米,長180米都抱腹岩內。主要景點有毗盧殿、玉皇閣、空王殿、五龍殿、迪公洞、鸞公洞、五龍松、鐵索嶺、《大唐汾洲抱腹寺碑》等四十餘處。寺內供奉有當地真神介之推、真佛空王佛。空王田志超是漢人第一個成佛的,塑像為包骨真身。

田志超的父親身為進士,他自小聰明好學,一家子住在榆次源渦村,家中有屋又有田,生活樂無邊。

然而樂極生悲,田志超的惡夢就從結婚的大喜之日開始。

因為家境殷實,田志超娶親的架勢擺得很足。村裡一個叫田三虎的賴痞心生歹意,想敲詐點銀子花花。跟知縣倆人尋了個無聊藉口,先是攪婚,後是賴銀二百兩,最終,憑著一句“結夥抗糧拒賦”的誣陷,把好端端一個書香門第折騰了個家破人亡。田志超不得不背井離鄉。逃難的過程中,田志超受觀音菩薩點化來到介休,在華嚴寺削髮為僧,法號惠超。最後經過各種磨難和修練成了佛。

寺內還保存有許多唐、宋、元、明碑刻、雕塑,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很多還願者花2180元在抱腹岩頂壁掛鈴,場面驚心動魄,令人讚歎叫絕。該景區是沿臺階一直往上,看完後可以從雲峰墅苑10樓坐電梯下來。下來後在雲峰寺景區處20塊錢吃了一碗面。

由於中午剛吃完飯,加上水濤溝的10裡路和雲峰寺攀登,有些吃不消了,所以其他景區都沒有去,最後到了龍頭寺景區。

這是進入綿山景區的第一個景區,因唐太宗李世民來綿山朝山謝雨,見雙龍顯靈而改現名,原名塔岩頭。龍頭寺景區現有關帝廟等二十餘處景點。由於李世民來綿山致謝未得以見到空王佛,隨即住山等待,其所帶軍士便在此駐紮下來,形成了現在的龍頭寺旁的唐王兵營,龍頭寺景區前恢復建設了唐王兵營關門,唐王歇息處也建起了聖跡亭以示紀念。這時離導遊規定的發車時間還有一個半小時,我們就到遊客服務中心轉了轉,觀看了綿山文化展覽。

第三天:8月16日,早晨6點半從賓館附近坐上友誼國旅的旅遊大巴,參加壺口瀑布、洪洞大槐樹、臨汾華門和王家大院兩日遊。上午10點半鐘到達洪洞縣大槐樹景區,上過“解手場”,導遊買了門票,我們一行56人在景區導遊帶領下參觀了大槐樹景區。

元朝末年,自然災害頻發,黃河地區水患嚴重,同時統治者的高壓統治,導致紅巾軍起義,戰亂紛爭,民不聊生,人口大量減少。明初洪武年間開始從山西移民墾荒,使農業有所恢復。明惠帝建文元年(1399年)又發生了“靖難之變”戰亂四年,又一次造成河北、山東、河南、皖北淮北等地的荒涼局面,嚴重破壞了社會經濟。明代時,當時將山西境內的許多移民集中到此地,再分批遷往其他省份。晉南人口稠密,而洪洞又是當時晉南最大,人口最多的縣,據記載,明朝時在洪洞城北二華里的賈村西側有一座廣濟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僧眾很多,香客不絕。寺旁有一棵“樹身數圍,蔭遮數畝”的漢槐,車馬大道從樹蔭下通過。明朝政府在廣濟寺設局駐員集中辦理移民,大槐樹下就成了移民集聚之地。

大槐樹景區主要有根雕大門、根字影壁、槐香橋、鸛鳴橋、蓮馨橋、同源渠、遷民壁畫、一代大槐樹遺址、二三代大槐樹、千年槐根、新塑大槐樹、思源潭、獻殿、祭祀廣場、祭祖堂、等景點。

在裡面轉了一個小時,12點我們就出了景區,在景區旁邊的飯店等大家一起用午餐。

吃了午飯1點半鐘我們坐車離開了洪洞縣,前往黃河壺口。隨著車往前開,天越來越陰,不一會兒就下起了雨,但雨不是很大,過一會兒就停了,但天還是陰著。青蘭高速路到壺口收費站就是終點,從壺口收費站到瀑布景區只有20多分鐘的車程。3點40分我們乘坐的大巴車進入壺口瀑布景區停車場,下車後在售票大廳等待導遊辦理購票手續,半個多小時後排隊乘坐景區擺渡車到壺口瀑布,大門離景點不遠,幾分鐘就到了。到了景點以後先花21塊錢購票,進觀瀑洞到下麵體驗“黃河之水天上來”到壯麗景觀。壺口瀑布是黃河上唯一的黃色大瀑布,也是中國于黃果樹瀑布之後的第二大瀑布,號稱“黃河奇觀”。從觀瀑洞回到地面上,看黃河壺口氣勢恢宏,場面壯觀,特別是河水奔騰怒嘯,山鳴谷應,形如巨壺沸騰,真是太震憾了。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很難想像出那種場面。

在此遊覽一個小時就坐車回到停車場,等人都齊了,6點30分離開壺口瀑布景區。

晚上住在了壺口鎮成盛源大酒店,這個酒店實在是太糟糕了,由於4層以下屬於半地下建築,陰面的房間臭味很大,找他們調房又沒有,想到其他酒店看看,也都沒有房了,只好忍一宿。

第四天:8月17日,早晨起來發現外面嘩啦啦的在下雨,早晨7點退房到餐廳吃飯,7點半鐘我們離開壺口前往臨汾,行走20分鐘到達壺口收費站時,被告之前方高速路有交通事故,我們只好在收費站等待。耐心等了1個小時零15分鐘,總算放行了,這時候雨也停了,9點零5分從壺口收費站出發,10點40分到達臨汾華門景區。兩日游還包括王家大院,但門票要自理,而且回到太原還要4、5個小時的車程,而從臨汾坐動車去西安只要兩個小時,所以我們決定從臨汾直接去西安。

在來臨汾的路上我在網上查還有到西安的車票,在華門下車後我立即打車去臨汾西客站買去西安的火車票。臨汾火車站在汾河西,是2014年7月開始試運營的,目前火車站還沒有建設好,整個一層都沒投入使用,車站廣場也在建設當中。到了車站用自動售票機一查,當天到西安的票已經賣完了,查了一下到大荔的票還有,就買了到大荔的,買完了車票回到華門,簡單在裡面逛了一下。

臨汾市是帝堯的故鄉,古老中國的最早文明便起始於堯都。華門就是為紀念帝堯統一華夏、開啟文明之功、展現中華民族歷史源遠而建設的。因此,華門代表和體現的是中國最久遠的歷史文化,堪稱文化上的“天下第一門”。華門有十景:即源遠流長、開門國盛、堯天舜日、東方巨龍、連環九鼎、天下巨聯等,“源遠流長”是以黃河為背景,黃河之水高懸而下,代表著堯舜之後21個歷史朝代,展現著中華5000年文明有歷史進程;“開門國盛”是以三個大門為象徵堯舜禹三位文明始祖;“堯天舜日”在大廳頂部中央巨大的水晶太陽和8個火焰星球構成的九日同輝;“東方巨龍”是華門14米高的門柱上青銅鑄造的無爪無角巨龍;連環九鼎為青銅鑄造,高82.9米,寬2.4米,一尊主鼎八尊副鼎,是根據舜鑄九鼎的傳說而造;天下巨聯是正門裡面門柱上有紫銅製造,上寫“中華淵源五十六族水長山高同根九州地”,“國門盛開二十一朝文滔武略共祖五千年”。12點鐘打車到火車站,準備乘坐14點23分的D621動車前往西安。

14點23分準時坐上了開往西安到動車,上車後又花38元補了到西安的車票。列車到了大荔站,果然座位被新上車的給站了,我們只好站兩站到西安。

16點24分列車停靠在西安北站,出站時遇到西安中旅新世紀國際旅行社的招攬遊客,他說如果走他們的團可以送我們回酒店,在車站買好了21號返程車票後,我們直接到旅行社訂好了三天的遊覽路線,然後退了在網上訂的酒店,讓旅行社給找了在北大街西七路的漢庭連鎖酒店,安頓好以後 到鐘樓附近轉轉,晚上在開元商城7樓美食廣場吃了晚餐,9點多回到酒店休息。

第五天:8月18日,游西安西線(茂陵、乾陵、法門寺)費用每人380元(不含餐)。早晨7點20分由旅行社接,我們是第一個上車的,總共要接上50多人,在城裡轉了一個小時的時間,最後到西安市人民體育場換承到個旅遊線的車上,由於人不齊,又等了半個小時,8點50才出發。

今天我們去的西線,也就是茂陵、乾陵和法門寺。從西安市區出發,一個半小時到達位於西安市西北40公里的興平市城東北南位鄉茂陵村的茂陵。茂陵是西漢武帝劉徹的陵墓。西元前139年—前87年間,歷時53年建成。劉徹的墓高46.5米,頂端東西長39.25米,南北寬40.60米,跟所以漢墓一樣用土堆砌而成。陵周圍陪葬墓還有李夫人、衛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磾等人的墓葬。它是漢代帝王陵墓中規模最大、修造時間最長、陪葬品最豐富的一座,被稱為“中國的金字塔”。茂陵博物館設在了霍去病的墓區,主要是因為霍去病墓區石刻等文物較多。霍去病墓前因列有當時的著名的“馬踏匈奴”和躍馬兩個石刻。墓的兩側還有其它十幾塊石刻,如臥牛、臥象、野豬、石魚、人與熊、伏虎等。

11點離開茂陵。12點20分到達今天第二個景點。也是在乾陵票裡的景點--唐懿德太子墓。懿德太子墓,位於乾縣乾陵東南隅的韓家堡北,是乾陵的陪葬墓。懿德太子李重潤,是唐中宗李顯的長子。因兄妹二人發現武則天的私生活,于大足元年(701)與其妹永泰公主被武則天杖殺。神龍二年(706),中宗復位後,於706年追封為懿德太子,並將其移到此處陪葬乾陵。地下由斜坡墓道、6個過洞、7個天井、四對小龕、前後甬道和方形前後磚室組成。全長100余米。葬具置於後室,為廡殿式石槨,外壁雕飾頭戴鳳冠的女官線刻圖,墓壁滿繪壁畫,保留約40幅。該墓已遭盜掘,並留有盜墓的洞穴。

1點離開懿德太子墓,15分鐘到達乾陵,乾陵是唐高宗李治與女皇帝武則天的合葬墓,該墓以梁山為陵。梁山有三峰,北峰最高,海拔1047.9米,高宗和武則天兩帝的合葬墓就在此峰中。南面兩峰較低,東西對峙,中間為司馬道,故而這兩峰取名叫“乳峰”。

地宮目前還沒有打開過,參觀的主要是墓區地面。從乾陵頭道門踏上石階路,共有500多級臺階,走完臺階即是一條平寬的道路直到“唐高宗陵墓”碑,這條道路便是“司馬道”。兩旁現有華表1對,翼馬、駝鳥各1對,石馬5對,翁仲10對,石碑2道。東為無字碑,西為述聖記碑。有王賓像61尊,石獅1對,周圍還有17座陪葬墓。“唐高宗陵墓”墓碑,是陝西巡府畢源為高宗所立,原碑已毀,現在這塊碑是清乾隆年間重建的。此碑右前側另一塊墓碑,是郭沫若題寫的“唐高宗李治與則天皇帝之墓”12個大字。

在亁陵參觀四十分鐘,2點40分離開乾陵前往扶風縣法門寺。法門寺曾於2006年來過一次,這次進來我有點蒙,一點也想不起來曾經來的的法門寺是什麼樣子,因為那個時候還沒有護建成現在的樣子,當時只是法門寺舍利塔這麼一小塊地方。現在的法門寺景區是2009年擴建的。法門寺擴建前占地約百畝,擴建後占地面積3000畝。

現在是金壁輝煌,高端大氣。接待大廳集餐飲服務、商品銷售於一體。

第一道門是佛光,進了門以後左右有兩排蓮花石雕和動物石雕。第二道門的般若,進去以後有一對門闕,走進去就是佛光大道,大道兩側有菩薩金身雕塑。最裡面是世界最高佛塔、法門寺的主要建築“合十舍利塔”,塔高148米,(相當於50層樓高)。

但最後要看的主要部分還是改造前的法門寺。法門寺始建于東漢末年恒靈年間,距今約有1700多年歷史,有“關中塔廟始祖”之稱。1981年8月,寺內寶塔半邊倒塌,1987年重修寶塔,挖地基時,發現了寶龕,在沉寂了1113年之後,2499件大唐國寶重器,簇擁著佛祖真身指骨舍利重回人間!

關於西安的旅遊接待,看似挺人性化,每位遊客都不用自己跑路去集合,但是這種方式太耽誤時間了,如果大家都守時或者對西安熟悉還好,可能在一個小時之內就能接齊,如果有不守時的,那就要耽誤時間了。

第六天:8月19日,今天報的是東線一日遊。每人交45元車費和導遊費,景點門票自理。主要包括兵馬俑、秦始皇陵地宮、半坡遺址和驪山兵諫亭、鴻門宴項王營等。

早晨7點40分旅行社到酒店門口來接,東線用的都是中小巴,一車只有10幾個人,所以比較早,8點半到達今天第一個景點半坡遺址。半坡位於西安市東郊灞橋區滻河東岸,是黃河流域一處原始社會母系氏族社會村落遺址,是新石器時代仰紹文化。距今6000年左右。是1953年發現的,1954至1957年幾次進行發掘,並於1957年建成博物館。在次參觀50分鐘,導遊規定9點20分在車上集合,但9點40才走。

接著去今天第二個景點----驪山風景區,驪山是秦嶺山脈的一個支脈,因為是西周時驪戎國領地,古稱驪山。自周秦漢唐以來,這裡一直時皇家園林之地。文明遐邇的華清池就在驪山腳下。秦始皇的陵墓也建在山腳下。西周時,周幽王在此演出了一幕“風火戲諸侯,褒姒一笑失天下”的歷史鬧劇。西安事變時,張學良、楊虎城就是在這裡捉住蔣介石,脅迫他聯共抗日。唐玄宗和楊貴妃在這裡上演了一場淒美的愛情故事。10點半鐘承索道到達山上。從上往下遊覽,首先在集合點景區導遊指引我們眺望烽火臺,這個景點主要是故事和歷史傳說,沒有什麼可看的,門票加索道一共75塊錢花的不值。

12點出了驪山前往秦陵地宮(票價40),這是一個人工景點,據說是通過對秦始皇陵的探測進行仿造的,12點半到一個旅遊服務區吃飯。1點40分前往世界八大奇跡館。該館也在驪山腳下,是根據史料復原、微縮大型室內藝術館1995年建成並對外開放。八大奇跡指的是:埃及的金字塔、亞歷山大港燈塔、愛琴海太陽神像、奧林匹亞宙斯神像、阿爾特米斯月神廟、摩索拉斯陵墓、巴比倫空中花園和中國秦始皇兵馬俑地下軍陣。

2點15分從八大奇跡館前往鴻門宴項王營景區。鴻門宴遺址地處臨潼區新豐鎮鴻門堡村,據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記載[i]2000多前年西楚霸王項羽在鴻門宴會漢高祖劉邦。宴會上處處殺機,劉邦時時示弱,廁遁而出後發起楚漢戰爭,以弱勝強,摘得勝利果實,做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布衣皇帝,定國號為“漢”!

項王,就是那個英雄氣短,兒女長的項羽。項王營,顧名思義,就是項王駐軍的地方。項王一生戎馬生涯,終於烏江兵敗自刎,用血寫出一首傳世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項王營,就在著名的鴻門宴遺址的東邊,原先是一村莊,這村子叫做鴻門堡村。

3點多一點從鴻門宴項門營前往兵馬俑。由於兵馬俑我去過兩次,票價又高(150),我沒有進去,在東門阿裡郎餐廳等候

第七天:8月20日,華山一日遊。今天早晨還是早早的吃完飯,等著旅行社電話,但一直等到8點半也沒有等到電話,我只好給第一天接我們的導遊打電話,最後得知是今天的導遊把電話抄錯了(也有可能是忘了把我們落下了)。最後旅行社派人用小車單接我們,9點22分把我們送到太元路,坐上了今天去華山的大巴。由於西潼高速路擴建,從今天開始封路,禁止七座以上客車和貨車通行,只能走一段國道,經過近3個小時的路程,11點45分到達華山景區附近的寶蓮莊園用中餐,吃完飯進入景區。經過發票、等候、核對1點20才坐上景區大巴,半個多小時到達西峰索道站。在索道站又排了有半個小時的隊才坐上索道車。西峰索道是2012年底投入使用的,全長13公里,最大淨空高度近900米。

索道直通西峰,坐在索道車內可以一覽西、南、東三峰的雄姿,往兩側觀看,山峰如斧劈刀削般直入雲霄,往下俯視如萬丈深淵驚心動魄,沿途就像觀看一幅幅水墨畫。出了索道站我們直奔西峰,西峰是華山最秀麗的山峰,因西峰有一巨石型如蓮花,因此又叫蓮花峰。西峰有蓮花洞、翠雲宮、斧劈石等,還有廣為流傳的沉香劈山救母的神話故事。古今文人墨客讚美西峰的也有很多,唐代詩人劉得人就有一首《監試蓮花峰》:

太華萬餘重,岧嶢只此峰。

當秋倚寥泬,入望似芙蓉。

翠拔千尋直,青危一朵穠。

氣分毛女秀,靈有羽人蹤。

倒影便關路,流香激廟松。

塵埃終不及,車馬自幢幢。

在西峰遊覽了半個小時,並在西峰眺望南峰,4點25分坐上大巴車回遊客服務中心,下車後到大巴停車場找,到2號停車場坐寶蓮莊園的擺渡車到寶蓮莊園承坐旅遊拼車於5點25分離開華山,8點多到達西安火車站。

去年7月分曾來過一次華山,但這次跟去年有所不同,主要是去年來的時候趕上下雨,乘纜車、到山頂都是霧濛濛,什麼也看不清,而這次是大晴天,一切風光盡收眼底。

一點感受:在西安玩兒了三天,報了三個一日遊的散團,都是早晨管接,咋一聽還不錯,實際上有點上當,因為早晨太耽誤時間了,東線用小型車還好一點,西線和華山遊就不行了,一般都要到9點左右才能從市區出發。一天都耽誤在等人和路上了,就拿華山一日遊來說,我們12點到景區附近吃飯,吃完飯排隊,等人,3點多才到山上,回程纜車不排隊要20多分鐘,下了纜車坐大巴回遊客服務中心不排隊要30多分鐘,也就是說從山上索道站下山至遊客服務中心至少要一個小時,回到西安市區還要3個小時,這樣算來在山上根本玩不了多長時間,如果以後再來肯定不能報散團。真接坐動車到景區最近的城市。在有就是在西安吃面,都是特大碗,每次我都只吃三分之一左右,實在是太浪費了。

第八天:早晨9點多一點我們從酒店步行到北大街地鐵站,坐上地鐵25分鐘就到了北客站。11點整我們乘坐的G660列車準時開動,5點11分到達北京西客站。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