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360手機衛士安全專家提醒:謹防“語音克隆”

9月22日淩晨, 央視《生活提示》節目中對最近頻發的新型微信詐騙案件進行了報導。 報導稱:不法分子利用“克隆”到的微信身份或語音, 騙取受害人親友信任, 進而實施詐騙。 對此, 360手機衛士安全專家葛健提示:微信已不再安全, 用戶若遇親友網上借錢還需通過電話溝通或當面確認, 避免上當受騙。

微信身份可“克隆”, 耳聽也不一定為真

伴隨微信的普及, 各類通過微信平臺進行詐騙的手段層出不窮。 不法分子在微信上“克隆”成受害人親友身份, 以此獲取受害人信任, 實施犯罪。 此種詐騙手段較為常見, 不少市民都中過招,

市民裘先生就遭遇過此類騙局。 不法分子偽裝為裘先生弟弟的身份加其微信, 然後向其借錢, 裘先生在確認“弟弟”微信身份後, 欣然同意轉帳, 直到裘先生當面同其弟弟談及此事時, 才瞭解到自己被騙。

圖1 :不法分子偽裝為裘先生弟弟進行詐騙

很多民眾有一定的防騙意識, 在遇到親友借錢時, 會要求對方發送微信語音訊息, 以驗證身份真偽, 如今“語音驗明正身”的方式已不再可信。 民警提示民眾:微信語音資訊可實現克隆, 耳聽不一定為實!

360手機衛士安全專家葛健稱, 目前不法分子可借助語音轉發軟體“克隆”語音行騙。 該軟體可一鍵轉發微信語音, 以此取受害人信任, 達成騙取錢財的最終目的。 另外, 不法分子還會偽裝為快遞員、銷售人員等身份, 採用錄音方式來獲取一些可確認身份的常用語音, 比如“好的”、“沒問題”等, 以此展開微信詐騙。

圖2:360手機衛士安全專家葛健揭秘“語音克隆”騙術

身份冒充類網路詐騙排名第三, 人均損失過萬

在第五屆中國互聯網安全大會(ISC 2017)移動終端安全論壇上, 360聯合DCCI、中國泰爾終端實驗室發佈了《2017年中國手機安全生態報告》。 報告資料顯示:2017年1月-7月, 獵網平臺共接到來自全國各地的網路詐騙舉報15358起, 涉案總金額高達2.1億元, 人均損失13413元。

圖3:2017年1月-7月網路詐騙舉報數量

從涉案總金額來看, 金融理財類詐騙總金額最高, 占比52.5%;其次是賭博博彩詐騙占比16.3%;身份冒充詐騙排第三, 占比為7.8%。 從人均損失來看, 身份冒充詐騙也排名第三, 人均損失高達10401元。

圖4:2017年1月-7月主要網路詐騙類型人均損失排名

綜合來看, 民眾防騙意識不斷提升的同時, 不法分子詐騙手段也在“更新反覆運算”。 民眾稍有不慎就會落入圈套, 造成個人財產損失。 因此在提高個人防騙意識的同時, 民眾可下載360手機衛士等安全軟體説明保護手機上網安全。 360手機衛士具有系統智慧管理、主動防禦、隱私保護等優勢, 能有效識別攔截騷擾電話, 垃圾短信,釣魚網站,為用戶提供多重保護,從源頭上保障使用者個人資訊安全,降低受騙幾率。

垃圾短信,釣魚網站,為用戶提供多重保護,從源頭上保障使用者個人資訊安全,降低受騙幾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