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魚台:勇扛“四字旗”打好“翻身仗”

東方聖城網(通訊員 趙磊 喬志宇)陽春三月, 魚台大地, 春潮湧動。 在“拆違”現場, 工人們忙碌的身影和轟隆的機器聲相互交織;在田間地頭, 農民們春耕播種, 灌溉施肥;在重點專案建設工地, 機關幹部擼起袖子, 勇扛“四字旗”, 處處呈現出一派致力於科學發展、破解難題、共建家園的喜人景象。

扛起專案建設“帥字旗”

“要堅定不移實施‘工業立縣’戰略, 把工業經濟擺在經濟發展的龍頭地位, 引導更多生產要素向工業領域集聚, 力促工業經濟大振興、大發展。 ”1月18日, 魚台縣第十五次代表會提出了魚台提振工業經濟的宏偉藍圖。

據魚台縣發改局負責人介紹, 今年, 該縣將全力推進15個續建和17個新建產業項目, 大力推進投資23億元的盛發焦化120萬噸焦化新型能源綜合迴圈利用項目建設和投資6億元的金威煤電熱電廠升級改造項目, 積極盤活總投資18億元的中泰煤化項目, 多方努力促其儘早續投建設。

項目優則工業穩, 工業穩則經濟強。 魚台縣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引領, 加快骨幹企業技術改造、資訊化技術應用和創新發展, 年內完成技改投資56億元。 提升煤鹽化工、機械製造等主導產業, 破題以辰龍藥業、水發環境、科順電子等為依託的新興產業, 培育“專精特新”型中小微企業500家, 深化創新驅動戰略, 完善技術轉移承接機制, 年內申請專利300件以上,

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長10%。

扛起品牌興農“標誌旗”

作為農業大縣, 魚台縣農業“大而不強”的現狀, 已成為全縣上下心中抹不掉的痛。 為此, 該縣高標準編制魚台大米、毛木耳等特色主導產業規劃, 推動農業向特色化、品牌化、規模化高端優質方向發展, 努力建設“農業強縣”。

為實現農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 今年, 魚台縣以特色化為重要抓手, 每年列支1000萬元財政專項資金作為現代農業發展基金, 重點扶持魚台大米、毛木耳等特色主導產業, 年內新增高價值經濟作物2500畝。 放大“魚台大米”、“魚台毛木耳”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品牌效應, 發展以蓮藕為特色的水體休閒農業, 打造新的特色農業品牌。

同時, 魚台縣還以規模化為堅實支撐,

不斷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積極培育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和專業大戶, 鼓勵企業通過兼併、重組、收購、控股等方式, 組建大型企業集團, 年內新增市級以上龍頭企業3家、新型經營主體20家、土地託管服務4000畝。

扛起文化旅遊“導向旗”

日前, 筆者走進湖西(孟樓)濕地, 深深地感受到這裡的風景美、民俗淳、人情濃。 由於獨特的地理環境和優越的自然條件,使得她近年來逐漸走出深閨,為廣大旅遊愛好者所青睞。

這是魚台縣注重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的一個縮影。 今年, 該縣堅持把文化旅遊作為服務業的發展導向, 打造集孝賢文化、湖漁文化、紅色文化、民俗文化和舊城海子、孟樓濕地“四文一海一濕地”為一體的大旅遊景區體系。

以孟樓濕地創5A級旅遊景區有利時機, 整合沿湖濕地資源, 深化與光合文旅集團的戰略合作, 規劃建設濕地旅遊景區。 以河道治理為主、休閒觀光帶為輔、兼具適度商業, 把惠河兩岸打造成美輪美奐的旅遊休閒觀光帶。 通過對水下古城修復開發, 將舊城海子打造成為兼具古城和生態特色的國家3A級旅遊景區, 凸顯景區互聯互通、相映成趣功能, 打造一條暢遊萬畝濕地、慢賞惠河風光、夢回千年古城的微山湖5A級景區精品旅遊“內環線”。

扛起城鎮建設“戰鬥旗”

為提高城鎮品位, 提高城鎮化率, 今年, 魚台縣緊盯“鎮改街”機遇, 大力實施城鎮建設提檔升級系列工程, 高標準建設高品質城區、大手筆打造現代水城、高規格打造特色鎮村,

通過實施觀魚大街和孝賢文化公園提升工程, 進一步提升城市景觀品質, 讓市民暢享城市生活;通過精心打造西支河、花園渠、老運河“三河六岸”景觀帶, 真正實現“城水共生、人水相諧”。 同時, 該縣堅持“一鎮一品”發展導向, 加快建成一批業態鮮明、文化獨特、環境優美的特色城鎮, 切實把魚台縣建成精緻美麗、城水交融、留住鄉愁的江北水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