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濟寧城區5條內河濱河將建河綠共用空間

以老運河、小洸河、小府河、越河、任城河五條重要內河濱河為軸線濱水景觀扮靚運河之都

東方聖城網訊 近日, 記者從市規劃局瞭解到, 我市召開《濟寧市城區五河地區城市設計及景觀提升規劃》專家評審會, 會議對老城區的老運河、小洸河、小府河、越河、任城河的內涵提升、環境打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此次規劃設計包括城市設計和景觀規劃設計兩個層次, 城市設計範圍以老運河、小洸河、小府河、越河、任城河城區五條重要內河濱河為軸線, 向外拓展部分城市用地作為城市設計範圍, 規劃用地約1500公頃。

景觀規劃設計範圍包括老運河、越河、小府河、小洸河、任城河河道及濱河近期更新提升空間範圍, 規劃面積約200公頃。 此外, 規劃中提到今後將建立河綠共用空間, 打破河歸河, 綠地歸綠地的簡單劃分用地方式, 營造水綠融合的彈性濱水空間;並採用“濱水空間”與“用地功能”結合, 濱水岸線設計與城市街道、廣場、公園、建築前區相結合, 打破單一、平直的岸線設計, 營造公共開放的濱水活力區域。 最終打造精緻水岸, 滿足人的親水天性, 打造親水效果, 通過河道景觀環境提升, 提高市民生活品質。 “城市河道系統主要具備防洪、排水、景觀、文化、生態環境改善等基本功能, 濱河景觀設計應以城市安全為首要原則。 此次根據規劃設計需求,
結合海綿城市建設方式, 將河道水系整治、綠地整合、景觀建設以及休閒設施與城市生態雨洪調蓄系統建設緊密結合, 建設城市的‘綠色海綿’。 ”參與此次評審會的專家分析道。 根據各個地段實際情況, 將規劃區依次打造為不同類型的發展組團, 並形成富有特色的空間形態。 配合濱水功能分區, 將城市公共活動巧妙結合, 創造一系列連續的慶典、商務、休閒、宜居、獨處、沉思等開放空間體驗, 從而豐富活動層次, 不斷積聚人氣和增進城市空間活力, 讓價值更加貼近群眾生活。 “在本次規劃設計中, 充分發揮濱水地區的環境、人文和經濟等內在資源潛力, 積極建設一些有影響力的濱水建築。 利用先期開發專案與後續專案之間的關聯,
促進各個區域良性發展, 從而使濱水地區活力得以激發、保持和提高, 成為整個濱水空間序列中的主要變奏點。 ”市規劃局工作人員表示, 待各個專案逐漸建成後將合理安排特色活動, 並結合濟甯特色文化及功能佈局, 提出激發城市活力的特色活動;特色活動安排應儘量與城市河道相結合, 凸顯北方水城特色。

此次專家評審還將棚改安置作為今後規劃建設的重要參考, 實現用地置換平衡。 根據我市棚戶區拆遷安置的計畫, 明確需要拆遷安置的戶數和安置面積, 結合控制性詳細規劃的開發控制指標, 騰出用地, 兼顧經濟開發、環境優化和社會公平。 一部分用來作為商業開發, 平衡拆遷安置的成本,

一部分用來劃為綠地, 改善城市品質, 增加濱水空間的便捷可達性, 盡可能地使濱水空間服務于廣大的市民, 凸顯城市發展的社會公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