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三月三,吃了地米菜煮雞蛋”,真的一年都不頭痛,腰腿好嗎?

三月三地米菜煮雞蛋, 現已成為家喻戶曉的一個民間風俗。 每到這一天, 人們就從田野裡采來一把地米菜, 洗淨後放入鍋內, 再配上薑、棗等, 加水同雞蛋一起燉煮, 煮至蛋熟後, 撈起即食, 這樣煮出來的湯汁和雞蛋既具有藥用價值, 又是美味食品。

首先我們先瞭解一下, 關於三月三地米菜煮雞蛋的來歷。

相傳, 名醫華佗在某地采藥, 一天, 偶遇大雨, 在一農夫家中避雨時, 見農夫患頭痛症, 痛苦難堪。 華佗隨即替其診斷, 並在農夫園內采來一把地米菜, 囑其和雞蛋一起煮熟, 喝湯汁, 吃雞蛋。 農夫遵囑, 服蛋三枚, 病即痊癒。 一時傳開, 人們都紛紛用地米菜煮雞蛋吃, 熱潮遍及大江南北。 華佗給農夫治病的日子是農曆三月初三, 因此, 三月三, 地米菜煮雞蛋, 就在當地形成了自然風俗, 傳為民間佳話。

地米菜, 正名薺菜, 又名地花子, 薺菜的耐寒力和生命力極強, 經過嚴寒冬季, 初春時節, 薺菜就已在大江南北的田埂、草地、溪邊露出了頭。 其葉嫩根肥, 具有獨特誘人的清香和美味, 民間傳有“三月三, 薺菜賽靈丹”的說法。

但傳說中的“農曆三月三, 不忘地菜煮雞蛋。 中午吃了腰板好, 下午吃了腿不軟。 ”真的有這麼靈驗嗎?

中醫認為薺菜, 其性涼, 味甘淡, 入心肺肝經, 具有和脾利水、涼血止血、強筋健骨、寬腸通便、明目的功效, 可治吐血、尿血、崩漏、痢疾、月經過多、目赤腫痛等症。

現代醫學也發現, 薺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 和胡蘿蔔素, 有助於提高機體免疫功能, 還能降低血壓、健胃消食。

食用後可增強大腸蠕動, 促進排泄, 從而增進新陳代謝, 有助於防治高血壓、肥胖症、糖尿病等。

但這也不是人人都適宜吃的, 中醫認為, 如泄瀉及陰虛火旺者不宜食用。 患有目疾、瘡瘍、熱感冒等病症者或體弱者也不宜食用, 便溏者要慎食。

所以,

“三月三, 薺菜當靈丹”也只是傳說中的佳話, 更是沒有吃了整年都頭不痛, 腰不痛的根據。 而要想真正預防頭痛、腰腿痛, 得從良好的生活習慣開始, 如正確的坐姿站姿, 加強自身腰背肌的鍛煉等。 不要迷信任何所謂的“良方”、“野菜”, 學會用一些中醫、針灸穴位小知識來保護防治我們的頭、頸、腰腿痛!

當然在這春光明媚的三月三,采把新鮮地菜回家煮雞蛋,既品嘗了春天泥土氣息的同時,也感受了其氣氛和美味,還是其樂融融。

當然在這春光明媚的三月三,采把新鮮地菜回家煮雞蛋,既品嘗了春天泥土氣息的同時,也感受了其氣氛和美味,還是其樂融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