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長期堅守5原則 血壓穩定不上升

在高血壓病的防治中, 合理營養是十分重要的, 其效果有時不亞於降壓藥物。 具體飲食原則如下:

1、控制熱能和體重。

肥胖是高血壓病的危險因素之一, 而肥胖的主要原因是熱量入超造成的。 體內多餘的熱量能轉化為脂肪貯存于皮下及身體各組織中, 從而導致肥胖。

2、限鹽。

有輕度高血壓或有高血壓病家族史的, 其食鹽攝入量最好控制在每日5克以下, 對血壓較高或合併心衰者攝鹽量應更嚴格限制, 每日用鹽量以1-2克為宜。

3、控制膳食脂肪。

食物脂肪的熱量比應控制在25%左右, 最高不應超過30%。 脂肪的品質比其數量有更重要的意義。 動物性脂肪含飽和脂肪酸高, 可升高膽固醇, 易導致血栓形成, 使高血壓腦卒中的發病率增加;而植物性油脂含不飽和脂肪酸較高, 能延長血小板凝集時間, 抑制血栓形成, 降低血壓, 預防腦卒中。 故食用油宜多選食植物油,

其它食物也宜選用低飽和脂肪酸、低膽固醇的食物, 如蔬菜、水果、全穀食物、魚、禽、瘦肉及低脂乳等。

4、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 如蔬菜、水果。

新近的研究發現, 在老年高血壓病患者中, 血液中維生素C含量最高者, 其血壓最低。 研究認為維生素C具有保護動脈血管內皮細胞免遭體內有害物質損害的作用。

5、保證膳食中鈣的攝入充足。

據研究報告, 每日膳食, 鈣攝入800-1000毫克, 可防止血壓升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