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提早上學合適嗎?

教育部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做好2017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並明確:就讀小學一年級兒童的截止出生年月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根據法律規定和實際情況統籌確定。 記者瞭解到, 不少家長據此認為上學時間有鬆動, 情況確是如此?記者近日進行採訪。

提早入學說法“不靠譜”

教育部通知一出臺, 就有家長解讀為小學入學兒童出生截止日期可由原來的8月31日推遲到12月31日, 這意味著最早5歲8個月的孩子便可入學。 然而, 記者詳閱了教育部的通知全文發現, 教育部此次發出的《通知》說的是就讀小學一年級兒童的截止出生年月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根據“法律規定”和“實際情況”統籌確定,

通知裡並沒說截止時間變成12月31日。 推遲到12月31日的說法真的“不靠譜”, 可歸為“無中生有”。

現行國家義務教育法規定:“凡年滿六周歲的兒童, 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送其入學接受並完成義務教育;條件不具備的地區的兒童, 可以推遲到七周歲。 ”而新學期一般都是9月1日開學, 在9月1日開學前年滿6周歲的兒童, 這是為什麼一直以來全國各地普遍將小學入學年齡截止日定在8月31日的原因。

中心城區截止日沒鬆動

雖說在此之前, 全國各地普遍將小學入學年齡截止日定在8月31日, 但由於形勢的變化, 我省早在四年前即嘗試“彈性入學”政策,

各市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是否實行“彈性”。

記者採訪瞭解到, “彈性入學”政策在我市各區“落地”的情況不一, 大部分並沒有採用。 像主城區鏡湖區, 就一直沒有實行“彈性入學”。 原因很簡單:每年秋季境內小學招生, 8月31日前出生的孩子都“超員”, 哪還有能力招收在此之後出生的孩子!

由於歷史等方面的原因, 鏡湖區是我市優質小學教育資源比較集中的區域, 近些年來該區每年小學招生壓力都很大, 學校學位的增加跟不上生源的增加。 記者近幾天在蕪湖師範附小、育紅小學、鏡湖小學、赭山小學等學校採訪瞭解到, 近些年來招生壓力有增無減, 周邊新建社區還在不斷地冒出來, 很多家長沖著孩子能上這裡的學校而紛紛在學校周邊買房。

記者還瞭解到, 由於近些年來區劃的調整, 我市一些區的區域範圍在擴大, 即便是鏡湖區, 也不是任何一所小學都生源爆滿, 該區少數位於城郊的小學, 近幾年來生源不增反減。 儘管如此, 這些小學入學年齡截止日也不敢鬆動, 原因是防止有的“心急”的家長“鑽空子”, 先讓未滿6周歲入學年齡的孩子到這些小學上學, 上過一年後通過購房等辦法再把孩子往市中心的小學轉學。

小學不支持提前上學

“這些年來每年的生源都超飽和, 學校接收足齡孩子上學都‘夠嗆’, 根本沒有剩餘學位可以接收未足齡的孩子。 ”蕪湖師範附小趙校長說, 從孩子的角度來看, 學校和老師們也不支持入學時間再往前推,

那樣孩子的生理、心理條件都未準備好。

趙校長說, 現在孩子年滿6周歲上小學, 3歲至5歲上幼稚園小班、中班、大班, 這樣的年齡銜接是比較合適的, 如果上小學的年齡再提前, 豈不是2歲就要上幼稚園了?這實在太小了。

校長們說, 只要劃定入學的年齡截止日, 就不可能讓每個家長都滿意, 這是無法解決的矛盾。 就像有的家長希望的那樣將年齡截止日推到12月31日, 那麼次年元月出生的孩子家長同時會抱怨, 憑什麼我的孩子出生晚幾天甚至晚幾小時, 就不能上學?

採訪中, 多位小學老師說, 兒童不比成人, 年長幾個月幾乎沒有區別。 幾歲的兒童, 長幾個月甚至是二三十天, 心智發育上就有明顯差別。 差幾個月的孩子普遍接受能力和自律能力要比足齡入學的孩子低,

在學習上吃力。 有經驗的老教師不需要查看孩子的出生年月登記表, 只要上一節課就能發現班上孩子誰的年齡小, 幾乎不會出錯, 根據就是足齡和未足齡孩子在課堂上的表現差異。

老師們還提醒家長, 孩子提前勉強上學, 他們可能聽不懂老師講課, 在課堂上也坐不住, 學習上難以跟得上, 容易導致從小學、中學到大學在成績上節節敗退, 其結果與家長“贏在起跑線上”的初衷背道而馳。

部分家長比較淡然

採訪發現對於教育部發出的通知, 蕪湖有許多家長對推遲入學截止日期很期待, 但也有不少家長則比較淡然。

記者所住社區的一位年輕家長表示, 在蕪湖就常出現年輕的媽媽們為了能夠讓孩子及時入學, 生怕寶寶們晚一年上學,特意趕在每年8月31日前剖腹產。放寬入學截止日限制會減少這現象出現。有家長對記者說,每年小學招生,基本上是孩子差幾天差一兩個月的孩子家長要求的強烈,差的時間較多,家長讓孩子提前入學的願望就小多了。

與此相反,也有一些家長則表現的比較淡然。他們表示,小孩子的童年本來就很短,童年該開開心心的。孩子過早入學並非是好事,年齡大一點再上學,孩子的理解力和接受力都更強。家長吳先生認為,家長要理解孩子的自身成長規律,多一點理性,放下“搶跑”心理,不要把早一天晚一天上學等同於是否“輸在起跑線”上。他說:“年齡太小,把孩子送進學校,大人小孩兒都難適應吧。”

還有家長認為,男孩女孩應該錯齡入學,他們認為女孩早入學,男孩稍晚些。有家長說:“女孩出色的這種現象總是早于男孩,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同一年齡上學對男孩也挺不公平的。”

記者 王俊傑

生怕寶寶們晚一年上學,特意趕在每年8月31日前剖腹產。放寬入學截止日限制會減少這現象出現。有家長對記者說,每年小學招生,基本上是孩子差幾天差一兩個月的孩子家長要求的強烈,差的時間較多,家長讓孩子提前入學的願望就小多了。

與此相反,也有一些家長則表現的比較淡然。他們表示,小孩子的童年本來就很短,童年該開開心心的。孩子過早入學並非是好事,年齡大一點再上學,孩子的理解力和接受力都更強。家長吳先生認為,家長要理解孩子的自身成長規律,多一點理性,放下“搶跑”心理,不要把早一天晚一天上學等同於是否“輸在起跑線”上。他說:“年齡太小,把孩子送進學校,大人小孩兒都難適應吧。”

還有家長認為,男孩女孩應該錯齡入學,他們認為女孩早入學,男孩稍晚些。有家長說:“女孩出色的這種現象總是早于男孩,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同一年齡上學對男孩也挺不公平的。”

記者 王俊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