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中巴空軍聯訓丨訓練告結,我空軍新型作戰指揮體制浮出水面

9月25日, 創下多個“首次”的中巴空軍“雄鷹-Ⅵ”聯合訓練在駐疆某機場舉行結訓儀式, 圓滿落幕。

從9月7日開始, 在近20天時間裡, 中巴空軍圍繞進攻性空對空作戰、近距支援作戰、進攻性空對地作戰、“紅”“藍”體系對抗演練4個課題, 各型戰機共飛行500多架次, 全程展開對抗性訓練, 核對總和提升了兩國空軍的作戰能力。

“基地-旅”新型作戰指揮體制現身

據《解放軍報》25日報導, “雄鷹-Ⅵ”聯訓是首次由中國空軍基地一級戰役指揮機構組織實施, 是對“基地—旅”新體制下作戰指揮的實踐探索。 在新的領導指揮體制下, 指揮組人員較以往大幅度減少,

未來將會更加精簡。

中巴指揮員在塔臺聯合指揮夜間對抗, 出於保密需要, 螢幕都打了馬賽克。 中國軍網 圖

新華社24日報導稱, 以往像這樣的涉外、跨戰區、跨軍兵種聯訓, 需要更高級別的指揮機關組織協調, 如今首次由空軍駐新疆某基地擔綱實施。

這表明, 空軍“基地—旅”體制要素融合、體系集成、順暢高效的優勢, 已經在部隊遂行任務中得到體現。

空軍駐疆某基地配屬有航空兵旅、地導旅、雷達旅, 作戰要素齊全, 構成一個完整的作戰體系。 中國空軍駐新疆某基地司令員劉文起25日對《解放軍報》表示, 與以往的“雄鷹”系列聯合訓練相比, 這次聯訓檢驗了軍改後的新體制。

科目實戰化, 全程實彈化

綜合近日來官方公開的演習資訊, 高度實戰化無疑是“雄鷹-Ⅵ”聯訓的又一大亮點。

軍報21日報導稱, 此次聯訓將重點研究地區空中反擊作戰體系構建、中巴空軍聯合作戰樣式、近距支援作戰模式方法、空中預警指揮控制等問題。

中方預警機快速起飛, 在空中指揮雙方戰機展開對抗性訓練。

劉文起司令員25日表示, 中巴空軍“雄鷹-Ⅵ”聯訓取得了6大突破, 其中就包括首次成功組織近距支援作戰、首次在國內組織中巴空軍夜間對抗、首次全程使用實彈。

以近距支援作戰為例。 據官方綜述性報導, 中國空降兵小分隊在茫茫沙海裡隱蔽機降,

偵察發現“恐怖分子”藏匿點。 鎖定目標後, 空降兵分隊並不從地面發起進攻, 而是用“北斗”導航系統召喚空中待命的“飛豹”使用精確制導炸彈對敵營地實施毀滅性打擊。

劉文起司令員表示, 近距支援作戰的首次成功實施, 為陸空聯合作戰, 特別是特戰部隊與空中力量的聯合行動探索了經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