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濱州:今年重點構建旅遊產業新體系、打造“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品牌

2017年濱州將以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為主線, 推進“旅遊+”戰略, 打造“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品牌, 構建旅遊產業新體系, 實現旅遊消費總額150億元, 同比增長13%;接待遊客1650萬人次, 同比增長9%;完成旅遊投資70億元。

深挖黃河資源 發展沿線旅遊

身處黃河文化滋養之地, 沿河旅遊資源豐富, 借助地理優勢, 深挖黃河文化內涵, 打造“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品牌, 將黃河風情省級旅遊度假區同“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品牌建設相融合, 加強旅遊資源的整合優化, 引導資金、資源、人才、技術等要素向旅遊優勢區域、優勢景區、優勢景點集聚,

不斷豐富產品體系。

2017年, 濱州將全力打造黃河風情省級旅遊度假區, 支援鼓勵各類投資主體投入開發建設, 引導白龍灣險工、梯子壩險工等水利風景區, 完善配套設施建設, 向旅遊風景區轉變, 進一步豐富“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產品體系。 以黃河沿岸休閒農業及特色鄉村為基礎, 加快推進濱城區沿黃風情帶、開發區黃河古村風情帶、高新區龍江濕地等項目, 實現全域旅遊新突破。

旅遊多元化 供給新常態

2017年濱州將實現旅遊產業多元發展, 不斷擴大新供給, 在旅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實現新突破。 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培育低空旅遊、推進景區提質增效。

加強鄉村旅遊示範建設, 發揮鄉村旅遊在優化農村產業結構、促進城鄉互動共用發展等方面的作用,

推動黃河、徒駭河沿岸鄉村旅遊提質增效, 山地、濱海鄉村旅遊特色發展。 打造一批主題鮮明、功能完善, 生產生活與生態融合的特色旅遊城鎮和旅遊小鎮。 開展鄉村旅遊精准扶貧, 通過對口幫扶、送智下鄉、扶貧資金入股、資產量化折股等措施, 加快完成30個旅遊扶貧村旅遊設施建設。

借助大高航空城迅速發展, 支援低空旅遊通用航空裝備自主研製, 建設低空旅遊產業園。 策劃推出“空中看黃河”、“空中賞濱州”等遊覽線路。 開發連接旅遊景區、特色小鎮的低空旅遊線路, 豐富旅遊產業體系。 濱州將借助這一優勢籌備山東省首屆低空旅遊發展大會暨旅遊裝備展覽會。

旅遊“1+1” 效果>2

根據“1+1>2”的發展模式, 濱州旅遊在2017年將深入實施“旅遊+”戰略, 通過與文化、工業、商貿、互聯網相結合培育旅遊市場新主體、構建旅遊產業新體系、拓展旅遊發展新空間。

濱州作為黃河文化、“老渤海”紅色文化、孝文化、魯北民俗文化等發源地, 與旅遊相結合, 提升文化內涵和附加值, 打造一批重點文化旅遊產品。 工業方面, 支持愉悅家紡、濱奧飛機、天地緣酒業、北汽海納川等工業企業, 依託生產流水線、製造流程等引入旅遊元素, 策劃包裝旅遊線路, 打造一批工業旅遊示範基地。 鼓勵旅遊企業研發體現濱州民俗、歷史文化內涵的旅遊紀念品, 打造國際商城、進口商品展示直銷中心等購物體驗區, 推出濱州保稅區購物旅遊線路。

加快推動旅遊公共區域及場所無線網路、3G/4G等基礎設施的覆蓋。 開發“樂遊濱州”手機APP, 為遊客提供個性化、全方位解決方案, 打造智慧旅遊鄉村、景區和企業等。

規範服務 文明旅遊

2017年將繼續規範旅遊市場, 促進文明旅遊。 目前, 濱州市共有A級景區50處, 其中4A級8處;星級飯店18家, 其中四星級4家;旅行社55家, 分社21家, 服務網點65家。 2017年起, 將加大暗訪力度, 一年多次不定期進行, 暗訪結果直接作為景區覆核依據, 一經發現不達標者一律做摘牌或降級處理。

旅遊公共服務不斷優化。 深入推進“廁所革命”, 完成鄉村旅遊點新改建廁所105座, 旅遊景區、交通沿線、旅遊集散地、旅遊餐館和大型商超、娛樂場所等新改建廁所220座, 超額兩倍完成年度任務,

極大程度上方便了遊客。

落實旅遊文明行為公約和行動指南, 完善旅遊不文明行為記錄制度, 加強旅遊志願者隊伍建設。 (濱州旅遊政務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