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我們真的需要那麼多旅遊小鎮嗎?

近二年, 旅遊小鎮建設開始在全國大面積展開。 多個省提出要在5年時間內建多少個旅遊小鎮, 旅遊小鎮已成為繼全域旅遊之後又一個旅遊熱點。

2016年7月20日,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改委、財政部聯合下發《關於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 決定在全國範圍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 計畫到2020年, 培育1000個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閒旅遊、商貿物流、現代製造、教育科技、傳統文化、美麗宜居等特色小鎮, 引領帶動全國小城鎮建設。 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名單127個, 第二批特色小鎮276個。

圖 / 古北水鎮

第一批特色小鎮名單中, 旅遊小鎮占到70%之多, 第二批特色小鎮名單中, 旅遊型和歷史文化型的旅遊小鎮占到接50%之多, 400多個特色小鎮, 以旅遊為核心的小鎮占到了一多半以上, 旅遊小鎮成為了特色小鎮的主體。

我不反對旅遊小鎮的建設, 也不反對那些具有市場和資源依託的文化、農業、田園、工業小鎮的建設, 問題是, 從我國城鎮化發展的問題出發, 我國的特色小鎮是不是要以旅遊產業為核心來構建嗎?我們是要建旅遊小鎮, 還是特色小鎮實現旅遊化發展, 這是兩個不同的問題。 如果以旅遊產業為核心來佈局我國特色小鎮體系,

那麼, 我國的特色小鎮的發展方向便走偏了。

從我國城鎮化發展的問題出發, 我認為:特色小鎮建設的主流方向, 不應該是旅遊產業小鎮, 而應該是高端產業小鎮, 特別是處於我國20個城市群以及位於大都市圈的特色小鎮發展, 其產業重心應放在科研、金融、智慧製造、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藝和新技術等方面, 形成具有特色的高端產業小鎮。

中國特色小鎮的產業發展, 一定要去佔領產業鏈的高端環節, 而不能按照原有的農耕社會的空間佈局理念, 小城鎮圍繞大的中心城市形成自己的分工, 僅僅是給中心城市做配套。

旅遊小鎮便是依據大城市的居民需求而形成的一種經濟空間, 其實質還是圍繞著大城市形成的一種社會分工。

如果這樣做, 特色小鎮建設就失去了意義。 高端產業在大城市和特色小鎮共同發展, 是一個進入後工業社會發展階段國家的必然選擇, 是一個大國經濟發展成熟的表現, 也是我國城鎮化科學發展的關鍵。 這種高端產業與特色小鎮的結合方式, 既為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不同的產業空間發展方式, 也為人類社會提供更多具有人性化的發展方式。

從世界發達國家產業與空間發展的過程來說, 特色小鎮是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產業競爭力的一種重要空間形態, 在這些國家裡, 很多具有國際競爭力和世界影響力的高端產業, 不是佈局在大中心城市, 而是聚集在小鎮。

美國作為一個後工業社會的國家, 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全球影響力的產業, 一個是科技產業, 一個是金融產業, 加州的門羅派克小鎮是美國風險投資基金聚集地, 納斯達克一半以上的高科技公司都與小鎮的風險投資基金有關。 格林尼治的對沖基金小鎮聚集了五百多家對沖基金, 其規模占了全美三分之一;美國的矽谷實際上是由多個不同的科技小鎮組成的, 美國許多教育和研究機構都在小鎮有所佈局, 享有盛譽的美國普渡大學就是位於小鎮之中。

在歐洲許多具有世界影響力的製造業總部、科技工業的總部也是佈局在各個不同的小鎮, 這些由高端產業為主體的不同特色的小鎮, 成為這些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空間力量。

圖 / 瑞士達沃斯

改革開放40年,我國的產業與空間兩者之間的關係,具體表現為工業化與城市化之間的關係,是以大城市為中心來構建的,這種產業與空間的構建,一個突出問題是以犧牲小城鎮為代價的。大量的資源集中於大城市、大量的產業集中於大城市、大量的人才集中於大城市,高品質教育、醫療、交通、文化設施的大城市成為很多人嚮往的生活空間。在這種佈局下,人口過於向大城市集中,使得我國的城市越來越大,功能越來越全、產業越來越多,人口膨脹、交通擁堵、環境惡化、住房緊張、就業困難等,加劇城市的負擔。

上述經濟問題又引起一系列社會問題,進而推動了我國城市二元結構和城區二元結構的加劇,對我國未來社會經濟的發展帶來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迫切需要新的發展方式,重構產業與空間經濟聯繫,來解決上述這些問題。

在當今中國社會,如何解決城市病所帶來的一系列社會經濟問題,已成為經濟學和社會學所關注的問題,近幾年,有關這方面的學術研究和相關建議也多了起來,這是一個好的現象。

從政府層面來說,我國許多大的城市相繼制定了一些辦法和措施,來解決這些問題,比如,一些城市提出,清退低端產業,驅散低端人口,來解決城市病問題。我們先不討論這種做法的社會學意義上是否公平,就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是高端產業和高端人口加劇了城市病,還是低端產業和低端人口加劇了城市病,具備一點經濟學常識的人,都會得出一個共同的結論。

低端產業處在產業價值鏈的低端,它對整個產業鏈不會產生更大的聯動影響,低端人口處在社會低層,也不會對城市人口的增加產生更多的推動作用。而高端產業和高端人口的經濟能力卻不是這樣的,對於高端產業來說,由於它處在產業鏈的頂端,它注入一個特定空間,就會對這個空間帶來一系列為之配置的產業發展,一個資訊傳媒產業,它的存在可以帶來與之相配套的內容、平臺、管道和延伸全產業鏈的形成,一個中央電視臺有多達上萬人為之服務。

一個城市高端產業的聚焦,出於產業鏈配置的需要,必然會形成這個城市人口的膨脹;同時,高端產業的聚集必然會帶來高端人口的空間集中,高端人口具有較高的經濟能力,他要買車、住大房子、雇保姆、雇保安,要保養、要休閒,他對資源的佔有遠遠超過低端人口,需要低端人口為之提供各種服務,這些需求,怎麼不加劇城市病的問題。農村人到城市之所以能打工、就業,是有高端人口的服務需求,每天有50萬外地人到北京來看病,是因為北京有高端醫療這個產業。

特色小鎮的建設應該成為破解產業與空間經濟聯繫的一個重要途徑。就目前來看,我國的高級人才和高端產業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很少在小鎮。這也是一個現實,但這種現實在城市病加重的情況下,特別是在交通便利化、購物與服務便利化的推動下,人口的空間聚集所帶來的經濟性將會逐漸消失,相反,人口聚集所帶來的經濟、社會成本將逐漸提高,人們對大城市的依賴將會發生質的變化。人們並不是全都喜歡居住在大城市,喜歡安逸寧靜、風光宜人同時生活也足夠便利的小鎮,也是社會便利化發展的必然結果。

隨著中國城鎮化水準和人均收入水準的提高,特色小鎮一定會成為高端產業發展、高級人才聚集的一個重要空間載體,形成與大中城市形成協作互補的產業鏈關係,蘊含著巨大的發展空間和投資機會,成為我國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源。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國的特色小鎮的產業選擇與定位,不能以低端產業作為主體,而應以高端產業作為發展的方向。

從以上分析中,我們可以清楚的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特色小鎮將是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空間結構重構的重要力量。然而,在特色小鎮的發展中,我們除了以高端產業為核心構建的同時,還必須考慮特色小鎮的旅遊化發展問題。

我國由於區域收入差距越大,低收入小城鎮的人向高收入大城市流動的現象非常明顯,就目前來說,中心城市的比較優勢還是明顯的,在這種空間格局下,特色小鎮如果沒有任何自然環境、居住環境、休閒設施和服務的便利化的支撐,特色小鎮是很難引入產業資源。

同樣,在城市圈內的特色小鎮,要想主動吸引並承接高端產業和高端人群,沒有強大的功能也是很難成功的。因此,我們在特色小鎮的建設中,不能用房地產的思維來開發,而是用旅遊開發的思維來建設。特色小鎮的發展不是要建旅遊小鎮,而是要引入旅遊的元素和功能,使小鎮成為一個宜業、宜居的宜遊的社會空間,只有這些,才能通過你與中心城市所形成的生態、環境、空氣品質的比較優勢,吸引高端產業以及相應的高端人才在小鎮落戶。

因此,特色小鎮要通過旅遊化改造,形成具有一定的文化、歷史、藝術、科學、養生等價值的景觀節點、建築風貌。特色小鎮通過旅遊化改造,形成具有獨特的魅力和鮮明主題文化,拓展高端產業輻射的邊界,通過旅遊的流動產生更大的消費力,讓特色小鎮更具有生命力。

同時,特色小鎮通過旅遊化改造,使小鎮具有良好的生態環境、空氣品質和人居環境。強調優質的生活環境,是特色小鎮存在的關鍵。特色小鎮通過旅遊化改造,形成休閒業態的多樣化,構建生活化的服務系統,應在吸引社區參與、帶動就業、促進居民增收等方面有較強的作用。

綜上所述,特色小鎮只有通過走高端產業化和旅遊便利化的兩化發展道路,才能在政府正確引導及市場力量推動下,打造出一個個具有長久生命力和競爭力的特色魅力小鎮。

作者簡介

張輝,北京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陝西省人民政府特聘教授、北京旅遊學會副會長

編輯 | 王真真

文章來源 | 旅遊圈

本文為新京報每日旅遊新聞(ID:xjblvyou)內容

圖 / 瑞士達沃斯

改革開放40年,我國的產業與空間兩者之間的關係,具體表現為工業化與城市化之間的關係,是以大城市為中心來構建的,這種產業與空間的構建,一個突出問題是以犧牲小城鎮為代價的。大量的資源集中於大城市、大量的產業集中於大城市、大量的人才集中於大城市,高品質教育、醫療、交通、文化設施的大城市成為很多人嚮往的生活空間。在這種佈局下,人口過於向大城市集中,使得我國的城市越來越大,功能越來越全、產業越來越多,人口膨脹、交通擁堵、環境惡化、住房緊張、就業困難等,加劇城市的負擔。

上述經濟問題又引起一系列社會問題,進而推動了我國城市二元結構和城區二元結構的加劇,對我國未來社會經濟的發展帶來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迫切需要新的發展方式,重構產業與空間經濟聯繫,來解決上述這些問題。

在當今中國社會,如何解決城市病所帶來的一系列社會經濟問題,已成為經濟學和社會學所關注的問題,近幾年,有關這方面的學術研究和相關建議也多了起來,這是一個好的現象。

從政府層面來說,我國許多大的城市相繼制定了一些辦法和措施,來解決這些問題,比如,一些城市提出,清退低端產業,驅散低端人口,來解決城市病問題。我們先不討論這種做法的社會學意義上是否公平,就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是高端產業和高端人口加劇了城市病,還是低端產業和低端人口加劇了城市病,具備一點經濟學常識的人,都會得出一個共同的結論。

低端產業處在產業價值鏈的低端,它對整個產業鏈不會產生更大的聯動影響,低端人口處在社會低層,也不會對城市人口的增加產生更多的推動作用。而高端產業和高端人口的經濟能力卻不是這樣的,對於高端產業來說,由於它處在產業鏈的頂端,它注入一個特定空間,就會對這個空間帶來一系列為之配置的產業發展,一個資訊傳媒產業,它的存在可以帶來與之相配套的內容、平臺、管道和延伸全產業鏈的形成,一個中央電視臺有多達上萬人為之服務。

一個城市高端產業的聚焦,出於產業鏈配置的需要,必然會形成這個城市人口的膨脹;同時,高端產業的聚集必然會帶來高端人口的空間集中,高端人口具有較高的經濟能力,他要買車、住大房子、雇保姆、雇保安,要保養、要休閒,他對資源的佔有遠遠超過低端人口,需要低端人口為之提供各種服務,這些需求,怎麼不加劇城市病的問題。農村人到城市之所以能打工、就業,是有高端人口的服務需求,每天有50萬外地人到北京來看病,是因為北京有高端醫療這個產業。

特色小鎮的建設應該成為破解產業與空間經濟聯繫的一個重要途徑。就目前來看,我國的高級人才和高端產業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很少在小鎮。這也是一個現實,但這種現實在城市病加重的情況下,特別是在交通便利化、購物與服務便利化的推動下,人口的空間聚集所帶來的經濟性將會逐漸消失,相反,人口聚集所帶來的經濟、社會成本將逐漸提高,人們對大城市的依賴將會發生質的變化。人們並不是全都喜歡居住在大城市,喜歡安逸寧靜、風光宜人同時生活也足夠便利的小鎮,也是社會便利化發展的必然結果。

隨著中國城鎮化水準和人均收入水準的提高,特色小鎮一定會成為高端產業發展、高級人才聚集的一個重要空間載體,形成與大中城市形成協作互補的產業鏈關係,蘊含著巨大的發展空間和投資機會,成為我國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源。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國的特色小鎮的產業選擇與定位,不能以低端產業作為主體,而應以高端產業作為發展的方向。

從以上分析中,我們可以清楚的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特色小鎮將是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空間結構重構的重要力量。然而,在特色小鎮的發展中,我們除了以高端產業為核心構建的同時,還必須考慮特色小鎮的旅遊化發展問題。

我國由於區域收入差距越大,低收入小城鎮的人向高收入大城市流動的現象非常明顯,就目前來說,中心城市的比較優勢還是明顯的,在這種空間格局下,特色小鎮如果沒有任何自然環境、居住環境、休閒設施和服務的便利化的支撐,特色小鎮是很難引入產業資源。

同樣,在城市圈內的特色小鎮,要想主動吸引並承接高端產業和高端人群,沒有強大的功能也是很難成功的。因此,我們在特色小鎮的建設中,不能用房地產的思維來開發,而是用旅遊開發的思維來建設。特色小鎮的發展不是要建旅遊小鎮,而是要引入旅遊的元素和功能,使小鎮成為一個宜業、宜居的宜遊的社會空間,只有這些,才能通過你與中心城市所形成的生態、環境、空氣品質的比較優勢,吸引高端產業以及相應的高端人才在小鎮落戶。

因此,特色小鎮要通過旅遊化改造,形成具有一定的文化、歷史、藝術、科學、養生等價值的景觀節點、建築風貌。特色小鎮通過旅遊化改造,形成具有獨特的魅力和鮮明主題文化,拓展高端產業輻射的邊界,通過旅遊的流動產生更大的消費力,讓特色小鎮更具有生命力。

同時,特色小鎮通過旅遊化改造,使小鎮具有良好的生態環境、空氣品質和人居環境。強調優質的生活環境,是特色小鎮存在的關鍵。特色小鎮通過旅遊化改造,形成休閒業態的多樣化,構建生活化的服務系統,應在吸引社區參與、帶動就業、促進居民增收等方面有較強的作用。

綜上所述,特色小鎮只有通過走高端產業化和旅遊便利化的兩化發展道路,才能在政府正確引導及市場力量推動下,打造出一個個具有長久生命力和競爭力的特色魅力小鎮。

作者簡介

張輝,北京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陝西省人民政府特聘教授、北京旅遊學會副會長

編輯 | 王真真

文章來源 | 旅遊圈

本文為新京報每日旅遊新聞(ID:xjblvyou)內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