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今年已經三十歲了,還沒結婚……

“我今年三十歲了, 還沒結婚……”

這是現在很多人身邊都經常發生的事, 言語中透著焦慮和不安。 那這是為什麼呢?

1、經濟壓力大:不敢結婚不敢生孩子

在中國, 相親必提三問:收入, 房子, 車子。

一些城市娶媳婦, 至少要彩禮10萬, 酒席10萬, 還不算五金、紅包。 而一位普通務工人員的工資一個月可能只有五千塊, 省吃儉用存下來三千塊。 一年存三萬六, 單單老婆本就要存上六七年。

現在的房價,

北上廣深就不用說了, 隨隨便便在三四線城市也是一萬八千的, 遠遠超過一個普通人工資所能負擔的程度。 如果爸媽也沒有積蓄, 靠自己攢個首付都要攢上好幾年。

另外, 養孩子的成本太高。 且不論在大城市買一個學區房有多難, 單單孩子生下來的奶粉錢、教育經費就夠你折騰的了。 而孩子生下來一歲到三歲期間一定要有人帶吧, 家裡有老人肯幫忙帶麼?如果沒有, 男方有能力讓女方在家帶孩子麼? 沒錢不敢結婚。 這就是現實。

2、沒安全感:不想降低生活品質

有一位未婚女性曾對婚姻發出質疑:“為什麼我必須安頓下來, 像我母親一樣過著白開水一樣的生活?” 當代女性大部分都有比較強的“女權”意識, 她們不再需要依附男人而活, 這在某種程度上降低了她們的結婚傾向。

另外, 現在的婚姻越來越不靠譜了。 2016年北上廣深的離婚率在35%以上, “出軌”、“家庭暴力”、“喪偶式婚姻”等都在提醒女性婚姻有風險,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恐懼婚姻。 在電影《遺願清單》裡, 機修工人卡特一直夢想成為一名歷史老師,

但是為了家庭和孩子, 他放棄了自己的夢想, 當了一輩子的汽車修理工, 致死依然抱有遺憾。

所以, 選擇家庭也就意味著放棄一部分自己原來的夢想和生活, 但很多人不願意為了結婚而降低自己的生活品質。

3、沒對象:遇不到想要結婚的人

三十歲了還沒有結婚, 不代表不想結婚。

現代人資訊發達了, 生活圈子卻變窄了。 除了上班下班就是窩在家裡追劇、玩遊戲, 生活裡根本接觸不到其他人。 “宅男”、“宅女”其實占了單身貴族的很一大部分。 遇不到合適的人, 又不願意將就, 於是只能抱著順其自然的心態, 繼續等待緣分的到來。

但緣分的事很難說, 婚也不是你想結就可以結的, 結婚首先還是要遇到一個你想與之共度餘生的人。

4、不婚主義:一個人也可以過得很好

雖然通常情況下,已婚者往往要比未婚者更長壽,但仍有小部分人不主張婚姻。

農業社會時期的男女合作模式是“你耕田來,我織布”,但現在分工沒那麼明確了,女人可以和男人一樣在社會上賺錢,有些男人甚至比女人更喜歡研究菜譜。

生活越來越便利,誰沒有了誰都一樣可以活得很好。而一些本來就習慣一個人並且非常享受獨處,自由自在慣了的人,婚姻對他們來說,反而是一種負擔。

關於婚姻,我聽過最好的一句話是:我期待愛情,嚮往婚姻,但同時也做好了一個人孤獨終老的準備。

雖然通常情況下,已婚者往往要比未婚者更長壽,但仍有小部分人不主張婚姻。

農業社會時期的男女合作模式是“你耕田來,我織布”,但現在分工沒那麼明確了,女人可以和男人一樣在社會上賺錢,有些男人甚至比女人更喜歡研究菜譜。

生活越來越便利,誰沒有了誰都一樣可以活得很好。而一些本來就習慣一個人並且非常享受獨處,自由自在慣了的人,婚姻對他們來說,反而是一種負擔。

關於婚姻,我聽過最好的一句話是:我期待愛情,嚮往婚姻,但同時也做好了一個人孤獨終老的準備。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