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所鄉村學校“火”了,她打動了眾多鄉村教育人的心

點擊上方河南教師關注我們!

9月22日、23日, 全省各地的600多位鄉村教育實踐者齊聚輝縣市, 參加由河南教育時報社、輝縣市教育局主辦, 輝縣市吳村鎮中心學校承辦的第十一屆河南課改先鋒公益論壇暨“現代鄉村學校建設”觀摩研討會。

他們通過實地考察吳村鎮中心學校, 為自己困惑的辦學難題尋求答案, 學習借鑒好經驗, 並借機結識一些志同道合者, 或尋求專家的幫助和長期指導。

今天小編把此次會議中的一些精彩內容呈現給沒能到現場觀摩的老師們。

揭示突圍之道現代鄉村學校樣本被廣泛“圍觀”

開幕式, 媒體搶佔有利位置攝影攝像

百泉國際酒店的大會場坐得滿滿當當

新鄉市教育局副局長劉建學、輝縣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柴昀、河南教育時報社總編輯劉肖、輝縣市教育局局長劉建國等領導,

以及此次論壇特邀專家——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室教研員、教育學博士申宣成, 河南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北京師範大學農村教育研究中心博士後李醒東出席了22日下午的開幕式

“學生一個個都轉到縣城學校啦, 鄉村學校還咋辦下去呀?”“我們學校硬體還不錯, 升學率也拿得出手, 可每年暑假老師還是幾個、十幾個地往城裡, 能有啥辦法留住老師?”“我們的老師沒熱情, 觀念陳舊, ‘過一天少三晌’的思想很嚴重, 這又導致學校生源品質下降, 作為校長, 我應該採取哪些辦法提高老師的幹勁兒呢?”……600多位來自全省各地的校長、老師想從此次觀摩上尋求答案。

開幕式上, 柴昀介紹了輝縣市近年來的教育發展狀況, 並致歡迎辭。 河南教育時報社總編輯劉肖在致辭中說, 此次河南課改先鋒公益論壇是首次放到一所鄉村學校來開的。 在鄉村學校普遍存在學生流失、教師流失、教育品質堪憂的狀況之下, 吳村鎮中心學校不僅學生不流失, 反而“回流”, 教師幹勁兒足、專業成長快, 找回了職業幸福與尊嚴, 教育品質在全市領先, 尤其是“讓學生看到自己的未來”的做法更值得稱道。 “現代鄉村學校應是什麼樣子?吳村鎮中心學校提供了一個樣本!”

輝縣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柴昀致辭

輝縣市吳村鎮中心學校校長張文栓接受“河南課改先鋒學校”獎牌

教師重拾尊嚴,學生多元發展鄉村學校就有希望

簡潔而莊重的開幕式之後,輝縣市吳村鎮中心學校校長張文栓以《一所鄉村學校的求強圖變之路》為題做了主題報告。當他以圖片、資料等反映學校美麗的校園環境、齊全的設施、老師與學生豐富的校園生活,以及學生年年提升的學習成績時,台下的老師們不由得發出讚歎聲和議論聲。

張文栓說,辦學校不能回避學生的考試成績和升學率,關鍵是不能以考試成績這個單一的標準來評價學生和老師,關鍵是要問一問,優異的考試成績是怎麼來的。“是老師學生加班加點,犧牲休息時間和其他方面的發展換來的?還是因為提高了課堂教學品質,優化了學生的學習過程?成績是師生健康發展的副產品。”

吳村鎮中心學校的中招成績從2013年起,一年上一個臺階。今年中招,從幼稚園起就在吳村鎮中心學校讀書,沒有上一天課外補習班的李梅同學,取得了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績,再次堅定了老師們“節假日不補課,不加班加點逼學生學習”“向‘講練結合、及時回饋、重在落實’的扎實課堂要成績”“向實實在在的教研活動要成績”“向教師專業成長要成績”的信心。

張文栓校長做報告《一所鄉村學校的求強圖變之路》

參會老師都被實在的報告吸引

改革評價辦法,化解老師們“分分計較”的後顧之憂,積極投入各種各樣的文體活動,為每一個孩子的興趣和特長發展搭建平臺;透明的績效評價制度、人文關懷做到“放疲勞假”的細節,老師們的幹勁兒爆棚;“動靜結合”的課程設計,十大品牌校園活動……參會的老師們除了在感動處報以熱烈的掌聲,就是不停地做筆記、用手機對著大螢幕拍攝感興趣的內容。整個會場沒有人走動,沒有人竊竊私語,沒有此起彼伏煩人的手機鈴聲,大家都被張校長實在的報告吸引住了。

隨後,吳村鎮中心學校青年教師郭紅雲、張佳佳,學生都怡帆、李玥嫻,先後走上舞臺,講述自己的成長故事以及工作與學習感受。郭紅雲老師說,自己也羡慕城裡的便利與繁華,但學校“成長的沃土”對她更有吸引力。張佳佳老師說,學校讓她感受到了為師的尊嚴與快樂,她願意一輩子做一名鄉村教師。兩個學生演講落落大方,沒有空話套話,把自己在學校豐富多彩的課程、活動中的成長清晰地表達了出來,學校的教育力可見一斑。

郭紅雲、張佳佳兩位老師及都怡帆、李玥嫻同學講自己的成長故事

師生組合報告的最後,四位老師用充滿激情的原創詩朗誦《鄉村教育追夢人》,再現了學校這些年快速發展的歷程、原因以及老師們在學校騰飛後的一腔豪情。會場的氣氛達到了高潮:臺上老師感情噴薄,台下老師掌聲雷動,感動與理智交織,情感與思考彙聚——鄉村學校是有希望的!

四位老師以詩歌朗誦的形式再現學校發展歷程

鄉村學校的未來在哪裡?申宣成、李醒東兩位專家分別對吳村鎮中心學校的實踐進行了專業解讀,進而“點了題”。申宣成認為,“以多種手段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以豐富的課程培育放飛孩子的夢想,以閱讀引領學生的精神成長”,是三點重要啟示。李醒東說,“師資是最關鍵的資源,有限的資源如何發揮更大的效能,需要有良好的機制設計和制度安排”,維護教師利益,就促進他們專業成長;關愛教師生活,就讓他們精神充盈,多元評價導向才能解放教師。他們都提出,校長太重要了,“校長是鄉村學校發展的靈魂”“校長是學校發展的發動機”。

兩位專家都強調,校長非常關鍵

22日晚上的沙龍研討搭建了交流平臺,有鄉村學校亮點分享,有尖銳的問題解答,更有對鄉村教育價值的深度探討。

現場觀摩,提煉最真實的經驗資源困局須求“精神”之解

23日上午,參會老師們來到吳村鎮中心學校,一進校門,就受到了教師樂隊的隆重歡迎。吳村鎮中心學校全面開放,對教學感興趣的老師根據事先公佈的各個班級的課自由選擇進入教室聽課;想探究學校管理和評價制度的,搜尋各種制度規定,走進教師辦公室,與遇到的老師交談、求證;對教研、課程和學校活動有興趣的,在資料展示區翻看老師們的教研記錄、學生的讀書筆記、觀影筆記等;想學習校園文化和環境美化的,就在校園各處邊走邊拍……

參會的老師們一走校門,就遇到了隆重的禮遇:吳村鎮中心學校的教師樂隊奏樂歡迎

參會老師觀看展板,翻閱各種展示資料

圍觀課堂

與吳村鎮中心學校的老師交流,求證各種疑問

在毛澤東詩詞長廊駐足小憩

美麗的校園內有很多果樹,果實累累

拍下各種自己感興趣的細節,教師辦公室裡設個“手機袋”比僅僅規定上課不能帶手機先進一步

“動靜結合”的課程建設是吳村鎮中心學校的一大亮點,其中的“動”最主要的就是球類運動,“靜”中的亮點是毛澤東詩詞誦讀。此次現場會也安排了觀摩活動。

十點鐘,大課間的時間到了。全體學生快速地排好隊,拿著各自的籃球、足球,到操場跑操、做操。學生以班級為隊,先跑兩圈,然後在球場上排好隊伍,根據樂曲開始了籃球操足球操運動。整個過程,無需指揮,學生根據樂曲的變化和指令變換各種操式,訓練有素。對於這種兼顧運動量和球類運動技能、娛樂性和觀賞性為一體的團體鍛煉形式,參會的老師們都很感興趣,不停地拍照、錄影,有的還向吳村鎮中心學校的體育老師詢問具體的教學、訓練問題。

球類運動課間操,也有觀賞性,參會老師看得入神

在最後的毛澤東詩詞誦讀展示會上,11個節目以配樂詩朗誦、舞蹈、情景劇表演等藝術形式,展現了學生以毛澤東詩詞為載體,發展興趣愛好、提高才藝、涵養精神氣質的成果。孩子們嫺熟的朗誦、優美的舞蹈、自信的颱風,不斷贏得參會老師們的掌聲。

聚焦會神看孩子們精彩的表演

有報告,有點評,有交流,有資料,還有現場觀摩——不少參會老師反映“不虛此行”“收穫多多”,不僅學到了好經驗,得到了啟發,更有精神上的激勵。

舞陽縣第一實驗小學的杜亞萍老師告訴記者:很多事情學校都做過,像毛澤東詩詞誦讀,像今天這樣的展示表演,學習之後就發現我們缺少課程建設的眼光,整體性的規劃與堅持都不夠。“這次學習學校派了20多位老師,從教研到學生社團都有負責人,全方位學習,回去後肯定要細細總結。”

在吳村鎮中心學校的食堂吃免費午餐

新鄉市紅旗渠小店中心學校副校長王衛芳說,自己被申老師的報告打動了,也要有個“諾言”去實現——做麥田裡的守望者。“看到這麼多人為了鄉村教育而相聚,一下子感到鄉村教育並不孤單,我們都在不懈努力。”

鄉村教育的路註定不會是坦途,就像李醒東在報告中提到的,吳村鎮中心學校確實有很多經驗可以總結,能夠給很多鄉村學校某些啟迪,但放眼整個鄉村教育,有一系列的困難和問題。尉氏縣的于冬柱老師在觀摩課間操時說:人家做得真好,但我們一時還真學不成,學校沒有場地,缺體育老師……

觀摩結束,張文栓校長與參會老師們揮手告別

鄉村教育的發展在一段時期內就是“資源困局”限制內的發展,“精神”或許才是比較有效的破局利器。在心裡立一個諾言,為鄉村教育——它可以是一個安慰,也可以成為一種力量。

原載:教育時報

作者:吳松超

攝影:代修鵬 吳松超 劉永博

重要聲明:本原創作品,著作權屬“河南教師”微信公眾號(jiaoyushibao)所有,媒體或公眾號轉載時,請務必注明出處,否則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

覺得不錯,請點贊↓↓↓

輝縣市吳村鎮中心學校校長張文栓接受“河南課改先鋒學校”獎牌

教師重拾尊嚴,學生多元發展鄉村學校就有希望

簡潔而莊重的開幕式之後,輝縣市吳村鎮中心學校校長張文栓以《一所鄉村學校的求強圖變之路》為題做了主題報告。當他以圖片、資料等反映學校美麗的校園環境、齊全的設施、老師與學生豐富的校園生活,以及學生年年提升的學習成績時,台下的老師們不由得發出讚歎聲和議論聲。

張文栓說,辦學校不能回避學生的考試成績和升學率,關鍵是不能以考試成績這個單一的標準來評價學生和老師,關鍵是要問一問,優異的考試成績是怎麼來的。“是老師學生加班加點,犧牲休息時間和其他方面的發展換來的?還是因為提高了課堂教學品質,優化了學生的學習過程?成績是師生健康發展的副產品。”

吳村鎮中心學校的中招成績從2013年起,一年上一個臺階。今年中招,從幼稚園起就在吳村鎮中心學校讀書,沒有上一天課外補習班的李梅同學,取得了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績,再次堅定了老師們“節假日不補課,不加班加點逼學生學習”“向‘講練結合、及時回饋、重在落實’的扎實課堂要成績”“向實實在在的教研活動要成績”“向教師專業成長要成績”的信心。

張文栓校長做報告《一所鄉村學校的求強圖變之路》

參會老師都被實在的報告吸引

改革評價辦法,化解老師們“分分計較”的後顧之憂,積極投入各種各樣的文體活動,為每一個孩子的興趣和特長發展搭建平臺;透明的績效評價制度、人文關懷做到“放疲勞假”的細節,老師們的幹勁兒爆棚;“動靜結合”的課程設計,十大品牌校園活動……參會的老師們除了在感動處報以熱烈的掌聲,就是不停地做筆記、用手機對著大螢幕拍攝感興趣的內容。整個會場沒有人走動,沒有人竊竊私語,沒有此起彼伏煩人的手機鈴聲,大家都被張校長實在的報告吸引住了。

隨後,吳村鎮中心學校青年教師郭紅雲、張佳佳,學生都怡帆、李玥嫻,先後走上舞臺,講述自己的成長故事以及工作與學習感受。郭紅雲老師說,自己也羡慕城裡的便利與繁華,但學校“成長的沃土”對她更有吸引力。張佳佳老師說,學校讓她感受到了為師的尊嚴與快樂,她願意一輩子做一名鄉村教師。兩個學生演講落落大方,沒有空話套話,把自己在學校豐富多彩的課程、活動中的成長清晰地表達了出來,學校的教育力可見一斑。

郭紅雲、張佳佳兩位老師及都怡帆、李玥嫻同學講自己的成長故事

師生組合報告的最後,四位老師用充滿激情的原創詩朗誦《鄉村教育追夢人》,再現了學校這些年快速發展的歷程、原因以及老師們在學校騰飛後的一腔豪情。會場的氣氛達到了高潮:臺上老師感情噴薄,台下老師掌聲雷動,感動與理智交織,情感與思考彙聚——鄉村學校是有希望的!

四位老師以詩歌朗誦的形式再現學校發展歷程

鄉村學校的未來在哪裡?申宣成、李醒東兩位專家分別對吳村鎮中心學校的實踐進行了專業解讀,進而“點了題”。申宣成認為,“以多種手段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以豐富的課程培育放飛孩子的夢想,以閱讀引領學生的精神成長”,是三點重要啟示。李醒東說,“師資是最關鍵的資源,有限的資源如何發揮更大的效能,需要有良好的機制設計和制度安排”,維護教師利益,就促進他們專業成長;關愛教師生活,就讓他們精神充盈,多元評價導向才能解放教師。他們都提出,校長太重要了,“校長是鄉村學校發展的靈魂”“校長是學校發展的發動機”。

兩位專家都強調,校長非常關鍵

22日晚上的沙龍研討搭建了交流平臺,有鄉村學校亮點分享,有尖銳的問題解答,更有對鄉村教育價值的深度探討。

現場觀摩,提煉最真實的經驗資源困局須求“精神”之解

23日上午,參會老師們來到吳村鎮中心學校,一進校門,就受到了教師樂隊的隆重歡迎。吳村鎮中心學校全面開放,對教學感興趣的老師根據事先公佈的各個班級的課自由選擇進入教室聽課;想探究學校管理和評價制度的,搜尋各種制度規定,走進教師辦公室,與遇到的老師交談、求證;對教研、課程和學校活動有興趣的,在資料展示區翻看老師們的教研記錄、學生的讀書筆記、觀影筆記等;想學習校園文化和環境美化的,就在校園各處邊走邊拍……

參會的老師們一走校門,就遇到了隆重的禮遇:吳村鎮中心學校的教師樂隊奏樂歡迎

參會老師觀看展板,翻閱各種展示資料

圍觀課堂

與吳村鎮中心學校的老師交流,求證各種疑問

在毛澤東詩詞長廊駐足小憩

美麗的校園內有很多果樹,果實累累

拍下各種自己感興趣的細節,教師辦公室裡設個“手機袋”比僅僅規定上課不能帶手機先進一步

“動靜結合”的課程建設是吳村鎮中心學校的一大亮點,其中的“動”最主要的就是球類運動,“靜”中的亮點是毛澤東詩詞誦讀。此次現場會也安排了觀摩活動。

十點鐘,大課間的時間到了。全體學生快速地排好隊,拿著各自的籃球、足球,到操場跑操、做操。學生以班級為隊,先跑兩圈,然後在球場上排好隊伍,根據樂曲開始了籃球操足球操運動。整個過程,無需指揮,學生根據樂曲的變化和指令變換各種操式,訓練有素。對於這種兼顧運動量和球類運動技能、娛樂性和觀賞性為一體的團體鍛煉形式,參會的老師們都很感興趣,不停地拍照、錄影,有的還向吳村鎮中心學校的體育老師詢問具體的教學、訓練問題。

球類運動課間操,也有觀賞性,參會老師看得入神

在最後的毛澤東詩詞誦讀展示會上,11個節目以配樂詩朗誦、舞蹈、情景劇表演等藝術形式,展現了學生以毛澤東詩詞為載體,發展興趣愛好、提高才藝、涵養精神氣質的成果。孩子們嫺熟的朗誦、優美的舞蹈、自信的颱風,不斷贏得參會老師們的掌聲。

聚焦會神看孩子們精彩的表演

有報告,有點評,有交流,有資料,還有現場觀摩——不少參會老師反映“不虛此行”“收穫多多”,不僅學到了好經驗,得到了啟發,更有精神上的激勵。

舞陽縣第一實驗小學的杜亞萍老師告訴記者:很多事情學校都做過,像毛澤東詩詞誦讀,像今天這樣的展示表演,學習之後就發現我們缺少課程建設的眼光,整體性的規劃與堅持都不夠。“這次學習學校派了20多位老師,從教研到學生社團都有負責人,全方位學習,回去後肯定要細細總結。”

在吳村鎮中心學校的食堂吃免費午餐

新鄉市紅旗渠小店中心學校副校長王衛芳說,自己被申老師的報告打動了,也要有個“諾言”去實現——做麥田裡的守望者。“看到這麼多人為了鄉村教育而相聚,一下子感到鄉村教育並不孤單,我們都在不懈努力。”

鄉村教育的路註定不會是坦途,就像李醒東在報告中提到的,吳村鎮中心學校確實有很多經驗可以總結,能夠給很多鄉村學校某些啟迪,但放眼整個鄉村教育,有一系列的困難和問題。尉氏縣的于冬柱老師在觀摩課間操時說:人家做得真好,但我們一時還真學不成,學校沒有場地,缺體育老師……

觀摩結束,張文栓校長與參會老師們揮手告別

鄉村教育的發展在一段時期內就是“資源困局”限制內的發展,“精神”或許才是比較有效的破局利器。在心裡立一個諾言,為鄉村教育——它可以是一個安慰,也可以成為一種力量。

原載:教育時報

作者:吳松超

攝影:代修鵬 吳松超 劉永博

重要聲明:本原創作品,著作權屬“河南教師”微信公眾號(jiaoyushibao)所有,媒體或公眾號轉載時,請務必注明出處,否則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

覺得不錯,請點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