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七彩神仙魚之藍松石紅松石Ⅱ(連載分享)

條紋型藍松石與紅松石

在五十四年前, 野生藍七彩及野生綠七彩尚是水族館的稀有觀賞魚, 要取得它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為了要研究它, 美國的傑克.瓦特裡大師在1963年年便冒著被毒蚊, 毒蟲叮咬的生命危險, 親自飛往秘魯再轉到巴西西部去採集野生藍七彩回家, 後來成功地交配繁殖出人工藍七彩F1子代。

當時可說是全球水族界轟動之舉。 到了1965年年, 瓦特裡大師又親自到巴西去, 這回是去泰飛河流域, 目標是採集另一種野生綠七彩。 回國後他又成功地繁殖出綠七彩的人工F1子代。 他對照這兩樣野生魚所生下來的子代,

一種帶藍色另一種帶淺綠, 又參照比對色譜, 想像如果將藍色加上綠色將會變成藍綠色, 會隨著光線角度的不同而呈現忽藍忽綠的變化, 再加上鱗片的發光度, 會呈現出五種藍色(群青, 普藍, 靛青, 蔚藍, 鈷藍)顏色的視覺效果出來, 所以他就將藍七彩F2的子代雜交綠七彩F1的子代, 創造出聞名三十多年聲名不墜的鈷藍松石。

如果當年大師他不雜交這兩種子代, 就沒有新魚種出現, 大概現在就沒有瓦特裡松石這個名詞。 如果當時是由史密特大師用藍野生和綠野生所雜交出來的魚, 而用史密特自己高興的命名法來稱呼這種雜交魚的子代, 可能就命名為史密特。

松石在歐美流行十年後才在六十年代開始流行到亞洲及世界各地,

算一算已經流行了五十多年之久, 可以說是除了五彩以外, 人工七彩最古老, 最傳統的品種。 到現在為止, 尚有不少人喜歡這古老品種。 因為它像一些80年代經典的港臺老歌, 吸引老, 中, 青三代的人在茶餘飯後或有空閒的時間裡, 靜心地, 慢慢地品賞它那多變化的花紋, 配合有光澤性的藍綠顏色組合成如夢似幻般的七彩仙子。 德國眼鏡佬在幾年前推出的由野彩皇室藍雜交而提純出來的直紋紅松石又再次把松石這個古老的品種讓七彩愛好者們重新認識到它的美。

在臺灣, 我們唯獨對松石這古老品系, 維持高度的熱衷與保有大量的古老松石數量, 其數量可能還高於德國。

由八十三年台南龍祥魚場登上馬來西亞檳城七彩比賽的紅松石冠軍寶座(圖一)及八十五年福爾摩沙魚場登上德國世界七彩大賽的藍松石冠軍寶座(圖二), 這兩件大事可見臺灣松石這古老品系的數量多與堅強的實力。

由八十年初, 勞永溢大師介紹他們的優良品系來台,

如高身紅松石(圖三), 大種紅松石(圖四), 紅霞鈷藍松石(圖五), 特種紅松石(圖六)...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