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他們所講的故事,深深打動了聽眾的心……

忠誠辦教

大愛育人

為認真貫徹落實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 爭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人民滿意教師,

回應市委“幹在實處 走在前列 勇立潮頭”號召, 9月25日, 全市教育系統“忠誠辦教 大愛育人”師德演講比賽在衢州市教育局隆重舉辦。

參加決賽的19名選手用自己或身邊同事在工作中的感人事蹟, 闡述了對師德的深刻感悟, 表達了教師對學生真摯無私的愛。

選手們繪聲繪色, 或歌詠榜樣, 或抒師生之情, 抒發了他們內心的大愛情懷, 顯現教師以愛育人、以德化人的精神風貌。 聲情並茂、激情四射的演講不時贏得台下的陣陣掌聲。

經過激烈角逐, 雷煥、方晨、徐琪獲一等獎;吳芳等6位選手獲二等獎;童倩芸等10位選手獲三等獎。

主任播音員、衢州廣播新聞綜合頻率總監孔凡康點評

一等獎

龍游橋下小學 雷煥

堅守, 只為桃李吐芬芳

大家好,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堅守, 只為桃李吐芬芳》。

請大家先看一小段紀錄片。

這段紀錄片是錢江電視臺在1998年拍攝的, 紀錄片的主人公是我的啟蒙老師——石秋松。 一位任班主任41載的人民教師。

石老師的教師生涯起步于一所瀕臨關門的的村小。 但他知難而進,先後經歷了“籌資造橋”,“十年家中校”,“化緣建新校”等艱難的辦學之路,終於成功讓這所農村小學起死回生。他愛校更愛生:墊付困難學生書學費;走訪學困生家庭;關愛智殘、身殘兒童;積極探索“小組學習”模式……

他的辛勤付出終於迎來了校園的春天:連續五個學年奪得縣、鄉“先進教育集體”的錦旗,這在當時,堪稱奇跡。報社媒體爭相報導,石老師也獲得了省“春蠶獎”這一榮譽稱號。

2004年,石老師走進了鄉中心校。此時的他已年過半百,可他卻好像忘記了年齡:主動承擔畢業班班主任;開展縣市課題研究、論文撰寫;主動承擔“帶新”任務,精心指導新教師參與各級課堂展示、教學比武。他就像一頭不知疲倦的老黃牛,辛勤耕耘,忘我工作。

天有不測風雲,2015年,在教師一次例行的體檢中,石老師被查出患有惡性腫瘤,病魔硬生生地把他從傾心的崗位上拽進了恐怖的手術室。11個小時的手術之後,命運之神終於又眷顧了他一次。出院後,在家僅僅調理了三個月,石老師待不住了,他對家人說:“我一定要在講臺上幹到退休,這是我這輩子的理想!”成功說服了家人後,石老師手執教鞭又回到了他魂牽夢縈的三尺講臺。

“當看著我們日夜思念的石老師,微笑著走進教室,我激動得想哭,啊,神奇的祝願,可真靈!”這是石老師班上一個孩子日記中的真情流露。讀著這樣的句子,師生間的那縷情、那份義躍然紙上,會有誰不被感動?

2016年,石老師被評為“衢州市最美教育人提名獎”。三衢教育公眾號對他的事蹟進行了推送。當我淚眼朦朧地讀到文章後的評論區時,我的耳畔仿佛響起了那首托物言志的歌曲——《好大一棵樹》:“撒給大地多少綠蔭,那是愛的音符,無論白天和黑夜,都為人類造福”。石老師就是那“好大一棵樹”——忠誠辦教,胸懷在藍天;大愛育人,深情藏沃土。當淚水劃過臉頰時,我知道這淚是感動的淚,是驕傲的淚。因為石老師不僅僅是我的啟蒙老師,更是養我長大,又指引我一路成長的我最敬愛的父親。

當我在父親的影響下,成長為一名人民教師之後,我從父親的教育生涯中讀懂了他|愛崗敬業的內涵——堅守與執著。堅守,是他作為一位教育人人生價值;執著,是父親為了靜待桃李滿園吐芬芳。

“知之非艱,行之惟艱。”像父親那樣堅守教育這一方沃土,執著“忠誠辦教,大愛育人”,這是我今生的不二選擇!我堅信:一個老師的追求,一個孩子的追求,無數個中華兒女的追求,一定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開化縣教育局 方晨

只待山花爛漫時

老師說:我不需要熱烈的掌聲,也不需要華麗的舞臺,我所期盼的只是春暖花開時,我在一旁微笑,你在叢中嬉鬧。

尊敬的各位領導、評委老師,你們辛苦了!我是來自國家公園開化的一名普通教師方晨,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只待山花爛漫時》。

曾幾何時,人們愛把讚美的語言獻給老師,說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是塑造未來的雕塑家,是園丁,是蠟燭,是春蠶……為什麼如此平凡的職業能享受這些崇高的榮譽?我只能說,因為話不僅僅是這樣說的,老師更是這樣做的。畢生的心血做了平凡的事,粗糙的雙手鑄造了孩子的夢想。工作至今,每個學期學校都會組織師德風範的學習活動,每一次的學習和領悟都讓我感知肩上的擔子更重了,身上的責任更大了。可我毫不畏懼也毫不猶豫,因為在老師的心裡只有一個字,就是“幹”,認真踏實的幹,傾盡全力的幹。學生需要什麼,我們就給予什麼,這就是實在,這就是職責所在.

我熱愛這份可以用心去經營的職業,我也常常被身邊那些在不經意間留下點滴感動的老師們所鼓舞。比如在我家鄉的開化中學,近日就發生了一件想來就令人眼眶泛紅的事兒。開化中學寧靜的校園內,學生們正準備晚自習,高三(1)班的班主任張雪梅老師接到一個電話,電話那頭傳來她丈夫焦急的聲音:兒子發燒了,整個人昏昏沉沉,一點力氣也沒有。如果你走得開,和我一起送他去醫院吧。張雪梅老師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但馬上她就壓低了聲音說:我督班走不開,你快送兒子去醫院。隨後她撂下了電話,沒想到的是過了五分鐘,班裡有個學生突然身體不適,情緒發生了變化,張老師二話沒說帶著這位學生去了醫院。就這樣,張老師竟和她的兒子在醫院偶遇了。她看到父子倆還在等化驗報告,她拖著像被灌了鉛似的雙腿走近兒子,聽到了兩句話:媽媽,我會勇敢!兒子的血象很不好,要馬上打點滴,但你別太擔心,先回學校吧,這裡有我呢。一轉身,張老師潸然淚下。她無法直視兒子那張蒼白的小臉,帶著學生回到了學校。直到學校熄燈,學生們睡下了,她才拖著疲憊的身軀趕到醫院,她摸摸兒子的頭本想著說點什麼,可兒子卻搶著說:我知道的,你有46個大哥哥大姐姐要照顧,你是個超級媽媽!從兒子稚嫩的話語中我們不難知道,這樣的事情在張老師的身上經常發生。是,沒錯,這是一件普通的事,但同樣身為母親的我,真的可以體會那種心痛的滋味。

“四有”好教師,仁愛之心赫然顯眼,“仁愛”就是從事教育事業的基礎,還有什麼比教書育人更純粹的事?我常常想學生應該是幸福的,老師引導著他們畫出了太陽和春天,那是因為老師心中裝的就只有太陽和春天。都說老師不求回報,這是我所不贊同的,親手栽種下的小花苗,怎會不想等到花開遍地的那一天?忠誠辦教,大愛育人,只為辦讓人民滿意的教育,只為待山花爛漫時,讓我看到你們在風中微笑的臉龐和光明的遠方!

衢州市實驗學校 徐琪

愛,再多一點點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各位朋友:

大家好!相信在座的朋友們都有過這樣的感受,生活中有很多平凡的事物,常常因為多了一點點的心思,就變得與眾不同。比如,一件普通的白T,胸前加了一朵小花,就變得素雅了;客廳的茶几上,插上一束鮮花,家就多了一份明亮;人與人之間的關懷,常常因為一個笑臉,就多了一份溫暖。其實,教育也是這樣,愛孩子,再多愛一點點,就一定能撥動孩子的心弦。所以,今天我演講的題目就是——愛,再多一點點。

一年前,一位叫琦琦的女孩走進了我的生命。一次在班級裡批改作業,發現琦琦的日記字跡端正,語言優美,情感細膩。這樣的日記,我猜測多半是她從什麼作文書上抄來的,正尋思著要怎麼批評她時,一抬頭,目光落在了她那一頭散亂的頭髮上,耳邊響起了她曾對我說過的話——爸爸媽媽回家時,我已經睡著了,等我起床,他們已經出門了。我真想和他們一起吃頓飯啊!

想到這裡,我覺得等待我的是一顆長期缺乏關愛卻又極度渴望被肯定的心。於是,我將計就計,不僅在班裡毫不吝嗇地誇獎了她,還讓她上臺朗讀了自己的作文。

課後,我將她帶進辦公室,邊為她梳頭,邊誇獎她這次日記寫得真好。幾分鐘的沉默後,她突然向我坦白,“對不起,那是我抄的。”那一刻,我送了一口氣,才意識到,這多一點點的愛便是打開她心扉最好的鑰匙。

她下周交給我的日記,仍是字跡端正,只是語言沒有那麼優美,描寫沒有那麼生動,但是情感卻是那樣得真實.....對了,日記題目她取為《誠實的可貴》。

看著日記,我慶倖自己的選擇。如果當初選擇批評,只會將她推得更遠,而選擇相信,卻能走進她的心靈。但是,誰能說,批評的背後不是“愛”呢?所以,很多時候,不是我們不願意去愛,而是缺少愛的能力與智慧。漢代韓嬰在《韓詩外傳》中提到:智如泉湧,行可以為表儀者,人師也。因此,我認為教育的愛需要智慧地去表達。

所以,當孩子沒有完成家庭作業時,我送上的不再是冷冰冰的批評,而是關切的問候,也許她有什麼難言之隱呢;當孩子在課上睡著時,我給予他的不再是嚴厲的訓斥,而是溫柔的提醒,因為,今天可能是他媽媽生日,他犧牲了午休時間,只為了親手做一張賀卡;當孩子作業本上出現多次的塗改時,我也絕不會滿臉嫌棄,而是耐心的輔導,因為,或許鉛筆的印痕就是他不斷修改不斷進步的見證。

冰心說:“情在左,愛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播種,隨時開花。”我說:“愛在左,智慧在右,走在教育的兩旁,隨時播種,隨時開花。”

讓愛,再多一點點:多一點理解,多一點尊重,多一點智慧,多一點情懷。讓愛,再多一點點,你就能聽見生命拔節的聲音,你就能看見花朵綻放的美麗。一滴水使天下的花朵有了顏色;一顆心讓地面的腳步有了方向;一點愛讓靜待的花兒絢麗綻放。願我能將智慧的愛帶給我的每一位學生,讓教育之花盛開在每一位孩子的心田!

二等獎

衢江區廿裡鎮中心小學 吳芳

這雙手,世上最美

衢州第一中學 趙超前

好老師的樣子

柯城區鹿鳴小學 翁敏豔

潤物細無聲

江山市城南小學 林筱

師德在我心

衢江區第四小學 徐新利

向美而行,我們一直在路上

衢州高級中學 孫向東

真愛鑄師魂,青春獻杏壇

三等獎

常山縣教工幼稚園 童倩芸

愛是教師最美的奉獻

衢州市特殊教育學校 何佩聰

用愛托起明天的太陽

衢州中等專業學校 薑麗霞

付出愛,收穫愛

常山縣第一小學 黃文靜

小草根,大理想!

衢州白雲學校 周凱

捧著良心站三尺講臺

龍游西門小學 張瑜

搖動一棵樹

衢州市仲尼中學 方琪兒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衢州市工程技術學校 蘇豔平

只願一生育桃李,不問辛苦為誰忙

江山市清湖高級中學 柴望媛

青春在奉獻中閃耀

衢州第二中學 羅斯涵

良心一種

一等獎獲得者合影

二等獎獲得者合影

三等獎獲得者合影

點贊、留言、轉發,是對三衢最好的鼓勵!

但他知難而進,先後經歷了“籌資造橋”,“十年家中校”,“化緣建新校”等艱難的辦學之路,終於成功讓這所農村小學起死回生。他愛校更愛生:墊付困難學生書學費;走訪學困生家庭;關愛智殘、身殘兒童;積極探索“小組學習”模式……

他的辛勤付出終於迎來了校園的春天:連續五個學年奪得縣、鄉“先進教育集體”的錦旗,這在當時,堪稱奇跡。報社媒體爭相報導,石老師也獲得了省“春蠶獎”這一榮譽稱號。

2004年,石老師走進了鄉中心校。此時的他已年過半百,可他卻好像忘記了年齡:主動承擔畢業班班主任;開展縣市課題研究、論文撰寫;主動承擔“帶新”任務,精心指導新教師參與各級課堂展示、教學比武。他就像一頭不知疲倦的老黃牛,辛勤耕耘,忘我工作。

天有不測風雲,2015年,在教師一次例行的體檢中,石老師被查出患有惡性腫瘤,病魔硬生生地把他從傾心的崗位上拽進了恐怖的手術室。11個小時的手術之後,命運之神終於又眷顧了他一次。出院後,在家僅僅調理了三個月,石老師待不住了,他對家人說:“我一定要在講臺上幹到退休,這是我這輩子的理想!”成功說服了家人後,石老師手執教鞭又回到了他魂牽夢縈的三尺講臺。

“當看著我們日夜思念的石老師,微笑著走進教室,我激動得想哭,啊,神奇的祝願,可真靈!”這是石老師班上一個孩子日記中的真情流露。讀著這樣的句子,師生間的那縷情、那份義躍然紙上,會有誰不被感動?

2016年,石老師被評為“衢州市最美教育人提名獎”。三衢教育公眾號對他的事蹟進行了推送。當我淚眼朦朧地讀到文章後的評論區時,我的耳畔仿佛響起了那首托物言志的歌曲——《好大一棵樹》:“撒給大地多少綠蔭,那是愛的音符,無論白天和黑夜,都為人類造福”。石老師就是那“好大一棵樹”——忠誠辦教,胸懷在藍天;大愛育人,深情藏沃土。當淚水劃過臉頰時,我知道這淚是感動的淚,是驕傲的淚。因為石老師不僅僅是我的啟蒙老師,更是養我長大,又指引我一路成長的我最敬愛的父親。

當我在父親的影響下,成長為一名人民教師之後,我從父親的教育生涯中讀懂了他|愛崗敬業的內涵——堅守與執著。堅守,是他作為一位教育人人生價值;執著,是父親為了靜待桃李滿園吐芬芳。

“知之非艱,行之惟艱。”像父親那樣堅守教育這一方沃土,執著“忠誠辦教,大愛育人”,這是我今生的不二選擇!我堅信:一個老師的追求,一個孩子的追求,無數個中華兒女的追求,一定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開化縣教育局 方晨

只待山花爛漫時

老師說:我不需要熱烈的掌聲,也不需要華麗的舞臺,我所期盼的只是春暖花開時,我在一旁微笑,你在叢中嬉鬧。

尊敬的各位領導、評委老師,你們辛苦了!我是來自國家公園開化的一名普通教師方晨,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只待山花爛漫時》。

曾幾何時,人們愛把讚美的語言獻給老師,說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是塑造未來的雕塑家,是園丁,是蠟燭,是春蠶……為什麼如此平凡的職業能享受這些崇高的榮譽?我只能說,因為話不僅僅是這樣說的,老師更是這樣做的。畢生的心血做了平凡的事,粗糙的雙手鑄造了孩子的夢想。工作至今,每個學期學校都會組織師德風範的學習活動,每一次的學習和領悟都讓我感知肩上的擔子更重了,身上的責任更大了。可我毫不畏懼也毫不猶豫,因為在老師的心裡只有一個字,就是“幹”,認真踏實的幹,傾盡全力的幹。學生需要什麼,我們就給予什麼,這就是實在,這就是職責所在.

我熱愛這份可以用心去經營的職業,我也常常被身邊那些在不經意間留下點滴感動的老師們所鼓舞。比如在我家鄉的開化中學,近日就發生了一件想來就令人眼眶泛紅的事兒。開化中學寧靜的校園內,學生們正準備晚自習,高三(1)班的班主任張雪梅老師接到一個電話,電話那頭傳來她丈夫焦急的聲音:兒子發燒了,整個人昏昏沉沉,一點力氣也沒有。如果你走得開,和我一起送他去醫院吧。張雪梅老師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但馬上她就壓低了聲音說:我督班走不開,你快送兒子去醫院。隨後她撂下了電話,沒想到的是過了五分鐘,班裡有個學生突然身體不適,情緒發生了變化,張老師二話沒說帶著這位學生去了醫院。就這樣,張老師竟和她的兒子在醫院偶遇了。她看到父子倆還在等化驗報告,她拖著像被灌了鉛似的雙腿走近兒子,聽到了兩句話:媽媽,我會勇敢!兒子的血象很不好,要馬上打點滴,但你別太擔心,先回學校吧,這裡有我呢。一轉身,張老師潸然淚下。她無法直視兒子那張蒼白的小臉,帶著學生回到了學校。直到學校熄燈,學生們睡下了,她才拖著疲憊的身軀趕到醫院,她摸摸兒子的頭本想著說點什麼,可兒子卻搶著說:我知道的,你有46個大哥哥大姐姐要照顧,你是個超級媽媽!從兒子稚嫩的話語中我們不難知道,這樣的事情在張老師的身上經常發生。是,沒錯,這是一件普通的事,但同樣身為母親的我,真的可以體會那種心痛的滋味。

“四有”好教師,仁愛之心赫然顯眼,“仁愛”就是從事教育事業的基礎,還有什麼比教書育人更純粹的事?我常常想學生應該是幸福的,老師引導著他們畫出了太陽和春天,那是因為老師心中裝的就只有太陽和春天。都說老師不求回報,這是我所不贊同的,親手栽種下的小花苗,怎會不想等到花開遍地的那一天?忠誠辦教,大愛育人,只為辦讓人民滿意的教育,只為待山花爛漫時,讓我看到你們在風中微笑的臉龐和光明的遠方!

衢州市實驗學校 徐琪

愛,再多一點點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各位朋友:

大家好!相信在座的朋友們都有過這樣的感受,生活中有很多平凡的事物,常常因為多了一點點的心思,就變得與眾不同。比如,一件普通的白T,胸前加了一朵小花,就變得素雅了;客廳的茶几上,插上一束鮮花,家就多了一份明亮;人與人之間的關懷,常常因為一個笑臉,就多了一份溫暖。其實,教育也是這樣,愛孩子,再多愛一點點,就一定能撥動孩子的心弦。所以,今天我演講的題目就是——愛,再多一點點。

一年前,一位叫琦琦的女孩走進了我的生命。一次在班級裡批改作業,發現琦琦的日記字跡端正,語言優美,情感細膩。這樣的日記,我猜測多半是她從什麼作文書上抄來的,正尋思著要怎麼批評她時,一抬頭,目光落在了她那一頭散亂的頭髮上,耳邊響起了她曾對我說過的話——爸爸媽媽回家時,我已經睡著了,等我起床,他們已經出門了。我真想和他們一起吃頓飯啊!

想到這裡,我覺得等待我的是一顆長期缺乏關愛卻又極度渴望被肯定的心。於是,我將計就計,不僅在班裡毫不吝嗇地誇獎了她,還讓她上臺朗讀了自己的作文。

課後,我將她帶進辦公室,邊為她梳頭,邊誇獎她這次日記寫得真好。幾分鐘的沉默後,她突然向我坦白,“對不起,那是我抄的。”那一刻,我送了一口氣,才意識到,這多一點點的愛便是打開她心扉最好的鑰匙。

她下周交給我的日記,仍是字跡端正,只是語言沒有那麼優美,描寫沒有那麼生動,但是情感卻是那樣得真實.....對了,日記題目她取為《誠實的可貴》。

看著日記,我慶倖自己的選擇。如果當初選擇批評,只會將她推得更遠,而選擇相信,卻能走進她的心靈。但是,誰能說,批評的背後不是“愛”呢?所以,很多時候,不是我們不願意去愛,而是缺少愛的能力與智慧。漢代韓嬰在《韓詩外傳》中提到:智如泉湧,行可以為表儀者,人師也。因此,我認為教育的愛需要智慧地去表達。

所以,當孩子沒有完成家庭作業時,我送上的不再是冷冰冰的批評,而是關切的問候,也許她有什麼難言之隱呢;當孩子在課上睡著時,我給予他的不再是嚴厲的訓斥,而是溫柔的提醒,因為,今天可能是他媽媽生日,他犧牲了午休時間,只為了親手做一張賀卡;當孩子作業本上出現多次的塗改時,我也絕不會滿臉嫌棄,而是耐心的輔導,因為,或許鉛筆的印痕就是他不斷修改不斷進步的見證。

冰心說:“情在左,愛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播種,隨時開花。”我說:“愛在左,智慧在右,走在教育的兩旁,隨時播種,隨時開花。”

讓愛,再多一點點:多一點理解,多一點尊重,多一點智慧,多一點情懷。讓愛,再多一點點,你就能聽見生命拔節的聲音,你就能看見花朵綻放的美麗。一滴水使天下的花朵有了顏色;一顆心讓地面的腳步有了方向;一點愛讓靜待的花兒絢麗綻放。願我能將智慧的愛帶給我的每一位學生,讓教育之花盛開在每一位孩子的心田!

二等獎

衢江區廿裡鎮中心小學 吳芳

這雙手,世上最美

衢州第一中學 趙超前

好老師的樣子

柯城區鹿鳴小學 翁敏豔

潤物細無聲

江山市城南小學 林筱

師德在我心

衢江區第四小學 徐新利

向美而行,我們一直在路上

衢州高級中學 孫向東

真愛鑄師魂,青春獻杏壇

三等獎

常山縣教工幼稚園 童倩芸

愛是教師最美的奉獻

衢州市特殊教育學校 何佩聰

用愛托起明天的太陽

衢州中等專業學校 薑麗霞

付出愛,收穫愛

常山縣第一小學 黃文靜

小草根,大理想!

衢州白雲學校 周凱

捧著良心站三尺講臺

龍游西門小學 張瑜

搖動一棵樹

衢州市仲尼中學 方琪兒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衢州市工程技術學校 蘇豔平

只願一生育桃李,不問辛苦為誰忙

江山市清湖高級中學 柴望媛

青春在奉獻中閃耀

衢州第二中學 羅斯涵

良心一種

一等獎獲得者合影

二等獎獲得者合影

三等獎獲得者合影

點贊、留言、轉發,是對三衢最好的鼓勵!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