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張傑:“探尋潁州文脈,祭拜歐陽文忠”——滁州篇

行遍諸國大地, 不知道還有哪座山能像琅琊山這樣, 因為一個人, 一篇文章而名聞遐邇。 三十年前的一場邂逅, 讓我把你記在心間。 在隨後的歲月的裡, 一直再想去看看, ,已是好久好久的願望。

我曾以為這種願望, 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蒼老, 而蒼老的願望, 就像風乾了的漿果, 再也榨不出汁液來。 然而,當我跟隨“探尋潁州文脈, 祭拜歐陽文忠”文旅團一行來到滁州的時候, 當我一腳踏上琅琊山的時候,

這種願望又倏地鮮活起來了。

上山之道, 蜿蜒而上。 但見林蔭匝地, 山道通幽, 路邊茂林修竹, 野草繁花, 滿目青翠欲滴, 風景怡人, 看不盡的佳絕妙處。 如果說三十年的琅琊風景僅是一片未加雕琢的山林而充滿著野趣情調的話, 今天的琅琊山則到處是精雕細刻的盆景而洋溢著濃厚的人文氛圍了。

去琅琊山當推醉翁亭, 當然今天的醉翁亭也遠非昔日歐陽修所處的醉翁亭了, 它已成了一片堪與江南園林相媲美的景區建築群, 有九處不同風格精巧別致的建築, 人稱“醉翁九景”。

走進醉翁亭中有一碑刻, 上刻有筆力遒勁的《醉翁亭記》全文, 為蘇軾手書。 對《醉翁亭記》這篇文章, 歷來有“歐文蘇字”之說, 蘇軾作為歐陽修的學生, 同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又是當時著名的文學家和書法家, 他的手書無疑為這篇遊記增色不少。

徜徉在醉翁亭上,欣賞著風景,沉浸于當年的幻象中,恍惚間,我似乎模糊了時空的概念,仿佛真覺得自己也置身于歐陽修的眾多賓客之中了,二賢堂內,我似乎又置身於潁州的會老堂聽歐公吟與賢士們詩作句。

峰迴路轉,琅琊山坡的同樂園歐陽修紀念館內。“探尋潁州文脈,祭拜歐陽文忠”文旅團一行與阜陽歐陽修後代一起在這裡祭拜歐陽修。莊嚴肅穆的祭拜儀式結束後,文旅團一行齊聲誦讀“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抑揚頓挫的誦讀聲,連同焦陂酒的醇香,如天籟,飄蕩在琅琊山上空。如果歐陽修在天有靈,這幅潁人祭拜朗誦圖,或許會喚醒歐陽修一段潁州的記憶,而對於每位參與祭拜的人來說,或許成為了一生永不消褪的風景。

作者簡介: 張傑,網路大V , 筆名:清河人家、清潁。阜陽市作家協會會員,阜陽曆史文化研究會理事。擅長詩歌散文創作,作品散見於國內各雜誌報刊、網路論壇。

徜徉在醉翁亭上,欣賞著風景,沉浸于當年的幻象中,恍惚間,我似乎模糊了時空的概念,仿佛真覺得自己也置身于歐陽修的眾多賓客之中了,二賢堂內,我似乎又置身於潁州的會老堂聽歐公吟與賢士們詩作句。

峰迴路轉,琅琊山坡的同樂園歐陽修紀念館內。“探尋潁州文脈,祭拜歐陽文忠”文旅團一行與阜陽歐陽修後代一起在這裡祭拜歐陽修。莊嚴肅穆的祭拜儀式結束後,文旅團一行齊聲誦讀“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抑揚頓挫的誦讀聲,連同焦陂酒的醇香,如天籟,飄蕩在琅琊山上空。如果歐陽修在天有靈,這幅潁人祭拜朗誦圖,或許會喚醒歐陽修一段潁州的記憶,而對於每位參與祭拜的人來說,或許成為了一生永不消褪的風景。

作者簡介: 張傑,網路大V , 筆名:清河人家、清潁。阜陽市作家協會會員,阜陽曆史文化研究會理事。擅長詩歌散文創作,作品散見於國內各雜誌報刊、網路論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