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緬懷造橋先輩 傳承報國情懷 專訪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之女茅玉麟

浙江線上9月27日訊(浙江線上記者李鵬)杭州有大大小小將近5000座橋, 在老百姓心中, 錢塘江大橋的地位十分特殊。 9月26日是它80歲的生日, 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的女兒茅玉麟女士來到杭州, 參加紀念儀式。 記者專訪了茅玉麟女士。

茅玉麟是茅以升最小的女兒, 她在茅老晚年直至彌留之際一直陪伴其身邊。 現年68歲的她, 目前擔任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秘書長。 雖然父親已經走了28年, 但是對父親的回憶仍然是她心中最柔軟的一部分。

清晨, 68歲的茅玉麟再一次走近父親主持修建的錢塘江大橋, 在引橋上遠眺霧氣濛濛的橋身,

凝視橋面上往來的車流, 聆聽列車過江時的鳴笛聲……

“大橋今天要過80歲生日, 它在浙江和杭州人心裡的分量很重。 ”茅玉麟告訴記者, “80多年前, 父親和先輩們打算在錢塘江上造橋, 很多人還以為是個笑話。 建造時, 還有日本人的飛機扔炸彈。 現在, 錢塘江上已經有10座大橋了, 再看看宏偉的杭州灣跨海大橋, 今昔對比, 心裡一股勁兒就上來了!”

再次站在錢塘江大橋的橋頭, 茅玉麟忽然想起父親生前最後一次登橋的情景。

“1987年, 是父親最後一次登橋。 ”茅玉麟說到這裡, 潸然淚下, “那時父親已經91歲了, 眼睛不好, 只能看到很近的東西, 所以他一直撫摸著錢塘江大橋的欄杆, 沒有說話, 只是望著遠方。 我想他心裡肯定是非常激動的,

或許他知道這將是自己最後一次登上錢塘江大橋……”

9月26日是錢塘江大橋80歲的生日, 很多人都在紀念和緬懷。 “我覺得不單要緬懷大橋在工程技術方面的開創性成就, 更應該傳承錢塘江造橋的精神。 ”茅玉麟告訴記者, 跟現在的很多大橋相比, 錢塘江大橋非常特殊, “它的通車儀式上既沒有鮮花, 也沒有鑼鼓, 只有一列列緊急運送抗戰物資的列車。 ”她說, 先輩們在民族危亡之際, 利用工程技術愛國報國的拳拳之心, 才是今天更應該傳揚的。

茅玉麟動情地對記者說, 錢塘江大橋已經服役整整80年, 沒想到它這麼長壽, 希望它的壽命更長, 繼續為浙江百姓服務。

凡注有"浙江線上"或電頭為"浙江線上"的稿件, 均為浙江線上獨家版權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線上", 並保留"浙江線上"的電頭。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