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高潔:舞蹈教育的根本是“美”

“儘管孩子不是專業學舞蹈的, 我也想讓她進入深高舞蹈團, 哪怕只待一天。 ”深投教育集團總經理林建宏認為, 現在很多舞蹈教育者走偏了, 唯技巧而非美。 而深圳市高級中學學生舞蹈團創始人、藝術總監高潔更注重美育人生, 通過舞蹈美化學生身心。

深耕舞蹈教育26年來, 高潔尊重藝術發展規律, 在舞蹈教育愈發功利化時, 她不斷挑戰舞蹈比賽“唯技巧分高”的生態;她呵護學生心靈, 引導學生發現美、展現美, 成為美的傳播者;她影響並帶動同行者成長, 促進了學科良性發展。

不能把孩子當獲獎工具

參加第三屆全國中小學生藝術展演舞蹈比賽前, 高潔陷入兩難選擇中:是繼續把學生和自己推上最高領獎臺, 還是把自己從榮譽高臺上推下。

“前兩屆都拿了一等獎第一名, 已經成為標杆了, 糾結著要把大家引到哪裡去。 ”高潔發現, 很多中小學舞蹈團誤把“炫技”當做“閃光點”, 生搬硬套各種技巧。

為身體力行“舞蹈不是雜技”的理念, 高潔冒著不拿獎的風險, 編排朝鮮族舞蹈《節日》。 該作品不包含跳、轉、翻等技巧性動作。 在比賽現場, 高潔更覺任重而道遠, 因為觀眾還是覺得翻跟頭熱鬧, 掌聲更熱烈。 《節日》雖獲得一等獎, 但不是排名第一。

“評委還是給帶有技巧性動作的舞蹈打了最高分。 ”在高潔看來, 評委的評分標準如同指揮棒,

影響著中小學舞蹈教育。 很多非專業教師教授中小學舞蹈, 急功近利, 將快速拿獎作為根本追求。 他們往往簡化訓練過程, 直接讓學生練習高難度動作。 而高難度動作本應通過日積月累的基本功訓練, 這樣孩子才能控制好平衡, 自然地呈現。

高潔舉例說, 部分舞蹈教師省略了學生開、繃、直、立的基本能力訓練, 直接讓學生做大跳。 不但孩子的技術動作不美, 還傷害了他們的身體。

北京舞蹈學院副院長許銳也憂心忡忡, 他認為, 舞蹈不是純粹鍛煉技術, 必須尊重審美原則和技術規律, “過度的專業化、過度的技能訓練, 不僅會扼殺孩子的創造性, 還會讓孩子後期不再熱愛舞蹈”。

“不能把孩子當作獲獎工具, 舞蹈教育的本質應是塑造、提升孩子的品格。

”近年來, 為引導正確導向, 高潔大膽創新, 創建系列健康向上、充滿陽光的校園舞蹈作品, 從呈現技巧到凸顯人性美。

讓學生成為美的傳播者

在深高舞蹈團成員高夢霖眼中, 高潔的目光不只停留在前排孩子身上, 她同樣關愛站在邊角的孩子。 舞蹈團成員郝一橙站在角落位置, 有時不太注意自己的動作, 但每次高潔都會指正她, 在她進步時給予表揚。

“我在學生生涯有過站在邊角的體驗, 特別理解那種心情。 ”高潔在北京舞蹈學院求學時, 作為尖子生, 她長期站在舞蹈隊形第一排中間。 有一天, 她突然被調到第二排, “體會到了後排同學仰望前排的心酸”。

在北舞留校任教時, 高潔特意對邊角學生要“多看一眼”。

韓謹就特別在意自己在舞蹈隊形中的位置。 只要沒站在最中間位置, 她就會沉悶、無精打采。 “在乎說明她要求進步。 ”高潔就通過用心編排隊形、分組等方式, 讓韓謹感受到被關愛。 韓謹現已成長為解放軍藝術學院古典舞教研室主任。

“只有當孩子感覺到平等的愛時, 他們才會更加自信。 ”高潔認為普通中學的舞蹈教學不同於專業舞蹈教育, 除了技能培訓, 讓學生具有健康的心靈才是最終目的。

《陽光女孩》裡有一個轉圈動作, 為照顧一位聽力障礙女孩的心靈和身體狀態, 高潔根據她旋轉的圈數, 設置團隊的訓練目標, 營造一種平等關愛的氛圍, “關愛也是一種美, 要讓美滲透進孩子心靈。 ”最終, 《陽光女孩》獲得第四屆全國藝術展演舞蹈比賽一等獎。

“教育者既要樹‘形’, 又要樹‘心’。 ”在高潔的丈夫、甘肅省蘭州實驗小學校長楊文章眼中, 高潔通過舞蹈讓學生接受美, 也讓其成為美的傳播者。 深高學生舞蹈團作為“黑珍珠”, 先後赴澳大利亞、英國等地交流演出。

深圳舞蹈教育的“領跑者”

“普通班學生沒有舞蹈基礎, 男生也不喜歡舞蹈。 ”曾經是深高舞蹈團團員的劉暢畢業後, 回母校擔任舞蹈教師。 剛工作時, 她常被普通班裡抵觸舞蹈的男孩氣得半死。

高潔總會及時指導劉暢, 讓普通班孩子通過解放肢體來緩解課業疲勞, 感受到舞蹈美, 學會欣賞舞蹈, 懂得尊重藝術。 在劉暢的循循善誘下, 連班裡最調皮的男孩也改變了舞蹈是女孩子專屬的觀念。

《不想說再見》獲第五屆全國藝術展演舞蹈比賽一等獎,指導者麥靜雯正是高潔的學生。該舞蹈取自深高舞蹈團成員李雨鶴將赴海外留學,其他成員依依不捨的故事。該舞蹈讓學生體會到珍惜。

作為深圳市首批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先後有30多名青年教師在高潔的輔導下,成長為深圳舞蹈教育一線骨幹教師。工作室成員王夢藝剛到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學校時,總想讓學生學會專業技能。但時常半天過去,學生完成不了一個舞蹈動作,她很受打擊。“不能用教普通孩子的方法去教特殊孩子,舞蹈應服務于這些孩子成長。”在高潔的指導下,王夢藝設計排練舞蹈時,改為以特殊孩子身心發展為核心追求。

自2005年來,高潔作為教育部全國中小學藝術教師培訓特聘專家,赴10余省區,完成了“送培到地方”數千名藝術教師的培訓任務。

高潔還先後擔任教育部第一、二套全國中小學生校園集體舞高中創編組組長,完成創編工作;策劃、設計、指導完成了教育部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端教育工程教育資源庫

《中國教育報》2017年09月27日第11版

《不想說再見》獲第五屆全國藝術展演舞蹈比賽一等獎,指導者麥靜雯正是高潔的學生。該舞蹈取自深高舞蹈團成員李雨鶴將赴海外留學,其他成員依依不捨的故事。該舞蹈讓學生體會到珍惜。

作為深圳市首批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先後有30多名青年教師在高潔的輔導下,成長為深圳舞蹈教育一線骨幹教師。工作室成員王夢藝剛到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學校時,總想讓學生學會專業技能。但時常半天過去,學生完成不了一個舞蹈動作,她很受打擊。“不能用教普通孩子的方法去教特殊孩子,舞蹈應服務于這些孩子成長。”在高潔的指導下,王夢藝設計排練舞蹈時,改為以特殊孩子身心發展為核心追求。

自2005年來,高潔作為教育部全國中小學藝術教師培訓特聘專家,赴10余省區,完成了“送培到地方”數千名藝術教師的培訓任務。

高潔還先後擔任教育部第一、二套全國中小學生校園集體舞高中創編組組長,完成創編工作;策劃、設計、指導完成了教育部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端教育工程教育資源庫

《中國教育報》2017年09月27日第11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