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要麼讀書,要麼旅行(世界旅遊日特別推薦)

9月27日是“世界旅遊日(World Tourism Day)”,

是由世界旅遊組織確定的旅遊工作者和旅遊者的節日。

還有4天, 就是國慶假期啦。

要麼讀書, 要麼旅行,

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

1.《微觀西安》(漢英版)

一群最瞭解西安的人寫出的最真實的西安故事。

一口碗、一塊饃, 一個字……

處處都是故事, 處處都是文化。

西安人讀了會愛上這本書,

外地人讀了會愛上這城市。

2.《微觀杭州》(漢英版)

走近天城, 微觀杭州, 幾番留駐, 一生流連;

觸摸這座城市的脈絡和溫度。

南宋故都, 孕育吳越文明, 最是溫柔富貴。

江南勝地, 堪稱中國“最宜居住的城市”。

國際名城, 馬可·波羅稱其“世界上最華貴的天城”。

2016年9月, 她是G20峰會的舉辦地, 成為中國的主場、世界的舞臺……

3.《微觀西藏》(漢英版)

打開想像的門鎖, 窺見西藏本真如初的容顏。

一本帶領讀者走進西藏人內心深處的書。

沒有什麼是不能觸碰的, 別把西藏當做一個特別的東西去人為粉飾, 西藏本身就是一個真實的所在, 它的一切, 就像太陽升起一樣自然。

——藏族社會學家旦增倫珠

與每一張圖片中的人物對視, 品讀他們的內心, 仿佛直視千里之外的高原。

4.《微觀新疆》(漢英版)

領略“大”“美”新疆,

開啟西域發現之旅,

賞味絕倫絲路風情。

新疆的美是一種醉人的美, 無論你是初次踏上這片土地還是來過多次, 每一次都會有新的感受, 每一次都會有新的驚喜。

從來沒有哪個地方能像新疆這樣, 同時讓你的視覺、聽覺、味覺、嗅覺和觸覺得到滿足, 你會看到無法用語言描繪的色彩,

你會聽到仿若天籟的樂音, 你會品嘗到讓人垂涎的美食, 你會聞到令人窒息的芬芳, 你會觸摸到遠古和現代。 這是調動所有感官的一次盛宴, 是一種全方位的精神大餐。

——新疆著名詩人、作家黃毅

5.《微觀內蒙古》(漢英版)

愛上內蒙古的400個理由

每一個人心中,

原來都有一個草原, 這呼倫貝爾, 分明是大家的故鄉, 甚至就是這個時代的故鄉。

——白岩松

草原山嶺綿延坦蕩, 遊牧農耕進退交織——

她孕育了燦爛悠久的中華文明,

她鍛造了博大敦厚的民族性格。

東西橫跨千里萬里, 她是中國北疆亮麗風景線;

古今縱橫千年萬年, 她是這個時代共同的故鄉。

“微”視角, 大視野。

微觀內蒙古,

來處, 即是歸路。

6.《尋城記·杭州》

一座熟悉的陌生城市,一幅真實的人文地圖。

在城市中考古,在行走中驚喜,

重新認識一座熟悉的陌生城市。

居住於此,你是否真的瞭解這座城?

匆匆遊客,要看怎樣的風景呢?

華信築塘,隋煬帝開鑿運河,

四百八十寺,九廂八十坊,

石庫門里弄,湖畔公館別墅群;

走進杭城的街巷,尋訪失落的記憶碎片,

在失去時間感的現代的都市下,

還深藏著濃厚的歷史。

7.《尋城記·廣州》

從鄉村還是要回到城市,

在城市依然能找到家園。

大街小巷深處的城市建築和歷史記憶。

越秀書院群承繼的嶺南文脈,

深井老祠堂尚存的古風遺韻,

沙面舊租界的異域風情,

聖心大教堂的恢弘氣派,

先烈路上的民國風雲,

高弟街中的百姓故事……

羊城厚重的歷史傳統與豐富的民間文化。

8.《尋城記·武漢》

匯兩江,擁三鎮,為九省通衢;

開埠口,興洋務,領革命先聲。

重新發現武漢。

徜徉在漢江路、中山道,

步和的正是中國近代歷史的足音;

輾轉於戶部巷、吉慶裡,

體味的是漢味美食和荊楚民風。

走進江城,街巷深處的古城遺跡,

五方雜處的商幫碼頭,百業繁盛的商賈名號,

浮華猶存的五國租界,以工立國的輝煌舊影……

不經意間躍入你的眼簾。

9.《尋城記·南京》

享盛世之榮耀,歷亂世之悲情。

循著歷史的蛛絲馬跡,

探遍現今或風光、或失落的勝跡與殘景。

原來這座城市還有這麼多我所不知道的!

千百年來文氣墨香不斷,一脈相承。

魏晉風度,蕭梁石刻,

南唐詞韻,清代有言,

“天下英才,半數出自江南”。

王公權貴,富豪商賈,

文人才子,皆匯金陵,

留下豪門雅苑、傳奇軼事無數。

10.《尋城記·成都》

一座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古城,

一磚一瓦、一樓一池,

記錄著歷史變遷和興衰故事。

美食、美酒、美景、美色都聚在了成都。

來自上天的眷顧,

采得一把珠玉撒向了西蜀大地。

11.《尋城記·重慶》

走遍山城,拼接起一片片的歷史碎片,

還原一座不一樣的重慶。

一座找不著北的城市。

入得城來,就要爬坡越嶺;

出得城去,則是陡壁湍流。

重慶所擁有的地形地貌,太有特色。

城市的歷史,也是跌宕起伏,

隨歷史風雲,變幻不定。

重塑一座城市歷史的同時,

也會體會到富於個性的城市性格。

中國實業界的“敦克爾克大撤退”

1938年的10月,川江上的航運大亨盧作孚臨危受命,調集輪船24艘、木船1200條,不分晝夜,分段搶運,終於在長江枯水季節來臨前,將數十萬人和數十萬噸物資運到四川,保住了中國工業的命脈,被譽為中國實業界的“敦克爾克大撤退”。在搶運過程中,民生公司16艘輪船被日機炸沉,116名船員為國捐軀。

12.《一個人的地理》

一個人能走多遠,一個詩人能走多遠,

他或許就能擁有怎樣的個人地理。

要麼讀書,要麼旅行,

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

在我失去了名字前面的籍貫之後,我所擁有的個人地理,便是用生命擦亮過的人的面孔、名字、地名、街道、草木、海浪、詞……它們構成了我的個人地理。

從故鄉新疆的草原到北京的胡同,從雲南的麗江到四川的稻城,從福建的土樓到湖南的張家界,以及于海南遊歷的故事與感悟。

這些旅行途中的見聞和感觸,和著《博物志》的奇詭異麗、宮崎駿的雨滴、童年塵埃紛飛的“書房”以及來自父親和遠方的羽毛書簽……

13.《十城畫記》

勾畫十座城市的今昔,拼合人類文明的版圖。

城市在人類文明坐標系中的種種可能。

一個城市的街道佈局猶如一個人的身體骨骼,它構架了這個城市的交通脈絡,體現了這個城市的風格……

城市並不簡單“是什麼”,它既是我們給它起的名字,也是它所經過的事變的痕跡;既是永存的,又是變化的;既是客觀的和身外的世界,又是我們感受到的一切。

(1)西安:又見長安

(2)北京:霧中和牆內

(3)徽州:家在黃海白嶽間

(4)雅典:歷史之下,現實之上

(5)洛陽:別處青山

(6)元上都:金色的荒城

(7)瓊佳臧比:天臺之路

(8)威尼斯:水上的和水中的

(9)紐約:紐約的晝與夜

(10)德累斯頓:被修復的歷史

14.《行萬里路》

著名歷史地理學家跨越世界的文化跋涉,

在“行萬里路”的旅途品味“讀萬卷書”

用文化向世界說明中國,

通過足跡與視野將世界展現給中國。

“行萬里路”的收穫與“讀萬卷書”的成果交融,

為“旅行”“注入更多人文的理念。

以深邃的目光探尋歷史軌跡,

以堅實的腳步丈量文化時空,

以深切的憂思觀察現在,

以飽滿的情懷燭照未來。

15.《西行畫記》

“可口可樂”的中文名譯者;

最成功的華人英語作家之一。

蔣彝,著名藝術家、詩人、遊記作家,1903年生於江西九江。1933年西行英國,1955年應邀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任教,1977年病逝於北京,葬於故鄉廬山之麓。

在國外他克服語言和文化上的障礙,創作出版了大量的文學藝術作品,他的“啞行者”遊記系列熔詩詞、書畫、散文於一爐,吸引了西方各國的讀者,使他們看到東西方之間的相似之處,從而對他們自己有了新的認識。

16.《煙雨鄉愁》

家國萬里,故園卻近在咫尺。

它始終存在於一個人的心中,

是朝思暮想的故土,似縹緲空茫的舊夢。

點點鄉愁煙雨中

迷宮中的玫瑰

王子鎮來的巴黎女

古舟魅影威尼斯

夢徊佛羅倫斯

聖人托爾斯泰的最後車站

從指環王到聖殿騎士

法國式浪漫的代價

……

17.《美術館十講》

看盡美術館的前世與今生;

在美術館中領悟藝術的表與裡。

大多數美術館並不“事先”存在。

他們來到美術館其實是看人,而不是看作品。

“城市”是複數的系統,美術館輻射周邊區域,

它們既是人心的海洋中的離島,

也是城市文化交通中的經停站。

18.《紐約變形記》

書中的紐約並不儘然是這城市面面俱到的實錄,

相反,擷取幾個有趣的時空片段,

它們是萬花筒裡打碎了,又順序連接起來的鏡像。

一座城市是否真的可以被“設計”?

對於發現“城市”的意義而言,或許沒有那兒比紐約更適合了,它是事實,色彩和故事的矛盾混合體。

第一眼目睹紐約的人,常常有彼此矛盾、甚至自相矛盾的印象,因為它的時空永遠流變於新與舊、本色和奢華、發展與停滯之間。

在“變化”的舞蹈裡,我們的故事將從這城市所遭受的巨大災難開始。

我們訪問的目的不是為了棲居或耽溺,而是為了反觀和出行。

19.《京都導覽》

京都學者寫京都,

千年之城的前世今生娓娓講來,

憑著土生土長“在地人”的冷眼熱腸,

道盡著名“旅遊城市”的表與裡。

京都指南

京都的性格

京都娃、京都女與京都男

京都話與京都文化

京都速寫

日常細節中滲透的城市性格與文化神髓,

一言一語娓娓道破。

20.《喀納斯湖》

“東方瑞士、攝影師天堂”,

神秘的湖怪、古樸的圖瓦人、

變換的湖水、眩人的風景讓人癡迷。

來自神秘北疆喀納斯的自然筆記,

護林人日夜守望在神的後花園。

花草記

圖瓦人用“芒達勒西”做出的“楚吾爾”與其他北方民族的“楚吾爾”最根本的不同在於,它所發出的聲音是草木之音,有蒼涼悲傷之韻。這可能與圖瓦人神秘的身世有關。

聆聽喀納斯

夜晚,躺在溫暖的木屋裡,木屋的松香沁入你的心脾,讓你久久難以入睡。有些聲音,需要用耳朵去聽,而有些聲音,則需要用心去聽。要知道,這個世間有時寂靜所發出的聲音是最響亮的。

21.《山西文明史》

目前對山西文明史梳理最全面、最細緻、最有研究高度的一本著作。

22.《鄉愁的天際線》

落花時節過江南,於紙上邂逅一座古城。

200餘幀攝影作品+深度剖析美文,

全方位展示古城之美。

如果說人類有分別心的話,也就是這一點點家鄉的泥土味兒帶來的鄉愁而已。

最能展示人與自然默契的,恐怕是一眼望去的天際線了。

青是春之色,白是雪之韻,冬季作別春天的二月,如友人揖別,一謝一受中,時間低吟的是倫理的節奏;青衿長衫白圍脖,碎花衫裙黑布鞋,那民國青春的小城意象,則婉轉著戀愛季節的美麗音調。

23.《不是所有的故鄉都在淪陷》

在心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鄉。

在這裡,看見鄉土的力量,

發現故鄉永續的可能性。

這是絳州的故事,

也是城鎮化浪潮中所有沒有淪陷的故鄉的故事。

按常理,寫故鄉,便會津津樂道,敝帚自珍。審視故鄉,文化反思,需要不遠不近的距離。太遠,無法真正深入其精神;太近,不能超越無緣無故的狹隘偏愛,也容易有不滿、哀怨與麻木。

24.《北京伽藍記》

追溯北京數百座寺院因緣,

以伽藍之成住壞空,照見人世的興替起落。

“伽藍”是梵語佛寺的別名,俗稱“寺廟”。

但是,法師不用“寺廟”、“寺院”,而用“伽藍”,

這既是佛教文化的歷史承接,

又是對於這塊淨土的真誠禮贊。

興替起落,帝都伽藍所映現的最能起人觀照。

如何應對,有權有貴,結果如何,有起有落,有心人原可在此得有甚深的因緣觀照。

25.“外語自遊學系列”

國外遊隨身寶典,

能說會道走世界,旅遊口語隨身帶!

零起點為特色,以旅遊為主線,以口語為主

最基本、最簡單、最實用的詞彙及句型

每一本配備了錄音,便於分主題下載

德語、法語、西班牙語、俄語、日語、韓語

這個“十一”出國就帶它啦!

語言鮮活,文化知識巧妙穿插其中

開本設計小巧,方便攜帶

正文後附有雙語詞匯表(收詞2000-4500)

各國節假日資訊及相關實用資訊

今日特色菜是什麼? quels sont les plats du jour?

請問,……在哪裡?Verzeihung,wo ist…,bitte?

我們玩得很高興 nos hemos divertido mucho

書目:

1.《零起點法語旅遊口語隨身帶》

2.《零起點西班牙語旅遊口語隨身帶》

3.《零起點日語旅遊口語隨身帶》

4.《零起點俄語旅遊口語隨身帶》

5.《零起點德語旅遊口語隨身帶》

6.《零起點韓語旅遊口語隨身帶》

6.《尋城記·杭州》

一座熟悉的陌生城市,一幅真實的人文地圖。

在城市中考古,在行走中驚喜,

重新認識一座熟悉的陌生城市。

居住於此,你是否真的瞭解這座城?

匆匆遊客,要看怎樣的風景呢?

華信築塘,隋煬帝開鑿運河,

四百八十寺,九廂八十坊,

石庫門里弄,湖畔公館別墅群;

走進杭城的街巷,尋訪失落的記憶碎片,

在失去時間感的現代的都市下,

還深藏著濃厚的歷史。

7.《尋城記·廣州》

從鄉村還是要回到城市,

在城市依然能找到家園。

大街小巷深處的城市建築和歷史記憶。

越秀書院群承繼的嶺南文脈,

深井老祠堂尚存的古風遺韻,

沙面舊租界的異域風情,

聖心大教堂的恢弘氣派,

先烈路上的民國風雲,

高弟街中的百姓故事……

羊城厚重的歷史傳統與豐富的民間文化。

8.《尋城記·武漢》

匯兩江,擁三鎮,為九省通衢;

開埠口,興洋務,領革命先聲。

重新發現武漢。

徜徉在漢江路、中山道,

步和的正是中國近代歷史的足音;

輾轉於戶部巷、吉慶裡,

體味的是漢味美食和荊楚民風。

走進江城,街巷深處的古城遺跡,

五方雜處的商幫碼頭,百業繁盛的商賈名號,

浮華猶存的五國租界,以工立國的輝煌舊影……

不經意間躍入你的眼簾。

9.《尋城記·南京》

享盛世之榮耀,歷亂世之悲情。

循著歷史的蛛絲馬跡,

探遍現今或風光、或失落的勝跡與殘景。

原來這座城市還有這麼多我所不知道的!

千百年來文氣墨香不斷,一脈相承。

魏晉風度,蕭梁石刻,

南唐詞韻,清代有言,

“天下英才,半數出自江南”。

王公權貴,富豪商賈,

文人才子,皆匯金陵,

留下豪門雅苑、傳奇軼事無數。

10.《尋城記·成都》

一座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古城,

一磚一瓦、一樓一池,

記錄著歷史變遷和興衰故事。

美食、美酒、美景、美色都聚在了成都。

來自上天的眷顧,

采得一把珠玉撒向了西蜀大地。

11.《尋城記·重慶》

走遍山城,拼接起一片片的歷史碎片,

還原一座不一樣的重慶。

一座找不著北的城市。

入得城來,就要爬坡越嶺;

出得城去,則是陡壁湍流。

重慶所擁有的地形地貌,太有特色。

城市的歷史,也是跌宕起伏,

隨歷史風雲,變幻不定。

重塑一座城市歷史的同時,

也會體會到富於個性的城市性格。

中國實業界的“敦克爾克大撤退”

1938年的10月,川江上的航運大亨盧作孚臨危受命,調集輪船24艘、木船1200條,不分晝夜,分段搶運,終於在長江枯水季節來臨前,將數十萬人和數十萬噸物資運到四川,保住了中國工業的命脈,被譽為中國實業界的“敦克爾克大撤退”。在搶運過程中,民生公司16艘輪船被日機炸沉,116名船員為國捐軀。

12.《一個人的地理》

一個人能走多遠,一個詩人能走多遠,

他或許就能擁有怎樣的個人地理。

要麼讀書,要麼旅行,

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

在我失去了名字前面的籍貫之後,我所擁有的個人地理,便是用生命擦亮過的人的面孔、名字、地名、街道、草木、海浪、詞……它們構成了我的個人地理。

從故鄉新疆的草原到北京的胡同,從雲南的麗江到四川的稻城,從福建的土樓到湖南的張家界,以及于海南遊歷的故事與感悟。

這些旅行途中的見聞和感觸,和著《博物志》的奇詭異麗、宮崎駿的雨滴、童年塵埃紛飛的“書房”以及來自父親和遠方的羽毛書簽……

13.《十城畫記》

勾畫十座城市的今昔,拼合人類文明的版圖。

城市在人類文明坐標系中的種種可能。

一個城市的街道佈局猶如一個人的身體骨骼,它構架了這個城市的交通脈絡,體現了這個城市的風格……

城市並不簡單“是什麼”,它既是我們給它起的名字,也是它所經過的事變的痕跡;既是永存的,又是變化的;既是客觀的和身外的世界,又是我們感受到的一切。

(1)西安:又見長安

(2)北京:霧中和牆內

(3)徽州:家在黃海白嶽間

(4)雅典:歷史之下,現實之上

(5)洛陽:別處青山

(6)元上都:金色的荒城

(7)瓊佳臧比:天臺之路

(8)威尼斯:水上的和水中的

(9)紐約:紐約的晝與夜

(10)德累斯頓:被修復的歷史

14.《行萬里路》

著名歷史地理學家跨越世界的文化跋涉,

在“行萬里路”的旅途品味“讀萬卷書”

用文化向世界說明中國,

通過足跡與視野將世界展現給中國。

“行萬里路”的收穫與“讀萬卷書”的成果交融,

為“旅行”“注入更多人文的理念。

以深邃的目光探尋歷史軌跡,

以堅實的腳步丈量文化時空,

以深切的憂思觀察現在,

以飽滿的情懷燭照未來。

15.《西行畫記》

“可口可樂”的中文名譯者;

最成功的華人英語作家之一。

蔣彝,著名藝術家、詩人、遊記作家,1903年生於江西九江。1933年西行英國,1955年應邀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任教,1977年病逝於北京,葬於故鄉廬山之麓。

在國外他克服語言和文化上的障礙,創作出版了大量的文學藝術作品,他的“啞行者”遊記系列熔詩詞、書畫、散文於一爐,吸引了西方各國的讀者,使他們看到東西方之間的相似之處,從而對他們自己有了新的認識。

16.《煙雨鄉愁》

家國萬里,故園卻近在咫尺。

它始終存在於一個人的心中,

是朝思暮想的故土,似縹緲空茫的舊夢。

點點鄉愁煙雨中

迷宮中的玫瑰

王子鎮來的巴黎女

古舟魅影威尼斯

夢徊佛羅倫斯

聖人托爾斯泰的最後車站

從指環王到聖殿騎士

法國式浪漫的代價

……

17.《美術館十講》

看盡美術館的前世與今生;

在美術館中領悟藝術的表與裡。

大多數美術館並不“事先”存在。

他們來到美術館其實是看人,而不是看作品。

“城市”是複數的系統,美術館輻射周邊區域,

它們既是人心的海洋中的離島,

也是城市文化交通中的經停站。

18.《紐約變形記》

書中的紐約並不儘然是這城市面面俱到的實錄,

相反,擷取幾個有趣的時空片段,

它們是萬花筒裡打碎了,又順序連接起來的鏡像。

一座城市是否真的可以被“設計”?

對於發現“城市”的意義而言,或許沒有那兒比紐約更適合了,它是事實,色彩和故事的矛盾混合體。

第一眼目睹紐約的人,常常有彼此矛盾、甚至自相矛盾的印象,因為它的時空永遠流變於新與舊、本色和奢華、發展與停滯之間。

在“變化”的舞蹈裡,我們的故事將從這城市所遭受的巨大災難開始。

我們訪問的目的不是為了棲居或耽溺,而是為了反觀和出行。

19.《京都導覽》

京都學者寫京都,

千年之城的前世今生娓娓講來,

憑著土生土長“在地人”的冷眼熱腸,

道盡著名“旅遊城市”的表與裡。

京都指南

京都的性格

京都娃、京都女與京都男

京都話與京都文化

京都速寫

日常細節中滲透的城市性格與文化神髓,

一言一語娓娓道破。

20.《喀納斯湖》

“東方瑞士、攝影師天堂”,

神秘的湖怪、古樸的圖瓦人、

變換的湖水、眩人的風景讓人癡迷。

來自神秘北疆喀納斯的自然筆記,

護林人日夜守望在神的後花園。

花草記

圖瓦人用“芒達勒西”做出的“楚吾爾”與其他北方民族的“楚吾爾”最根本的不同在於,它所發出的聲音是草木之音,有蒼涼悲傷之韻。這可能與圖瓦人神秘的身世有關。

聆聽喀納斯

夜晚,躺在溫暖的木屋裡,木屋的松香沁入你的心脾,讓你久久難以入睡。有些聲音,需要用耳朵去聽,而有些聲音,則需要用心去聽。要知道,這個世間有時寂靜所發出的聲音是最響亮的。

21.《山西文明史》

目前對山西文明史梳理最全面、最細緻、最有研究高度的一本著作。

22.《鄉愁的天際線》

落花時節過江南,於紙上邂逅一座古城。

200餘幀攝影作品+深度剖析美文,

全方位展示古城之美。

如果說人類有分別心的話,也就是這一點點家鄉的泥土味兒帶來的鄉愁而已。

最能展示人與自然默契的,恐怕是一眼望去的天際線了。

青是春之色,白是雪之韻,冬季作別春天的二月,如友人揖別,一謝一受中,時間低吟的是倫理的節奏;青衿長衫白圍脖,碎花衫裙黑布鞋,那民國青春的小城意象,則婉轉著戀愛季節的美麗音調。

23.《不是所有的故鄉都在淪陷》

在心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鄉。

在這裡,看見鄉土的力量,

發現故鄉永續的可能性。

這是絳州的故事,

也是城鎮化浪潮中所有沒有淪陷的故鄉的故事。

按常理,寫故鄉,便會津津樂道,敝帚自珍。審視故鄉,文化反思,需要不遠不近的距離。太遠,無法真正深入其精神;太近,不能超越無緣無故的狹隘偏愛,也容易有不滿、哀怨與麻木。

24.《北京伽藍記》

追溯北京數百座寺院因緣,

以伽藍之成住壞空,照見人世的興替起落。

“伽藍”是梵語佛寺的別名,俗稱“寺廟”。

但是,法師不用“寺廟”、“寺院”,而用“伽藍”,

這既是佛教文化的歷史承接,

又是對於這塊淨土的真誠禮贊。

興替起落,帝都伽藍所映現的最能起人觀照。

如何應對,有權有貴,結果如何,有起有落,有心人原可在此得有甚深的因緣觀照。

25.“外語自遊學系列”

國外遊隨身寶典,

能說會道走世界,旅遊口語隨身帶!

零起點為特色,以旅遊為主線,以口語為主

最基本、最簡單、最實用的詞彙及句型

每一本配備了錄音,便於分主題下載

德語、法語、西班牙語、俄語、日語、韓語

這個“十一”出國就帶它啦!

語言鮮活,文化知識巧妙穿插其中

開本設計小巧,方便攜帶

正文後附有雙語詞匯表(收詞2000-4500)

各國節假日資訊及相關實用資訊

今日特色菜是什麼? quels sont les plats du jour?

請問,……在哪裡?Verzeihung,wo ist…,bitte?

我們玩得很高興 nos hemos divertido mucho

書目:

1.《零起點法語旅遊口語隨身帶》

2.《零起點西班牙語旅遊口語隨身帶》

3.《零起點日語旅遊口語隨身帶》

4.《零起點俄語旅遊口語隨身帶》

5.《零起點德語旅遊口語隨身帶》

6.《零起點韓語旅遊口語隨身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