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薛定餓了麼:跟你做朋友才不是因為你厲害呢|渾水獨家

▽2ψ(x, y, z)+(8π2m/h2)[E-U(x, y, z)]ψ(x, y, z)=0

薛定諤貓態, 盒子裡的貓你不知道它生死。 愛因斯坦也思考:上帝不會擲骰子。

薛定餓了麼, 視頻裡可能得不到確切結論。 但大腦已經開始發出饑餓信號。

咂摸著:

一個物體和他的物理屬性是密不可分的, 就像你和你的體重是密不可分的。

萊卡洛三角形, 除了圓形以外唯一一個可以做井蓋的形狀。

K=n/2.7, 如果你要從30個男人中挑選出自己白馬王子, 那麼和前11個男人萍水相逢遊戲人間。

犯罪行為都是犯罪意圖的實現, 所以判定的依據要優先來考慮嫌疑人的主觀意圖。

……

彈幕上飄過:“從化學課上來的23333“、“文科生來湊熱鬧”, 這期《118種化學元素, 包含多少種死法?》的視頻裡還說:

溴帶有臭味, 與旁邊的硒劇烈反應, 會使臭味又達新高度。 這將是一種前所未有的, 生無可戀的嗅覺體驗。

那跟散發著惡臭的鯡魚罐頭相比呢?

聽說這種罐頭不能在室內開罐, 否則極致臭味三天無法消散。

如今, “薛定餓了麼”的“非專業聲優”黨員喬治和設計師川野買的那罐鯡魚罐頭還放在工作室的冰箱裡, 危險品。

一、生命是一場探索

鄭淵潔的小說裡, 魯西西在沙發裡遇見一群小人, 他們可以把課本上的知識譜成樂曲, 魯西西和皮皮魯由此變得喜歡背書。

學習是反人性, 很多事情看起來是枯燥的, “薛定餓了麼”做的事情像極紅沙發裡的小人:就是嘗試把這種枯燥變得有趣。

知識亦可以賞心、悅耳(配性冷淡小哥哥的BGM)和性感。

在不斷尋求內容創新的短視頻市場上, 從2016年10月到17年9月, “薛定餓了麼”共產出25支視頻, 風格含括遊戲、動漫、劇情、惡搞、懸疑、鬼畜等。

“薛定餓了麼”的畫風

在涉及了科斯定律、雙縫干涉、同一性、蘭徹斯特方程式、博弈論、法律哲學、生物、幾何等不同領域知識後, 下一期他們將做一個關於經濟制度的知識, 用超現實的僵屍故事表現。

後喻時代, 知識獲得的門檻已無限低, 新一代青年人站在資訊的制高點上, 傳統形式上“我知道你不知道”的科普意義變小,

“是否有興趣知道”成為更關鍵的立足點。

有讀者給“薛定餓了麼”留言:我覺得真正好的學習不是你直接跟我們說一個結論, 而是能夠沿著你們這個縫隙, 讓我自己去學習。

不止於獲得知識:常常在薛定的視頻難得到確切結結論, 他們對自己的介紹是“漏洞百出”。

一些三分鐘的故事變成了一場認知探索:

我們真的是上帝造出來的一段程式麼?

換了所有器官的灰姑娘還是灰姑娘麼?

看不懂開始質疑自己智商了, 怎麼辦?

“其實在娛樂的時候, 你覺得這個世界好像比你想像當中要神秘一點, 詭異一點,就夠了。

“對年輕人來說,處在學習和探索能力最強的一個人生階段,但是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跟你一起去玩。我們不會認為比你知道的多,但同樣的是我們都對這個世界保持著一種質樸的好奇心。” “薛定餓了麼”的主編薛凱(又名“不理不理”)說。

“就是種下一顆種子:你要想去控制整個人生,但是你必須先學到的東西是這個世界是多元、奇妙、不可控的。”

二、打入新興中產階級計畫失敗

“薛定餓了麼”最早想做的事是新興中產階級、視頻化的羅輯思維。

編劇BuFFooNX至今還記得,當時“不理不理”說起宏偉計畫時握緊的雙拳,和臉上洋溢著的幸福…

團隊認同羅輯思維這種認知升級的方式。

薛凱也是羅輯思維的鐵杆粉,他認為,雖然有很多人抨擊羅輯思維是為了騙人騙錢之類的,但根本在於“我們是想從羅輯思維獲得什麼”,如果當成“成功指南”,那確實感覺羅輯思維今天一個觀點,明天一個說法,確實像是個大忽悠,但如果換一個角度呢?或者說用一個擁有“基本的獨立思考”者的角度呢?

“聽的不是知識本身,而是不同的認知角度,世界本來就是多元的。”

“薛定餓了麼”會在微信公眾號上補充貓糧(解釋視頻背後的知識和暗含的梗),在"洞穴殺人案”視頻下面,團隊貼上了羅輯思維講過的相關內容。

關於這個法學經典案例,許多專業類書籍都曾進行探討,在是與非的思辨過程中涉及知識背景廣泛。

薛定用一個4分鐘的故事二次呈現了它,4分鐘裡知識能量密集,演繹風格鬼畜。

這樣的故事在年輕人文化聚集地備受歡迎。

事實上,他們也跟最初打進“正在崛起的中產階級精英人士”……的目標偏離。

“薛定餓了麼”的受眾多是正要上大學的高中生,有些甚至是老師、家長推薦而來。

B站CEO陳睿曾在演講中將90後、95後和00後稱為“空前的一代”,他表示這代人會主動追尋自己的興趣,而這樣的需求在現有的互聯網的視頻產品上面無法得到滿足,所以只能來到B站。

QuestMobile的資料顯示,24歲以下用戶十大偏愛APP之首是B站,而一些現在主流的內容平臺、流量大號、社區放到90、95後的語境下,存在感降低。

在9月8日的演講中,B站董事長陳睿還說道,B站在過去的三年時間裡,用戶群體增長了50倍。“薛定餓了麼”的粉絲在B站有自發的催更後援團,粉絲需投20幣加入。

不到一年的時間,在0推廣,只有20支視頻的推送的情況下,在B站原創知識up主中,“薛定餓了麼”的粉絲活躍度排名第一(投幣、收藏、評論),總粉絲數以15w+在其中排名第二。

除了B站,在微信公眾號這塊貓糧擴展地,目前沉澱的5萬粉絲保證了高達37%的平均打開率。

薛凱:“看粉絲留言挺解壓的。”

某日早上,薛凱給我畫了一張圖,解說:A代表過去,B代表現在,C代表未來,下面的,其實是這個時代最奇妙之處。

“未來不可預測、判斷,但我們依然要把握住一點點信號,去做改變,不斷嘗試才可以。”

而那一點點的信號也許是,“空前一代”所代表的新的價值審美文化正在崛起,這群未來幾年便要成為社會主流的人,他們的認知體系正在變化。

“我們考慮更多的還是跟未來這些有思想、有求知、有探索欲的年輕人深層次的交流、溝通,不斷跟他們建立思想上的一種聯繫。”薛凱說。他在微信上回復朋友圈還喜歡用各種顏表情・(PД`q。)・゜・(ง•... 好友說起對他的印象是:“他就是活躍,也不是活躍,就是‘哪都有他’”。

團隊最初沒有刻意追求受眾是90後95後,但事情的發展往往證明——“是什麼樣的人就會出來什麼樣的東西。”

三、創意的腦洞之光

“有沒有可能把鏡子圍成一個圓,人站在裡面…”

偷瞄到“薛定餓了麼”內部網站的最新一條動態。

日常,團隊裡有人閃現了什麼腦洞會進行內部群分享,把好玩的東西扔到微軟提供的內部社交平臺上。

一個很好的腦洞只是故事的起點,娛樂與科學硬知識的結合,並非一人一天可得。

最初“薛定餓了麼”的分工並不明確。擁有著“讓耳朵懷孕”的聲音的黨員喬治不是“專業聲優”,第一次被叫去配音也只是誤打誤撞。

“薛定餓了麼”的視頻涉及的領域沒有界限,臨時根據整個戲劇結構和表達判斷適合的視頻風格,有靠樂高玩具拼的、視訊短片的、手繪、圖形,有的根據遊戲介面製作。

打開它第一印象是畫風清奇,但“故事是核心”,腳本是類似積木式創新,一個視頻的產出並不嚴格按照劇本、分鏡、鏡幀、視頻的生產線,而是每個人不斷在原有文本基礎上通過自己的鏡頭語言、電影語言二次創作。

“這樣出的東西才有能量密度。”

有些能量密度(暗藏的梗)並不是隨便一個粉絲就能發現,但無論怎樣暗藏至深的梗最後總會有粉絲揭露,正如薛凱所說:“我們要做的不再是像傳統IP殺他們的時間,而是殺他們的心智。”

走過一個“牙籤萬軸”卻還沒有人的工位,意識到:此時是11點多鐘,飽讀奇怪書籍的人士都沒來上班?

問薛凱:

1.你們的上班時間?

“很隨機。因為很多時候做這種創意、內容驅動型的,靠時間是沒任何用處的, 我可能100個小時裡面99個小時都在玩,就一個小時有想法了,其實就是有價值的,因為人的思考過程當中都是非線性的。

《速度與激情》的團隊很棒,團隊都是一些流氓地痞、亂七八糟的人建立在一起,但是你會發現,這樣的團隊每個人都很有才華,當然不是說一定要找地痞流氓,只是說,人聚集在一起一定是因為他足夠排他性的能力。

可能我其他方面比如說很懶散,但相對來說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團隊裡面更體現出你這方面的能力和價值。

創造力很微妙,水至清則無魚,你必須要容納一些看似負面、情緒化的東西,才可能會產生一些很好的東西。”

2.但是人都是有惰性的,不會考慮外力的驅動和監督嗎?

“會有,但這並不是主流,在大夥認為這個事情是值得去做的前提下,粉絲、市場的回饋都會給自己帶來危機感和壓力。”

3.自己在什麼狀態下能產生好創意和想法?

“在獲取大量資訊的基礎上,才會產生化學反應。你腦子裡有兩個小分隊,突然不知道什麼時候就噠噠噠產生聯繫匯合在一起了。”

4.資訊爆炸的時代,如何篩選自己認為有價值的資訊?

“不介意,每樣都要輸入,有些化學反應本來是不相關的,因為時代的發展,知識越來越透明,更新頻率快,創意的產生不能像傳統做廣告的思路,一拍腦袋的靈感,而是積澱,只能不斷去學習,利用各種碎片時間查資料。

我自己接受新的東西,可能不要求多深,但一定要很廣。我也會觀察身邊朋友圈不同人的行為,以及這種行為背後所代表的不同心態。

學習本身是有價值的東西,返璞歸真,是一個迴圈。”

5.感覺你們是一個很有學習能力的團隊。

“不一定有這個能力吧,但你得建立這個意識。

整個世界的規律可以在一粒沙裡體現,也可以在一個很大的系統體現,很值得挖掘。

最好的知識體系就是一個開放的知識體系。”

四、一個十年的團隊

“學習很大的動力是希望不要落後於這個時代。當你發現你沒有見過的世界的另一面之後,你會覺得看不過來,因為你感興趣的方面太多了。”

這個熱愛學習的團隊,創始人薛凱(不理不理)大學退學,AB型,雙魚座,分裂型人格。

想像一下:已經不止一次被“宿敵neng死”的不理不理是什麼樣子?

作為“薛定餓了麼”的主編,他已經在薛定的視頻裡死了好幾次。

“不理不理又掛了,真沒人性。”

這位名字上已經被框了好幾道框的主編,在現實生活中也“非常沒有地位”。

作為創始人,在團隊其他夥伴的眼裡,他是怎麼樣的一個形象?

在薛凱對我侃侃而談那期揮刀武士的複雜數學題,改編成腳本時要考慮到故事的遞進、銜接、娛樂性元素⋯

我打斷他:“你之前不是學機械的嗎?為什麼會對這方面這麼擅長?”

“我不是學不下去了嗎…本來想讀電腦專業的”。

北京男孩薛凱初中時不做作業,畫漫畫,在北京航空航太大學讀了一年後,休學給一家金融公司做網站,回來再上學,發現學校的專業學來沒用,退學。

“當時家裡人沒意見嗎?”

“血雨腥風啊。”

想到品牌總監lela說:你別看他平常很隨意的一個人,但是做起事來說一不二的。

退學後,薛凱開始當自由設計師,陸續在論壇上接了一些案子,從給微軟接一個冊子的設計開始,他漸漸覺得,設計應該不只是“好看”,應講求邏輯,突出內容。

薛凱的活兒越接越多,2007年他建立了自己的公司Logicdesign,招了一群愛好懟主編的人。

公司裡的遊戲機

“薛定餓了麼”是公司logicdesign的一個項目,主創團隊的人互相都已磨合了很長時間,5年前,從穀歌跳槽到騰訊的周亮加入logicdesign,他是待得時間最短的人,最長的一起工作了10年。

團隊有人自學法學和繪畫、下午在公司彈吉他、養變色龍、蜘蛛、流浪貓和狗,有人約著吃飯時在會議室一起看鬼片。

聽說:黨員喬治“聲音是那樣他本人也就是那樣的”。

“那本人也就是淡淡的~~是嗎?

"就是很詭異的,他跟動畫設計師川爺一塊跟說相聲似的,經常啊啊啊啊,哇的一聲強烈嚎叫,大家都不知道發生什麼。”

這群各有自己特長、想像力豐富的人曾有過許多奇怪、有趣的想法:做過一個給朋友圈牢騷配圖的app,用sb元素做的sb周邊,設想在ipad上做交互電子書、在工作室的牆上是他們自己的junglelaw漫畫設計品牌。

薛凱總喜歡用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來形容這場相遇與合作。

6.“薛定餓了麼”之前logicdesign十年的積累裡,你覺得什麼最重要?

“對內容的整合能力。在客戶給你的大量雜亂內容裡去歸納提煉出覺得有價值的東西,故事不好,效果再炫也沒有用。

跟微軟、蘋果、Google等大客戶合作,也能接觸到一些最新的資料或使用者相關的一些情況。”

7.什麼樣的故事最好?

“故事要講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什麼樣的東西最吸引人?既熟悉又陌生的一個狀態。所以有些東西也不能做的太科幻了。像《三體》屬於硬科幻,很難去表達出來,只能通過電影級別。

但有些科普又太枯燥了,現在很多科普裡都透著一種優越感,但其實大夥跟你交朋友可能不是因為你特別厲害,而是因為你這個人是一個人,你是有你的局限的。”

8.是不是想到你自己20多歲的一種狀態?

“可能還在於人吧,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別看我們老)其實我們之前跟客戶談都沒有銷售, 還是更願意做一點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事,不斷探索這個世界,也希望吸引的那些人是產生共鳴的。”

五、深度內容品牌+社區

“薛定餓了麼”曾在兩天內賣出六百本書,中信出版社主動聯繫他們進行合作。到現在,他們已經和十幾家出版社建立了內容出版合作關係。

相關資料表示,在圖書出版這塊市場,每年依然保持著將近百分之三十的增長。

“書並不是賣不出去,關鍵是用什麼方式去賣。”

看“薛定餓了麼”的視頻,稍一走神就可能完全不能get到其中內涵(還是根據天賦和積澱決定…),在“拓展貓糧”這個欄目,有些知識一篇文章不能概述,薛定會推薦相關書目。

“年輕一代可支配收入多,有自己的消費觀,學習和娛樂的界限也沒那麼明顯,然後你要尊重他們智商、尊重他們思維。”

抱著這樣的志向,薛定餓了麼的目標並不是在走流量,而是走品牌,品牌的目的是建立人的連接。

而薛凱相信,傳統生活方式類的IP太過於淺層,未來的知識品牌一定是去中心化、去偶像化的,是以認知,探索,多元為核心去探索世界的娛樂性的方式。

放眼全球,美國已經有把娛樂和科技用很好形式結合在一起的節目,比如《瑞克與莫蒂》、漫威文化,但在中國這種品類的文娛產品還並不是很多。

“不是想個腦洞就是科幻,而是整個故事體系當中,要有梗的密度,就還必須得不斷去學習,積累、國外編劇很多就是科學家、物理學家,各自都有完整知識體系。”

“薛定餓了麼”也在嘗試和科學家們進行合作,品牌總監Lela曾和一個俄羅斯科學家在星巴克聊兩個小時宇宙、外星。《最完美的毀屍滅跡:皮箱連環棄屍案始末》的內容顧問是中山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研究院院長李淼教授。

《逆轉商人:氪金的逆轉》靈感來源自《得到APP之薛兆豐的北大經濟學課》,《致命分身》則是改編了《得到APP之萬維鋼精英日課》。

除了跟出版商合作賣書、跟“得到”進行課程的分銷,未來,“薛定餓了麼”希望進行電商平臺的創建,開發學生系列產品,將更多優質的粉絲沉澱到正在建設的社區。甚至往影視,系列劇文娛行業發展。

不僅是一個短視頻或者內容創業,這個有十年積累的團隊說:“偏愛”=流量不少+高粘性高互動高品牌忠誠度,許多流量大戶可能只有“流量”可談,用戶用完就走,不會產生感情,所以未來會選擇基於深度內容品牌+社區的方式。

最近,薛凱在見投資人:“這兩個星期見到各種各樣投資人也挺好玩的。對自己的思路也是一種拓展。語言表達能力也突飛猛進。”

Lela說:“你別看現在他侃侃而談,其實他可悶騷了呢。在我認識他的時候做一個presentation,他是完全照PPT下面寫的那個notes念的。

有時候你覺得他是一個很悶騷的人,有時候很悶,有時候很騷,經常會用一些開玩笑的方式,很少去做一些很深刻的,很長篇大論的表達。我覺得他現在已經完全昇華了。”

-----------------End----------------

【渾水自媒體江湖】獨家深訪

只報導最有料的自媒體人

咪蒙深夜發媸姜思達胡辛束

六神磊磊顧爺王左中右

吳曉波李岩范衛鋒

秦朔遲宇宙黃章晉

毒舌電影鬼腳七靈魂有香氣的女子

三表黎貝卡杜紹斐

如果你也是有故事的自媒體人

渾水備酒,與君共話自媒體江湖

聯繫微信 渾水小二:lolitayamede

【重要消息】

渾水推出APP啦

主要功能:

1、渾水自媒體江湖(首頁、資訊):有故事、有爆料,為自媒體人提供有價值的報導

2、自媒體直播:零距離與自媒體人互動,眼見為實的行業“真相”

3、自媒體大咖文友圈:獲取自媒體圈動態,和你喜愛的大咖即時互動,共同打造我們的自媒體江湖

下載方式:

可以在各應用商店搜索“渾水自媒體”

或者點擊閱讀原文下載

之後,你可以在APP上看到渾水曾報導過的【自媒體大咖直播】哦~

自媒體江湖APP下載連結

詭異一點,就夠了。

“對年輕人來說,處在學習和探索能力最強的一個人生階段,但是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跟你一起去玩。我們不會認為比你知道的多,但同樣的是我們都對這個世界保持著一種質樸的好奇心。” “薛定餓了麼”的主編薛凱(又名“不理不理”)說。

“就是種下一顆種子:你要想去控制整個人生,但是你必須先學到的東西是這個世界是多元、奇妙、不可控的。”

二、打入新興中產階級計畫失敗

“薛定餓了麼”最早想做的事是新興中產階級、視頻化的羅輯思維。

編劇BuFFooNX至今還記得,當時“不理不理”說起宏偉計畫時握緊的雙拳,和臉上洋溢著的幸福…

團隊認同羅輯思維這種認知升級的方式。

薛凱也是羅輯思維的鐵杆粉,他認為,雖然有很多人抨擊羅輯思維是為了騙人騙錢之類的,但根本在於“我們是想從羅輯思維獲得什麼”,如果當成“成功指南”,那確實感覺羅輯思維今天一個觀點,明天一個說法,確實像是個大忽悠,但如果換一個角度呢?或者說用一個擁有“基本的獨立思考”者的角度呢?

“聽的不是知識本身,而是不同的認知角度,世界本來就是多元的。”

“薛定餓了麼”會在微信公眾號上補充貓糧(解釋視頻背後的知識和暗含的梗),在"洞穴殺人案”視頻下面,團隊貼上了羅輯思維講過的相關內容。

關於這個法學經典案例,許多專業類書籍都曾進行探討,在是與非的思辨過程中涉及知識背景廣泛。

薛定用一個4分鐘的故事二次呈現了它,4分鐘裡知識能量密集,演繹風格鬼畜。

這樣的故事在年輕人文化聚集地備受歡迎。

事實上,他們也跟最初打進“正在崛起的中產階級精英人士”……的目標偏離。

“薛定餓了麼”的受眾多是正要上大學的高中生,有些甚至是老師、家長推薦而來。

B站CEO陳睿曾在演講中將90後、95後和00後稱為“空前的一代”,他表示這代人會主動追尋自己的興趣,而這樣的需求在現有的互聯網的視頻產品上面無法得到滿足,所以只能來到B站。

QuestMobile的資料顯示,24歲以下用戶十大偏愛APP之首是B站,而一些現在主流的內容平臺、流量大號、社區放到90、95後的語境下,存在感降低。

在9月8日的演講中,B站董事長陳睿還說道,B站在過去的三年時間裡,用戶群體增長了50倍。“薛定餓了麼”的粉絲在B站有自發的催更後援團,粉絲需投20幣加入。

不到一年的時間,在0推廣,只有20支視頻的推送的情況下,在B站原創知識up主中,“薛定餓了麼”的粉絲活躍度排名第一(投幣、收藏、評論),總粉絲數以15w+在其中排名第二。

除了B站,在微信公眾號這塊貓糧擴展地,目前沉澱的5萬粉絲保證了高達37%的平均打開率。

薛凱:“看粉絲留言挺解壓的。”

某日早上,薛凱給我畫了一張圖,解說:A代表過去,B代表現在,C代表未來,下面的,其實是這個時代最奇妙之處。

“未來不可預測、判斷,但我們依然要把握住一點點信號,去做改變,不斷嘗試才可以。”

而那一點點的信號也許是,“空前一代”所代表的新的價值審美文化正在崛起,這群未來幾年便要成為社會主流的人,他們的認知體系正在變化。

“我們考慮更多的還是跟未來這些有思想、有求知、有探索欲的年輕人深層次的交流、溝通,不斷跟他們建立思想上的一種聯繫。”薛凱說。他在微信上回復朋友圈還喜歡用各種顏表情・(PД`q。)・゜・(ง•... 好友說起對他的印象是:“他就是活躍,也不是活躍,就是‘哪都有他’”。

團隊最初沒有刻意追求受眾是90後95後,但事情的發展往往證明——“是什麼樣的人就會出來什麼樣的東西。”

三、創意的腦洞之光

“有沒有可能把鏡子圍成一個圓,人站在裡面…”

偷瞄到“薛定餓了麼”內部網站的最新一條動態。

日常,團隊裡有人閃現了什麼腦洞會進行內部群分享,把好玩的東西扔到微軟提供的內部社交平臺上。

一個很好的腦洞只是故事的起點,娛樂與科學硬知識的結合,並非一人一天可得。

最初“薛定餓了麼”的分工並不明確。擁有著“讓耳朵懷孕”的聲音的黨員喬治不是“專業聲優”,第一次被叫去配音也只是誤打誤撞。

“薛定餓了麼”的視頻涉及的領域沒有界限,臨時根據整個戲劇結構和表達判斷適合的視頻風格,有靠樂高玩具拼的、視訊短片的、手繪、圖形,有的根據遊戲介面製作。

打開它第一印象是畫風清奇,但“故事是核心”,腳本是類似積木式創新,一個視頻的產出並不嚴格按照劇本、分鏡、鏡幀、視頻的生產線,而是每個人不斷在原有文本基礎上通過自己的鏡頭語言、電影語言二次創作。

“這樣出的東西才有能量密度。”

有些能量密度(暗藏的梗)並不是隨便一個粉絲就能發現,但無論怎樣暗藏至深的梗最後總會有粉絲揭露,正如薛凱所說:“我們要做的不再是像傳統IP殺他們的時間,而是殺他們的心智。”

走過一個“牙籤萬軸”卻還沒有人的工位,意識到:此時是11點多鐘,飽讀奇怪書籍的人士都沒來上班?

問薛凱:

1.你們的上班時間?

“很隨機。因為很多時候做這種創意、內容驅動型的,靠時間是沒任何用處的, 我可能100個小時裡面99個小時都在玩,就一個小時有想法了,其實就是有價值的,因為人的思考過程當中都是非線性的。

《速度與激情》的團隊很棒,團隊都是一些流氓地痞、亂七八糟的人建立在一起,但是你會發現,這樣的團隊每個人都很有才華,當然不是說一定要找地痞流氓,只是說,人聚集在一起一定是因為他足夠排他性的能力。

可能我其他方面比如說很懶散,但相對來說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團隊裡面更體現出你這方面的能力和價值。

創造力很微妙,水至清則無魚,你必須要容納一些看似負面、情緒化的東西,才可能會產生一些很好的東西。”

2.但是人都是有惰性的,不會考慮外力的驅動和監督嗎?

“會有,但這並不是主流,在大夥認為這個事情是值得去做的前提下,粉絲、市場的回饋都會給自己帶來危機感和壓力。”

3.自己在什麼狀態下能產生好創意和想法?

“在獲取大量資訊的基礎上,才會產生化學反應。你腦子裡有兩個小分隊,突然不知道什麼時候就噠噠噠產生聯繫匯合在一起了。”

4.資訊爆炸的時代,如何篩選自己認為有價值的資訊?

“不介意,每樣都要輸入,有些化學反應本來是不相關的,因為時代的發展,知識越來越透明,更新頻率快,創意的產生不能像傳統做廣告的思路,一拍腦袋的靈感,而是積澱,只能不斷去學習,利用各種碎片時間查資料。

我自己接受新的東西,可能不要求多深,但一定要很廣。我也會觀察身邊朋友圈不同人的行為,以及這種行為背後所代表的不同心態。

學習本身是有價值的東西,返璞歸真,是一個迴圈。”

5.感覺你們是一個很有學習能力的團隊。

“不一定有這個能力吧,但你得建立這個意識。

整個世界的規律可以在一粒沙裡體現,也可以在一個很大的系統體現,很值得挖掘。

最好的知識體系就是一個開放的知識體系。”

四、一個十年的團隊

“學習很大的動力是希望不要落後於這個時代。當你發現你沒有見過的世界的另一面之後,你會覺得看不過來,因為你感興趣的方面太多了。”

這個熱愛學習的團隊,創始人薛凱(不理不理)大學退學,AB型,雙魚座,分裂型人格。

想像一下:已經不止一次被“宿敵neng死”的不理不理是什麼樣子?

作為“薛定餓了麼”的主編,他已經在薛定的視頻裡死了好幾次。

“不理不理又掛了,真沒人性。”

這位名字上已經被框了好幾道框的主編,在現實生活中也“非常沒有地位”。

作為創始人,在團隊其他夥伴的眼裡,他是怎麼樣的一個形象?

在薛凱對我侃侃而談那期揮刀武士的複雜數學題,改編成腳本時要考慮到故事的遞進、銜接、娛樂性元素⋯

我打斷他:“你之前不是學機械的嗎?為什麼會對這方面這麼擅長?”

“我不是學不下去了嗎…本來想讀電腦專業的”。

北京男孩薛凱初中時不做作業,畫漫畫,在北京航空航太大學讀了一年後,休學給一家金融公司做網站,回來再上學,發現學校的專業學來沒用,退學。

“當時家裡人沒意見嗎?”

“血雨腥風啊。”

想到品牌總監lela說:你別看他平常很隨意的一個人,但是做起事來說一不二的。

退學後,薛凱開始當自由設計師,陸續在論壇上接了一些案子,從給微軟接一個冊子的設計開始,他漸漸覺得,設計應該不只是“好看”,應講求邏輯,突出內容。

薛凱的活兒越接越多,2007年他建立了自己的公司Logicdesign,招了一群愛好懟主編的人。

公司裡的遊戲機

“薛定餓了麼”是公司logicdesign的一個項目,主創團隊的人互相都已磨合了很長時間,5年前,從穀歌跳槽到騰訊的周亮加入logicdesign,他是待得時間最短的人,最長的一起工作了10年。

團隊有人自學法學和繪畫、下午在公司彈吉他、養變色龍、蜘蛛、流浪貓和狗,有人約著吃飯時在會議室一起看鬼片。

聽說:黨員喬治“聲音是那樣他本人也就是那樣的”。

“那本人也就是淡淡的~~是嗎?

"就是很詭異的,他跟動畫設計師川爺一塊跟說相聲似的,經常啊啊啊啊,哇的一聲強烈嚎叫,大家都不知道發生什麼。”

這群各有自己特長、想像力豐富的人曾有過許多奇怪、有趣的想法:做過一個給朋友圈牢騷配圖的app,用sb元素做的sb周邊,設想在ipad上做交互電子書、在工作室的牆上是他們自己的junglelaw漫畫設計品牌。

薛凱總喜歡用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來形容這場相遇與合作。

6.“薛定餓了麼”之前logicdesign十年的積累裡,你覺得什麼最重要?

“對內容的整合能力。在客戶給你的大量雜亂內容裡去歸納提煉出覺得有價值的東西,故事不好,效果再炫也沒有用。

跟微軟、蘋果、Google等大客戶合作,也能接觸到一些最新的資料或使用者相關的一些情況。”

7.什麼樣的故事最好?

“故事要講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什麼樣的東西最吸引人?既熟悉又陌生的一個狀態。所以有些東西也不能做的太科幻了。像《三體》屬於硬科幻,很難去表達出來,只能通過電影級別。

但有些科普又太枯燥了,現在很多科普裡都透著一種優越感,但其實大夥跟你交朋友可能不是因為你特別厲害,而是因為你這個人是一個人,你是有你的局限的。”

8.是不是想到你自己20多歲的一種狀態?

“可能還在於人吧,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別看我們老)其實我們之前跟客戶談都沒有銷售, 還是更願意做一點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事,不斷探索這個世界,也希望吸引的那些人是產生共鳴的。”

五、深度內容品牌+社區

“薛定餓了麼”曾在兩天內賣出六百本書,中信出版社主動聯繫他們進行合作。到現在,他們已經和十幾家出版社建立了內容出版合作關係。

相關資料表示,在圖書出版這塊市場,每年依然保持著將近百分之三十的增長。

“書並不是賣不出去,關鍵是用什麼方式去賣。”

看“薛定餓了麼”的視頻,稍一走神就可能完全不能get到其中內涵(還是根據天賦和積澱決定…),在“拓展貓糧”這個欄目,有些知識一篇文章不能概述,薛定會推薦相關書目。

“年輕一代可支配收入多,有自己的消費觀,學習和娛樂的界限也沒那麼明顯,然後你要尊重他們智商、尊重他們思維。”

抱著這樣的志向,薛定餓了麼的目標並不是在走流量,而是走品牌,品牌的目的是建立人的連接。

而薛凱相信,傳統生活方式類的IP太過於淺層,未來的知識品牌一定是去中心化、去偶像化的,是以認知,探索,多元為核心去探索世界的娛樂性的方式。

放眼全球,美國已經有把娛樂和科技用很好形式結合在一起的節目,比如《瑞克與莫蒂》、漫威文化,但在中國這種品類的文娛產品還並不是很多。

“不是想個腦洞就是科幻,而是整個故事體系當中,要有梗的密度,就還必須得不斷去學習,積累、國外編劇很多就是科學家、物理學家,各自都有完整知識體系。”

“薛定餓了麼”也在嘗試和科學家們進行合作,品牌總監Lela曾和一個俄羅斯科學家在星巴克聊兩個小時宇宙、外星。《最完美的毀屍滅跡:皮箱連環棄屍案始末》的內容顧問是中山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研究院院長李淼教授。

《逆轉商人:氪金的逆轉》靈感來源自《得到APP之薛兆豐的北大經濟學課》,《致命分身》則是改編了《得到APP之萬維鋼精英日課》。

除了跟出版商合作賣書、跟“得到”進行課程的分銷,未來,“薛定餓了麼”希望進行電商平臺的創建,開發學生系列產品,將更多優質的粉絲沉澱到正在建設的社區。甚至往影視,系列劇文娛行業發展。

不僅是一個短視頻或者內容創業,這個有十年積累的團隊說:“偏愛”=流量不少+高粘性高互動高品牌忠誠度,許多流量大戶可能只有“流量”可談,用戶用完就走,不會產生感情,所以未來會選擇基於深度內容品牌+社區的方式。

最近,薛凱在見投資人:“這兩個星期見到各種各樣投資人也挺好玩的。對自己的思路也是一種拓展。語言表達能力也突飛猛進。”

Lela說:“你別看現在他侃侃而談,其實他可悶騷了呢。在我認識他的時候做一個presentation,他是完全照PPT下面寫的那個notes念的。

有時候你覺得他是一個很悶騷的人,有時候很悶,有時候很騷,經常會用一些開玩笑的方式,很少去做一些很深刻的,很長篇大論的表達。我覺得他現在已經完全昇華了。”

-----------------End----------------

【渾水自媒體江湖】獨家深訪

只報導最有料的自媒體人

咪蒙深夜發媸姜思達胡辛束

六神磊磊顧爺王左中右

吳曉波李岩范衛鋒

秦朔遲宇宙黃章晉

毒舌電影鬼腳七靈魂有香氣的女子

三表黎貝卡杜紹斐

如果你也是有故事的自媒體人

渾水備酒,與君共話自媒體江湖

聯繫微信 渾水小二:lolitayamede

【重要消息】

渾水推出APP啦

主要功能:

1、渾水自媒體江湖(首頁、資訊):有故事、有爆料,為自媒體人提供有價值的報導

2、自媒體直播:零距離與自媒體人互動,眼見為實的行業“真相”

3、自媒體大咖文友圈:獲取自媒體圈動態,和你喜愛的大咖即時互動,共同打造我們的自媒體江湖

下載方式:

可以在各應用商店搜索“渾水自媒體”

或者點擊閱讀原文下載

之後,你可以在APP上看到渾水曾報導過的【自媒體大咖直播】哦~

自媒體江湖APP下載連結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