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藥材小故事——益母草 麻黃

藥材小故事短篇兩則

導語:中華草藥千萬種, 不同的搭配對症不同的病症, 其中有你熟知的藥材, 有你不熟悉的, 但是你知道嗎 其實每一味中藥背後都有一個美麗傳說哦!

1.益母草——莖籽功高名益母

傳說, 程咬金的父親因病早死, 只剩他和老母親二人, 家裡窮得叮噹響, 程咬金只好靠編竹耙子掙錢養活老母。 老母在生程咬金時, 留下產後瘀血疼痛病。 程咬金長大成人了, 母親的病還沒有好, 程咬金決心請郎中治好母親的病。

為了給老母買藥, 程咬金一連幾個晚上沒睡覺, 編了許多竹耙子, 掙了半兩碎銀,

到鄰村一個郎中的藥鋪, 買了兩劑中藥。 程母吃了草藥, 病情果然好轉。 程咬金高興極了, 又接連幾個晚上沒睡覺編竹耙子, 掙了點碎銀, 又跑去找那位郎中, 可是, 這位郎中說這次買的藥得花三兩銀子。 程咬金聽了心中一驚, 我哪來這麼多錢呀!怎麼辦?……想來想去, 程咬金忽然靈機一動, 就答應說:"可以給你那麼多錢, 但要等我娘的病好了, 再還你錢。 "那位郎中同意了程咬金的要求。

有一天, 郎中到地裡去采藥, 程咬金在後頭跟著, 偷看郎中采的是什麼樣的藥, 長在什麼地方。 程咬金心中有數了, 就只從郎中那買了一劑藥。 後來, 程咬金也到地裡采郎中所采的那種藥, 煎湯給母親治病, 終於把母親的病治好了。 從此, 程咬金就給這藥草起了個名字,

叫"益母草"。

2.麻黃——發汗用莖, 止汗用根

有個挖藥的老人, 無兒無女, 收了一個徒弟。 誰想, 這個徒弟很是狂妄, 才學會一點皮毛, 就看不起師傅了。 有的時候, 賣藥的錢也不交給師傅, 自己偷偷花掉。 師傅傷透了心, 就對徒弟說:“你翅膀硬了, 另立門戶吧。 ”徒弟倒滿不在乎:“行啊!”師傅不放心地說:“不過, 有一種藥, 你不能隨便賣給人吃。 ” “什麼藥?”“無葉草。 ”“怎麼啦?”“這種草的根和莖用處不同;發汗用莖, 止汗用根, 一朝弄錯, 就會死人!記住了嗎?”“記住了。 ”“你背一遍。 ”徒弟張口就背了一遍, 不過, 他背時有口無心, 壓根兒也沒用腦子想。

從此, 師徒分手, 各自賣藥。 師傅不在眼前, 徒弟的膽子更大了, 雖然認識的藥不多, 卻什麼病都敢治。 沒過幾天,

就讓他用無葉草治死了一個。 死者家屬哪肯善罷甘休, 當時就抓住他去見縣官。 縣官問道:“你是跟誰學的?”徒弟只好說出師傅的名字。 縣官命人把師傅找來, 說:“你是怎麼教的?讓他把人治死了!”縣官聽了, 就問徒弟:“你還記得嗎?背出來我聽聽。 ”徒弟背道:“發汗用莖, 止汗用根, 一朝弄錯, 就會死人。 ”縣官又問:“病人有汗無汗?”徒弟答道:“渾身出虛汗。 ”“你用的什麼藥?”“無葉草的莖。 ”縣官大怒:“簡直是胡治!病人已出虛汗還用發汗的藥, 能不死人?”說罷, 命人打了徒弟四十大板, 判坐三年大獄。 師傅沒事, 當堂釋放。

徒弟在獄中過了三年, 這才變得老實了。 他找到師傅認了錯兒, 表示痛改前非。 師傅見他有了轉變, 這才把他留下, 並向他傳授醫道。

打這兒起, 徒弟再用“無葉草”時就十分小心了。 因為這種草給他闖過大禍惹過麻煩, 就起名叫作“麻煩草”, 後來又因為這草的根是黃色的, 才又改叫麻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