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馬軍勝委員:“村村通郵”仍需資金支持

中國青年網北京3月12日電“目前, 我國農村尚有6%的建制村未實現直接通郵, 當地老百姓享受不到郵政普遍服務, 郵政新業務更是無法展開。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表示。

資料顯示, 國家郵政局2015年發佈的《關於促進郵政服務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 將鄉鎮郵政網點作為服務“三農”、服務農村電商的重要節點, 因地制宜推動村郵站建設, 將村郵站打造成保障農村通郵、服務農村電商、解決農村“最後一公里”的重要平臺。

馬軍勝告訴記者, 造成一些農村不通郵的原因有兩種, 自然環境和居住方式直接造成通郵困難,

比如在山區、牧區等;其次是投遞成本高, 僅僅依靠郵政企業自身力量及現有政策難以支撐。

“未直接通郵地區多數屬於貧困地區, 人均收入低, 山區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外出較多, ‘空心村’現象嚴重;牧區地廣人稀, 傳統郵政業務逐年萎縮, 新業務的發展一時難以形成規模, 投遞運營成本壓力逐年增加。 ”馬軍勝說。 事實上, 早在2015年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便提出“要實現民族地區建制村直接通郵”, “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要實現村村直接通郵, 今年的“中央一號檔”也要求推進建制村直接通郵。

“為儘快落實中央精神, 實現建制村直接通郵目標, 迫切需要增加相應成本支出, 用於增設農村投遞人員、增添投遞車輛設施和用於委託協力廠商投遞的報酬。

”馬軍勝表示。

因此, 馬軍勝建議, 對建制村直接通郵工作給予專項財政補貼, 具體由國家財政部門和郵政管理部門進行實地調研測算, 據實核定補貼標準並按年度列入中央財政預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