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隆子縣准巴鄉知能村黨支部書記白瑪次仁:心更近 情更真

初秋溫暖的陽光照耀著雅礱大地, 每家每戶大門上鮮豔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 空氣中彌漫著小孩子打鬧玩耍的歡聲笑語, 田間地頭是大人忙碌的身影, 時下正是一個收穫的季節。

時值正午, “國務院第六次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隆子縣准巴鄉知能村黨支部書記白瑪次仁, 正在清理菜園裡的雜草。

“書記!書記!”大門外的叫聲引起了小孫子索朗旺堆的注意, “波啦, 波啦, 頓珠叔叔來家裡啦!”小男孩興奮地跑到菜園告訴白瑪次仁。

“哎呀!我的兄弟回來啦!”白瑪次仁放下手中的農活跑到院裡, 給了這位珞巴族兄弟一個結實的擁抱。

很快, 二人端起茶碗, 聊起各自的近況……

結對子、認親戚, 走動中促進交往交流交融, 讓心更近、情更真, 頓珠與白瑪次仁的兄弟情誼是我區“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中的一個剪影。 自活動開展以來, 各族“親戚”間或許沒有感天動地的事蹟, 但大家真心相交、真情來往, 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民族團結一家親’不是走形式, 也不是講在口頭上, 更不是做在表面上, 而是深入內心, 落實在行動上, 以真情換真心, 這樣我們黨員幹部的良好形象、黨和政府的威信就會在基層群眾中樹立起來。 ”白瑪次仁說。

45歲的次仁巴桑是知能村一名普通農民, 因為以前家境貧困兒子沒能上學, 現在只能外出幹點雜活兒, 白瑪次仁默默地將他家的情況記在心上。

有一次, 村裡舉辦機動車駕駛培訓, 白瑪次仁優先考慮家境貧困的次仁巴桑, 動員他給兒子報名參加培訓。 “孩子有了一技之長, 現在我家的年收入有8萬元左右。 書記是我們家的恩人, 沒有他的幫助, 我們家就沒有今天的好日子。 ”聊起白瑪次仁, 次仁巴桑感激不已。

精明強幹的白瑪次仁不僅是該村黨支部書記, 還是村裡的翻譯, 只要上面有新政策, 他就會用藏語和珞巴語向村民傳達政策內容, 深受村民的歡迎。

為了豐富村民的文化生活, 白瑪次仁多方爭取項目, 籌措資金, 動員各方力量, 修建了農家書屋和村黨員活動室。 目前, 全村“村村通”覆蓋率達100%。

“自從村裡建了農家書屋, 我現在只要有時間就會來這裡看書,

在這裡我們不但可以學到種植實用技術, 還能進一步瞭解中央和自治區出臺的惠民政策。 ”村民紮西放下手裡拿著的《種植蔬果技術指導》一書對記者說。

在白瑪次仁的帶動和影響下, 知能村通過“四講四愛”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結對認親活動等, 加大民族團結工作力度, 進一步提高了群眾參與民族團結工作的積極性, 迅速掀起人人講團結、人人愛團結的濃厚氛圍。

達娃央宗和白瑪是准巴鄉完全小學五年級1班學生, 在結對認親活動中, 兩個小朋友結為“親戚”。 有了這種同學加“親戚”的關係, 兩人很快成為學習上、生活上的好夥伴。 “我現在能說不少珞巴語呢!都是達娃央宗教的, 我好喜歡她這個‘親戚’。

”白瑪說。

不少村民對記者說, 白瑪次仁是個熱心人, 由於他家就在馬路邊, 有村民拖拉機壞了、輪胎沒氣了, 他都會幫忙拉到修理鋪去修, 自掏腰包接濟家境困難的村民這種事情對他來說更是家常便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