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王茜委員:依託互聯網實現農產品供給平衡

中國青年網北京3月12日電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 要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拓展農民就業增收管道, 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

如何推動農產品電商可持續健康發展, 助力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國政協委員王茜認為, 隨著我國“互聯網+”行動的推進, 農業電子商務快速興起, 農村電子商務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重要手段。 要發揮互聯網在農產品生產、流通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 推動互聯網創新成果與農產品上行各領域深度融合。

當前, 我國農產品的生產、流通和消費等面臨著一系列問題和挑戰。

分別是農產品供需不匹配, 由於資訊不對稱、市場沒打開, 全國各地多次出現“滯銷、賣難、買貴”現象;產品結構不合理, 一些農產品短缺, 而另一些農產品產能過剩, 突出的是大豆缺、玉米多;農產品品質堪憂, 近幾年, 頻繁出現“紅心蛋”、“瘦肉精”等事件, 使得農產品品質安全成為不可避免的現實問題。

“農產品, 小生產和大市場的矛盾, 反映到農產品上行上就是農產品從田間地頭如何收集、如何標準化包裝, 以及如何實現高效的末端配送, 即最先一公里和最後一公里問題, 也是如何把大量分散的生產者和消費者連接起來的問題。 ”王茜指出, 電子商務是破解上述問題的有效手段。

實現農產品的有效供給,

農產品上行是關鍵。 “農產品上行管道順暢了、環節減少了, 供需資訊、價格資訊、品質需求資訊就能快速、高效流動, 從而實現需求拉動供給、指導農戶精准生產、打破供求資訊不對稱、倒逼農產品標準化、實現農業供需有效銜接。 互聯網是實現以上目標的最有效手段, 這已經從消費互聯網、工業互聯網的應用效果和蓬勃發展得到印證, 農業供給側改革、農產品上行也要抓住國家實施網路強國戰略、大資料戰略、“互聯網+”行動計畫的時機, 發揮互聯網在農產品生產、流通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 推動互聯網創新成果與農產品上行各領域深度融合。 ”王茜說。

但是, 目前農產品電商政出多門、良莠不齊, 很多號稱農產品電商的企業和平臺,

實際上僅僅是把流通的某個環節簡單搬上網, 並未解決流通中的問題。 為此, 王茜建議由發改委牽頭, 農業部、財政部、商務部、供銷社參與, 建立涉農電商發展部級協調機制, 統籌推進涉農電商, 形成工作合力, 切實保障涉農電商各項政策措施和工程項目順利實施;支持真正解決農產品產業鏈問題的農產品電商平臺發展, 採取財政補貼、貸款貼息等方式引導和鼓勵農產品電商採用“產地直供”、“原產地直采”等農產品“直供”模式;加快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與農產品電商平臺對接, 建立直接的利益關係, 真正發揮農產品電商縮短農產品流通環節、實現產銷對接、促進農民增收的積極作用。

如何為農產品市場主體提供實用、便捷的資訊服務, 破解農產品最先一公里和最後一公里難題?王茜建議, 研究出臺引導依託農業互聯網開展農產品上行的扶持政策, 加快制定適應農業互聯網的農產品產品品質、分等分級、產品包裝、物流配送、業務規範等標準;建立由農業部牽頭會同發改委、財政部、商務部、供銷社等部門, 研究出臺引導依託農業互聯網開展農產品上行的扶持政策, 確定總體要求、主要任務、示範工程、技術支援、保障措施等;為農產品上行提供政策支撐保障、創造優良發展環境, 充分調動新型農業主體借助互聯網探索農產品上行的積極性;國家標準委會同農業部、商務部、供銷社、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等部門,

加快制定適應農業互聯網的農產品產品品質、分等分級、產品包裝、物流配送、業務規範等標準, 支援地方制定本地特色農產品相關標準, 鼓勵快遞企業制定適應農產品寄遞需求的定制化包裝、專業化服務等標準。

“供銷社等相關部門, 將農產品核心資料納入部門資訊資源開放目錄, 確定資料開放計畫, 可借助全國供銷社的基層網路覆蓋優勢, 打造全國農產品資訊服務採集和發佈平臺, 聚焦農產品生產、消費、庫存、貿易、價格、成本收益等核心資料, 為市場主體決策提供支援。 ”王茜還建議, “推進農產品資訊化追溯體系建設, 建立農產品目錄管理制度, 推進資訊化追溯平臺互聯互通。 ”

“解決好農村上下行問題是農村供給側改革中最重要的問題,可以真正讓農民致富。”王茜最後說。

“解決好農村上下行問題是農村供給側改革中最重要的問題,可以真正讓農民致富。”王茜最後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