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啟雲|13年不間斷北馬、UTMB中國第5的國家一級運動員

1995年, 他是一名競走運動員

2004年, 他是北體大學生, 也是跑步教練

2006年, 他奪取國際山地戶外公開賽團體冠軍

2016年, 他已經奔跑12年, 為168公里UTMB而戰

馬拉松國家一級運動員, 一個你絕對熟悉的名字

——郭啟雲

啟雲哥出生在青海, 一個打小就有點靦腆的男生。 突然想起, 我第一次見到啟雲哥的樣子——健康的黝黑皮膚、陽光的標誌笑容, 還有不怎麼愛說話、卻很想分享給你聽的那份靦腆。 那一天,

啟雲哥從UTMB賽場凱旋歸來, 為跑友做了一場線下分享會。

那一次, 我第一次見啟雲哥, 只有小粉絲求合影的份兒。

這一次, 在默默關注啟雲哥半年之後, 升級為電話聊天, 小馬妹好激動!

25年前, 一名競走運動員

很多大咖跑者的背後, 要麼是天賦凜然, 早早發現自己就是跑步的料;要麼是刻意練習,

像你我一樣正常工作之外, 比你我更多了一份痛到不可言說的努力。

小馬妹想, 啟雲哥, 兼而有之吧。

1995年, 啟雲哥入選縣業餘體校訓練。 當時訓練的項目是競走。 競走比賽有兩個核心規則。 首先, 競走運動員必須始終保持至少有一隻腳與地面接觸。 其次, 前腿從著地的一瞬間起直到垂直位置必須始終伸直, 膝關節不能彎曲。

因此, 在比賽中, 競走需要的技術性很強。 相對應的, 競走需要你付出巨大的耐心, 並擁有一個猛子紮下去死磕到底的勁頭。

當年的啟雲哥, 雖然不知道未來會如何, 會不會有一天能參加奧運會, 甚至也沒有奢望成為專業的運動員。 可就是憑著一點熱愛, 外加比同齡人更能吃苦的勁兒,

竟堅持了下來。

1996年, 這顆運動苗子入選省體校、考入省運動學校, 並在9月份正式進入專業隊繼續培養。 2003年, 十年如一日地勤勉訓練, 一個契機, 啟雲哥成為北京隊的一員。 從那一年開始, 啟雲哥代表北京參加每年兩次的競走比賽。 從那一年開始, 啟雲哥立志要成為北京體育大學的學生。

最苦、最痛、最美的一年

2003年到2004年, 你在哪裡?在做什麼?

那一年, 在雲南, 有一個小夥子, 每天早7點訓練, 瘋狂競走46公里, 4個多小時。 回想起那段雲南集訓、備戰廣州錦標賽的日子, 啟雲哥尤其感慨:“最後的10公里, 真的要走哭了......”

男兒有淚不輕彈, 最苦、最痛, 卻也最美。 2004年, 在廣州錦標賽中, 在兩位國家主裁判的見證下, 50公里競走, 啟雲哥以4小時09分的成績完賽。 啟雲哥, 正式成為一名“競走國家健將級運動員”。

這意味著, 免試!免試!免試!

2004年, 那些流過的汗、咽下的淚, 都成為北京體育大學錄取通知書上的鋼印紅戳!

2016 UTMB,中國選手第五名!

2004年到2016年,啟雲哥在北京馬拉松的賽場,不間斷地奔跑了13年。你能想像,2004年第一場馬拉松,他以2小時41分鐘完賽嗎?

2014年到2017年,越野百公里14場,其中,TNF100KM、香港100KM、大連100KM、奧森100KM、張掖100KM、門頭溝100KM,統統16小時內完賽。

2016年,啟雲哥168公里的UTMB首秀,36小時21分鐘13秒,拿下中國選手第五名的好成績。站在UTMB起跑線、穿梭在阿爾卑斯山脈,曾經近乎瘋狂的越野夢,也在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奔跑中實現了——這是一場跑在山巔的朝聖。

熱血那麼多,其實,“真的挺累屁的!”

在啟雲哥的回憶中,賽道進行至120公里的時候,大腿小腿酸痛至極。上山“娃娃爬”,下山“屁降”,為了緩解疼痛,只能拉伸,可更多時候是痛得無法動彈。

“有一段路,遇上暴雨冰雹,我拿出保溫毯和衣物避寒,可越來越冷,只想退賽。最後30公里,股四頭肌感覺要爆炸,我都不記得是怎麼硬撐下來的。”

最終完成168公里的挑戰,靠一腔熱血不行,靠一鍋雞湯也不夠,靠的是專業而扎實的備賽。“備賽必須循序漸進,至少準備半年。科學合理地做有氧、無氧和核心體能。同時,學習戶外知識,充分瞭解比賽時的天氣狀況。”

看著下面這份訓練計畫表,UTMB中國選手第五名,好像也成了順理成章的答案。

我就是想以跑步的名義去旅行

啟雲哥現在在北京體育局直屬的某個單位工作。業餘時間,服務于北大光華EMBA、MBA體能和跑步訓練,並擔任王者傳奇(北京)體育文化有限公司體能總教練。他帶著大家一起糾正跑步技術、增強運動體能、提升跑步成績。碰到有喜歡的比賽,就去跑、去玩兒、去跟跑友聚會。

每天早上7點,在朋友圈、在跑友圈,有啟雲哥的地方,就有好音樂。“好聽的歌兒能帶來好心情,每天早上給大家做分享,自己也很開心。已經堅持半年,我還想繼續堅持分享下去。”

“我的工作和跑步相關,但並不是全部,我就是想以跑步的名義去旅行。”

#馬拉馬拉微課堂#

開闢漢馬備戰專場

第五期,4月5日(下週三)

小馬妹邀請啟雲哥開講

如何在比賽日

保持最佳的身體和精神狀態

讓我們一起

備戰漢馬,刷新PB

2016 UTMB,中國選手第五名!

2004年到2016年,啟雲哥在北京馬拉松的賽場,不間斷地奔跑了13年。你能想像,2004年第一場馬拉松,他以2小時41分鐘完賽嗎?

2014年到2017年,越野百公里14場,其中,TNF100KM、香港100KM、大連100KM、奧森100KM、張掖100KM、門頭溝100KM,統統16小時內完賽。

2016年,啟雲哥168公里的UTMB首秀,36小時21分鐘13秒,拿下中國選手第五名的好成績。站在UTMB起跑線、穿梭在阿爾卑斯山脈,曾經近乎瘋狂的越野夢,也在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奔跑中實現了——這是一場跑在山巔的朝聖。

熱血那麼多,其實,“真的挺累屁的!”

在啟雲哥的回憶中,賽道進行至120公里的時候,大腿小腿酸痛至極。上山“娃娃爬”,下山“屁降”,為了緩解疼痛,只能拉伸,可更多時候是痛得無法動彈。

“有一段路,遇上暴雨冰雹,我拿出保溫毯和衣物避寒,可越來越冷,只想退賽。最後30公里,股四頭肌感覺要爆炸,我都不記得是怎麼硬撐下來的。”

最終完成168公里的挑戰,靠一腔熱血不行,靠一鍋雞湯也不夠,靠的是專業而扎實的備賽。“備賽必須循序漸進,至少準備半年。科學合理地做有氧、無氧和核心體能。同時,學習戶外知識,充分瞭解比賽時的天氣狀況。”

看著下面這份訓練計畫表,UTMB中國選手第五名,好像也成了順理成章的答案。

我就是想以跑步的名義去旅行

啟雲哥現在在北京體育局直屬的某個單位工作。業餘時間,服務于北大光華EMBA、MBA體能和跑步訓練,並擔任王者傳奇(北京)體育文化有限公司體能總教練。他帶著大家一起糾正跑步技術、增強運動體能、提升跑步成績。碰到有喜歡的比賽,就去跑、去玩兒、去跟跑友聚會。

每天早上7點,在朋友圈、在跑友圈,有啟雲哥的地方,就有好音樂。“好聽的歌兒能帶來好心情,每天早上給大家做分享,自己也很開心。已經堅持半年,我還想繼續堅持分享下去。”

“我的工作和跑步相關,但並不是全部,我就是想以跑步的名義去旅行。”

#馬拉馬拉微課堂#

開闢漢馬備戰專場

第五期,4月5日(下週三)

小馬妹邀請啟雲哥開講

如何在比賽日

保持最佳的身體和精神狀態

讓我們一起

備戰漢馬,刷新PB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