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觀察|關心則亂?該“覺醒”的是孩子還是家長?

“內力覺醒”?這是一個段子麼......

據9月25日《北京青年報》報導, 北京昌平回龍觀吉晟別墅住宅群深處, 有一所名為“內力覺醒”的大學。 “校舍”是一棟200平方米三層高的別墅, 20多名新生入學, 年齡從7歲到16歲不等。

該學堂號稱“中國第一所少年兒童大學”, 但並無教材且混齡教學, 學生每週都有所謂覺醒課、每天要進行冥想, 還存在對學生體罰的現象。 從搜集資料到現在確定這不是一個段子, 筆者還是無法想像什麼樣的家長會把孩子送進這樣的“大學”。

“大學”?“私塾”?都是違法產物

關於民辦學校辦學資格, 《民辦教育促進法》第12條規定:舉辦實施學歷教育、學前教育、自學考試助學及其他文化教育的民辦學校, 由縣級以上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按照國家規定的許可權審批。 這些所謂的學校往往沒有在教委註冊, 沒有招生資格;學生沒有電子學籍, 學生無法正常升學, 都屬於違規辦學,

都是違規產物。

內力覺醒大學裡的學生, 大多數年齡都還處於義務教育階段, 但由於這所私塾“大學”是全日制教學, 所有學生都得停止了原所在中小學的學業。 女生小萱(化名)原就讀于朝陽區康樂園小學, 她說自己家裡辦理了休學, 準備在內力覺醒大學讀一年後, 再回學校就讀。 我國《義務教育法》規定我國義務教育法規定的義務教育年限為九年, 適齡兒童和青少年都必須接受, 國家、社會、家庭必須予以保證的國民教育。 家長的這種行為不僅不合理而且不合法。

有記者以家長的身份走進這所“內力覺醒大學”,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面目全非的別墅一層, 五張鋪著被褥的上下鋪沿著一層的牆面依次排開, 而在一層大廳的正中間擺放著一張長度超過兩米的桌子, 淩亂地擺放著水杯、課本等物品。

桌子的一邊還趴著兩個十二三歲左右的孩子在下象棋。 距離長桌不遠處就是一個開放式的廚房, 廚房中擺放著各種做飯用的廚具。 別墅門廳的位置還擺放著一架鋼琴,

幾把戒尺顯眼地放在鋼琴上, 與戒尺相鄰的位置放著一台鬧鐘。 20多名新生入學, 年齡從7歲到16歲不等, 還有很大的安全隱患。

“學習傳統文化”?是招牌還是噱頭?

6歲男孩的家長楊女士希望找到一所環境優美的、能關注孩子個性發展的學校, 還希望孩子能打好中文底子, 成為一個“認識自我、有素質”的人。 兜兜轉轉, 她開始將目光鎖定在私塾書院上。

9月17日, 楊女士起了個大早趕往位於北京順義別墅區的“明悅成均”學堂。 當天是學堂的招生開放日。

這一天, 和她一起來的還有20多位家長, 校長謝康發表招生演說:“中國傳統文化到底是什麼, 你懂嗎?”“你願意讓孩子變成有知識沒文化的人嗎?”“只要學會使用電腦, 所有人的知識存量就完全一樣了,

想學什麼自己查就行。 所以學校教育的重點不是知識, 而是文化。 ”

校長謝康此前從事的是企業員工培訓工作, 很注重演講的互動性, 因此, 家長們聽得津津有味。 當她講到帶孩子們去國外遊學以及遍訪名山尋找一位碧螺春茶師時, 家長們被深深感動了。 事實上, “傳統文化”, 正是目前大多數游離於系統學校教育之外的私塾書院的“金字招牌”, 北京類似的私塾有數百家。

然而參觀了不少私塾學校後楊女士坦言和自己事先想的並不太一樣, “大部分私塾的辦學水準還比較低下, 且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 “比如很多私塾學校打著國學的旗號卻分不清‘國學’‘佛學’的關係, 讀經的時候會讓學生背誦《心經》《金剛經》等佛教典籍, 宣傳因果報應。”不僅在國學上同宗教夾纏不清,不少私塾的英語課也選擇直接讀背《聖經》。

中國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並且能夠流傳至今,不只是在於深邃也不是咬文嚼字啊,是不同朝代的更替留下來最好的部分,而不是所謂的私塾每天“誦讀”、“冥想”能夠達到的境界。國家為什麼發展基礎教育,引導我們全面發展,是希望我們去感受知識的廣泛,外語可以跟不同國家的人交流、美術有線條的美好、數學培養邏輯思考......

該走向何方?

首先,對於違規建成的沒有辦學資格的所謂“學校”應依法取締。不論是學習傳統文化,還是全方位的培養孩子的綜合素質都可以通過興趣班、輔導班的形式進行,使之成為孩子知識體系豐富與融通的教育補充。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帶孩子去博物館、名勝古跡親身感受,或是培養其閱讀興趣、繪畫興趣、音樂興趣......而不是家長認為傳統文化能夠健全人格,就不顧一切地把孩子送進“私塾”讀《三字經》,這樣的行為未免本末倒置。

家長樹立科學合理的教育觀、與孩子多一些良性互動、培養孩子正確的世界觀、幫助孩子接受完整的基礎教育為今後的人生發展奠基都比急於片面的知識積累更重要。

文/萱草忘憂

指尖傳遞溫暖力量,陽光照進網路空間

宣傳因果報應。”不僅在國學上同宗教夾纏不清,不少私塾的英語課也選擇直接讀背《聖經》。

中國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並且能夠流傳至今,不只是在於深邃也不是咬文嚼字啊,是不同朝代的更替留下來最好的部分,而不是所謂的私塾每天“誦讀”、“冥想”能夠達到的境界。國家為什麼發展基礎教育,引導我們全面發展,是希望我們去感受知識的廣泛,外語可以跟不同國家的人交流、美術有線條的美好、數學培養邏輯思考......

該走向何方?

首先,對於違規建成的沒有辦學資格的所謂“學校”應依法取締。不論是學習傳統文化,還是全方位的培養孩子的綜合素質都可以通過興趣班、輔導班的形式進行,使之成為孩子知識體系豐富與融通的教育補充。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帶孩子去博物館、名勝古跡親身感受,或是培養其閱讀興趣、繪畫興趣、音樂興趣......而不是家長認為傳統文化能夠健全人格,就不顧一切地把孩子送進“私塾”讀《三字經》,這樣的行為未免本末倒置。

家長樹立科學合理的教育觀、與孩子多一些良性互動、培養孩子正確的世界觀、幫助孩子接受完整的基礎教育為今後的人生發展奠基都比急於片面的知識積累更重要。

文/萱草忘憂

指尖傳遞溫暖力量,陽光照進網路空間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