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終於知道為什麼蘋果要堅持4代產品外觀不變了

全新一代的iPhone 8已經上市, 不過正如大家所料, 銷量非常堪憂, 雖然換了玻璃後蓋帶來了些新意, 不過整體設計依舊是老款色, 且不說裝不裝逼, 同樣的手機看三年怎麼都會膩的, 這事難道庫克不懂嗎?雖說存在即合理, 但是吐槽一下終究是可以有的。

外觀變化是銷量增長的主動力

蘋果手機不像安卓手機, 不會對手機硬體設定過多著墨, 因為在外觀以及其他細節方面有太多出彩的地方了,

即使是6年前發售的iPhone 4S, 在很多朋友心中依然是一台完美的手機, 極致的雙面玻璃以及視網膜屏在當時手機圈更是笑傲群雄, 獨孤求敗, 難怪2011年iPhone的增長率達到歷史巔峰, 同比增長幾乎在100%以上。

2012年, 全新設計的iPhone 5發售, 雖然更像是修長版的iPhone 4S,

不過4英寸螢幕加上新穎的三段式機身, 依舊讓世人驚豔, 然而新工藝帶來的掉漆問題讓iPhone 5扣了不少分。 隨後2013年發售的iPhone 5S可謂完美的4英寸屏手機, 依舊沿用iPhone 5的設計, 但加入Touch ID、雙LED閃光燈以及奢侈的土豪金色, 與iPhone 5有著鮮明的區別, 不得不說, 5S比5看上去高檔太多了, 使得iPhone銷量增長13%。

進入2014年, 手機界已經是清一色大屏了, 新當家庫克緊跟潮流, 推出蘋果史上最成功的機型——iPhone 6/ 6Plus, 當年真機諜照很早就爆出來了, 喬幫主的死忠們當然是悲痛欲絕了, “幫主說的3.5英寸是最完美的尺寸,4英寸我都忍了, 你庫克敢搞個4.7?5S玻璃面板如此的高大上, 你庫克敢給我搞個大白帶?那凸起的攝像頭我是一生黑的, 沒有退讓餘地!”然而iPhone 6系列是蘋果史上賣得最好的機型, 創新大小屏雙版本、2.5D弧面屏、6.9mm極致輕薄機身, 比起5S, 提升太多了, 當年iPhone銷量大漲37%。

可見銷量的提升與外觀、性能的改變息息相關, 然而蘋果系統優化非常出色, 老一代與新一代機型的使用體驗幾乎沒差別, 使用者對硬體提升的訴求自然不高, 變相的加劇了對新外觀設計的追求, 於是外觀毫無變化的iPhone 6S/6S Plus發佈時, 用戶感到不少的失望, 同時感到欣慰, 可以省錢換iPhone 7了。

然而事與願違,被群眾寄予厚望的iPhone 7系列依舊是沿用iPhone 6的設計,只是移動了天線的位置、加入了雙攝頭以及兩種黑色,老用戶繼續表示省錢了,要換就換台7P雙攝算了,其他看上去都一個樣,真沒意思。

至於最新推出的iPhone 8依舊是老掉牙的設計,好歹更換了玻璃後蓋,不過對用戶的吸引力依舊不足,黃牛都賠哭了,難道還會好賣嗎?消費者的集體不買帳成為了最有效的抗議,大家都很疑惑:庫克在想啥子?一台手機幾年一個樣都能幹出來的,搞得我錢包都饑渴難耐了!誠如消費者所說,明知換外觀就會大賣,為啥蘋果就是不換?

設計一款新外觀真的那麼難?

確實iPhone 6跟6S一個樣可以忍,但是6、6S、7、8 四代產品都一個樣,忍無可忍,可是話說回來,這幾年你能找出比蘋果更好看的機子嗎?

這台怎麼樣,HTC M7(牛丸),是不是跟iPhone 6很眼熟?其實它比腎6出得更早,可以說腎6也是借鑒火腿腸設計的,當年HTC M7可謂驚為天人,HTC憋出的大招,全金屬機身,雖然也是有白帶,不過比腎6的和諧太多了,無怪乎大家都在噴腎6的白帶醜。牛丸好看是好看,不過4下巴,攝像頭“姨媽”,掉漆等各種小問題,不得不說,這是一個不成熟的產品。

作為手機界的老前輩,諾記和HTC都涼了,近年都沒有令人驚豔的產品,MOTO賣身之後同樣沒什麼作為,所以能看的也就索尼和三星。

先看索尼,工業設計那是沒話說的,每台手機都有亮點,然而萬年的方形機身讓路人望而卻步,即使有再多黑科技也無補於事,想當年Z3、Z5設計都令人驚豔,雖然看上去都比較雷同,不過玩過真機你會發現索尼確實是索尼,外觀設計一流,鏡面簡直高大上,蘋果用上了這個後蓋估計能上天了。

至於三星的機子,從S7開始小編就覺得要起飛了,Note 7單論外形是當年的最佳手機,S8、Note 8用上全面屏更是高大上,不過三星的機子蘋果參考不了,因為外形的領先都源於自家的OLED屏技術,蘋果到了今年終於用上全面屏了,強行犧牲iPhone 8就是為了保證全面屏iPhone X的優越。

對了,國產機之中其實有一個很符合的機型,大號5S——堅果PRO,如果蘋果7 改成這樣各位的怒火是否會消減點呢?不過用過堅果PRO的朋友都知道了,大屏方形機確實割手,這情況在5S時代就已經出現了,這是方形機的弊端。

小編P的無邊框iphone

其實大屏時代,手機外觀還是有不少好設計的,但看久了你會發現還是蘋果耐看,因為螢幕越大,手機可利用空間越少,除了螢幕就有上下兩端可以使用,下端塞HOME鍵或者LOGO,上端放聽筒、攝像頭和感測器,你會發現圓角機都很像蘋果,尤其是一眾國產機,實在沒什麼好說的。不過努比亞的無邊框還是不錯的,索尼的後蓋,努比亞的正面無邊框,結合一下妙不可言。

論蘋果的保守性

雖然手機外形與銷量有關係,但畢竟我們只是消費者,所作的推測是沒什麼可信度的,我們不妨來看看蘋果設計師是怎麼看待這件事的吧:

蘋果首席設計師艾維在採訪中表示:“蘋果的成功秘訣並非不斷求新,而是在現有技術下花心思進行改進。推出一些換換外觀但使用者體驗沒有提升的產品並不是蘋果的風格。”雖然有道理,不過你起碼可以控制一下黑邊,提高屏占比啊,難道手機外觀就不是用戶體驗的一種嗎?

所以蘋果的官方答案是:“用戶體驗改進了,換不換外觀重要嗎?”

用戶的答案是:“對的,換外觀真的很重要,我花幾千塊,買台一樣的手機,真不爽。。。”

總結

蘋果肯定明白外觀革新,銷量會大幅提高,所以今年也銳意推出了全面屏的iPhone X,不過6S、7、8這3代產品真的一點外觀改進都不需要了嗎?iPhone 6的4.7、5.5寸設計真的是這個尺寸最完美,手感最好的設計了嗎?3年間,難道沒一點可以精進的地方,需要一步跳躍到齊劉海全面屏?

確實技術工藝限制,有些設計是難以呈現的,但庫克跟喬幫主不同,他是更純粹的商人,儘管幾代iPhone有外觀改進的空間,但與其冒風險,不如維持現在的外觀,加上一些微創新,銷量終究會有保障的,所以我們也可以看出蘋果近年市值的飛漲。

雖然蘋果公司越來越賺錢,但給用戶帶來的驚喜已經越來越少了,這才是最令人惋惜的地方,作為蘋果的股東可能很興奮,但作為蘋果的用戶可不高興了,越來越保守的蘋果,似乎不斷流失著過往強大的創新基因。

然而事與願違,被群眾寄予厚望的iPhone 7系列依舊是沿用iPhone 6的設計,只是移動了天線的位置、加入了雙攝頭以及兩種黑色,老用戶繼續表示省錢了,要換就換台7P雙攝算了,其他看上去都一個樣,真沒意思。

至於最新推出的iPhone 8依舊是老掉牙的設計,好歹更換了玻璃後蓋,不過對用戶的吸引力依舊不足,黃牛都賠哭了,難道還會好賣嗎?消費者的集體不買帳成為了最有效的抗議,大家都很疑惑:庫克在想啥子?一台手機幾年一個樣都能幹出來的,搞得我錢包都饑渴難耐了!誠如消費者所說,明知換外觀就會大賣,為啥蘋果就是不換?

設計一款新外觀真的那麼難?

確實iPhone 6跟6S一個樣可以忍,但是6、6S、7、8 四代產品都一個樣,忍無可忍,可是話說回來,這幾年你能找出比蘋果更好看的機子嗎?

這台怎麼樣,HTC M7(牛丸),是不是跟iPhone 6很眼熟?其實它比腎6出得更早,可以說腎6也是借鑒火腿腸設計的,當年HTC M7可謂驚為天人,HTC憋出的大招,全金屬機身,雖然也是有白帶,不過比腎6的和諧太多了,無怪乎大家都在噴腎6的白帶醜。牛丸好看是好看,不過4下巴,攝像頭“姨媽”,掉漆等各種小問題,不得不說,這是一個不成熟的產品。

作為手機界的老前輩,諾記和HTC都涼了,近年都沒有令人驚豔的產品,MOTO賣身之後同樣沒什麼作為,所以能看的也就索尼和三星。

先看索尼,工業設計那是沒話說的,每台手機都有亮點,然而萬年的方形機身讓路人望而卻步,即使有再多黑科技也無補於事,想當年Z3、Z5設計都令人驚豔,雖然看上去都比較雷同,不過玩過真機你會發現索尼確實是索尼,外觀設計一流,鏡面簡直高大上,蘋果用上了這個後蓋估計能上天了。

至於三星的機子,從S7開始小編就覺得要起飛了,Note 7單論外形是當年的最佳手機,S8、Note 8用上全面屏更是高大上,不過三星的機子蘋果參考不了,因為外形的領先都源於自家的OLED屏技術,蘋果到了今年終於用上全面屏了,強行犧牲iPhone 8就是為了保證全面屏iPhone X的優越。

對了,國產機之中其實有一個很符合的機型,大號5S——堅果PRO,如果蘋果7 改成這樣各位的怒火是否會消減點呢?不過用過堅果PRO的朋友都知道了,大屏方形機確實割手,這情況在5S時代就已經出現了,這是方形機的弊端。

小編P的無邊框iphone

其實大屏時代,手機外觀還是有不少好設計的,但看久了你會發現還是蘋果耐看,因為螢幕越大,手機可利用空間越少,除了螢幕就有上下兩端可以使用,下端塞HOME鍵或者LOGO,上端放聽筒、攝像頭和感測器,你會發現圓角機都很像蘋果,尤其是一眾國產機,實在沒什麼好說的。不過努比亞的無邊框還是不錯的,索尼的後蓋,努比亞的正面無邊框,結合一下妙不可言。

論蘋果的保守性

雖然手機外形與銷量有關係,但畢竟我們只是消費者,所作的推測是沒什麼可信度的,我們不妨來看看蘋果設計師是怎麼看待這件事的吧:

蘋果首席設計師艾維在採訪中表示:“蘋果的成功秘訣並非不斷求新,而是在現有技術下花心思進行改進。推出一些換換外觀但使用者體驗沒有提升的產品並不是蘋果的風格。”雖然有道理,不過你起碼可以控制一下黑邊,提高屏占比啊,難道手機外觀就不是用戶體驗的一種嗎?

所以蘋果的官方答案是:“用戶體驗改進了,換不換外觀重要嗎?”

用戶的答案是:“對的,換外觀真的很重要,我花幾千塊,買台一樣的手機,真不爽。。。”

總結

蘋果肯定明白外觀革新,銷量會大幅提高,所以今年也銳意推出了全面屏的iPhone X,不過6S、7、8這3代產品真的一點外觀改進都不需要了嗎?iPhone 6的4.7、5.5寸設計真的是這個尺寸最完美,手感最好的設計了嗎?3年間,難道沒一點可以精進的地方,需要一步跳躍到齊劉海全面屏?

確實技術工藝限制,有些設計是難以呈現的,但庫克跟喬幫主不同,他是更純粹的商人,儘管幾代iPhone有外觀改進的空間,但與其冒風險,不如維持現在的外觀,加上一些微創新,銷量終究會有保障的,所以我們也可以看出蘋果近年市值的飛漲。

雖然蘋果公司越來越賺錢,但給用戶帶來的驚喜已經越來越少了,這才是最令人惋惜的地方,作為蘋果的股東可能很興奮,但作為蘋果的用戶可不高興了,越來越保守的蘋果,似乎不斷流失著過往強大的創新基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