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錦江區第四批援藏幹部人才:勇挑扶貧重擔 矢志打贏新一輪脫貧攻堅戰

讓藏區的孩子們學得更多、看得更遠, 讓爐霍的百姓不出縣就可以享受優質的醫療服務, 帶動爐霍百姓增收致富讓爐霍貧困群眾的腰包鼓起來是錦江區第四批援藏幹部人才們奔赴爐霍前許下的承諾。

一年多以來, 28名援藏幹部人才用實際行動踐行著當初的誓言, 他們在掛職崗位上各顯所長, 將錦江區先進的理念、方法帶到爐霍, 與爐霍縣的幹部群眾共同履職盡責、在社會治理、民生保障、產業發展、城鎮建設、教育醫療等領域勇挑重擔, 發揮生力軍作用, 搞好“傳、幫、帶”, 幫助爐霍縣所有的貧困村、貧困戶實現脫貧, 與全國、全省、同步實現全面小康。

克服困難 在堅守中築夢

“我在爐霍一切都好, 同行的援藏隊員們也都對我非常照顧, 想家時, 他們會開導我, 工作遇到困難時, 他們會一同出主意, 幫助我, 我在這裡學到了很多東西, 你就放心吧!在爐霍,

總是牽掛你和兒子, 不能在你身邊照顧, 總擔心你吃不好。 教學太累, 兒子晚上哭鬧時誰來幫你……”這是錦江區第四批援藏隊員李昊寫給妻子的一封家書, 他說, 想對家中妻兒說的話, 像卡薩湖水泛起的清波, 像宗塔草原開滿的花朵那麼多。 到爐霍援藏一年多, 李昊儼然成了一個地道的康巴漢子, 黝黑的皮膚上點綴了兩朵高原紅。

雪域高原, 神秘而迷人, 不僅有藍天白雲的聖潔, 放牧草原的自由瀟灑, 更有高寒缺氧的艱苦。 從成都平原來到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 戰勝惡劣的自然環境, 克服高原反應成為了援藏幹部人才們到爐霍要接受的第一項挑戰。

“出不贏氣, 爆炸式頭痛, 睡不著成了大家普遍的反應”, 錦江區第四批援藏工作隊隊長蔣利向筆者回憶起援藏隊員們初到爐霍的情況,

隊員們或多或少都出現了心慌、胸悶、噁心、流鼻血等症狀, 有的還出現背疼、痛風和網球肘發炎等症狀。 為儘快適應高原生活, 援藏隊員們相互交流, 消除恐懼心理, 通過服用抗高原反應的藥物、多吃水果和蔬菜來減少高原反應。

遠離親人、遠離家鄉來到600多公里以外的藏區, 還要面對的是家人的不舍和對家中的牽掛。 李昊赴爐霍援藏時, 家中的妻子懷孕了, 沒有陪妻子做過一次產檢成了他心中的遺憾, 但也是妻子那句“我沒那麼嬌氣, 你放心去吧!”消解了他心中的不安, 讓他在爐霍能更加專注於教學工作。

援藏教師中, 張遜是家中的獨女, 父母需要她來照顧;劉藝石的女兒剛上進入小學五年級,

關鍵的年齡階段急需父親的陪伴;巫嬌和丈夫剛領結婚證, 連婚宴都還沒有來得及辦, 便奔赴了爐霍。

去年12月, 援藏幹部唐軍接到家中電話:父親患了肺癌晚期。 今年4月, 妻子椎間盤滑落。 面對此情此景, 唐軍匆匆回家探望, 便又返回了爐霍脫貧攻堅“戰場”。

對於援藏幹部人才而言, 在高原最稀缺的是氧氣, 最寶貴的是精神。 唐軍說:“援藏之路或許充滿了寂寞和孤獨, 有許多困難要克服, 但我們會將艱苦的鍛煉視為寶貴的財富, 在爐霍堅守崗位, 幹好工作, 把援藏這段經歷畫上圓滿的句號, 在築夢中堅守, 在堅守中築夢。 ”

各顯所長 投身扶貧主戰場

早在2001年受組織指派, 送第一批8位老師到德格縣支教,

第一次踏上雪域高原這片神奇的土地時, 援藏的夢便在唐軍的心中種下了。 那時的他就想, 如果有機會一定要到藏區掛職鍛煉, 充實自己的人身經歷。 終於, 經過連續三次的申請, 去年, 唐軍踏上了援藏之路。

巫嬌也是帶著夢來到爐霍的, 她希望用自己的知識和智慧, 為藏區的孩子們插上理想的翅膀, 讓他們能飛得更高、更遠。

來到爐霍,援藏隊員們牢記“幹得最主動,走在最前列”的精神,在掛職的崗位上各顯所長,把錦江幹部的良好精神面貌帶到爐霍,把錦江的新理念、新方法帶到爐霍,助力為爐霍縣脫貧摘帽。

廖祥文是錦江區第四批援藏幹部之一,在爐霍縣項目促進中心掛職。到爐霍後,他克服高原特殊環境帶來的各種不適,投入緊張而有序的工作。從項目調研,到項目的協調推進,直至項目的開工建設,他幾乎天天“泡”在爐霍的各個工地、田間、項目中。從盛煌綠色大棚蔬菜基地到蝦拉沱高原藏區現代農業產業示範園,從宗塔小學教學樓建設到雅德鄉衛生院建設,從鮮水源生態濕地公園一期工程到仁達鄉玉麥比河堤治理,從城區郎卡傑路及望果大橋工程到縣城棚戶區改造項目,處處都浸透著他辛勤的汗水,處處都穿梭著他嬌小而又忙碌的身影。

52歲的湯本才是區婦幼保健院保健部部長,去年作為第四批援藏幹部掛職爐霍縣衛計局副局長及爐霍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分管保健業務的副主任。接到援藏任務沒有絲毫猶豫,不顧年齡大,高原反應重,全身心投入到幫扶爐霍婦幼的各項工作中,一年來開展各類婦產科手術30餘台,為爐霍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開展新技術4項,講課20餘次,做好“傳幫帶”,力爭為藏區培養一批留得住的人才。

唐軍則從點滴做起,融入藏區幹部,拉近與他們的距離,與他們一起下鄉,給對口聯繫村的黨員上黨課,宣傳黨的政策,到貧困戶家中,與他們拉家常,瞭解他們的家庭情況和貧困原因,為他們脫貧致富出主意。

錦江區援藏教師也在爐霍縣各中小學中擔任重要的教學工作,巫嬌、張遜老師被安排到新都小學分別擔任六年級數學、五年級的科學教學工作;冀秀、張俊老師被安排到到二完小分別擔任、五年級的語文教學和數學教學工作;劉藝石老師被安排到爐霍縣中學擔任七年級語文教學工作,他們當中有的老師一周要上15節課,早上7點30就要到校,晚上8點40才下課,工作一點不比在成都輕鬆。

到爐霍掛職援藏以來,隊員們心系爐霍,融入爐霍,在各自的崗位上服從管理,知責擔當,幹成了一件件事實。掛職爐霍縣婦幼保健計生服務中心的醫務人員們全力協助中心爭創國家二甲醫院,掛職縣醫院的醫務人員全職負責肛腸科的運行,支教教師們優質完成教學任務得到了學校師生普遍讚譽。隊員們實幹奉獻,生動詮釋了錦江援藏幹部人才良好的精神面貌。

不辱使命 書寫援藏新篇章

第四批援藏工作隊在爐霍開展深入調研,在持續深化上一輪援建成果基礎上,圍繞本輪精准扶貧重點,集體調研盛煌蔬菜大棚規劃建設、蝦拉沱高原藏區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飛地”經濟等產業扶貧路徑;主動作為,積極梳理援建專案,參與新一輪援建規劃制定,結合精准脫貧,產業發展實際,提出年度重點援建專案實施計畫,把准了工作方向,明確了工作重點;聚力援助,積極對接專家為現代農牧業、全域生態旅遊產業把脈問診,組織爐霍旅遊從業人員赴錦江區開展技能培訓,協調對接錦江區“萬企幫萬村”對口幫扶活動,主動捕捉內地企業發展商機,助力新一輪產業援建項目,突破爐霍脫貧攻堅產業瓶頸。

援藏幹部們聚力脫貧攻堅,扎實推進各項任務落地見效,緊盯項目,全員參與,協調督促,確保完成對口幫扶任務目標。目前,2017年援建的15個專案,共到位資金2504萬元,完成援建投資1700余萬元。據瞭解,在援藏幹部人才的努力推動下,今年以來,已引進企業入駐高原現代農牧業產業示範園,完成智慧溫室、圍網等設施建設和822.26畝百合花種植;100個冬暖式蔬菜大棚已全部建成投運,48個貧困村通過“飛地”模式實現蔬菜產業收益;旅遊聯網道路項目、自來水廠提升改造項目項目正在加快實施中。

文:萬菀

圖:萬菀

編輯:王旋力

來到爐霍,援藏隊員們牢記“幹得最主動,走在最前列”的精神,在掛職的崗位上各顯所長,把錦江幹部的良好精神面貌帶到爐霍,把錦江的新理念、新方法帶到爐霍,助力為爐霍縣脫貧摘帽。

廖祥文是錦江區第四批援藏幹部之一,在爐霍縣項目促進中心掛職。到爐霍後,他克服高原特殊環境帶來的各種不適,投入緊張而有序的工作。從項目調研,到項目的協調推進,直至項目的開工建設,他幾乎天天“泡”在爐霍的各個工地、田間、項目中。從盛煌綠色大棚蔬菜基地到蝦拉沱高原藏區現代農業產業示範園,從宗塔小學教學樓建設到雅德鄉衛生院建設,從鮮水源生態濕地公園一期工程到仁達鄉玉麥比河堤治理,從城區郎卡傑路及望果大橋工程到縣城棚戶區改造項目,處處都浸透著他辛勤的汗水,處處都穿梭著他嬌小而又忙碌的身影。

52歲的湯本才是區婦幼保健院保健部部長,去年作為第四批援藏幹部掛職爐霍縣衛計局副局長及爐霍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分管保健業務的副主任。接到援藏任務沒有絲毫猶豫,不顧年齡大,高原反應重,全身心投入到幫扶爐霍婦幼的各項工作中,一年來開展各類婦產科手術30餘台,為爐霍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開展新技術4項,講課20餘次,做好“傳幫帶”,力爭為藏區培養一批留得住的人才。

唐軍則從點滴做起,融入藏區幹部,拉近與他們的距離,與他們一起下鄉,給對口聯繫村的黨員上黨課,宣傳黨的政策,到貧困戶家中,與他們拉家常,瞭解他們的家庭情況和貧困原因,為他們脫貧致富出主意。

錦江區援藏教師也在爐霍縣各中小學中擔任重要的教學工作,巫嬌、張遜老師被安排到新都小學分別擔任六年級數學、五年級的科學教學工作;冀秀、張俊老師被安排到到二完小分別擔任、五年級的語文教學和數學教學工作;劉藝石老師被安排到爐霍縣中學擔任七年級語文教學工作,他們當中有的老師一周要上15節課,早上7點30就要到校,晚上8點40才下課,工作一點不比在成都輕鬆。

到爐霍掛職援藏以來,隊員們心系爐霍,融入爐霍,在各自的崗位上服從管理,知責擔當,幹成了一件件事實。掛職爐霍縣婦幼保健計生服務中心的醫務人員們全力協助中心爭創國家二甲醫院,掛職縣醫院的醫務人員全職負責肛腸科的運行,支教教師們優質完成教學任務得到了學校師生普遍讚譽。隊員們實幹奉獻,生動詮釋了錦江援藏幹部人才良好的精神面貌。

不辱使命 書寫援藏新篇章

第四批援藏工作隊在爐霍開展深入調研,在持續深化上一輪援建成果基礎上,圍繞本輪精准扶貧重點,集體調研盛煌蔬菜大棚規劃建設、蝦拉沱高原藏區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飛地”經濟等產業扶貧路徑;主動作為,積極梳理援建專案,參與新一輪援建規劃制定,結合精准脫貧,產業發展實際,提出年度重點援建專案實施計畫,把准了工作方向,明確了工作重點;聚力援助,積極對接專家為現代農牧業、全域生態旅遊產業把脈問診,組織爐霍旅遊從業人員赴錦江區開展技能培訓,協調對接錦江區“萬企幫萬村”對口幫扶活動,主動捕捉內地企業發展商機,助力新一輪產業援建項目,突破爐霍脫貧攻堅產業瓶頸。

援藏幹部們聚力脫貧攻堅,扎實推進各項任務落地見效,緊盯項目,全員參與,協調督促,確保完成對口幫扶任務目標。目前,2017年援建的15個專案,共到位資金2504萬元,完成援建投資1700余萬元。據瞭解,在援藏幹部人才的努力推動下,今年以來,已引進企業入駐高原現代農牧業產業示範園,完成智慧溫室、圍網等設施建設和822.26畝百合花種植;100個冬暖式蔬菜大棚已全部建成投運,48個貧困村通過“飛地”模式實現蔬菜產業收益;旅遊聯網道路項目、自來水廠提升改造項目項目正在加快實施中。

文:萬菀

圖:萬菀

編輯:王旋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