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曉征計畫”起航:大數據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編者按】隨著上海市新能源汽車資料開放創新實驗室啟用, “曉征計畫”揚帆起航, 志在打造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新能源汽車資料中心, 彙聚各方資源, 挖掘全新價值。

9月25日, 隨著上海市新能源汽車資料開放創新實驗室啟用儀式的舉行, “曉征計畫”在位於嘉定的上海國際汽車城揚帆起航。 嘉定出身的清代史學家、漢學家錢大昕, 字曉征, 同在嘉定誕生的“曉征計畫”因此而得名。 這是一個雄心勃勃的計畫, 志在打造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新能源汽車資料中心, 彙聚各方資源, 挖掘全新價值。 顧名思義, 黎明即出征, “曉征計畫”已經踏上了征程。

新能源汽車大資料從哪來?

2013年12月29日, 上海市新能源汽車公共資料獲取與監測中心在嘉定國際汽車城正式掛牌成立。 如今, 上海市新能源汽車資料平臺已經完成相應的升級改造並正式啟用。 從今年5月起, 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必須將在上海市的月度銷量上報到新平臺。

一旦發生新能源汽車事故, 企業也必須將處理預案、處理過程、處理結果等及時上報。

“曉征計畫”將通過開放新能源汽車大資料, 促進行業內產學研融合發展, 賦能政府、企業及研究機構提高行業效能,

進一步挖掘汽車新價值。 在實驗室啟用的當天, 首批6家單位與資料中心簽約, 將與資料中心採用建立聯合實驗室、開放實驗室等形式開展合作。

探秘上海市新能源汽車資料開放創新實驗室

“曉征計畫”所啟用的上海市新能源汽車資料開放創新實驗室, 將聚焦大資料分析在車輛監控、用戶畫像、交通出行、電池監控、碳積分等至少5個前瞻領域的研究成果, 致力於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新能源汽車資料中心。

從其對外公佈的資料分析展示監控平臺中可見, 資料獲取情況即時監控、資料即時分析與即時報警監控為一體, 全面展示了上海市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情況。 當前平臺中已經接入13.6萬輛新能源車, 累計行駛了28億km, 其中純電行駛19億km, 相當於繞地球72000圈, 或往返月球3700趟;節約汽油消耗13萬噸, 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8萬噸, 相當於3.5萬棵樹30年的二氧化碳吸收量。

大資料如何促進產業升級?

在“曉征計畫”發佈當日舉行的2017新能源汽車大資料論壇, 圍繞新能源汽車及配套設施發展、新能源大資料平臺建設以及汽車資訊安全等主題的報告,

為大資料的流通與應用打開了全新的思路。

如上海市經濟和資訊化委員會副主任黃甌在上海市新能源汽車資料開放創新實驗室揭牌儀式上所言, 大資料是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創新的源動力。 隨著“曉征計畫”打造區域性功能齊全的資料開放應用公共服務平臺, 將帶動新能源汽車產品研發、業務管理、商業模式變革創新和產業價值鏈體系重構。

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已然成為全世界的共識, 承載著解決能源危機和治理環境污染的希望。 同時, 汽車的智慧化、網聯化、共用化和電動化的四大發展趨勢息息相關, 新能源汽車作為重要的載體, 將為未來的交通出行帶來新的變革機遇。 隨著“曉征計畫”的起航,新能源汽車大資料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隨著“曉征計畫”的起航,新能源汽車大資料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