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衡陽珠暉區:“1+5”創文刷新城區“顏值”

珠暉區葵花裡社區的樓棟外牆亮麗如新。

以前在金泉巷馬路市場做生意的流動攤販不見了。

珠暉區在金泉巷附近規劃自產自銷點, 200多個流動攤販進駐, 實現有序經營。

廣東路鑫都商場, “蜘蛛人”正在作業。

珠暉區“1+5”創文刷新城區“顏值”。

紅網時刻9月27日訊(通訊員 唐蘭榮 攝影 譚倩)“走在大街上, 發現主要交通路口秩序變好了;出差後回家, 發現樓道裡堆積的雜物沒有了;去農貿市場買菜, 發現市場內更加乾淨整潔了;經過施工工地發現揚塵少了……”在衡陽市珠暉區工作生活了多年的唐先生, 時時因城區的變化刷新太快而產生“陌生感”,

但心中的幸福感卻油然而生。

“確實變化大, 房屋穿上了漂亮的‘衣裳’, 道路整潔又寬闊, 停車場裡車輛有序擺放……以前很多住在這裡的鄰居都先後搬走了。 現在環境好了, 很多鄰居都打消了搬遷的想法, 就連以前搬走的鄰居都爭先恐後想辦法遷回來了。 ”就普通百姓來說, 身邊的變化就是引發他們幸福感的具體內容。 在一六村社區, 談起創建全國文明城市, 居民們紛紛表達著自己的喜悅之情。 “這麼美的地方, 要住一輩子。 ”居民歐霞說。 “文明城市對我來說, 就是社區要乾乾淨淨, 鄰里之間有越來越多的關愛。 ”冶金街道居民李老太說。

今年以來, 珠暉區圍繞文明創建, 實施縣級領導分片、包乾、聯點“1+5”督導文明創建工作,

即把37名縣級領導分成16個小組, 各組由點長牽頭, 率領所聯繫的區直部門, 分一個鄉鎮街道片區、包乾一段主次幹道路段、聯繫5個測評點, 進社區村、學校醫院、車站碼頭、市場商場、景點廣場等測評點督導文明創建工作, 並對全區36個社區內的背街小巷、居民樓棟、公共區域、單位庭院、建築物屋面、池塘水面、拆遷區域、鐵路沿線等區域, 開展清理廢棄物專項行動, 集中清理積存各類垃圾。

目前, 該區的21個社區“三清三建”改造也基本完成, 清理主管線63.6萬米, 油化路面21.8萬平米、新裝路燈300餘盞、新增綠化面積43874平米, 交出了沉甸甸的“民生成績單”。

在文明創建過程中, 珠暉區還把推進農村衛生環境整治作為響應市民呼聲的關鍵來抓, 今年投入資金170多萬元新增3000個垃圾桶、10輛垃圾清運車,新建2個壓縮式垃圾中轉站,對農村垃圾實施“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區處理”,全區農村垃圾處理率實現100%。

“這三年持續的文明城市創建,給城市品質帶來了實實在在的變化。作為老百姓,我們是看在眼裡、樂在心裡,更是打心底裡支持文明創建工作。”市民雷先生稱讚道。

今年投入資金170多萬元新增3000個垃圾桶、10輛垃圾清運車,新建2個壓縮式垃圾中轉站,對農村垃圾實施“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區處理”,全區農村垃圾處理率實現100%。

“這三年持續的文明城市創建,給城市品質帶來了實實在在的變化。作為老百姓,我們是看在眼裡、樂在心裡,更是打心底裡支持文明創建工作。”市民雷先生稱讚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