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滬百年醫院新樓啟用 上海建工“逆作法”彰顯精彩

央廣網上海9月27日消息(記者吳善陽 通訊員秦志堅 王帥 沈世勳)秋雨瀟瀟, 上海武進路上有塊敦厚的磐石, 在雨後愈發顯得白亮光滑。 這塊大石背後,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的嶄新就診樓, 拔地而起。

百年醫院, 公溥仁心, 濟世臻程, 歷久彌新。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創建於1864年, 原名是公濟醫院, 現為上海交通大學附屬醫院, 1992年首批通過三級甲等醫院評審, 是集醫、教、研、防為一體的綜合性大醫院。 據院方介紹, 隨著醫院門診量持續快速增長, 北部醫療用房尤顯捉襟見肘。 基於這一大背景, 為充分發揮優質醫療資源的作用,

緩解百姓看病難的問題,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改擴建工程於2010年獲批, 利用緊鄰的原虹口中學主建築樓, 來提升醫院的軟硬體設施。 2014年6月6日, 上海建工二建集團開始改擴建施工, 並於今年8月全面完成並啟用。

這是逆作法在醫療建築改擴建中的有益嘗試, 為建設新型綠色醫院添磚加瓦。 2017年9月26日,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改擴建工程通過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綠色施工科技示範工程驗收。 驗收組的評語擲地有聲:“工程實施過程中, 總體實施效果良好, 驗收資料齊全, 符合驗收要求, 達到了預定的考核指標。 工程圍繞綠色施工, 創新應用了逆作法施工技術、既有建築改造技術、五軸攪拌樁施工技術、消能減震技術、BIM技術等多項創新技術,

並積極推廣和運用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十項新技術中29個子項。 ”

“創傷小、疼痛輕、恢復快”的微創施工法

逆, 有改弦易轍之意, 包含著創新思維與做法。 相對于大家熟識的順作法, 安全、高效、綠色、環保、健康的逆作法在解決越來越複雜的深基坑工程難題和宣導“四節一環保”的綠色施工等方面, 具有更加積極的意義, 尤其適應于以綠色健康為理念的醫療建設領域。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吳錦華介紹, 隨著當今社會醫院就醫量呈爆發式增長, 現有的硬體條件遠遠不能滿足就診空間、醫療環境、設備更新等現實需求。 上述僅是這些醫院需要直面的難題之一, 後續的醫療設施建設還面臨諸多難題,

比如醫療資源多集中於市區, 土地資源有限, 場地局促, 還有地基基坑變形控制要求高、全過程維穩壓力增大, 施工擾民、影響醫療設施正常運營等種種問題, 因此迫切需要一種適應發展的施工工法。 它不僅要有節約場地、有效保護環境、施工週期短的特點, 還要符合醫療建築專案建設的基本需求。 綜合考慮, 上海建工二建集團基於豐富的經驗, 借鑒微創手術的思路——創傷小、疼痛輕、恢復快, 採用基坑施工中逆作法施工技術來解決上述問題。

上海建工二建集團項目經理張柏祥解釋說, 逆作法是一種利用主體地下結構的全部或部分作為支護結構, 按地下結構自上而下並與基坑開挖交替施工的施工工藝。

請看一組對比資料。

在市一醫院改擴建中, 基坑開挖深度可達15.3米, 同期其他醫院採用順作法的開挖深度為14.8米。 再來看施工週期, 市一醫院的地下室完工期為152天, 效率遠遠勝於同等條件下順作法206天的工期。 值得注意的是, 兩者費用基本持平。

改擴建過程中, 被改造的原虹口中學老建築與新建的就診大樓完美地融為一體, 其間的連接體為急診大廳, 連接了急診病房、診室與急救中心。 這個融合, 既是新老建築的融合, 也是現代手術中心、急診急救中心與老年醫學科體系的融合。 徜徉于內部, 連廊標高與新建築對齊, 保留建築二層與新建築二層相連, 三層與三層相連, 在老建築一側佈設了樓梯, 用以連接不同的層高。 在改擴建過程中,

還注重風貌的保留和體現, 原虹口中學舊建築的牆體通過拉絲處理, 使之更具有歷史和文化的質感。 再抬頭看, 急診大廳的頂部做了百葉窗處理, 在利用自然光照明的前提下, 又增加了美感。 廊簷處的鐵藝, 玉蘭花代表了上海, 十字象徵醫院, 鏤空的“1”字則是第一人民醫院的醒目標誌, 處處蘊藏匠心、細心、用心。

市一醫院的改擴建工程頗為矚目, 為其他市區醫院的“開疆拓域”提供了良好的現實範本。 這不, 由申康醫療系統組織的多家醫院主要負責人, 就來造訪觀摩過的多次。 座談會上, 大家紛紛表達了共鳴, 絕大多數大型醫院均分佈於城市中心核心地帶, 交通複雜, 醫院內部停車困難, 周邊城市構成建築密集龐雜, 與此同時,中心城市土地資源稀缺,成片建造可能性幾乎為零,在既有醫院內部進行的改擴建,逆作法能夠充分優化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及開發地下空間,無疑是一項明智之舉。

“看不見”的工程支撐城市運行動脈

逆作法在上海的“業績”始於上世紀90年代初,由上海建工二建集團在地鐵一號線陝西南路站的施工中引進、消化並成功運用。當時,在上海這樣的軟土地基上採用此項施工技術,在國內沒有先例。近30年來,二建集團始終作為國內逆作法技術的引領者和推廣者,從引進、消化,到運用、推廣,形成了逆作法上下同步施工技術,地下空間逆作法開發多維樓中樓施工技術,鐳射測斜、監控以及液壓自動調垂系統施工技術,逆作自動降模技術,逆作法無排無吊自承式結構體系施工技術,基於結構預製的地下空間逆作法施工技術等一批核心技術。同時,主編著國家和地方的逆作法施工規範,並擁有國內逆作法領域50%以上的專利數量,成為上海建築工程逆作法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依託單位,被建設部授予建築業十項新技術逆作法施工技術服務諮詢單位,成為業內公認的逆作法權威。

截至目前,上海建工二建集團完成了國內最深逆作法工程。2009年施工的上海500千伏世博(靜安)地下輸變電站,完全隱藏於地下,地上部分是綠茵環繞的主題雕塑公園。該工程位於靜安區成都北路、北京西路、山海關路和大田路圍合區域中,占地面積4.5萬平方米,是世博會的重要配套工程。工程為採用框架剪力牆結構體系的全地下四層圓筒型結構,地下結構外牆外壁直徑130米,基坑開挖深度34米,局部落深達38米。

時隔兩年後,二建集團完成了外灘繁華核心地段——上海外灘華爾道夫酒店工程的建設。這裡分佈著多幢國家級、市級優秀歷史保護建築,環境複雜,保護等級高。工程為地下五層結構,挖深19.2米,地上23層,建築總高度80米。在逆作法施工中,施工人員採用了與周邊歷史建築群“零距離”施工保護技術,為密集建築群下的深基坑開挖作了開創新的嘗試。在環境保護要求極高的情況下,充分發揮逆作法設計和施工的一體化優勢,採用雙相同步逆作法施工技術,地下室結構封底時,地上結構已施工至15層,並將原設計地下3層為地下5層,增加了2層地下室、共8000多平方米的使用面積,總工期也縮短約兩個半月,取得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2013年,二建集團完成了亞洲最大逆作法工程——上海月星環球港。工程地處上海普陀區,西臨中山北路、內環高架,東接凱旋路、軌交3、4號線金沙江路車站,占地面積6.65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48萬平方米。工程由地下4層、上部5層商業裙房及兩幢58層、248米高的雙子塔組成。月星環球港是目前亞洲最大、全球第四的大型商業超級航母,軌交13號線與軌交3、4號線在此實現零換乘。

再往近點說,“夢幻樂園”——上海國際旅遊度假區的核心區管理中心,是迪士尼園區內規模最大、基坑最深的單體配套工程,它的從有到優也得益于逆作法的功勞。工程位於迪士尼園區南入口,占地面積2.3平方米,建築面積9.5平方米,地上10層、地下3層。主體結構施工中,先做地下室頂板,完成後同步進行地上及地下施工,地上完成5層時主樓區完成地下2層,開工後10個月內地上結構與地下室底板幾乎同時完成。在施工過程中,二建集團針對國內上下同步施工的技術瓶頸進行了有效突破,在大直徑一柱一樁施工及檢測,大承載力立柱的安放及調垂,先進的水準及垂直取土設備的應用,同步回築工藝及轉換結構改良等方面創造一系列國內施工記錄。

看得見的建築,塑造了城市獨特的風貌;看不見的工程,支撐著城市主動脈的勃勃生機。上海建工二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沈詠表示,二建集團將繼續聚焦社會需求,瞄準行業發展趨勢,以技術集成為導向,通過上海建築工程逆作法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建設,積極整合內外資源,繼續鞏固和發展逆作法、深基坑、大型地下空間開發等領域的核心優勢,將技術優勢轉化為產業集群優勢。

與此同時,中心城市土地資源稀缺,成片建造可能性幾乎為零,在既有醫院內部進行的改擴建,逆作法能夠充分優化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及開發地下空間,無疑是一項明智之舉。

“看不見”的工程支撐城市運行動脈

逆作法在上海的“業績”始於上世紀90年代初,由上海建工二建集團在地鐵一號線陝西南路站的施工中引進、消化並成功運用。當時,在上海這樣的軟土地基上採用此項施工技術,在國內沒有先例。近30年來,二建集團始終作為國內逆作法技術的引領者和推廣者,從引進、消化,到運用、推廣,形成了逆作法上下同步施工技術,地下空間逆作法開發多維樓中樓施工技術,鐳射測斜、監控以及液壓自動調垂系統施工技術,逆作自動降模技術,逆作法無排無吊自承式結構體系施工技術,基於結構預製的地下空間逆作法施工技術等一批核心技術。同時,主編著國家和地方的逆作法施工規範,並擁有國內逆作法領域50%以上的專利數量,成為上海建築工程逆作法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依託單位,被建設部授予建築業十項新技術逆作法施工技術服務諮詢單位,成為業內公認的逆作法權威。

截至目前,上海建工二建集團完成了國內最深逆作法工程。2009年施工的上海500千伏世博(靜安)地下輸變電站,完全隱藏於地下,地上部分是綠茵環繞的主題雕塑公園。該工程位於靜安區成都北路、北京西路、山海關路和大田路圍合區域中,占地面積4.5萬平方米,是世博會的重要配套工程。工程為採用框架剪力牆結構體系的全地下四層圓筒型結構,地下結構外牆外壁直徑130米,基坑開挖深度34米,局部落深達38米。

時隔兩年後,二建集團完成了外灘繁華核心地段——上海外灘華爾道夫酒店工程的建設。這裡分佈著多幢國家級、市級優秀歷史保護建築,環境複雜,保護等級高。工程為地下五層結構,挖深19.2米,地上23層,建築總高度80米。在逆作法施工中,施工人員採用了與周邊歷史建築群“零距離”施工保護技術,為密集建築群下的深基坑開挖作了開創新的嘗試。在環境保護要求極高的情況下,充分發揮逆作法設計和施工的一體化優勢,採用雙相同步逆作法施工技術,地下室結構封底時,地上結構已施工至15層,並將原設計地下3層為地下5層,增加了2層地下室、共8000多平方米的使用面積,總工期也縮短約兩個半月,取得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2013年,二建集團完成了亞洲最大逆作法工程——上海月星環球港。工程地處上海普陀區,西臨中山北路、內環高架,東接凱旋路、軌交3、4號線金沙江路車站,占地面積6.65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48萬平方米。工程由地下4層、上部5層商業裙房及兩幢58層、248米高的雙子塔組成。月星環球港是目前亞洲最大、全球第四的大型商業超級航母,軌交13號線與軌交3、4號線在此實現零換乘。

再往近點說,“夢幻樂園”——上海國際旅遊度假區的核心區管理中心,是迪士尼園區內規模最大、基坑最深的單體配套工程,它的從有到優也得益于逆作法的功勞。工程位於迪士尼園區南入口,占地面積2.3平方米,建築面積9.5平方米,地上10層、地下3層。主體結構施工中,先做地下室頂板,完成後同步進行地上及地下施工,地上完成5層時主樓區完成地下2層,開工後10個月內地上結構與地下室底板幾乎同時完成。在施工過程中,二建集團針對國內上下同步施工的技術瓶頸進行了有效突破,在大直徑一柱一樁施工及檢測,大承載力立柱的安放及調垂,先進的水準及垂直取土設備的應用,同步回築工藝及轉換結構改良等方面創造一系列國內施工記錄。

看得見的建築,塑造了城市獨特的風貌;看不見的工程,支撐著城市主動脈的勃勃生機。上海建工二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沈詠表示,二建集團將繼續聚焦社會需求,瞄準行業發展趨勢,以技術集成為導向,通過上海建築工程逆作法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建設,積極整合內外資源,繼續鞏固和發展逆作法、深基坑、大型地下空間開發等領域的核心優勢,將技術優勢轉化為產業集群優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