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7年國產葡萄酒產量同比下滑9.3%!行業發展進入戰略轉折期

據統計, 2015年我國葡萄種植面積達1200萬畝, 產量1400萬噸, 分別居世界第二和首位。 不過, 近幾年來, 我國葡萄單產持續下降, 結構調整和品種更新已經箭在弦上。 國產葡萄酒行業在2013年以後進入深度調整期, 面臨進口葡萄酒衝擊, 國產葡萄酒產量連年下滑。

資料顯示, 2017年1~8月, 全國葡萄酒產量同比下滑9.3%;8月全國葡萄酒產量同比下滑11%。 業內人士認為, 原因是“淡夏”積累了大量庫存, 而白酒走旺更衝擊了葡萄酒市場。

我國葡萄酒產量早已出現下行趨勢, 2017年1月~8月, 全國葡萄酒產量達63.2萬千升, 同比下滑9.3%;8月全國葡萄酒產量達8.9萬千升,

同比下滑11%。

2016年, 國產葡萄酒產量113.7萬千升, 同比下降1%, 這是自2013年以來連續第4年下滑。 而與此同時, 2016年我國進口葡萄酒總量達6.38億升, 同比增長15%;其中瓶裝葡萄酒4.81億升, 同比增長21.8%。 國產葡萄酒受進口衝擊仍然嚴重。

葡萄酒產量下滑的原因, 一個是宏觀經濟的影響, 二是行業處於盤整重塑階段, 正在進行結構性調整, 改變結構性過剩問題, 三是管道出現扁平化發展的變革。

我國雖然是葡萄種植大國, 但基本以鮮食為主, 占80%。 葡萄制酒和制幹都很少, 2015年我國葡萄酒產量為11.4億升, 僅為世界第八。

與此同時, 我國葡萄品種70%為國外引進, 目前, 我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葡萄品種較少, 自主培育的葡萄品種僅100餘個。

目前, 中國葡萄酒行業正處於青黃不接的階段, 行業整體處於低端階段, 而進口葡萄酒兩極分化, 要不極為高端, 要不魚龍混雜, 而大多數消費者不具備甄別優劣葡萄酒的能力, 因此在整體認知、價值上很難區分。

至於未來行業走勢如何, 業內人士預測, 在明年之後, 隨著中國國產葡萄酒產業結構的提升,

以及外購莊園的“進口葡萄酒”在市場中的影響力的提高, 可能使整個局面有所改觀, 放眼整個中國葡萄酒行業潛力仍然很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