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吃飯難?這篇解決孩子的吃飯問題

挑食的孩子, 挑的不是飯菜, 而是父母的態度。

一朋友說, 僅僅是看小蠻吃飯, 就覺得好幸福!她說的, 是曾經網上僅僅靠著乖乖吃飯就火遍朋友圈的那個小姑娘。 我這個朋友, 她正在為著家裡那個挑食的小傢伙苦惱。

有此困擾的不在少數。 鄰居家孩子3歲, 每天吃飯, 他奶奶都要氣喘噓噓地追在後頭跑。 吃一口, 跑一圈。

一位兒科醫生說, 每年看門診的孩子, 有百分之三十都是因為他們不好好吃飯。 孩子不吃飯, 影響的不僅是自己的身體發育, 甚至還會影響到一家人的生活——全家人都跟著著急上火!

那麼, 到底是什麼, 讓孩子吃飯這件事, 變得這麼難?甚至已經到了如此慘烈的地步?

讓我們梳理下。 飯不好吃麼?的確會有這種情況。

比如, 對於一個剛添加輔食的小寶寶, 如果你輔食添加太遲(遲於8個月), 食物種類過少, 孩子的味蕾得不到足夠新鮮的刺激, 那麼他對吃飯的印象可能就是:這些“飯”嘗起來都不怎麼樣嘛?

以後對吃飯的興趣, 就會打折扣。

也有些寶寶, 他們會有口味上的偏好, 比如愛吃肉, 不愛吃素。 這可能就需要父母多花些心思。

在《深夜食堂》, 黃小廚和趙又廷就遇到過一個因為不愛吃蔬菜嚴重便秘的小女孩,

他們試了很多方法, 最終想到, 把蔬菜剁進肉餡裡的方法, 成功“騙”過小女孩。

然而, 我們更經常看到的, 卻是父母花盡心思, 孩子仍然不能好好吃飯。 為什麼?

“吃飯”這件事, 怎麼就成了問題?

生閨女時, 有件事給了我極大的震撼。 我半躺在床上,

護士把那個皺巴巴的小人兒遞給我。 她趴在我胸前那麼小, 眼睛還閉著, 費力地抬起毛茸茸的小腦袋, 吭哧兩聲, 然後一口含住我的乳頭, 猛吸起來。 那一瞬, 我就想到四個字:動物兇猛。

我從沒那麼清晰地感受到:孩子求生存的欲望和能力那麼強勁有力。 他們打從來到這個世上起, 就有喂飽自己的本能。

然而, 後來, 孩子們對食物的欲望和求生本能似乎就一點點地消失了。 父母最常問的問題是:讓孩子吃飯為什麼這麼難?有意思的, 是這個“讓”字。

為什麼需要父母要求孩子吃飯, 而不是孩子自己主動要吃飯?

可能一:父母不相信孩子自己會喜歡吃飯。

換句話說, 這些父母不相信自家孩子擁有人類都有的本能:餓了就吃,

困了就睡。

可能二:父母不能忍受孩子不吃飯。

因為不吃飯就長不胖, 長不高, 長得慢……總之, 這些可能出現的結果, 跟大人心中預設的孩子應該長成的模樣是不一致的, 這個不一致引發焦慮。 失控總是讓人不安的。

可能三:父母自尊較弱。

如果把孩子養瘦了被人說道, 或者養得不胖, 比不過別人家孩子, 就像自己做父母的能力也被否認了一樣。 這太糟糕了。

上述這些內心戲, 最容易讓“吃飯”這件事變質。 這些父母通過“讓”這一動作, 把原本自然而然的事, 變成了人為的。 就像在遊戲裡, NPC跟玩家說:我有一個“吃飯”的任務給你。

這是在默認:你可以選擇接這個任務, 也可以不接。 顯然, 大多數孩子選擇了不接任務, 或者打了折扣地去接任務。

孩子不好好吃飯,可能有以下幾點原因

媽媽過於焦慮一位媽媽,她一直覺得丈夫不高,很擔心自己兒子以後也長不高。為此,她經常充滿憂慮地看著她兒子,一旦兒子不好好吃飯,她就各種方法用盡。

這個小孩,他吃的是飯嗎?

不,他每一口吃下的,都是媽媽的擔心和焦慮。它不僅會破壞孩子的胃口,還可能破壞孩子的人格發展。

譬如,我見過親戚家5歲孩子吃飯的有趣場面。這孩子體質不好,易生病。她媽媽深信,只要孩子得到更多營養,就能改變體質。為此,孩子吃飯的時候,他們都會盯著。孩子也就習慣了,沒有父母催促、提醒,他就會停下吃飯,有了關注和鼓勵他再吃。

這樣的孩子,他沒機會學習自給自足。長大後,就可能會過度依賴他人,但缺乏為自己負責的能力。頻繁用物質獎勵誘導孩子為了孩子能開心地吃飯,給他準備挑選喜歡的餐具,把食物做得漂亮些,允許他拿在手裡玩兒,等等,都是父母應該花的心思。

比如,看吃貨小蠻的視頻都會發現,每次出鏡,人家的餐具,都可能不一樣。而且,都很好看。

然而,有的家長走偏了。為了讓孩子吃得開心,則會給玩具,給手機、電視,甚至利誘:“你如果把飯吃了,我就給你吃糖果。”

這些都是和吃飯無關的獎勵。這樣獎勵用多了會導致什麼後果?孩子的關注點就從“吃飯”,轉移到了“這件事對我有什麼好處”上頭。如果有獎勵,就吃;沒有獎勵,或者獎賞不滿意,就不吃。

經常強迫孩子吃飯一個媽媽曾經問我:孩子吃飯作嘔怎麼辦?然而,我親眼見到,在她3歲的兒子喝下一壺奶,吃了一個花卷並拒絕再吃後,媽媽仍在說:你沒吃多少東西啊?!

媽媽的行為在表達:孩子,你根本不清楚你的胃容量;你到底能吃多少飯,由我說了算。

人的身體最誠實。這個孩子在通過“作嘔”說:媽媽,我的胃口我說了算。他不僅要吐出多餘的食物,同時也要吐出媽媽的強迫和侵擾。如果媽媽一直堅持強迫孩子吃飯,那麼,她跟孩子之間就會陷入一場權力爭奪戰。

這場爭奪戰中,有些孩子會持續纏鬥,反抗到底。有的則會很快繳械,並逐漸學會壓抑掉自己心底真正的想法、感受和需要。

這樣做,孩子才能好好吃飯我一直相信,孩子吃飯是天生的,不好好吃飯,都是培養出來的。

父母如何做,才能真正把“讓”孩子吃飯,變成孩子想吃飯?下面是一些建議。

第一,信任孩子,這是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

如果一開始父母就選擇信任孩子,那麼後面也不會有那麼多鬥爭了。

在兒子1歲的時候,我曾專門教他用杯子喝牛奶,而不是用奶瓶。他坐在我腿上,喝了一口,就把杯子推開了。於是我開始試著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指著旁邊說:“你看那只小鳥!”兒子轉頭去看,我就順勢將杯子送到他嘴唇上,試圖倒一點進孩子嘴裡。孩子感覺到不適,一臉不情願地推開我。

我的錯誤在於,不信孩子能順利地用杯子喝牛奶,內心早早預設了孩子的反抗。於是我花了很多力氣,專門去哄勸孩子,結果過分強調了杯子。一旦“用杯子喝奶”這件事成為了母子間的一場意志力對抗,那它註定會變成難事。

想明白這一點後,我決定真正發自內心地相信:“用杯子喝奶”,根本不是事。我開始很自然地把裝牛奶的杯子,和其他食物放在一起,擺在孩子面前,由孩子做決定。很快孩子就學會了。他不傻,不會故意不用杯子,而讓自己餓著或者渴著。

第二,傾聽和尊重孩子,孩子不吃飯,從來都只是一個表像

他不好好吃飯,也許只是在說:媽媽,關於吃飯,我也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它們也很重要。媽媽,我想為自己吃飯。我的身體,我想自己主宰。我想為自己活著,而不是為你。

所以,當孩子不願意吃飯的時候,先不要感覺到憤怒或者擔憂,而是想一想,孩子在向我表達什麼。如果是小月齡寶寶,那可能是你該添加輔食了,或者豐富輔食種類了。如果是大孩子,也許他身體不適,便秘,飯前喝了水或奶,零食吃太多,抑或飯菜不合口味等等。相信細心的媽媽都能夠發現,或者通過溝通瞭解孩子是否遇到問題。

一位媽媽曾經為了孩子不吃飯發火,好在忍住了。她問:你能告訴媽媽,為什麼不想吃飯嗎?孩子說:媽媽,我不要吃飯,我要永遠4歲,不好好吃飯就不會長高長大,這樣你就永遠不會老,不會死。

第三,保有自己的底線,尊重孩子的感受和需要很重要,但不意味著父母必須要去討好孩子

譬如,前幾天吃中午飯的時候,我兒子說:“我不吃面。”我於是平靜地回答:“好,你可以不吃。”他問:“那我吃什麼?”我說:“你可以選擇現在吃面,也可以選擇晚上吃米飯。”他有些生氣了:“可是我會餓的!”我說:“噢,可我也沒有辦法。”就此打住。

我沒有強迫他,也沒有跟他解釋這個那個,而是堅定地、簡潔地堅持自己的原則和底線,同時給他機會,由他自己決定自己的行為。這樣,我避免了和孩子的爭執。後來,他自己拿起碗,乖乖地盛了一小碗面,說:我少吃點試試。

第四,讓吃飯變愉快,人都是趨樂避苦的動物

如果一個孩子,剛接觸和理解食物時吸收了太多負面情緒,比如,想自己拿食物感受下,結果大人反應很大,去阻攔孩子:不行這樣很髒!不對不能直接這樣吃……那麼孩子的食欲就一定會受到影響。

所以,父母該在孩子吃飯問題上少較勁,規則也不宜過多,只定些簡單的就好。比如:定時、定點吃飯,不能邊吃邊玩,零食飯後吃。等等。

有時候,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

比如,媽媽要求孩子要獨立吃飯。可是這一天,孩子撒嬌,就是不想自己吃,想跟媽媽吃同一碗飯。若媽媽滿足孩子,並不會損害孩子獨立吃飯的習慣。但如果媽媽不滿足孩子,卻可能會傷害孩子:原來媽媽不願意和我親密;我不值得被媽媽關注和愛。

再比如,有些父母會專門給孩子制定糖果日,其他時間就不能吃糖了。但是,若你偶爾例外一下,那麼你給孩子吃的額外的那些糖果,每一顆都在跟孩子說:我愛你。

小和尚問老和尚:什麼是禪?老和尚說:“吃飯的時候吃飯,睡覺的時候睡覺,這就是禪。”

人生的煩惱,就來自於把吃飯睡覺複雜化了。養孩子也是如此。

關於吃飯這件事,父母能夠做的,就是把吃飯這件事還原為它本來的樣子。要把孩子的胃,交由孩子自己做主。孩子餓一次兩次沒事,怕的是,過多的鬥爭,更長遠地敗壞了孩子對食物的興趣。

作者:九月,資深早教從業者,自由撰稿人,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兩個孩子的媽媽

你的孩子挑食嗎?你又是怎樣引導孩子的呢?歡迎給凱叔留言。

孩子不好好吃飯,可能有以下幾點原因

媽媽過於焦慮一位媽媽,她一直覺得丈夫不高,很擔心自己兒子以後也長不高。為此,她經常充滿憂慮地看著她兒子,一旦兒子不好好吃飯,她就各種方法用盡。

這個小孩,他吃的是飯嗎?

不,他每一口吃下的,都是媽媽的擔心和焦慮。它不僅會破壞孩子的胃口,還可能破壞孩子的人格發展。

譬如,我見過親戚家5歲孩子吃飯的有趣場面。這孩子體質不好,易生病。她媽媽深信,只要孩子得到更多營養,就能改變體質。為此,孩子吃飯的時候,他們都會盯著。孩子也就習慣了,沒有父母催促、提醒,他就會停下吃飯,有了關注和鼓勵他再吃。

這樣的孩子,他沒機會學習自給自足。長大後,就可能會過度依賴他人,但缺乏為自己負責的能力。頻繁用物質獎勵誘導孩子為了孩子能開心地吃飯,給他準備挑選喜歡的餐具,把食物做得漂亮些,允許他拿在手裡玩兒,等等,都是父母應該花的心思。

比如,看吃貨小蠻的視頻都會發現,每次出鏡,人家的餐具,都可能不一樣。而且,都很好看。

然而,有的家長走偏了。為了讓孩子吃得開心,則會給玩具,給手機、電視,甚至利誘:“你如果把飯吃了,我就給你吃糖果。”

這些都是和吃飯無關的獎勵。這樣獎勵用多了會導致什麼後果?孩子的關注點就從“吃飯”,轉移到了“這件事對我有什麼好處”上頭。如果有獎勵,就吃;沒有獎勵,或者獎賞不滿意,就不吃。

經常強迫孩子吃飯一個媽媽曾經問我:孩子吃飯作嘔怎麼辦?然而,我親眼見到,在她3歲的兒子喝下一壺奶,吃了一個花卷並拒絕再吃後,媽媽仍在說:你沒吃多少東西啊?!

媽媽的行為在表達:孩子,你根本不清楚你的胃容量;你到底能吃多少飯,由我說了算。

人的身體最誠實。這個孩子在通過“作嘔”說:媽媽,我的胃口我說了算。他不僅要吐出多餘的食物,同時也要吐出媽媽的強迫和侵擾。如果媽媽一直堅持強迫孩子吃飯,那麼,她跟孩子之間就會陷入一場權力爭奪戰。

這場爭奪戰中,有些孩子會持續纏鬥,反抗到底。有的則會很快繳械,並逐漸學會壓抑掉自己心底真正的想法、感受和需要。

這樣做,孩子才能好好吃飯我一直相信,孩子吃飯是天生的,不好好吃飯,都是培養出來的。

父母如何做,才能真正把“讓”孩子吃飯,變成孩子想吃飯?下面是一些建議。

第一,信任孩子,這是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

如果一開始父母就選擇信任孩子,那麼後面也不會有那麼多鬥爭了。

在兒子1歲的時候,我曾專門教他用杯子喝牛奶,而不是用奶瓶。他坐在我腿上,喝了一口,就把杯子推開了。於是我開始試著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指著旁邊說:“你看那只小鳥!”兒子轉頭去看,我就順勢將杯子送到他嘴唇上,試圖倒一點進孩子嘴裡。孩子感覺到不適,一臉不情願地推開我。

我的錯誤在於,不信孩子能順利地用杯子喝牛奶,內心早早預設了孩子的反抗。於是我花了很多力氣,專門去哄勸孩子,結果過分強調了杯子。一旦“用杯子喝奶”這件事成為了母子間的一場意志力對抗,那它註定會變成難事。

想明白這一點後,我決定真正發自內心地相信:“用杯子喝奶”,根本不是事。我開始很自然地把裝牛奶的杯子,和其他食物放在一起,擺在孩子面前,由孩子做決定。很快孩子就學會了。他不傻,不會故意不用杯子,而讓自己餓著或者渴著。

第二,傾聽和尊重孩子,孩子不吃飯,從來都只是一個表像

他不好好吃飯,也許只是在說:媽媽,關於吃飯,我也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它們也很重要。媽媽,我想為自己吃飯。我的身體,我想自己主宰。我想為自己活著,而不是為你。

所以,當孩子不願意吃飯的時候,先不要感覺到憤怒或者擔憂,而是想一想,孩子在向我表達什麼。如果是小月齡寶寶,那可能是你該添加輔食了,或者豐富輔食種類了。如果是大孩子,也許他身體不適,便秘,飯前喝了水或奶,零食吃太多,抑或飯菜不合口味等等。相信細心的媽媽都能夠發現,或者通過溝通瞭解孩子是否遇到問題。

一位媽媽曾經為了孩子不吃飯發火,好在忍住了。她問:你能告訴媽媽,為什麼不想吃飯嗎?孩子說:媽媽,我不要吃飯,我要永遠4歲,不好好吃飯就不會長高長大,這樣你就永遠不會老,不會死。

第三,保有自己的底線,尊重孩子的感受和需要很重要,但不意味著父母必須要去討好孩子

譬如,前幾天吃中午飯的時候,我兒子說:“我不吃面。”我於是平靜地回答:“好,你可以不吃。”他問:“那我吃什麼?”我說:“你可以選擇現在吃面,也可以選擇晚上吃米飯。”他有些生氣了:“可是我會餓的!”我說:“噢,可我也沒有辦法。”就此打住。

我沒有強迫他,也沒有跟他解釋這個那個,而是堅定地、簡潔地堅持自己的原則和底線,同時給他機會,由他自己決定自己的行為。這樣,我避免了和孩子的爭執。後來,他自己拿起碗,乖乖地盛了一小碗面,說:我少吃點試試。

第四,讓吃飯變愉快,人都是趨樂避苦的動物

如果一個孩子,剛接觸和理解食物時吸收了太多負面情緒,比如,想自己拿食物感受下,結果大人反應很大,去阻攔孩子:不行這樣很髒!不對不能直接這樣吃……那麼孩子的食欲就一定會受到影響。

所以,父母該在孩子吃飯問題上少較勁,規則也不宜過多,只定些簡單的就好。比如:定時、定點吃飯,不能邊吃邊玩,零食飯後吃。等等。

有時候,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

比如,媽媽要求孩子要獨立吃飯。可是這一天,孩子撒嬌,就是不想自己吃,想跟媽媽吃同一碗飯。若媽媽滿足孩子,並不會損害孩子獨立吃飯的習慣。但如果媽媽不滿足孩子,卻可能會傷害孩子:原來媽媽不願意和我親密;我不值得被媽媽關注和愛。

再比如,有些父母會專門給孩子制定糖果日,其他時間就不能吃糖了。但是,若你偶爾例外一下,那麼你給孩子吃的額外的那些糖果,每一顆都在跟孩子說:我愛你。

小和尚問老和尚:什麼是禪?老和尚說:“吃飯的時候吃飯,睡覺的時候睡覺,這就是禪。”

人生的煩惱,就來自於把吃飯睡覺複雜化了。養孩子也是如此。

關於吃飯這件事,父母能夠做的,就是把吃飯這件事還原為它本來的樣子。要把孩子的胃,交由孩子自己做主。孩子餓一次兩次沒事,怕的是,過多的鬥爭,更長遠地敗壞了孩子對食物的興趣。

作者:九月,資深早教從業者,自由撰稿人,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兩個孩子的媽媽

你的孩子挑食嗎?你又是怎樣引導孩子的呢?歡迎給凱叔留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