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正文

孩子替媽媽跳樓:婚姻中最可怕的,是讓孩子做難堪的雙面膠

文 | Ms大表姐

昨天在朋友圈看到朋友轉發了一篇文章, 轉發語是:「孩子真的都是無條件愛父母的天使……」一時好奇點進去看了看。

文章的題目是《母親攜女跳樓, 孩子一句「媽媽, 我自己跳」就算媽媽推我下樓, 我也依然愛她》, 事情是這樣的, 北京有個媽媽, 因為丈夫出軌, 和小三同居三個月都不回家, 帶著女兒站在自家窗外, 聲稱要和女兒一起跳樓。

視頻中, 小女孩緊緊抱著媽媽, 邊哭邊喊「媽媽我不要」。 那個媽媽則有些喪失理智, 甚至推著女兒讓她先跳……到後來女兒竟然開始冷靜地勸媽媽不要跳, 還說「我自己跳」。

不少人對這個媽媽是既心痛又憤怒:

然而除了「譴責女子不稱職」、怒懟丈夫「渣男」, 還是有不少人(比如前面那篇文章的作者)說他們看完視頻被感動得大哭。

文章作者還讚美道:孩子為了父母不惜犧牲自己, 他們對父母才是真正的「無條件的愛」。

如果說那個媽媽的行為讓人無法理解, 這樣的論調更令我覺得匪夷所思。 What?媽媽帶著女兒自殺, 竟然有人覺得「好有愛」, 還寫文章大肆渲染這種「有愛」?孩子差點被無知的媽媽害死, 你卻跟我談什麼「無條件的愛」?!

根本沒有「無條件的愛」

常常有人說媽媽對孩子的愛是「無條件」的, 這讓很多媽媽內心不安——「我對孩子總是會有各種期待, 希望他聽話, 希望他成績好, 希望他招人喜歡……我這是不是‘有條件的愛’?我是不是很差勁?」

如果一個人總拿自己和「無條件」比較, 就會很容易陷入自責愧疚的情緒, 做什麼、怎麼做都覺得自己還不夠好, 還差得遠。 和「無條件」這個詞類似的, 還有「完美媽媽」、「超人媽媽」、「上進媽媽」……一重又一重的枷鎖壓在媽媽們身上, 讓她們永遠在焦慮, 永遠在懷疑自己。

現在, 又有人跳出來說孩子的愛才是無條件的——不論父母是貧是富, 是美是醜, 是智慧還是狹隘,

是溫柔善良還是暴戾無常, 孩子都「愛得深沉, 愛得毫無保留」……

太可怕了!就算父母虐待自己, 推自己墜樓, 都還是要「無條件」愛他們——我們把這樣的行為歌頌為天使, 這真的不是在培養病態的下一代嗎?

且不說視頻裡的小女孩可能是因為害怕被媽媽推搡, 才說出「我自己跳」就算她「願意」跳, 這真的是一件值得「感動」的事情嗎?假如她當時真的跳下去了, 你們拍著良心, 還能說得出「感動」二字?

因為女兒替媽媽跳樓而感動, 和歌頌賣身葬父、埋兒奉母, 本質上沒有任何區別。 從二十四孝到無條件的愛, 道德綁架的名頭換一換, 依然是綁架。

所以對不起, 視頻裡的事件, 從頭到尾沒有任何值得美化、值得感動的成分——你們YY的「愛」不存在, 那只是以「愛」為名義的誘殺。假如小女孩真的跳下去,那不是孩子為了愛犧牲自己,那只是一個孩子無辜被害。

孩子是很純真沒錯,但無論是把孩子扯進夫妻矛盾紛爭的大人,還是幻想從孩子身上獲得「無條件的愛」的大人,都只是在利用孩子的純真,滿足自己病態的需求:他們照顧不好自己,於是妄想拉一個無辜的人過來,「無條件」地照顧他們內心的嬰兒。

中國特色的家庭「三角化」

之前也看到過不少這樣的新聞:因為被丈夫拋棄,媽媽帶著孩子一起在房間開煤氣自殺;因為丈夫哺乳期出軌,媽媽帶著還是嬰兒的孩子跳樓;妻子出軌,爸爸先殺孩子再自殺……

在這些極端案例裡,夫妻之間的關係出了問題,矛盾激化,一方為了「刺激」、「威脅」或者「傷害」另一方,不惜把孩子作為犧牲品——這些看起來荒唐之極的行為,可以用心理學裡一個名詞來解釋:「三角化」。三角化就是,兩個人的關係出了問題,這兩個人解決不了,於是就用各種方式,吸引第三個人來替他們解決。

然而通常情況下,第三個人不但解決不了問題,還會承受非常大的痛苦。在中國家庭裡,最常見的三角化就是「拉幫結派」,製造「忠誠聯盟」。

比如有個媽媽在老公出軌後跟自己的女兒說:「唉,我跟你說,你爸這個人真的有問題,品質不行,不懂感恩,你看看我對他這麼好,他是怎麼對我的!你以後千萬不要找他這樣的!」

這個媽媽在夫妻關係裡受挫,她的應對方式是去拉攏自己的孩子,這是一個結盟的姿態。

這個女兒會怎麼樣呢?

——她可能會選擇站在媽媽這一邊,支持和保護媽媽,認同媽媽的說法,認為爸爸是一個「壞人」。

——她可能會在和爸爸相處的時候,不允許自己感覺快樂,因為那是對媽媽的「背叛」。

——她也可能會忍不住代替媽媽去表達憤怒和哀傷的情緒,和爸爸發生衝突,甚至切斷和爸爸之間的情感連結。

有時候,這種情況會延續到成年之後,女兒和爸爸的關係淡漠,同時又難以擺脫和媽媽之間的情感糾纏——因為她不想做第二個「背叛」媽媽的人。

——還有可能,她發現爸爸對自己其實並不差,於是又會對爸爸產生新一輪的愧疚。

她會活在這種雙重背叛的困境中,永遠覺得自己犯了錯。

類似這樣的案例,在當下的中國社會裡也並不少見。曾經看到過新聞報導中有孩子替媽媽砍小三、潑硫酸,甚至弑父的,當時除了震驚的聲音,也有不少人大呼痛快——替母報仇,成了「忠誠」、「孝順」的代名詞。

可是這樣的圍觀者心態,其實就是在變相地支持,甚至是弘揚三角化啊!當我們的文化裡充滿這樣的輿論聲音,鼓勵孩子參與父母的夫妻關係,那夫妻關係又怎麼可能真正健康起來呢。

我不想過多地責備這些案例中的父母,他們確實是在極端壓力狀態之下做出了那個行為。然而假如把我們放在他們的處境裡,我們能怎麼做呢?

或者再退一步說,就算我們意識到,大人之間的事應該大人來解決,於是冷靜地談離婚,或者撕破臉離婚,再或者接受現在的狀態——但也許孩子已經察覺到了大人的變化,畢竟爸爸已經三個月不回家,而媽媽常常獨自哭泣——這種情況下,又該怎麼跟孩子解釋呢?

李松蔚老師說,我們需要明確地告訴孩子發生了什麼,並且明確地拒絕她的捲入:

「是的,爸爸媽媽最近遇到了一些問題,這些是大人的問題,跟你沒有關係。我們會解決它,而且不管怎麼樣,我們兩個都非常愛你。」

(夫妻難免有矛盾紛爭,想要把孩子「摘」,這樣的一句話有時已經足夠,有時還需要我們做更多的工作——想系統瞭解如何在家庭中避免三角化的影響,點擊收聽音訊)

最後再說一次,永遠不要為孩子和媽媽/爸爸之間的「忠誠」而感動,因為它有害。

你曾有過夾在中間的經歷嗎?

可以來留言區和我們聊聊~

更多交流

加大表姐微信:dabiaojie06

加入李松蔚老師「宇宙後援會」

加大表哥微信:dabiaog2333

和崔璀掌門一起 Change Your Life

喜歡我們的,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ID:momself)

這是國內第一個關注媽媽自我成長的社群

那只是以「愛」為名義的誘殺。假如小女孩真的跳下去,那不是孩子為了愛犧牲自己,那只是一個孩子無辜被害。

孩子是很純真沒錯,但無論是把孩子扯進夫妻矛盾紛爭的大人,還是幻想從孩子身上獲得「無條件的愛」的大人,都只是在利用孩子的純真,滿足自己病態的需求:他們照顧不好自己,於是妄想拉一個無辜的人過來,「無條件」地照顧他們內心的嬰兒。

中國特色的家庭「三角化」

之前也看到過不少這樣的新聞:因為被丈夫拋棄,媽媽帶著孩子一起在房間開煤氣自殺;因為丈夫哺乳期出軌,媽媽帶著還是嬰兒的孩子跳樓;妻子出軌,爸爸先殺孩子再自殺……

在這些極端案例裡,夫妻之間的關係出了問題,矛盾激化,一方為了「刺激」、「威脅」或者「傷害」另一方,不惜把孩子作為犧牲品——這些看起來荒唐之極的行為,可以用心理學裡一個名詞來解釋:「三角化」。三角化就是,兩個人的關係出了問題,這兩個人解決不了,於是就用各種方式,吸引第三個人來替他們解決。

然而通常情況下,第三個人不但解決不了問題,還會承受非常大的痛苦。在中國家庭裡,最常見的三角化就是「拉幫結派」,製造「忠誠聯盟」。

比如有個媽媽在老公出軌後跟自己的女兒說:「唉,我跟你說,你爸這個人真的有問題,品質不行,不懂感恩,你看看我對他這麼好,他是怎麼對我的!你以後千萬不要找他這樣的!」

這個媽媽在夫妻關係裡受挫,她的應對方式是去拉攏自己的孩子,這是一個結盟的姿態。

這個女兒會怎麼樣呢?

——她可能會選擇站在媽媽這一邊,支持和保護媽媽,認同媽媽的說法,認為爸爸是一個「壞人」。

——她可能會在和爸爸相處的時候,不允許自己感覺快樂,因為那是對媽媽的「背叛」。

——她也可能會忍不住代替媽媽去表達憤怒和哀傷的情緒,和爸爸發生衝突,甚至切斷和爸爸之間的情感連結。

有時候,這種情況會延續到成年之後,女兒和爸爸的關係淡漠,同時又難以擺脫和媽媽之間的情感糾纏——因為她不想做第二個「背叛」媽媽的人。

——還有可能,她發現爸爸對自己其實並不差,於是又會對爸爸產生新一輪的愧疚。

她會活在這種雙重背叛的困境中,永遠覺得自己犯了錯。

類似這樣的案例,在當下的中國社會裡也並不少見。曾經看到過新聞報導中有孩子替媽媽砍小三、潑硫酸,甚至弑父的,當時除了震驚的聲音,也有不少人大呼痛快——替母報仇,成了「忠誠」、「孝順」的代名詞。

可是這樣的圍觀者心態,其實就是在變相地支持,甚至是弘揚三角化啊!當我們的文化裡充滿這樣的輿論聲音,鼓勵孩子參與父母的夫妻關係,那夫妻關係又怎麼可能真正健康起來呢。

我不想過多地責備這些案例中的父母,他們確實是在極端壓力狀態之下做出了那個行為。然而假如把我們放在他們的處境裡,我們能怎麼做呢?

或者再退一步說,就算我們意識到,大人之間的事應該大人來解決,於是冷靜地談離婚,或者撕破臉離婚,再或者接受現在的狀態——但也許孩子已經察覺到了大人的變化,畢竟爸爸已經三個月不回家,而媽媽常常獨自哭泣——這種情況下,又該怎麼跟孩子解釋呢?

李松蔚老師說,我們需要明確地告訴孩子發生了什麼,並且明確地拒絕她的捲入:

「是的,爸爸媽媽最近遇到了一些問題,這些是大人的問題,跟你沒有關係。我們會解決它,而且不管怎麼樣,我們兩個都非常愛你。」

(夫妻難免有矛盾紛爭,想要把孩子「摘」,這樣的一句話有時已經足夠,有時還需要我們做更多的工作——想系統瞭解如何在家庭中避免三角化的影響,點擊收聽音訊)

最後再說一次,永遠不要為孩子和媽媽/爸爸之間的「忠誠」而感動,因為它有害。

你曾有過夾在中間的經歷嗎?

可以來留言區和我們聊聊~

更多交流

加大表姐微信:dabiaojie06

加入李松蔚老師「宇宙後援會」

加大表哥微信:dabiaog2333

和崔璀掌門一起 Change Your Life

喜歡我們的,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ID:momself)

這是國內第一個關注媽媽自我成長的社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