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全球奢侈品牌門店總數量首次出現負增長,中國首當其衝

儘管坊間一直流傳說全球範圍內奢侈品牌門店數量正在減少, 卻一直未能有明確的資料對傳言予以支撐, 然而最近卻有資料證實了這一全球性的趨勢: 2016年 7月至 2017年 7月間, 全球範圍內的奢侈品門店數量首次出現了負增長, 也即在此期間關閉的門店數量超過了新開門店數量。

這一資料由來自美國資產管理公司 AllianceBernstein L.P. 基於旗下 Proprietary Bernstein Store Count 物業投資資料庫, 針對 36個奢侈品牌的約 7000多家門店進行統計, 發表於一篇名為“門店之戰”( Store Wars )的報告中。

全球奢侈品牌門店數量減少, 首當其衝的就是各大百貨公司。 百貨公司的奢侈品牌門店數量約占到各類管道的 31%, 而在過去的一年中, 百貨公司中的奢侈品牌門店數量同比下降了 1.3%。 購物中心的奢侈品牌門店數量則持平。

相比其他領域, 經濟的走勢好壞。 對時尚和奢侈品行業的影響偏小。 不過, 過去的一年可謂是全球零售行業的“黑色時期”,

奢侈品獨立品牌門店則成為了全球奢侈品行業中內中唯一未受到經濟危機很大影響的細分門類。 而且儘管漲勢不明顯, 在過去的一年中奢侈品獨立品牌門店仍然實現了銷售額 1.2%的增長, 並占到了全球奢侈品市場份額的 24%。

在區域層面, 在過去的一年中, 中國是奢侈品牌門店關閉最多的地區。 在過去的幾年裡, 許多奢侈品牌大舉擴張零售網路, 對銷售的預期不切實際, 現在不得不進行大幅度的調整, 這其中便包括 2016年 7月至 2017年 7月間在中國淨關閉的 62家門店。 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中東地區。 美洲和日本的情況稍好, 但奢侈品門店數量增幅也不大。

而在品牌層面, 門店數量仍然有限的那些奢侈品牌展現出了發展的潛力,

這其中主要包括 Céline 、 Loro Piana 、 Van Cleef & Arpels 、 Harry Winston 、 Moncler 和 Saint Laurent 。 特別要提出的是 Moncler 和 Saint Laurent 在過去的一年是淨開業門店數量最多的兩個品牌,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 Dunhill 和 Burberry , 這兩個品牌則是淨關閉門店數量最多的。

據 Bernstein 分析, 從長遠來看, 奢侈品牌是否開設新門店主要取決於品牌的實力和線上銷售的增長。

撰寫報告的分析師說:“隨著越來越多的新興品牌獲得認可和信譽, 奢侈品牌間的競爭將越發激烈, 所以我們也正在觀望各品牌對市場份額的搶奪, 以判定誰會是贏家而誰會是輸家。 我們相信, 那些在區域層面具備平衡的銷售網路, 而在管道層面能夠打通全方位銷售管道的品牌能真正地獲得競爭優勢。 ”

丨責任編輯:LeZhi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