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第八屆貴陽市旅遊產業發展大會今日開幕——貴陽“牽手”世界 共用“爽爽”紅利

甲秀樓美景。 視覺中國/供圖

桃源河漂流。 (資料圖片)

鄉愁貴州景區。 (資料圖片)

保利溫泉。 視覺中國/供圖

■題記

秋高氣爽, 高朋滿座。 9月27日, 貴陽市旅遊產業的年度盛會——第八屆貴陽市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在清鎮市隆重舉行。 四海賓客相聚湖城清鎮, 以“全域共建公平共用打造以生態為特色的世界旅遊名城”為主題,

展現精彩, 開拓未來, 統一全市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的認識、實現區域資源有機整合、產業融合發展、提升旅遊影響, 共同將貴陽打造為世界旅遊名城。

回望來路, 自2006年起, 貴陽市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已成功舉辦7屆。 每一屆盛會都是一次靚麗展示、一次產業提速, 促進了一方發展、帶動了一方百姓致富、打造了一個旅遊品牌。

資料見證砥礪奮進。 11年來, 貴陽市旅遊經濟持續井噴式增長。 “十二五”期間, 貴陽市旅遊業各項經濟指標持續增長, 旅遊接待總人數年均增長22.8%, 旅遊總收入年均增長26.5%。 累計旅遊接待總人數達3.19億人次, 旅遊總收入3858.65億元, 分別是“十一五”期間的2.27倍和3.45倍。

2016年, 全市接待國內外遊客1.1091億人次, 同比增長31%;實現旅遊總收入1389.51億元, 同比增長33.5%。

全民共用爽爽紅利。 貴陽市著力構建“一環雙核七集群”旅遊產業佈局, 以100個旅遊景區項目建設為抓手, 打造推出一批市場影響力廣、經濟社會效益佳, 全民共用的旅遊吸引物:青岩古鎮成功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多彩貴州城、時光貴州、桃源河、息烽溫泉等城市旅遊綜合體, 漂流、森林、體育、養生養老、溫泉康體等多業態避暑度假旅遊產品推陳出新;花溪恒大童世界、南明河城市流域休閒度假帶等一批世界級旅遊產業正在穩步推進;蓬萊仙界、泉城五韻、十裡畫廊等富美鄉村旅遊度假區的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愈加完善。

“創品牌”、“練內功”、“借外力”, 貴陽人正向世界展現貴陽好聲音,

傳遞貴陽好形象, 推廣貴陽好理念。 “爽爽貴陽”譽滿中華, 風行天下。

繼往開來共用“旅遊+”

錦繡湖城:

繼往開來共用“旅遊+”

鴨池河、貓跳河、暗流河“三水縈城”, 紅楓湖、百花湖、東風湖、索風湖“四湖托市”, 清鎮市因水而美、因水而靈動, 是貴州獨有的富水之城。 近年來, 清鎮市依託資源稟賦、山水優美、文化燦爛、生態優越的組合優勢, 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 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 圍繞“打造以生態為特色的世界旅遊名城”目標, 探索“旅遊+”發展路徑, 推進了全行業融合發展, 形成了全域旅遊的格局, 促進了城市巨變。

清鎮的努力, 見微知著。 在今年的旅發大會上, 清鎮市四個升級版精品旅遊景點閃亮登場。

在鄉愁貴州,觀看紡織、蠟染,親手體驗打糍粑,推石磨……童年的故鄉場景再現,貴山秀水,橋井、漁寨、館鎮,處處演繹悠長又難忘的鄉愁記憶;

在時光貴州,透過石與堡、樹與屋、山與水、農與園,聆聽貴州故事,重溫海派生活。六百年間,明朝軍文化、清朝商文化、民國官文化和近代民文化娓娓道來;

在四季貴州,動感水樂園、室內外溫泉、高爾夫練習場、市內滑雪溜冰場,一天“玩”遍春夏秋冬四季,打造西南地區體驗型旅遊休閒地產的新高地;

在茶馬古道,沿著夜郎國疆域的古驛道,方圓兩三裡小鎮濃縮了貴州千年歷史,賞貞節牌坊,看巾幗風采,尋找曾經影響黔中政治經濟的南方絲綢之路。

好山好水做出“文章”,清鎮市依靠的是文化鑄魂,規劃引領。

近年來,清鎮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提出了“大文化促進大旅遊,大旅遊帶動大開發,大開發引領城鄉‘三變’”的發展定位。通過提煉、挖掘,先後出臺了《清鎮市“十三五”山地全域旅遊發展規劃》《清鎮市現代都市農業總體規劃》《清鎮市文物保護方案》《清鎮市職教城建設規劃》等一系列發展規劃,旅遊業發展的思路日臻完善和成熟。

為打造特色,凸顯亮點,清鎮市按照“全空間佈局、全地域覆蓋、全鏈條完善、全產業帶動、全行程服務、全行業監管、全社會參與”的理念,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資源和旅遊資源,相繼建成了時光貴州、鄉愁貴州、尋味貴州、四季貴州、茶馬古鎮、體育文化公園、巢鳳寺等一批貴陽市重點旅遊專案;問道貴州、畫卷貴州、侏羅紀恐龍王國、國際足球小鎮等一批項目正在規劃建設中,實現了“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統計顯示,目前,清鎮市發展國家4A級旅遊景區1家;今年上半年,全市旅遊收入完成43億元,同比增長35%;接待遊客715萬人次,同比增長31%。

旅遊長足發展的同時,清鎮城鄉面貌也煥然一新,旅遊業帶動精准扶貧增收致富和其他相關產業發展的優勢正在凸顯。清鎮上下著力城鄉“三變”,積極探索“旅遊+”的發展路徑:依託6個省級農業園區、2個貴陽市農業園區和2個縣級農業園區,強化了旅遊扶貧效應,推進了農旅一體化發展;培育了一批如劉姨媽黃粑、衛城辣子雞、巢鳳寺素食地方特色的旅遊品牌;因地制宜發展具有山地特色的鄉村旅遊,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田園風光、民族風情、休閒農莊、家庭客棧、農家餐飲等鄉村旅遊業態,帶動了當地農民增收,實現了轉移就業,共用經濟成果;整合“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六項行動計畫等相關專案資金,大力推進鄉村旅遊發展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合理利用民族村寨、古村,建設了右二村、大沖村、蘆荻哨村等一批集居住、觀光、娛樂等功能為一體的特色旅遊村寨。

彈指一揮間,一個跨越趕超的清鎮正在昂首闊步,貴州(清鎮)職教城、貴州新鋁城、生態公園城、貴陽·貴安衛星城、誠信實幹城“五座新城”如五顆新星閃耀湖城,“旅遊+三變+精准扶貧”,覆蓋了文化、體育、商貿、教育等各個領域,帶來大變革,促進了城鄉公平、共用發展。

一路奮進轉型升級

十年歷程:

一路奮進轉型升級

一次旅發大會,就是一次共用創新,一次市場激勵,一次資源聚合,一次潛力釋放。

回溯來路,2006年底,為加快全市旅遊業發展步伐,把旅遊業培育成新的支柱產業,貴陽市委、市政府決定每年舉辦一次全市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大會實行以貴陽市所有區(市、縣)政府為主體的申辦制度,申辦評審要求涉及舉辦地旅遊發展潛力、旅遊發展現狀、旅遊發展思路、旅遊發展成效、綜合接待能力等多個方面,切實著眼於旅發大會對旅遊產業發展的促進作用。

截至目前,貴陽市旅發大會已先後在花溪區、開陽縣、修文縣、烏當區、息烽縣等地成功舉辦了七屆。

10年來,貴陽市砥礪奮進,轉型升級,持之以恆地舉辦旅遊盛會。成績令人矚目,貴陽人如數家珍——

2006年10月30日,首屆貴陽市旅發大會在花溪區舉辦,花溪區加快旅遊基礎設施建設,配合省、市成功舉辦了“第六屆中國舞蹈荷花獎民族民間舞大賽”,提升花溪旅遊形象,花溪公園、青岩古鎮、天河潭成為省內外旅遊熱點。

2008年5月4日,第二屆貴陽市旅發大會在開陽縣舉辦,開陽縣完成香火岩景區開發建設詳細規劃編制,展開了以清龍十裡畫廊沿線村寨為重點的鄉村旅遊示範戶建設,南江大峽谷順利晉級國家4A級景區,旅遊市場日益興旺。

2009年5月5日,第三屆貴陽市旅發大會在修文縣舉辦,縣城面貌煥然一新,圍繞陽明文化核心,整合資源,形成了陽明文化主題園、梨花園、六廣河、野生動物園、桃源河、陽明蘭花生態旅遊區、蘇格蘭牧場等十個精品旅遊景點和線路。

2010年5月5日,第四屆貴陽市旅發大會在烏當區舉辦,該區以大會為托舉,全面發展交通、餐飲、房地產等相關產業,打造“庖湯+泡湯”、“品美食——摘鮮果——泡溫泉”多條旅遊精品新線路,成功推出“泉城五韻”鄉村旅遊品牌。

2011年6月18日,第五屆貴陽市旅發大會再次在花溪區舉辦,花溪推出了青岩堡、濕地公園兩處新景區。彼時,貴陽已開發建設了南江大峽谷、保利溫泉、“十裡畫廊”、“泉城五韻”、白雲動漫主題公園、樂灣國際溫泉城、花溪十裡河灘濕地公園等精品旅遊景區。

2012年7月18日,第六屆貴陽市旅發大會在息烽縣舉辦,大會進一步創新模式,注重旅遊產品的推介和展示,推出息烽縣西山鄉林豐村、息烽陽朗旅遊風情小鎮、“爽爽的貴陽網”行銷平臺、貴州(息烽)國際汽車露營地等一批旅遊景區。

2016年10月28日,第七屆貴陽市旅發大會在修文縣舉辦,大會上舉行了四輪重點旅遊招商專案簽約儀式,共簽約21個重點項目,簽約資金總額831.1億元。青岩古鎮、天河潭景區、中航·愛遊客蘇格蘭汽車露營基地、修文陽明文化園、黔貴六廣溫泉等一批全新升級版景點亮相。

每一屆旅發大會的舉辦,各區(市、縣)都相應出臺了支持旅遊產業加快發展的政策,市直有關部門,承辦地政府同心協力,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要求和部署,切實落實各項支持政策,加強協調和配合,整合資源,形成合力,在旅遊基礎設施建設、配套服務設施建設、旅遊產品開發、旅遊品牌宣傳、旅遊招商引資等多個方面取得長足的進步。

共用創新“牽手”世界

展望未來:

共用創新“牽手”世界

“一業興、百業旺”,旅遊業是一項綜合性產業,對經濟社會、內政外交、文化生態等各個方面的建設和發展都有重要促進作用。

貴陽市堅持辦會,歷屆創新,旅遊產品一個接一個推出,各地眼界大開,思路被啟動,形成了專案觀摩、市場推介、工作推進三個大會基本環節。通過旅發大會,以景區建設帶動環境建設,發出貴陽好聲音,推進旅遊新發展。各區、市、縣旅遊又以此為起點,整合項目、資金和新聞宣傳等優勢資源,推動當地旅遊產業發展提速,邁向新的目標。

眼下,旅遊發展大背景集“一帶一路”、新一輪西部大開發、長江經濟帶等重大戰略、民族地區等優惠政策為一體,貴陽市順風揚帆,相繼出臺多項措施、意見,從財政支持、投融資、土地、市場開發扶持等方面給予旅遊業重點政策扶持。去年,市委、市政府出臺《打造世界旅遊名城的實施意見》,建立更加開放、更加靈活、更加務實的體制機制。

今年8月4日,2017“爽游貴陽”旅遊招商推介會在京舉行,60億元旅遊項目簽約。依託清涼的天氣、優良的生態、秀麗的風景,貴陽市委、市政府著力推進全域旅遊的發展,將貴陽建設成為主題形象鮮明、旅遊產品特色突出、旅遊基礎設施完善、旅遊服務品質優良的世界旅遊名城。

展望未來,建設以生態為特色的世界旅遊名城,是推動全市旅遊經濟跨越式發展的重要載體,是建設百姓富、生態美,開創爽爽貴陽新未來的重要抓手。一張藍圖繪到底,貴陽起航新征程。

以超前的理念,做好頂層設計——

在充分認清自身優勢基礎上,敢於找准問題和差距,明晰路徑和方法,注重學習和借鑒外地成功經驗,探索推薦旅遊“三變”改革,創新體制機制,真正讓全體老百姓實現從旁觀者向參與者、從工人向主人的轉變,共建共用改革發展的成果。長遠規劃旅遊專案建設,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採用共建共用的管理方法,讓城市形成規範有序安全的旅遊環境。

以市場的眼光,做好產業佈局——

突出貴陽山、水、溫度、氣候、民俗、民族、和諧文化七大生態,堅持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依託良好的生態環境和豐富的旅遊資源,深入調查、摸清底數、統籌推進,合理佈局生態、生產、生活空間,推進“生態之城富美鄉村”建設。根據旅遊產業發展的需要開通環線、立交,把射線和環線連接起來,科學佈局路網,抓好精品旅遊環線建設。強化精細管理,以世界旅遊名城的標準做實做細城市管理。充分運用大資料技術手段,不斷提升治理能力和城市管理現代化水準。要堅持城市姓“城”、農村姓“農”,農旅結合、城鄉一體,大力發展全域旅遊、建設富美鄉村,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均衡發展。

以融合的思維,做好國際合作——

要與世界分享貴陽的涼爽,貴陽必須主動融入世界。做好國際旅遊合作是建設世界旅遊名城的重中之重。加強與國際旅遊組織的交流與合作,尋找引進國際品牌度假酒店、主題公園、旅遊集團等方面的可能性。鼓勵市內旅遊企業到境外開設旅遊辦事處和推廣中心,開發適應國際市場需求的旅遊產品,優化入境客源結構。積極申辦國際性旅遊交易會、大型博覽會、體育賽事、文化文藝活動和會議。發揮龍洞堡機場航空港樞紐作用,力爭2020年前新增或加密15至20條貴陽至亞太及歐美重要旅遊客源地市場的航線航班。

打造貴陽全域旅遊,實現貴陽旅遊大跨越,正從夢想走向現實。

在鄉愁貴州,觀看紡織、蠟染,親手體驗打糍粑,推石磨……童年的故鄉場景再現,貴山秀水,橋井、漁寨、館鎮,處處演繹悠長又難忘的鄉愁記憶;

在時光貴州,透過石與堡、樹與屋、山與水、農與園,聆聽貴州故事,重溫海派生活。六百年間,明朝軍文化、清朝商文化、民國官文化和近代民文化娓娓道來;

在四季貴州,動感水樂園、室內外溫泉、高爾夫練習場、市內滑雪溜冰場,一天“玩”遍春夏秋冬四季,打造西南地區體驗型旅遊休閒地產的新高地;

在茶馬古道,沿著夜郎國疆域的古驛道,方圓兩三裡小鎮濃縮了貴州千年歷史,賞貞節牌坊,看巾幗風采,尋找曾經影響黔中政治經濟的南方絲綢之路。

好山好水做出“文章”,清鎮市依靠的是文化鑄魂,規劃引領。

近年來,清鎮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提出了“大文化促進大旅遊,大旅遊帶動大開發,大開發引領城鄉‘三變’”的發展定位。通過提煉、挖掘,先後出臺了《清鎮市“十三五”山地全域旅遊發展規劃》《清鎮市現代都市農業總體規劃》《清鎮市文物保護方案》《清鎮市職教城建設規劃》等一系列發展規劃,旅遊業發展的思路日臻完善和成熟。

為打造特色,凸顯亮點,清鎮市按照“全空間佈局、全地域覆蓋、全鏈條完善、全產業帶動、全行程服務、全行業監管、全社會參與”的理念,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資源和旅遊資源,相繼建成了時光貴州、鄉愁貴州、尋味貴州、四季貴州、茶馬古鎮、體育文化公園、巢鳳寺等一批貴陽市重點旅遊專案;問道貴州、畫卷貴州、侏羅紀恐龍王國、國際足球小鎮等一批項目正在規劃建設中,實現了“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統計顯示,目前,清鎮市發展國家4A級旅遊景區1家;今年上半年,全市旅遊收入完成43億元,同比增長35%;接待遊客715萬人次,同比增長31%。

旅遊長足發展的同時,清鎮城鄉面貌也煥然一新,旅遊業帶動精准扶貧增收致富和其他相關產業發展的優勢正在凸顯。清鎮上下著力城鄉“三變”,積極探索“旅遊+”的發展路徑:依託6個省級農業園區、2個貴陽市農業園區和2個縣級農業園區,強化了旅遊扶貧效應,推進了農旅一體化發展;培育了一批如劉姨媽黃粑、衛城辣子雞、巢鳳寺素食地方特色的旅遊品牌;因地制宜發展具有山地特色的鄉村旅遊,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田園風光、民族風情、休閒農莊、家庭客棧、農家餐飲等鄉村旅遊業態,帶動了當地農民增收,實現了轉移就業,共用經濟成果;整合“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六項行動計畫等相關專案資金,大力推進鄉村旅遊發展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合理利用民族村寨、古村,建設了右二村、大沖村、蘆荻哨村等一批集居住、觀光、娛樂等功能為一體的特色旅遊村寨。

彈指一揮間,一個跨越趕超的清鎮正在昂首闊步,貴州(清鎮)職教城、貴州新鋁城、生態公園城、貴陽·貴安衛星城、誠信實幹城“五座新城”如五顆新星閃耀湖城,“旅遊+三變+精准扶貧”,覆蓋了文化、體育、商貿、教育等各個領域,帶來大變革,促進了城鄉公平、共用發展。

一路奮進轉型升級

十年歷程:

一路奮進轉型升級

一次旅發大會,就是一次共用創新,一次市場激勵,一次資源聚合,一次潛力釋放。

回溯來路,2006年底,為加快全市旅遊業發展步伐,把旅遊業培育成新的支柱產業,貴陽市委、市政府決定每年舉辦一次全市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大會實行以貴陽市所有區(市、縣)政府為主體的申辦制度,申辦評審要求涉及舉辦地旅遊發展潛力、旅遊發展現狀、旅遊發展思路、旅遊發展成效、綜合接待能力等多個方面,切實著眼於旅發大會對旅遊產業發展的促進作用。

截至目前,貴陽市旅發大會已先後在花溪區、開陽縣、修文縣、烏當區、息烽縣等地成功舉辦了七屆。

10年來,貴陽市砥礪奮進,轉型升級,持之以恆地舉辦旅遊盛會。成績令人矚目,貴陽人如數家珍——

2006年10月30日,首屆貴陽市旅發大會在花溪區舉辦,花溪區加快旅遊基礎設施建設,配合省、市成功舉辦了“第六屆中國舞蹈荷花獎民族民間舞大賽”,提升花溪旅遊形象,花溪公園、青岩古鎮、天河潭成為省內外旅遊熱點。

2008年5月4日,第二屆貴陽市旅發大會在開陽縣舉辦,開陽縣完成香火岩景區開發建設詳細規劃編制,展開了以清龍十裡畫廊沿線村寨為重點的鄉村旅遊示範戶建設,南江大峽谷順利晉級國家4A級景區,旅遊市場日益興旺。

2009年5月5日,第三屆貴陽市旅發大會在修文縣舉辦,縣城面貌煥然一新,圍繞陽明文化核心,整合資源,形成了陽明文化主題園、梨花園、六廣河、野生動物園、桃源河、陽明蘭花生態旅遊區、蘇格蘭牧場等十個精品旅遊景點和線路。

2010年5月5日,第四屆貴陽市旅發大會在烏當區舉辦,該區以大會為托舉,全面發展交通、餐飲、房地產等相關產業,打造“庖湯+泡湯”、“品美食——摘鮮果——泡溫泉”多條旅遊精品新線路,成功推出“泉城五韻”鄉村旅遊品牌。

2011年6月18日,第五屆貴陽市旅發大會再次在花溪區舉辦,花溪推出了青岩堡、濕地公園兩處新景區。彼時,貴陽已開發建設了南江大峽谷、保利溫泉、“十裡畫廊”、“泉城五韻”、白雲動漫主題公園、樂灣國際溫泉城、花溪十裡河灘濕地公園等精品旅遊景區。

2012年7月18日,第六屆貴陽市旅發大會在息烽縣舉辦,大會進一步創新模式,注重旅遊產品的推介和展示,推出息烽縣西山鄉林豐村、息烽陽朗旅遊風情小鎮、“爽爽的貴陽網”行銷平臺、貴州(息烽)國際汽車露營地等一批旅遊景區。

2016年10月28日,第七屆貴陽市旅發大會在修文縣舉辦,大會上舉行了四輪重點旅遊招商專案簽約儀式,共簽約21個重點項目,簽約資金總額831.1億元。青岩古鎮、天河潭景區、中航·愛遊客蘇格蘭汽車露營基地、修文陽明文化園、黔貴六廣溫泉等一批全新升級版景點亮相。

每一屆旅發大會的舉辦,各區(市、縣)都相應出臺了支持旅遊產業加快發展的政策,市直有關部門,承辦地政府同心協力,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要求和部署,切實落實各項支持政策,加強協調和配合,整合資源,形成合力,在旅遊基礎設施建設、配套服務設施建設、旅遊產品開發、旅遊品牌宣傳、旅遊招商引資等多個方面取得長足的進步。

共用創新“牽手”世界

展望未來:

共用創新“牽手”世界

“一業興、百業旺”,旅遊業是一項綜合性產業,對經濟社會、內政外交、文化生態等各個方面的建設和發展都有重要促進作用。

貴陽市堅持辦會,歷屆創新,旅遊產品一個接一個推出,各地眼界大開,思路被啟動,形成了專案觀摩、市場推介、工作推進三個大會基本環節。通過旅發大會,以景區建設帶動環境建設,發出貴陽好聲音,推進旅遊新發展。各區、市、縣旅遊又以此為起點,整合項目、資金和新聞宣傳等優勢資源,推動當地旅遊產業發展提速,邁向新的目標。

眼下,旅遊發展大背景集“一帶一路”、新一輪西部大開發、長江經濟帶等重大戰略、民族地區等優惠政策為一體,貴陽市順風揚帆,相繼出臺多項措施、意見,從財政支持、投融資、土地、市場開發扶持等方面給予旅遊業重點政策扶持。去年,市委、市政府出臺《打造世界旅遊名城的實施意見》,建立更加開放、更加靈活、更加務實的體制機制。

今年8月4日,2017“爽游貴陽”旅遊招商推介會在京舉行,60億元旅遊項目簽約。依託清涼的天氣、優良的生態、秀麗的風景,貴陽市委、市政府著力推進全域旅遊的發展,將貴陽建設成為主題形象鮮明、旅遊產品特色突出、旅遊基礎設施完善、旅遊服務品質優良的世界旅遊名城。

展望未來,建設以生態為特色的世界旅遊名城,是推動全市旅遊經濟跨越式發展的重要載體,是建設百姓富、生態美,開創爽爽貴陽新未來的重要抓手。一張藍圖繪到底,貴陽起航新征程。

以超前的理念,做好頂層設計——

在充分認清自身優勢基礎上,敢於找准問題和差距,明晰路徑和方法,注重學習和借鑒外地成功經驗,探索推薦旅遊“三變”改革,創新體制機制,真正讓全體老百姓實現從旁觀者向參與者、從工人向主人的轉變,共建共用改革發展的成果。長遠規劃旅遊專案建設,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採用共建共用的管理方法,讓城市形成規範有序安全的旅遊環境。

以市場的眼光,做好產業佈局——

突出貴陽山、水、溫度、氣候、民俗、民族、和諧文化七大生態,堅持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依託良好的生態環境和豐富的旅遊資源,深入調查、摸清底數、統籌推進,合理佈局生態、生產、生活空間,推進“生態之城富美鄉村”建設。根據旅遊產業發展的需要開通環線、立交,把射線和環線連接起來,科學佈局路網,抓好精品旅遊環線建設。強化精細管理,以世界旅遊名城的標準做實做細城市管理。充分運用大資料技術手段,不斷提升治理能力和城市管理現代化水準。要堅持城市姓“城”、農村姓“農”,農旅結合、城鄉一體,大力發展全域旅遊、建設富美鄉村,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均衡發展。

以融合的思維,做好國際合作——

要與世界分享貴陽的涼爽,貴陽必須主動融入世界。做好國際旅遊合作是建設世界旅遊名城的重中之重。加強與國際旅遊組織的交流與合作,尋找引進國際品牌度假酒店、主題公園、旅遊集團等方面的可能性。鼓勵市內旅遊企業到境外開設旅遊辦事處和推廣中心,開發適應國際市場需求的旅遊產品,優化入境客源結構。積極申辦國際性旅遊交易會、大型博覽會、體育賽事、文化文藝活動和會議。發揮龍洞堡機場航空港樞紐作用,力爭2020年前新增或加密15至20條貴陽至亞太及歐美重要旅遊客源地市場的航線航班。

打造貴陽全域旅遊,實現貴陽旅遊大跨越,正從夢想走向現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