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火力強大到“犯規”的航太科技武裝無人艇

在空中和地面無人裝備不斷武裝化的今天,大部分海上無人系統仍然以執行情報監視偵察(ISR)、掃雷、反潛、通信等非戰鬥任務為主,已經問世的武裝無人艇則基本只配備輕型武器。 這一方面是受噸位所限,另一方面也是由於控制技術尚未完善。

在近日於青島舉行的2017年中國海洋科技展上,中國航太科技集團(CASC)九院十三所展出了一款外貿新型無人艇,該艇就火力而言堪稱同級裝備中的“戰列艦”,一改過去無人水面艇輕武裝、小尺寸的刻板印象,吸引了各方關注。

▲D3000無人艇裝有4座7管30毫米速射炮, 按艏甲板串列2座, 艉部無人機起降甲板上方並列2座佈置

這款被稱為D3000的大型武裝無人艇長約28.5米,採用適航性和耐波性較好的三體船型,船體和上層建築具有明顯的內傾特徵,能夠一定程度上降低雷達發射面積。 十三所在宣傳資料中稱,D3000既可自主運作,又可以作為混編艦隊中的一部分,與有人艦艇聯合行動,續航時間長達數月。

美國知名科技媒體《Popular Science》的特派記者P.W.辛格對D3000表示了濃厚興趣。 據他估算,該艇的排水量約為100~150噸。 與噸位不相符的是其“武裝到牙齒”的火力配置:最顯眼的要數4座7管30毫米速射炮,作為對比,同型近防炮在我國海軍主力艦艇上也僅安裝1~2座。 4座速射炮按艏甲板串列2座,艉部無人機起降甲板上方並列2座佈置。 此外,艇體中部裝有2座四聯裝反艦導彈發射裝置,每側水線上方的殼體處裝有6具類似魚雷發射管的裝置。 辛格認為,這些發射管除可適配魚雷外,還可用於水雷佈設和小型無人潛航器施放。

▲D3000艇體中部裝有2座四聯裝反艦導彈發射裝置, 每側水線上方的殼體處裝有6具類似魚雷發射管的裝置

辛格稱,根據艇體側面的發射管和艇艉的無人機起降甲板分析,D3000應用了目前主流的“無人母艇”概念,通過撒布小型無人機和小型無人潛航器擴大偵察範圍,提升態勢感知能力,特別適合搜索敵方潛艇和大中型水面艦艇,並向己方打擊平臺提供定位資訊和通信中繼。

美媒指出,D3000的出現是近年來中國飛速發展的人工智慧技術和船舶工業能力的最新實例。 此前中國船舶工業公司在2017年阿布達比防務展(IDEX)上首次展出了外貿型三體護衛艦的模型,該艦排水量約2400噸,不但裝有多單元垂直發射系統,還設有可容納2架直升機的機庫,綜合作戰能力較強。 另一種採用三體船型設計的無人艇於2016年在馬來西亞蘭卡威航展上首次亮相,據稱目前正在接受測試。 該艇被稱為“高速攔截艇”(HSIB),航速高達80節(約合150千米/小時),可裝備機槍和輕型導彈,具有蜂群作戰的潛力。

▲“高速攔截艇”(HSIB)於2016年在馬來西亞蘭卡威航展上首次亮相, 航速高達80節, 可裝備機槍和輕型導彈, 具有蜂群作戰的潛力

辛格表示,從尺寸和噸位來看,D3000與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畫局(DARPA)研製的“反潛戰持續跟蹤無人艇”(ACTUV)較為接近,後者代號“海上獵手”,長約40米,排水量145噸。 但由於不設武裝且以反潛任務為主,ACTUV的航速僅為27節(約合50千米/小時)。 與之相比,擔負突襲任務且船體設計更先進的D3000理應速度更快。同時外界有理由相信,中國的船舶工業企業也正在設計自己大型反潛無人艇。

與之相比,擔負突襲任務且船體設計更先進的D3000理應速度更快。同時外界有理由相信,中國的船舶工業企業也正在設計自己大型反潛無人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