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王勇超:博物院(館)應從“護物”轉型到“化人”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博物院(館)不僅要搶救文化遺產、保存各類文物、珍藏民族記憶、守護中華文明;也不僅具有研究、探索、分類、展示、講述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的功能;也不僅僅是一種文化、文物、旅遊行業;更重要的是要把傳承中華傳統美德、提高民眾道德素質作為自己的光榮使命和義不容辭的責任。 簡而言之, 就是讓博物院(館)的職能完成由‘護物’到‘化人’的重大轉型, 由以藏物為主到以育人為主的積極轉變。 ”在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會上, 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西安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院長王勇超在發言中如是說。

2015年2月15日, 習近平總書記在西安博物院考察時強調:“一個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學校。 ”在王勇超看來, 總書記的講話是對中國4600多所博物院(館)發出的重要號召、賦予的歷史使命, 而這些講話將在很長時期內成為博物院(館)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和前進方向, 使博物院(館)事業邁上新的臺階。

“習總書記的重要講話也讓我們深受鼓舞、倍感振奮,因為這正是多年來我們籌建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的初衷。 ”王勇超介紹, 在省市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 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在創辦之初, 就已經比較明確地認識到了以物育人的重要性、必要性, 自覺地確立了以文樹人的建院目的, 並且在籌建開放當中始終牢記修德化人的初衷,

堅持發揮以道正人的社會功能, 堅定把握以才立人的發展方向。

在藏品搶救、保護、研究階段, 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充分考慮到開放後如何用四萬件藏品提高觀賞者的道德情操、遠見卓識、才能技藝、知識學問、審美能力等方面的問題;在藏品規劃、布展、宣教階段, 也有目的、有意識地把培養參觀者“德識才學美”素質這一原則和方針滲透其中;在博物院發展過程中, 博物院不斷思考、討論、探索、研究, 如何堅持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利用現代管理手段和高科技, 豐富教育方法、改進教育手段、優化硬體設施, 爭取把博物院辦成一個有引領示範作用的弘道修德的地方、觀風增識的地方、崇文培材的地方、覽物進學的地方、呈藝育美的地方,

讓參觀者人人得到薰陶、個個受到淨化、時時有所感悟、處處有所增益。

省委書記婁勤儉同志曾指出:要深入挖掘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價值理念、道德規範、治國智慧。 對此, 王勇超認為, 所有博物院(館)都應當充分注意全面培養、提高觀眾的“德識才學美”等方面的素質, “所有博物院(館)必須把道德教育放在第一位, 因為道德是人類前行時必須牢牢把握的‘方向盤’, 是人類前進的最重要的動力之一, 是人類一切活動的最重要的目的之一。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